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医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2023年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满足特定人群膳食需求的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食品、老年人食品、孕产妇食品、运动员食品、减肥食品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方面,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并呈现出年均增长10%的态势。
其中,婴幼儿食品市场规模最大,占据了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的70%份额。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提升,老年人食品、减肥食品等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方面,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存在着很多的竞争对手。
国内外知名品牌如美赞臣、雀巢、合生元等在特殊膳食用食品领域都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品牌如杉五原、Know Your Food等正逐渐崭露头角。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品牌影响力和渠道网络等方面。
品质是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消费者对于婴幼儿食品、孕产妇食品等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要求较高。
品牌影响力和渠道网络的建设则需要品牌企业在市场宣传和销售渠道上下功夫。
发展趋势方面,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将面临着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个性化定制的趋势逐渐明显。
消费者对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品牌企业需要推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
其次,产品的营养功能性将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提升,特殊膳食用食品需要具备更多的营养功能,如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
再次,线上渠道的发展将带动特殊膳食用食品行业的发展。
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消费者大多属于互联网用户,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将加快市场的扩张。
最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并重。
中国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国际市场也对中国品牌有较高的认可度,品牌企业可以通过海外市场拓展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规模及前景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规模及前景一、特医食品行业规模及现状分析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医食品。
其中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医食品又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特医食品的概念起源于欧洲市场,由于上世纪70、80年代,营养学的刚刚兴起,人们对于肠道健康的理念也刚刚成型,这时兴起了将肠内营养的技术借助食品为载体用以辅助治疗肠道疾病的全新理念,欧洲将这类技术型的产品叫做特殊医用目的性食物。
特医食品引入我国是由于特殊的临床需要,因此被冠以药品的名义,后被划入保健食品的范畴。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医食品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消费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占全球的1%,总量约为8亿元,足可见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二、特医食品行业相关标准制定目前,人们对特医食品的重视,国家对特医食品的各种保障,各种法案的出台。
2013年起,特殊医用类食品出现了相对独立的标准及注册办法,2016年7月1日,我国实施了《特殊医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使得特医食品从药品及保健食品的范畴中单独规划出来。
这是一种独立注册管理办法的文件,还相应的出台了产品标准GB29922-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及GB29923-2013《特殊医用途配方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使得这类食品的生产及销售要区别于保健食品、药品及普通食品,是需要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
各项规定政策的发布,明确了我国特医食品的合法地位,同时消除了国外产品作为药品销售的途径优势,将国内外产业竞争带到同一起跑线,给国产企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未来纳入医保也是必行之路,所以特医食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宽广。
三、特医食品行业需求前景1、慢性病为特医食品行业带来巨大需求缺口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
2024年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特殊膳食用食品指的是为了满足特殊人群膳食需求而设计和制造的食品,例如婴儿食品、老年人食品、体育运动员食品、过敏人群食品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目前,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在过去几年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以及老年人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市场驱动因素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驱动因素。
首先,人口老龄化是推动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对于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这促使了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需求增加。
其次,健康意识的增强也是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现代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饮食来改善和维护健康。
特殊膳食用食品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对于婴幼儿食品的需求也是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婴幼儿是特殊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对于食品的需求具有特殊性。
特殊膳食用食品可以满足婴幼儿对于营养需求的特殊要求,因此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追捧。
市场竞争格局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品牌和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大型食品企业、保健品企业以及一些新兴的创业公司。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品质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另外,价格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对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来降低产品价格,提升竞争力。
市场前景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特殊膳食用食品市场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
特医食品研究报告-特医食品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年)

近年来,特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
增长率
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水平提高,特医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 10%以上。
产业链结构
上游
01
原料供应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矿物质等原料的生产商。
中游
02 特医食品生产商,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
等环节。
下游
03
销售渠道和终端消费者,包括医院、药店、线上平台
等销售渠道以及患者、特医食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政策支持的加强,企 业数量逐渐增加。
市场份额
少数几家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新进入者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份额 将逐渐分散。
营销和销售趋势
线上线下融合
特医食品企业将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的 融合,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专业化推广
针对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群进行专业化推广 ,提高特医食品的认可度和使用率。
国际化拓展
具备实力的特医食品企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04
特医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 和机遇
监管和政策挑战
安全。
拓展应用领域方向
临床营养
将特医食品应用于临床治疗,为疾病患 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运动营养
为运动员和健身人群提供专业的运动 营养特医食品,满足其高强度运动下
的营养需求。
特殊人群营养
针对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开发适合其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的 特医食品。
慢性病管理
将特医食品应用于慢性病管理,为患 者提供长期的营养支持和健康管理方 案。
特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从1957年世界诞生了第一个“特医食品”开始,特医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就有了长足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特医食品在医学界的被关注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产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据《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现状》一文,当前全球每年消费特医食品约为560亿~640亿元,市场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
其中,特医食品的欧美市场大约400亿~500亿元,年增长速率约为4.5%,日韩市场约为150亿~220亿元,年增长速率约为4.8%,澳新市场1亿~2亿元,年增长速率约为4.5%,中国市场规模仅占全球市场的1%,为6亿元,年增长速率约为37%。
另外,据调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例为10:1,而我国仅为1:5~15。
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慢性病及患者数量在急剧上升,全球范围内疾病患者因营养得不到充足的补充而”饿死“的也不在少数。
并且,全球性老龄化程度在不断的加深。
营养越发为人们所重视。
尽管如此,住院病人中仍有30%~50%的住院病人属营养不良,大多数住院病人处于营养不良的危险之中。
国内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也不例外: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55%,在一些重症病人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80%。
营养不良病人术后易有感染、肺功能障碍、胃肠吻合口易破裂成痿、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全欧洲进行的一项包含26所医院涵盖5000名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营养良好的病人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都有大大降低。
在国外,家庭中已经将标准特医食品的使用作为一项长期的营养支持手段之一。
日本特医市场为医院48%,居家23%,养老29%。
我国主要的营养支持则为肠外营养。
一方面是因为肠外营养支持不要求患者具有胃肠道功能,能够较大范围内使用;另一方面则是院线内人员对与之相对的肠内营养的普遍认知较低,对肠内营养的应用也偏低,采取的措施是能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就使用肠外营养支持,不对肠内营养支持做考虑。
各国特医食品发展与现状

美国 医用食品——标签标识
• 应符合FDA对于一般预包装食品的标签标识规定。 • 没有纳入到营养标签教育法案(NLEA 1990)中进行管理。
• 根据FDA ANPR(Nov.1996)的通知,FDA认为有必要对 医用食品的标签标识进行特别规定,但尚无进展,因此目前 美国没有医用营养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患者营养不良需高度关注
• 病人的营养不良问题普遍存在,影响的人群广泛,特别是老年 人,据估 计65岁以上老年人罹患营养不良的风险高于65岁以 下人群的40%以上。
• 营养不良增加了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日数、死亡率等,直接导 致卫生资源的消耗增加。据估计在欧洲,有33,000,000人存在 营养不良的风险,由此产生的花费约为1700亿欧元。英国 2007年统计,疾病相关的营养不良费用每年超过150亿欧元 (130亿英镑),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10%,而肥胖和超重导致的 费用仅相当于它的一半。
美国 医用食品——食品添加剂/原料等
• 食品添加剂:应当经过FDA批准 • 营养物质:应当为GRAS物质,但没有明确的可用于医用食品
的营养物质名单。 • 新成分:应当进行新食品添加剂申报或GRAS评估。 • 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原料质量:须符合FCC(Food for
Chemical Code)标准。
• 受欧盟委托,食品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f Food , SCF)于1996年完成了制定该标准的科学技术评估,特别是产品分类 以及营养素限量的制定原则。
• 1999年欧盟正式颁布了FSMP标准( Dietary 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 1999/21/EC) 。
2024年特医食品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特医食品市场前景分析简介特医食品是指专门用于满足特定人群营养需求的食品,例如婴幼儿配方奶粉、孕妇营养品、老年人奶粉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特定人群的增加,特医食品市场正逐渐崛起。
本文将对特医食品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潜力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特定人群的数量逐年增加。
老年人群需要特定的营养补充来维持健康,从而给特医食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婴幼儿市场也逐渐扩大,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为特医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医食品市场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体化的营养需求。
特医食品作为满足特定人群营养需求的产品,正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特医食品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消费者。
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特医食品市场也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
例如,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特医食品市场提供了更准确的个性化营养需求分析,从而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
此外,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也提高了特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市场挑战严格的监管要求特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严格的监管要求。
为了确保特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并对特医食品进行严格审批和注册。
这对特医食品生产企业增加了一定的市场准入门槛和成本,也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特医食品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变得尤为重要。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建立优秀的品牌形象,并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扩大市场影响力。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是特医食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发展趋势个性化定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特医食品市场正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通过基因检测和个体营养需求分析,特医食品可以为每个人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个性化产品。
我国特医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特医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刘浩宇(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特医食品不是奢侈品。
在很多情况下,它扮演着雪中送炭的角色,比如纠正代谢失衡、减少感染并发症、促进康复、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整体医疗费用、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特医食品的定义与分类、与药品及其他食品的区别、研究热点和进展、发展现状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与对比。
关键词:特医食品;热点;进展;现状;前景1.特医食品的定义与分类1.1定义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1]。
特医食品所针对的人群范围较大,包括正常生理状况下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如备孕人群、孕产妇、老年人;病理状况下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如糖尿病、脏病、肝病、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重症患者以及各种膳食相关慢性病患者和手术、骨折损伤人群等。
1.2分类按照GB 29923-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特医食品可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其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且搭配均衡,当其作为长期单一营养来源时,能够满足目标人群每日的营养需求,可以维持并促进人体健康。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能够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其主要针对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代谢障碍、机体对某营养素的需求增加或受到限制等具有特殊营养代谢状况的患者而设计。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可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适用于作为单一营养来源。
其能满足目标人群由于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而产生的对能量或营养素的特殊要求,如含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碳水化合物组件等专用于提供某一营养素的食品,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营养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特医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刘浩宇(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0083)摘要:特医食品不是奢侈品。
在很多情况下,它扮演着雪中送炭的角色,比如纠正代谢失衡、减少感染并发症、促进康复、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整体医疗费用、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特医食品的定义与分类、与药品及其他食品的区别、研究热点和进展、发展现状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与对比。
关键词:特医食品;热点;进展;现状;前景1.特医食品的定义与分类1.1定义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1]。
特医食品所针对的人群范围较大,包括正常生理状况下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如备孕人群、孕产妇、老年人;病理状况下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如糖尿病、脏病、肝病、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重症患者以及各种膳食相关慢性病患者和手术、骨折损伤人群等。
1.2分类按照GB 29923-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特医食品可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其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且搭配均衡,当其作为长期单一营养来源时,能够满足目标人群每日的营养需求,可以维持并促进人体健康。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能够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其主要针对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代谢障碍、机体对某营养素的需求增加或受到限制等具有特殊营养代谢状况的患者而设计。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可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适用于作为单一营养来源。
其能满足目标人群由于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而产生的对能量或营养素的特殊要求,如含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碳水化合物组件等专用于提供某一营养素的食品,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营养不良。
2.特医食品与药品、保健品、普通食品的区别特医食品不是药品,属于食品范畴[2],与保健品、普通食品又存在较大区别。
表1.对特医食品与药品、保健品、普通食品在用途、成分、形态、用法用量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3.特医食品的研究热点和进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特医食品在欧美等国家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临床辅助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产品[2]。
与静脉营养相比,特医食品无需行穿刺或插管,可有效减少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因此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欧盟,特医食品的使用每年为医院节省约12%的医疗费用,每12名患者中就会减少1名患者的死亡。
目前,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肿瘤、肥胖人群的特医食品是研发的热点[3]。
3.1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高血糖症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易引起患者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表现为多尿、体重下降、餐前低血糖、皮肤痛痒及感染、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病变等。
为了更好地提高患者整体健康水平,目前关于改善糖尿病患者代谢的功能性成分逐渐被关注,并考虑添加至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中。
Cavazza[4]研究发现,Y-亚麻酸和至少一种链烷酞基-L-肉碱(如乙酞左旋肉碱)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特医食品。
Yimam等[5]研究发现,含芦荟苦素的特医食品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人血浆胰岛素及果糖胺水平有显著作用。
目前,国外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产业发展相对完善,而国内该产业尚处于初始阶段,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主要有广州纽健的匀浆膳、西安立邦的立适康、北京哈维的清唐素等。
3.2肾科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肾病指临床上各种急慢性肾病以及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所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损伤直至肾功能衰竭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肾科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主要针对慢性肾病(CKD)患者。
在早期CKD或非透析依赖性CKD患者的营养管理中,为防止营养不良、减少尿毒症毒性、延缓CKD进展、预防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改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采用低盐、低蛋白、高能量的配方。
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及大豆异黄酮有很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可应用于肾科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
Jibani等[6]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
Kontessis等[7]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可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以及白蛋白的清除率。
目前,国内应用于肾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主要有西安立邦的立适康、烟台昊清的呵透/呵肾、北京哈维的佳申素等。
3.3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高,易出现厌食、能量消耗异常、代谢异常等现象,导致免疫能力下降,感染发生率增加,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8]。
因此,国内外研究机构建议通过对肿瘤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9]。
Faber等[10]研究发现,高蛋白及富含亮氨酸、鱼油、低聚糖的特医食品对患者体重和体力状况评分显著提升,同时前列腺素E2水平降低。
维生素E、维生素C、硒等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减缓癌症的发生和发展[11]。
国外该类产品以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短肤蛋白等营养素为主,国内产品则在此基础上,选用中药材为原料,体现出极大优势,主要有广州纽健的纽伏泰、上海东泽的东泽力、北京哈维的清瑠素等。
3.4肥胖全营养配方食品肥胖是由于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12],患者易引发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多种癌症等[13]。
我国GB 29922-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指出,针对肥胖、减脂手术病人用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应在提供较低能量(每日能量为600-1200kca1)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供应。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酯能显著降低肥胖发病概率[14],具有应用于肥胖全营养配方食品的潜力。
Clifton等[15]研究发现,植物甾醇酯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
我国对肥胖病人更多的是采取行为修正干预、饮食营养干预及运动干预,针对肥胖病人的特医食品并不多见,主要有北京哈维的清酯素,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4.我国特医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特医食品作为一种为疾病或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的食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许多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标准,然而,我国早期的特医食品一直采用药品审批制度,审批流程复杂、时间长、成本高,导致产品严重供应不足,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2013年以前,我国企业没有特医食品生产依据,国内特医食品市场长期被外国企业占据,特医食品一直依赖进口,并处于量少价高的局面。
此外,我国住院病人得到的特医食品营养支持明显不足,针对不同疾病的国内特医食品品牌也相当匾乏,应用明显不足。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及背景下,我国特医食品专家和企业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16版)及国内权威学者对于各种疾病的临床共识和指南为依据,把研发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特医产品看做当前的重中之重,并最终研制出了中国品牌的特医食品[16]。
2016年7月1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等产品注册相关条件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2017年4月,CFDA正式成立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严格监管生产企业资质条件、审评审批程序、临床试验,确保特医食品行业规范化。
随着我国特医食品管理办法的不断出台和完善,国内一些特医食品企业已崭露头角,其中山东哈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纽健生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力邦临床营养有限公司等企业走在了中国特医食品研发和报批的前列。
山东哈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大学药学院共同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各种疾病的特医食品,通过各项临床验证,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迎来了海外几大营养品商的洽谈合作。
我国特医食品市场发展较快,但使用率远不及发达国家。
全球特医食品产业已经进入稳步发展期,近年来以6%的增速增长,2015年全球特医食产品市场规模约640亿元。
中国特医食品近几年发展迅猛,国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的总产值已从2004年的1.2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0亿元。
2017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规模达到33.7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0.12%。
2017年中国特医食品产量为2.47万吨,同比增长37%;2017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需求量为3.66万吨,同比增长27.53%。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特医食规模占全球市场不到3%,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美国,有65%的营养不良患者在使用特医食品,英国有27%,而中国大陆只有1.6%。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期刊显示,我国至少还有70%的特医食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潜力较大[16]。
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预计国内特医食品的销售额将超过200亿。
到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元。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2].王璐.解码特殊用途配方食品[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OS-21(A04).[3].陈斌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其应用研究[J].食品利学技术学报,2017, 35 (1):6-16.[4].CAVAZZA C. Medical food for diabetics: US 6063820 A[P]. 2000-05-16.[5].YIMAM M, BROWNELL L I, QI J. Aloesin as a medical food ingredient for systemic oxidative stress of diabetes[J].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2015,6(9):1097-1107.[6].JIBANI M M, BLOODWORTH L L, FODEN E, et al. Predominantly vegetarian diet in patients with incipient and early clinical diabetic nephropathy: effects on albumin excretion rate and nutritional status[J]. Diabetic Medicine. 1991,8(10):949-953.[7].KONTESSIS P, JONES S, DODDS R, et al. Renal, metabolic and hormonal responses to ingestion of animal and vegetable proteins[J]. Kidney International, 1990, 38 (1):136.[8].黎介寿.肿瘤营养学的兴起及临床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1):1-2.[9].张玉霞.医用食品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支持效果的观察[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1.[10].FABER J, BERILHOUT M, AVLAR M, et al. Rapid EPA and DHA incorporation and reduced PGE 2 levels after one week intervention with a medical food in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radiotherapy, a randomized trial[J]. Clinical Nutrition, 2013, 32 (3):338-345.[11].韩军花.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5.[1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 27 (9):711-717.[13].HASLAM D W, JAMES W P T. Obesity[J]. Lancet, 2005,366(9793):1197-1209.[14].管慧,何江,廖沙等.植物甾醇醋低脂奶粉对6-12岁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 30 (27) : 4639-4640.[15].CLIFTON P M, NOAILES M, SULLIVAN D, et al.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s of plant sterol esters differ in milk, yoghurt, bread and cereal[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4, 58 (3):503-509.[16].食品饮料:特医食品市场潜力巨大[J].股市动态分析,2017(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