九年级历史《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3活动课一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word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3活动课一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word教案

课题
世界古代文化的学习,
据埃及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
明古国古今对照、丝绸之路与中外交往、希腊神话对
类保存,图片与相关文字说明的同步收集,以免最后保存的方法,例如文字和图片资料的复印用文件夹或机拍摄,或扫描保存,也得有电脑中的文件夹;无法
进行编辑,对图片资料加以适当的说明。

这也是学生
价。

评价一般可以从“最”入手。

也可以是事件的性质,对地区文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影响,以及国际影
本规范、标准的书籍,统一名词的翻译。

生的成果。

所有参加展示的图片图书根据使用的先后
因此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在展示成果的时候表达时间和地点概念。

一般的说,有一张世界地图,在展示成果的时候标明地点是很好的方法;用一张历史年表做背景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世界文化之旅.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世界文化之旅.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世界文化之旅世界文化之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一方水士养一方人”,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懂得每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独特价值。

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懂得与各国民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友好相处的道理。

能力目标:培养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养成开放的心胸和态度,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往。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难点: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教学方法:资料搜集、材料交流、共同探究、课堂讨论、讲故事、小品表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录像导入:播放《跆拳道》的电影片段,展示一组芭蕾舞图片,让学生结合阅读课文进行小组交流、思考,引出世界因文化的差异而丰富多彩。

第二环节: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种传统节日。

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课堂讨论:阅读课文P97探讨为什么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第三环节:我说你猜——多角度看世界文化展示各国的一些代表性的建筑,以及特色文化,学生探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交流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有哪些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四环节:问题探究,正确面对文化差异1、展示课件:Dragon(龙)东西方的不同含义2、幽默故事:“不是东西”(概述:一个自称为中国通的外国教授给学生讲什么是东西,说只有无生命的才叫东西,所以我不是东西,你也不是东西)学生笑。

第五环节:角色扮演,尊重差异文化小品表演:小涛和Jack的故事小品简单过程:场景一、Jack先用英文在新班级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从穿着、语言、动作表情,无不表现出美国人的自由、随意、不拘小节的性格。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参考教案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参考教案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参考教案第一章:古代埃及文明1.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等。

掌握古代埃及的重要文化遗产,如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

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宗教信仰和对死后世界的观念。

1.2 教学内容: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古代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政府组织。

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对死后世界的观念。

古代埃及的重要文化遗产: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古代埃及的纪录片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埃及文明。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研究古代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政府组织。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了解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对死后世界的观念。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使用虚拟博物馆资源,观察和分析古代埃及的重要文化遗产。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了解程度。

设计一份关于古代埃及文化遗产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古希腊文明2.1 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等。

掌握古希腊的重要文化遗产,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神庙、哲学思想等。

理解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公民概念。

2.2 教学内容: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古希腊的社会制度和政府组织。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公民概念。

古希腊的重要文化遗产: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神庙、哲学思想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古希腊的地理位置。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古希腊的纪录片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希腊文明。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研究古希腊的社会制度和政府组织。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了解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公民概念。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使用虚拟博物馆资源,观察和分析古希腊的重要文化遗产。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了解程度。

九年级历史《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一、课标具体要求本课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了解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二、教材内容分析《世界化之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第五课《多元化“地球村”》的第一框。

本单元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特指世界范围以及网络世界)中的交往,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课主要介绍各国不同的化以及如何在不同化中交流沟通,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的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

《世界化之旅》这一课分为“丰富多彩的化”和“和谐的化乐”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习俗、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化。

这为学生学习第二框“做友好往的使者”奠定了知识、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同时,这节课是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关于“化”的启蒙教育,学好本框内容,学生将增强对化的兴趣,加强对化的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三、学情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化的相互激荡,中学生和其他化的距离拉近了,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产生困惑: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化中,对本民族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国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沟通产生困难。

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我国化和世界化都有一定的认识,对本框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事物的认识有片面性和绝对性,需通过教学予以纠正。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适应时代要求,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世界化,提高化认同感。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
化之旅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旅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世界古代的文化成就,扩展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种族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古代世界文化的资料纷繁复杂,如果想通过一节课对古代世界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十分困难,所以应从几个领域入手,在相同领域展示各个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不同之中,寻打相同点。

2.通过本课要让同学们对世界其它文明有初步了解,更要认识人类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不断交流中发展,借以反驳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在地区冲突不断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当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尼罗河畔之后,世界各地的先民先后成功的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向古代文明的过渡,在欧亚大陆、美洲、非洲,文明之花处处开放,今天,我们将在六组同学的带领下,作一次虚拟的旅行,重温人类古代文化的辉煌。

2【讲授】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学生进行本节活动课的学习,会面对大量历史图片、文字材料。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或分工时接受的地区,进行选材。

古代世界文化的资料纷繁复杂,如果想通过一节课对。

《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设计王江红

《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设计王江红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来源于人教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中的第一框题。

本课是引领学生从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

如何领略不同国家、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如何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进行友好交往成为当前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所以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开、开阔视野与友好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处于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能力目标: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三、教学重点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尊重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共谱和谐世界文化的乐章。

五、教学方法1、教师的教法:采用情境活动法、多媒体展示法、启发诱导法、资料收集等教学方法。

2、学生的学法:采用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言: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世界文化长廊,来一次世界文化之旅。

过渡到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写出本课的标题。

那么,我们谈民族文化就不得不说民族节日。

2、探究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活动:你说我说,共话节日。

我提前要求学生分组查找资料。

并打印出来,在投影仪上放映。

我国的民族节日有很多。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

关于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顺序,我考虑了再三。

如果按时间顺序来排,那就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如果这样安排是不可取的。

它不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因此,在这里我们只能从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隆重的程度去安排顺序。

中国引进的外国节日简单介绍。

此时,教师又针对越来越多的人过洋节的现象,提出国家要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而把“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的民族节日之时要安排休假,以达到让人们重视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的目的。

何正兵世界文化之旅教案和反思201310

何正兵世界文化之旅教案和反思201310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反思蔡甸区柏林中学何正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2.能力目标:培养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的理解能力,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价值,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克服面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难点: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演绎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学生对文化的理解程度,设计导学案;收集各国文化相关资料。

▲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教材;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反思(一)内容简析:“世界文化之旅游”是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是讲文化在多样性中的统一,即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能让文化百花齐放。

通过本框题学习为学习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奠定了知识、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二)成功之处: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活动贯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而且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通过参与活动体验感悟,达到知识内化,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由上海世博会和中国传统节日入手导入课堂教学,体现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由于教学贴近学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课堂情感教学目标。

2、通过“按图索国”活动环节,进行一次简单文化之旅,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人物和其他一些代表性事物,深化了对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认识。

由于活动带有竞赛性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相声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直观形象地明白了世界语言、待人处事方式的差异。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教学设计方案《世界文化之旅》)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教学设计方案《世界文化之旅》)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进过本次三备两磨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呈现了一下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各环节设计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组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奏响和谐的乐章。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播放视频《中外文化差异趣谈》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中外节日习俗课堂交流,认识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组织知识竞赛,课件展示一组世界建筑与人物,学生猜国家,引导认识不同文化具有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由成语翻译的困难和视频《各国手势的不同》,认识文化有差异不分优劣;设置讨论题: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文化的单一?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世界文化之旅》
姓名
学科
思想品德
学校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
2.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丰富性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认识到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
3.树立文化的多样性比单一性好、不同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观念;能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同时欣赏本民族的文化。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在教研活动中,通过说课活动,把自己最初的教学设计进行交流,组内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对最初设计进行了修改。修改后进行了做课,邀请同教研组的老师听课,课后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对于课堂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在此基础上,借鉴老师们的有益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再一次的修改,完成最终教学设计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九年级历史《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课标具体要求
本课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的第一框。

本单元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特指世界范围以及网络世界)中的交往,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课主要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交流沟通,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

《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习俗、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这为学生学习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奠定了知识、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同时,这节课是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关于“文化”的启蒙教育,学好本框内容,学生将增强对文化的兴趣,加强对文化的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三、学情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