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环保思考

合集下载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国内外,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做出比较。

中国是世界上建筑市场最强劲的国家之一,绿色建筑也是中国建筑业的未来重点战略方向。

根据《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17)》,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全球绿色建筑的一个最重要部分。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

政府不断加大绿色建筑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加速转型升级。

其中,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是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验收中心积极制定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GB/T 50378-2019)》。

除此之外,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两大关键支撑。

在绿色金融方面,我国正逐步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正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节能减排。

然而,当前我国绿色建筑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建筑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创新。

其次,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仍面临一定程度的不足。

最后,一些绿色建筑标准的执行力度还不够。

与我国相比,国外的绿色建筑发展更为成熟。

在很多发达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都非常重视绿色建筑,从而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欧洲是全球绿色建筑的最先行者之一,欧盟对建筑节能的标准和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投入巨大,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建筑节能法规和政策框架,同时也积极推广了测试认证等方面的工作。

美国则以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认证体系为主推绿色建筑。

LEED是以节能、节水、环境友好、资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等为标准的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绿色建筑面临的挑战是再利用资源和减排控制。

为更好地推广绿色建筑,国外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并探索更加合理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摘要: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成为兑现我国节能减排承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主要有:政府表率作用未凸显,观念转化不彻底,政策法规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宣传普及推广工作不到位。

为此,提出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为:发挥政府在发展绿色建筑行业中的作用,加快完善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激励制度,加大宣传和普及绿色建筑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对策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担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

另外,当前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据相关统计,建筑行业所排放的废气占总排放量的50%、二氧化碳占40%,为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建筑消耗主要包括钢铁、水泥、木材等的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消耗。

因此,地产行业逐步实现向“绿色低碳”地产的转变势在必行,是我国作为国际社会一员责任的积极体现。

[1]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消耗会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建筑业的消耗量远远超过一、二产业,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成为兑现我国节能减排承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一、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标准1990年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在美国安家落户,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

此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推广,2002年世界绿色建筑理事会成立,绿色建筑成为一项全球化的运动。

所谓绿色建筑总体上指的是在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的全周期内,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前提,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水、能源等,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同时又能给人类提供健康、陶冶情操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发展。

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建筑发展

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建筑发展

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建筑发展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城市环境的污染与恶化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是以环境可持续性和节能减排为目标,注重使用资源与能源的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建筑发展。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建筑背景1.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传统建筑结构存在着诸如热量浪费、能源浪费、地球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所以绿色建筑成为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议题。

2.环保意识的崛起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逐渐崛起,人们对于建筑的环保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成为了解决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绿色建筑发展现状1.政策发力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近年来,针对绿色建筑的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例如能源消耗限额、公共建筑要求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重点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等。

2.产业发展我国绿色建筑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当前绿色建筑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绿色建筑材料、装备生产、设计建造、工程管理等完整产业链的形成,更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经逐渐形成。

目前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意义1.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能够带动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

2.保护环境绿色建筑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3.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绿色建筑能够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五、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建筑发展1.加强政策的宣传和推进政府应加强绿色建筑政策的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可行性,同时加强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支持和推进力度。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一、背景介绍绿色建筑是指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建筑形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分析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及政策支持。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1. 节能与环保意识的增强: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意识下,绿色建筑的需求持续增加。

2. 科技进步的支持: 当今社会,新材料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太阳能发电、灰水回收等技术的应用。

3. 市场需求的拉动: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环保作为购房因素之一,推动了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4. 能源资源的短缺: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人们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渐增多,以弥补能源资源的短缺。

三、政策支持的重要性1. 减少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政策的制定可以推动建筑业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2. 促进经济发展: 绿色建筑政策的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壮大,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3.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绿色建筑政策的推动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四、国际绿色建筑政策分析1. 美国: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发布的LEED认证系统是全球最知名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2. 德国: 德国推出的“被动房标准”成为世界绿色建筑领域的典范,通过完善的节能技术和设计标准实现了建筑的高效低能耗。

3.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鼓励开发商和建筑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

五、中国绿色建筑政策分析1. 绿色建筑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节能绿色住宅节能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

2. 政策支持力度增强: 中国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

中国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产业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

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为基本理念,致力于创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建筑环境。

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的定义、现状以及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指的是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人类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建筑。

绿色建筑在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同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二、绿色建筑发展现状1. 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所需的相关技术也在日益成熟。

例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有效地降低了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并且提高了使用效益。

2. 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例如,制定能源节约建筑设计标准、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绿色建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等,有效地促进了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3. 公众意识觉醒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能源节约、健康舒适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被认知和接受,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三、绿色建筑发展前景绿色建筑产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大规模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政策持续支持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政策的持续支持将为绿色建筑产业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加大投入和创新。

3. 技术突破和创新绿色建筑产业需要不断发展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提高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科技的进步将为绿色建筑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下,绿色建筑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新趋势。

本文将探讨中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展望。

一、中国绿色建筑的现状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促进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绿色建筑的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例如,201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绿色建筑的评估和认证提供了基准,鼓励建筑师和开发商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

其次,绿色建筑项目在中国大幅增加。

从单体建筑到大型城市项目,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注重绿色环保。

例如,北京的“水立方”和上海的“东方明珠”等地标性建筑都采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再次,中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创新绿色建筑技术。

传统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集中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

而中国的建筑师和科研机构也开始探索更先进的技术,如生态墙体、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以实现更高效和可持续的建筑。

二、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尽管中国的绿色建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节能方面,将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如被动式设计、建筑外保温、高效供暖和通风系统等。

在材料方面,将探索更环保、可回收的建筑材料,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 智能化建筑: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绿色建筑将更加强调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水资源和环境质量等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提高建筑的效能和舒适度。

3. 生态建筑:未来的绿色建筑将更加关注与自然的融合。

例如,将建筑设计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创造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将绿色建筑延伸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实现整体的生态城市建设。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近年来,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以其节能、环保、健康等特点,绿色建筑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对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而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居民健康的威胁。

我国政府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

我国出台了能源消耗监管政策,对高能耗建筑实施限制和处罚,促进建筑节能减排。

我国建筑业推广使用绿色建材、节能设备等,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我国还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进行绿色认证和评估,引导建筑业向绿色、环保发展。

这些标准包括LEED、BREEAM、中国绿建评估标准等,对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进行全面评价,使其达到一定的绿色标准。

我国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发展。

设立了绿色建筑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这些资金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为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绿色建筑的成本较高,市场推广不顺利,技术和标准不够成熟等,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与我国相比,国外的绿色建筑发展更加成熟和先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国外,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政府和市场都对绿色建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美国、欧洲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

国外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更加完善和严格。

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认证体系,是全球最为著名和严格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之一。

中国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环保思考

中国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环保思考

不难 看 出 定义 有 三 个要 素 一 是节 约 资 源 二是 保 开 始关 注 建筑 中节 约 资源 涉及 切 身 利益 的问题 。 然而 绿 色建 护 环 境和 减 少 污染 三是 创建 健 康 用和 高 效 的使 用空 筑 除 了第 一位 的节 约之 外 , 适 尚有 第二 位 的保 护 环境 与 减少 污
中国政 府发 展绿 色 建筑 的环 保思 考
口 中 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 王有为

我 国政 府 在社 会经 济 高 速发 展 的形 势下 ,结 合 国情 应 会 使 地 球 升 温 , 使 冰 山 冰 河 融 化 ,会 使 海 平 面 升 高 缩 会 和 国际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的 动态 , 时 地 冷 静地 科 学 地 小 人 类 居住 的陆 地空 间 ,会 使生 物 异 常 … …2 0 及 0 5年 签署 的 提 出 了建 设 资 源节 约 型 环 境友 好 型社 会 的 新方 向 , 是 这 伟 大 的创 举 。 京 都 议 定 书 就 是 对 5 个 先 进 发 达 国家 减 排 C 的约 束 。 5 O 中国是 发展 中国 家 未 列入 制 约范 围内 , 但勇 于 在 自己的 发
境 和 减 少 污染 ,为 人 们提 供 健 康 适 用和 高 效 的使 用空 划 、设 计 施 工 运 营 解 体 的方 方 面 面 ,节 能 、节 地 、节 间 与 自然 和谐 共 生 的建 筑 。
水、 节材 已成 为 工程 技 术 人 员工作 中 的座 右 铭 百 姓 大众 也
这 间 ,其 中二 个 要 素 系 国 内 的事 务 可 用 不 同 的尺 度 来 衡 染 , 不仅 涉 及公 众 利 益且 是 关 系到 全球 可 持 续 发展 的全 局
量 , 独保 护环 境 和减 少 污 染 隐含 着 对世 界 的 承 诺 。 唯 众 性 问题 ,鲜 为 人 知 有必 要 深 入讨 论 .增 进 了解 加速 推 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增进 了解 , 加速推 进绿 色建 筑 的发 展 。

染, 隐含 着对 世界 的承诺 。众 所 周知 , 球 范 围内 全 的空气 和水都 是相 通 的 .温 室气 体 效应 会使 地球
升温 , 会使 冰 山冰 河融 化 , 使 海 平 面 升高 . 会 缩小 人类居 住 的陆地空 间 .会 使生 物异 常 ……2 0 0 5年 签署 的“ 都 议 定 书 ” 是对 5 京 就 5个 先 进 发 达 国家 减排 C O 的约束 。中国是 发展 中国 家 , 未列 入制约
建 筑 节 能 与 地球 环 保 又 有 什 么 样 的关 系 呢?
目前 地球环 保 最大 的危 机 . 于地球 气 候高 温 化 . 在 亦 即由于 大气 温室 气体 大 量增 加 .使进 入 地球 大 气 圈 内的太 阳辐 射 因温 室效 应 而难 以重 返大 气 圈 外 , 而使 地球 气温 日益 上升 而危及地 球环境 。 因 人 造 温 室气体 有 C :N :C 以及 C C 等 四种气 O 、 O 、H 、 Fs

大力开展建筑节能是最 大的
护环境和减少 C 的排放 O
举 一 小例 ,北 京 奥组 委 曾发 出绿 色 奥运 倡导 ,要求 8 0余 家饭 店冬 天 “ 低一度 ”夏天 ( 时, 曾提 出“ 一度 ” 高 的倡议)这样 做 的结果 可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中国 建筑 科 学研 究 院 王 有 为
我 国政 府 在 社 会 经 济 高速 发 展 的 形 势下 . 结 合 国情 和 国际社会 可持 续 发展 的动 态 . 时地 、 及 冷 静 地 、 学 地提 出 了建 设 资源 节约 型 、 科 环境 友好 型
范围 内 ,但 勇 于在 自己的发 展 过程 中尤 其作 家的 一大 支柱 产 业—— 建设 事 业 ,提 出要 最 度 地保 护环 境 和减 少 污染 ,显 示 出建设 决 策牵
社 会 的新 方 向 , 这是伟 大 的创举 。
建设 部根据这 指导思想 , 适时地 在行业 中提 出 “ 色建筑 ” 念 。经专 家们 多次论证 , 绿 理 首次在 官方 文 件上 给“ 色建 筑 ” 定义 , 就是 : 建 筑 的全 绿 下 那 在 寿命 周 期 内 , 大 限度 地节 约 资源 f 能 、 地 、 最 节 节 节 水、 节材)保 护环 境和减 少污染 , 、 为人 们提 供健康 、 适 用和高效 的使用空 间 , 自然 和谐共 生的建 筑 。 与 不难 看 出 . 义 有 三个 要 素 . 是 节约 资 源 , 定 一 二 是保护 环境 和减 少污染 , 三是 创建 健 康 、 用 和 适
温室 气体 排放 量 。建 设部 办公 大 楼显 示 出节 能示 范 作 用 ,部 长 们 要 求 所 有 房 间 设 置 温 度 不 低 于
2  ̄(L 6C ̄ 京标 准夏 天为 2 c) 5l 。舒 适 度是 降低 了 , C 但
还 在适度 的 范围 内 , 对环境 保 护大有 裨益 。因此在 中 国施 行绿 色 建 筑 , 用 “ 选 适用 、 适度 ” 类 词 汇 . 之 规 避 “ 适 ” 担忧 的怕不 能正确 掌握 “ ” 舒 , 度 。节 能对 环保 的作 用 , 可见一 斑 。 建筑 节 能是 绿色 建筑 之母 ,是绿 色 建 筑最 核 心 的 内容 ,可 以认 为 建设 部代 表 中国政 府 是不 遗 余力 地在抓 建筑节 能 。 首先 建设 部 明确 提 出建筑 节 能必 须 实现 节 能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位 的节约 之外 ,尚有 第二 位 的保 护环 境 与
污染 ,这不 仅 涉及公 众 利益 且是 关 系 到全球 百
续 发展 的全 局性 问题 .鲜 为人 知 .有必 要深
高 效 的使 用空 间 , 中有 二个 要 素 系国 内 的事务 . 其
可 用不 同的 尺度来 衡量 .唯 独 保护 环境 和减 少污
从 全球 范 围讲 ,中 国政府 在 落实 建筑 节 能 的
工作 实践 中无 论从 广 度还 是 深度 来评 论 .应 该是
名列 前茅 的 。
目前 中 国正在 实现 城市 化 进程 ,平 均 每 年约 有 10 50万 人 口从 农 村转 移进 入 城市 . 而每 个城 市
人 口的能 耗 为农 村人 口的 3 . 。我 国人 均 G P 5倍 D
目标 与节 能模式 的双 跨越 。
开展建 筑 节能 调查 , 建立 能 耗 和“ 四节 ” 据库 : 数 建
立 节 能产 品认证 和节能 建 筑认 定制 度 .推行建 筑 能耗性 能评 估 和绿 色建 筑 性能 评定 分 级 。通过 建 筑 节能 评 审 , 节能 效果 显 著 的建筑 颁发 “ 色 建 对 绿 筑 之星 ” 识 ; 泛 开展 建筑 节 能和 绿 色建筑 宣 传 标 广 教育 培训 , 发起 绿 色建 筑 活动 。
低 1%一 5 O 1%的电力 负荷 , 少 4 ~ O万 吨 C 减 O6 O 的
处 罚 ; 立 各类 财政 税收 激励 政 策 ; 紧推进 城 镇 建 抓 供热 体 制改 革开 展 既有建 筑 的节 能改 造 ;从 重 点 镇人 手 , 开展 农村 节 能省 地 型住宅 试 点工 作 , 动 推 建筑 节能 科技 进 步 , 断建 设 各类 绿 色示 范建 筑 ; 不
的 自我 革命 的勇气 和对 地球 负责 的魄力 。
绿 色建 筑逐 渐 深入 人 心 ,绿色 建 筑 的理霆 在 贯 彻 到规 划 、 计 、 工 、 营 、 体 的 方 设 施 运 解 面 , 能、 地、 节 节 节水 、 材 已成 为工 程技 术人 节 作 中 的座右 铭 ,百姓 大 众也 开始 关 注建 筑 中 资 源涉 及切 身利 益 的 问题 。然 而绿 色建 筑 除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