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最常用词语--受处罚及官职变化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之词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之词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之词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官职变化的文言词语

官职变化的文言词语

官职变化的文言词语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

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一、表授予官职的:1、荐、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谭嗣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文选·陈情表》再如: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汉书·平帝纪》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左传·宣三十年》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晋书·谢安传》前后九辟公府。

《后汉书·钟皓传》3、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岁余,征拜侍御史。

《后汉书·王涣列传》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4、拜:授予官职如:“拜亮为丞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后列传》5、除:任命,授予官职。

如: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南史·虞愿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文选·陈情表》6、授:给予官职如:“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传》国以功授官予爵。

《商君书·靳令》7、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起樗里子于国。

《战国策》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拔之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文选·陈情表》二、表调动官职的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升迁的:1、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左迁指降职、贬官。

如:“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史上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大全

史上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大全

史上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大全一、表示任职的:⑴任:担当,担任。

例如: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史记?蒙恬传》)⑵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⑶授:给予官职。

例如: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传》)⑷拜:授予官职,任命。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⑸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例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告子下》)⑹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例如:①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战国策》)②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⑺简:任命,选拔。

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⑻进:出来做官。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⑼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例如: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⑽辟(音b):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例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晋书?谢安传》)⑾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例如: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汉书?苏武传》)⑿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例如: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②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但如果是左除,则又表示降级被贬,例如:帝怒,乃罢贄宰相,左除滂等官。

(《新唐书裴延龄传》)⒀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例如: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史记?李将军列传》)⒁复:恢复原职务。

例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张衡传》)⒂仕:做官。

例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二、表示升职的:⑴升:升官。

例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

(《谭嗣同》)⑵陟:进用,升职。

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重要古代官职变动词语_2

重要古代官职变动词语_2

一、授予、提升官职类: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察:前太守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具臣秀才。

召:大将军邓涉,累召不应。

策:(孟尝)后策孝廉,举茂才。

拜:授予官职。

例如《张衡传》中:“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 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升:升官。

《元史贾鲁传》:“升(贾鲁)台都事。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李白《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起:《陶渊明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二、调动官职类: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转、调、徙:调动官职。

《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

《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

《宋史王济传》:“改刑部详覆官。

”三、兼职、代理类:兼:兼任。

《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史。

”领:兼任。

《晋书袁乔传》:“桓温镇京口,复引(袁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谢玄,兖州刺史,领广陵相。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顷之,又领益州牧。

行:代理官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行奋武将军。

”翻译:曹操作为奋武将军署:代理、暂任。

《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

”以亮为军师,署左将军府事。

权:暂代官职。

《刘公嘉话》:“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假:临时的,非正式的。

“乃以吴叔为假王”四、降职、罢免类:贬:降职。

《宋史唐介传》:“帝怒益甚,贬(介)春州别驾。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范仲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言文阅读中常表官职变动实词

文言文阅读中常表官职变动实词

文言文阅读中常表官职变动实词————————————————————————————————作者:————————————————————————————————日期:2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

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一、表授予官职的:1、荐、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谭嗣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文选·陈情表》再如: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汉书·平帝纪》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左传·宣三十年》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晋书·谢安传》前后九辟公府。

《后汉书·钟皓传》3、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岁余,征拜侍御史。

《后汉书·王涣列传》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4、拜:授予官职如:“拜亮为丞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后列传》5、除:任命,授予官职。

如: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南史·虞愿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文选·陈情表》6、授:给予官职如:“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传》国以功授官予爵。

《商君书·靳令》7、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起樗里子于国。

《战国策》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拔之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文选·陈情表》二、表调动官职的4升迁的:1、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左迁指降职、贬官。

高考语文文言文最常用词语--受处罚及官职变化

高考语文文言文最常用词语--受处罚及官职变化

八、官员间相互排挤的动作1、折:判断,裁决;挫折,失败;屈服,折服;2、指:指斥,指责,驳斥。

3、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4、党:偏袒,伙同,包庇。

5、矫:假托,假传。

6、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7、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事下:此事投送到......处;白:禀报,报告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此事投送到曾国藩处,曾国藩向皇上禀告他没罪)监生李时旸以为言事下守臣(监生李说这件事产,这件事投送到守臣处)事由:事情的来由。

事由X人,事情由X引起或X做主。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鸾拜大将军,数毁之,帝不听。

(鸾当了大将军后,几次诋毁杨博,皇帝没有听信他)11、害:嫉妒。

宝藏深害其能。

(元宝藏特别嫉妒魏德深的才能)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12、摭(zhi):挑剔,指摘,罗织;言者:谏官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于是谏官又挑剔其他条款弹劾他)摭及:挑剔亦摭及盐运病商民(又挑剔指摘他盐运祸害了商贾民众)13、忌刻:为人刻薄善妒于是上益责鸿章忌刻纵寇矣14、用事:当权,得势(颇用事)15、发:告发(无敢发者)16、诋讦:dǐjié诋毁攻击。

弹射:指责,抨击。

诋讦弹射皆不实(诋毁攻击都不实,都是瞎编的)17、营护:照顾,保护,袒护时人咸自营护(当时的人们都自我保全,意指没人替他打抱不平)18、恶:憎恨或恶宁者(有憎恨穆宁的人)19、诬谮:wūzèn进谗言诬陷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有憎恨穆宁的人,向李光弼进谗言诬陷穆宁)20、交通:暗中沟结许敬宗称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暗中沟结谋反。

21、招权=招权利:争权夺利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当天上疏弹劾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市恩:给人以好处以讨好别人;22、连:牵连李善长败,语连聚。

(李善长谋反之事败露,话语牵连到费聚。

)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实情,事连相国吕不韦。

高考语文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大全文言文在记叙人物生平事迹时常涉及到官职的变动。

对这些表示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的理解很重要,它关系着我们能否准确地翻译语句、文段,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而全面理解整篇文章。

现将中学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归类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文言文官职变动一、表示任职的:⑴任:担当,担任。

例如: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史记?蒙恬传》)⑵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⑶授:给予官职。

例如: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传》)⑷拜:授予官职,任命。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⑸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例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告子下》)⑹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例如:①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战国策》)②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⑺简:任命,选拔。

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⑻进:出来做官。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⑼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例如: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⑽辟(音b):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例如:初辟司徒府,除佐着作郎。

(《晋书?谢安传》)⑾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例如: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汉书?苏武传》)⑿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例如: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②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但如果是左除,则又表示降级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官员间相互排挤的动作1、折:判断,裁决;挫折,失败;屈服,折服;2、指:指斥,指责,驳斥。

3、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4、党:偏袒,伙同,包庇。

5、矫:假托,假传。

6、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7、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事下:此事投送到......处;白:禀报,报告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此事投送到曾国藩处,曾国藩向皇上禀告他没罪)监生李时旸以为言事下守臣(监生李说这件事产,这件事投送到守臣处)事由:事情的来由。

事由X人,事情由X引起或X做主。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鸾拜大将军,数毁之,帝不听。

(鸾当了大将军后,几次诋毁杨博,皇帝没有听信他)11、害:嫉妒。

宝藏深害其能。

(元宝藏特别嫉妒魏德深的才能)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12、摭(zhi):挑剔,指摘,罗织;言者:谏官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于是谏官又挑剔其他条款弹劾他)摭及:挑剔亦摭及盐运病商民(又挑剔指摘他盐运祸害了商贾民众)13、忌刻:为人刻薄善妒于是上益责鸿章忌刻纵寇矣14、用事:当权,得势(颇用事)15、发:告发(无敢发者)16、诋讦:dǐjié诋毁攻击。

弹射:指责,抨击。

诋讦弹射皆不实(诋毁攻击都不实,都是瞎编的)17、营护:照顾,保护,袒护时人咸自营护(当时的人们都自我保全,意指没人替他打抱不平)18、恶:憎恨或恶宁者(有憎恨穆宁的人)19、诬谮:wūzèn进谗言诬陷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有憎恨穆宁的人,向李光弼进谗言诬陷穆宁)20、交通:暗中沟结许敬宗称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暗中沟结谋反。

21、招权=招权利:争权夺利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当天上疏弹劾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市恩:给人以好处以讨好别人;22、连:牵连李善长败,语连聚。

(李善长谋反之事败露,话语牵连到费聚。

)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实情,事连相国吕不韦。

九、受处罚或受宠及其他评价1、放:流放放黜、下放。

忠贤遽传旨允放。

(魏忠贤立刻传旨准许流放)2、避吏:躲避狱吏的追捕。

卷6:会光武避吏在宛。

3、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4、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做副词时,因此、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

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

(王炎生气了,弹劾王克明逃避职事,因此王克明被贬官职)坐法:犯法获罪,坐法XXX,因.....犯法获罪坐法再干议(因犯法获罪又受到干议)竞坐党死,爵除(最终因为朋党获罪处死,爵位被削除。

)5、著声:很有声望。

声:名声,声誉有声:很有声望“位至巴郡太守,故甚有声”入太学,有声一时。

(进入太学,一时间很有声望。

)6、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厚待遇,这些人无职务但是有加朝会的资格,古代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

周广顺初,为率府率,奉朝请,贫不能振。

(周朝广顺初年,做了率府率,这是一个管水泽出产之官,不是什么重要职务,奉朝请,说明是个闲职,穷困难当)贫不能振:穷困难当。

振同赈,救济。

穷得都不能养活自己。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

7、宥:宽恕,赦免(乃宥心安而责鸿章)(既蒙获宥,恩幸已多)贷:1宽恕;如严惩不贷(余谓乃宜贷其妻子)贷:2借入或借出。

(贷公钱十数万劳军)8、著人口:被民众称道(而其诛安德海事尤著人口)9、捕而守:逮捕他并把他看守起来使骑捕而守:派遣骑兵逮捕他并把他看押起来10、速辜:招致罪过;辜:罪过,灾难,祸害汝辈自速辜耳:你们这些人是自己招致祸端11、严刚有威:严厉刚正有威力(宝桢严刚有威)悻直:刚直、刚愎固执(万纪悻直廉约)介直:正直帝奖其介直(皇上夸奖他耿直)12、吏治: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政绩13、清操:高尚的节操;尤励清操:尤其推崇他的高风亮节至今言吏治者,尤励清操(到今天说起官吏的作风和政绩,尤其推崇丁宝桢的高风亮节)14、强干:精明干练(以强干闻)15、推善:称道他做的好江总及诸辞人在座,莫不推善(江总及在座的诸位辞人没有不称道他做得好的)16、深异之:认为他很不一般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徐陵与他商榷文章,认为褚亮的文章见识很不一般)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周太祖看见了他之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常让他和儿子们在宫中交游)17、风器=仪态、仪态有风度。

器宇轩昂=气宇轩昂:气概,风度不凡。

(少有风器)18、宠:宠爱、偏爱。

(赐金带宠之)19、不严而肃:不严厉但是让人恭敬。

20、附下罔上: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钓强直名:捞取刚正的名声。

沽名钓誉。

钓名:作伪以求虚名。

收:接受。

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陛下接受他说的一切,意思是他说啥陛下信啥,所以他才敢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21、质谨:诚实谨慎。

自将:自己保全。

(以质谨自将。

)22、部议、交部议、交部议处:清朝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

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因为前面发生的在平山发放粟的事情,部议的处罚结论是对他免官,皇帝特下诏原谅了他)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裭职留任。

褫chǐ,剥夺的意思。

褫职就是剥夺职位,革职。

疏请裭土官职,许立功自效(剥夺官职,答应他们按立功的表现再授予职务)23、夺:解除,后可接官职或兵权夺宁兵及摄县(解除了穆宁兵权及代理县令一职)24、轻财好施:轻视财物喜欢施舍罕儒轻财好施(荆罕儒轻财物好施助于人)25、目不识书=目不知书: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

26、警敏:警是机警机灵,敏是聪明。

古人夸孩子聪明说警敏或聪警。

力:努力。

然而人为为此而寡为彼,何也?力学:努力学习。

淙cong幼警敏,力学(周淙从小机警聪明,努力学习)强力:勤勉努力以聪悟强力,闻于亲党间(又聪明又努力,在亲朋好友间很出名)27、该博:博学多闻。

该:尽,皆该博文史(对文史博学多闻)28、委以台鼎:委以重任。

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以台鼎。

鉴悟:明白事理。

雅:向来。

武略:用兵的谋略。

文韬武略:不是指写文章的本领和用兵的谋略,就是指用兵的谋略。

嵩雅不喜博(向来不喜欢)29、风仪:风度仪表美风仪:相貌漂亮,风度翩翩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30、称为治理:以治理的好而著称。

在职数年,称为治理。

(他在任多年,以治理得好著称)31、受知:得人知遇,被人赏识蕴藉ji:=酝藉:宽和、宽容。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崖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32、慷慨:性格豪爽擒少慷慨(韩擒性格豪爽)33、清谨忠实:清谨:清白谨慎,忠实:忠诚老实34、内刚外和:内心坚强,外表平和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胡宿为人清白谨慎,忠诚老实,内心坚强,外表平和。

)35、未拜而薨:没来得及向皇上谢恩就死了36、绯:红色,赐绯:赐给红色的六品官服。

37、简易:性情随和不拘礼节,“性简易,常著连齿木屐,好出神虎门逍遥”乙,本有羸疾,性简易(钱乙,原本体弱多病,性情随和不拘礼节)38、逮治:逮捕惩治昨天偶尔悮(同误)一时,县官逮治驿卒死。

仇鸾镇甘肃,总督曾铣劾之,诏逮治。

博亦发其贪罔三十事。

(下诏逮捕惩治仇鸾)贪罔:贪赃枉法。

发:揭露、披露39、招权:招权利,争权夺利严嵩父子招权利,诸司为所挠,博一切格不行。

挠:扰乱: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格:恪守职责行:疏通、疏导: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通融40、清操:高尚的节操寄诗勉以清操41、常性:固定不变的本性常:永恒的,固定不变的。

夷性不常(蛮夷的性情是不固定不变的)十、与祭祀相关的动作、皇帝的动作1、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2、践:登,如: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践祚(zuo):践阼,帝王登基(文帝践祚)受禅:王朝换代,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也叫受坛。

禅shan:把帝位让给别人。

禅让:把帝位让给贤者。

孝宗受禅孝宗接受禅位受戒:佛教信徒接受师傅授与的戒条,出家为僧尼。

反正:帝王复位。

昭宗反正,为功臣。

(昭宗复位之事,他是功臣。

)3、幸:帝王到达某地(世宗再幸淮上)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为团练使4、僭(jian)号:冒用帝王称号(薛举僭号陇西)5、尧鼓舜木:箴:通“针”6、克昌:子孙昌大;致:招引,达到;升平:太平臣闻尧鼓纳谏,舜木求箴,茂克昌之风,致升平之道(褚亮上疏劝谏说:“我听说尧设鼓纳谏,舜立木求劝告之言,这是国家兴旺昌盛之风,致力于天下太平之道。

)7、按状:考查(奏折)中所叙事情,核查()实情,核查实情。

按:考查,研讨。

状:叙事的一种文辞。

太宗按状,珪不伏。

(太宗核查奏折中所叙的事情,珪不服)(皇帝核查情况含,含有认同奏折中所叙事情的意思,所以后面指奏折中被别人奏的人不服)8、立:立太子或立皇后。

翻译时要补足。

建立:古代立国君、皇后、太子都称建立。

于是建立遂定(于是建立太子这件事就定下来了)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犹疑不决(太宗想立晋王为太子,但因为受限制于不是按长幼顺序而犹豫不决)非次:不按长幼顺序不按常规、惯例次:次序、等次限以:受限制于、、、9、报可:批复照准。

10、收葬行服:收葬:装殓埋葬;行服:穿孝服守丧祭享:陈列祭品祀神供祖岁时祭享:按年节祭奠供奉父以寿终,丧葬如礼。

为之收葬行服(他父亲寿终故去,钱乙按照礼法安葬了父亲。

为他收殓安葬服丧)11、典祀:按常规举行的祭祀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其他的寺庙不是按常规举行祭祀,而是妖巫用来迷惑百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