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课外文言文常见词语整理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梳理语文高考文言文常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梳理语文高考文言文常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梳理语文高考文言文常
1.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风、化:教育感化。

4.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5.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扩展资料
6.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7.劾:举报,检举,揭发。

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8.短:进谗言,说坏话。

害:嫉妒。

9.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0.折:指斥,指责,驳斥。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1.党:偏袒,伙同,包庇。

矫:假托,假传。

12.质:作人质;抵押。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3.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14. 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高中课外文言文实词积累

高中课外文言文实词积累

高中课外文言文实词积累
高中课外文言文实词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外文言文实词及其解释:
1. 薄:迫近,靠近。

2. 易:容易,不费力。

3. 谢:道歉,认错。

4. 幸:希望,期望。

5. 微:没有,无。

6. 素:一向,向来。

7. 益:更加,越发。

8. 疾:快,迅速。

9. 顾:回头看,回头。

10. 乘:登上,骑上。

以上实词的解释只是其中一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因此,在积累实词时,最好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同时,多读课外文言文也是提高实词积累的好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一、人物称谓类1.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2.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 丈妇: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4. 先生: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5. 朕:古代帝王自称。

6. 臣:官员对帝王的自称。

7. 妾:女性自称。

8. 鄙人:谦辞,对人称自己。

9. 仆:谦辞,对人称自己。

10.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二、地点、方位类11. 山水:泛指自然风光。

12. 江河:泛指河流。

13. 江湖:指四方各地,也指流浪四方。

14. 朝廷:指帝王处理国事的地方。

15. 乡关:家乡。

16. 塞外:指长城以北地区。

17.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

18. 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19. 江右:指长江下游北岸地区。

20.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时间、节令类21. 旦暮:早晨和傍晚。

22.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23. 期年:满一年。

24. 亭午:正午。

25. 夜阑:夜深。

26. 久远:很长时间。

27. 须臾:片刻。

28. 朝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

29.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0.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

四、事物、器具类31. 舟楫:船只。

32. 辇毂:帝王的车驾。

33.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

34. 箪瓢:简朴的生活用具。

35. 簪缨:古代贵族的冠饰。

36. 弦歌:音乐。

37. 笔墨:书写工具。

38. 书简:书信。

39. 鞍马:马匹和马鞍。

40. 琴瑟:乐器。

五、动作、行为类41. 策马:驱马前行。

42. 赴任:前往任职。

43. 逃遁:逃跑。

44. 采纳:接受意见或建议。

45. 叩问:请教。

46. 献策:提出计策。

47. 赋诗:作诗。

48. 赋文:作文。

49. 赏赐:给予财物。

50. 惩罚:实施惩戒。

(文档第一部分完毕,后续内容将继续补充)六、心理、情感类51. 怅然:形容心情不愉快的样子。

52. 惊骇:非常害怕。

53. 欣慰:内心感到安慰。

54. 感激:深深感谢。

55. 怅惘:因失意而感到迷茫。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

文言文高频实词汇总打印一、名词。

1. 君(jūn)-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

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

君王。

君上。

国君。

君权。

君临。

君侧。

- 古代的封号:商君。

平原君。

信陵君。

长安君。

- 对对方的尊称:张君。

诸君。

2. 臣(chén)-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

臣子。

臣服。

君臣。

-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古人谦称自己。

3. 民(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

民主。

民国。

民法。

公民。

国民。

- 指人或人群:居民。

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

民歌。

民谚。

民俗。

民风。

4. 国(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

国土。

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

国号。

国度(指国家)。

国策。

国情。

国法。

国力。

国防。

国威。

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

国格。

国魂。

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

国货。

国粹。

国乐(yuè)。

国药。

5. 山(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山崖。

山峦。

山川。

山路。

山头。

山明水秀。

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

亦称“房山”)。

- 形容大声:山响。

山呼万岁。

6. 水(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

水滴石穿。

水泄不通。

- 河流:汉水。

湘水。

- 江河湖海的通称。

水库。

水利。

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

水可载舟。

跋山涉水。

依山傍水。

- 液汁:水笔。

墨水。

-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

外水。

肥水。

二、动词。

1. 行(xíng/háng)- 读xíng时:- 走:行走。

步行。

旅行。

行踪。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

高考课外文言文常见词语整理

高考课外文言文常见词语整理

游玩,游览 6.游:幼则同游 二十而南游江淮 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交际,交往 快走 7.趣、趋: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入而徐趋 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为臣者不忠而邪,以趋爵禄 追求 趋令销印 赶快 趋其稼事而赏罚之 通“促”,催促。 8.劾:王怒,故劾庆死罪 判罪 检举,揭发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9.讦:恶讦(jié)以为直者 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10.白: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下对上告诉,陈述。
53、独耻事干谒
干,求,求取。干谒,有所求而请见。
54、司马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 秋》,中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 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 落第、下第、状元、解元、乡试(科举时 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 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等。
科考及第。 第:科举考试的等级。 及第:科举考试中选。
免职,罢免
削去,罢免。
35、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36、兼权殿中侍御史
临时的、代理的。 兼任,同时监管。
37、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 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38、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判相州。 以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州郡官。 39、韩愈吏部权京兆 权摄,暂代官职。 40、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代理 41、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暂任、代理官职。
古代官吏休假
2、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辞去官职。 3、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 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 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以病上书乞身。 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 5、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 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退 7、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 称病引退居家或谢客来访。 8、以刑部尚书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9、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

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1.鲜【xiǎn】:少、没有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李密《陈情表》2.逮【dài】:赶上、及、到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宋濂《阅江楼记》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刘安《嫦娥奔月》3.剧:厉害,很,非常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柳宗元《蝜蝂传》4.卒:最后,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诚:确实,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6.盍、曷:何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论语《李生论善学者》7.鳏:老年人没有妻子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

——李朝威《柳毅传》8.孤:少年丧父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欧阳修《泷冈阡表》9.亡:丢掉,丢失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吕不韦《人有亡斧者》10.俟:等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佚名《静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1.秩:古代官吏的俸禄交阯有橘,置长官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

——《太平御览·果部·卷三》12.因:沿袭、承袭昔汉受天下于秦,因秦之制,而不害为汉。

——苏轼《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13.岁:年,一年为一岁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庄子·逍遥游》14.何以:凭借什么—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15.孰若:与……相比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16.向使:假若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17.如何:怎么样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左丘明《齐桓公伐楚盟屈完》18.奈何:为什么、怎么办?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19.若何:什么样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共350个)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共350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词1【亟】早,急忙,赶快。

2【骚然】引起骚动。

3【诘】责问。

4【堕】坠,掉。

5【法】效法。

6【其……乎】可能会……吗?7【坟典】古代典籍。

8【乡曲】乡里人。

9【变节】改变志节。

10【折节】屈服,投降。

11【狱掾】狱曹的属吏。

12【辄】于是就;常常。

13【居无何】不久。

14【摄】暂代。

15【权】代理。

16【矫】假称;抬头。

17【致】表达;使……来到;获得。

18【庶几】希望;差不多。

19【谩】随意。

20【逮】等到。

(及,洎,比)21【踉蹡】走路不稳,跌撞。

22【部曲】军队。

23【斥候】侦察兵。

24【次】驻扎。

25【奚】为何,怎么,哪里。

26【不侔】不相等。

27【间】选拔。

28【二心】背叛之心。

29【如……何】怎么办。

30【从容】不慌不忙。

31【顾】回头;只是。

32【去】离开;距离。

33【殊】很;不同。

34【期】约定。

(刻期)35【有顷】一会儿。

36【平明】五更(3-5)【鸡鸣】四更(1-3)【夜半】三更(23-1)37【寻】不久。

38【起复】官员父母丧,守制尚未期满而应召任职;革职后重新被起用。

39【陵易】欺凌。

15【衣冠】礼服;士大夫;文明;汉。

16【切谏】恳切直言劝谏。

17【尔曹】你们。

18【翼日】第二天。

(翌日)19【具】详细;准备。

20【间】间或,闲时。

21【臧否】优劣。

不臧:不好,不当。

22【恶】怎么。

23【既而】不久。

24微】如果没有。

25【分番】轮流值班。

26【雅】一向。

27【闵】怜悯。

28【内兄】妻子的哥哥。

29【厥后】那后来。

30【敕】下令。

31【宣导】向……传达。

32【入寇】侵犯。

33【备位】兼词,在……位置上。

34【牧】掌管;长官。

60【庶】或许;希望;差不多。

61【坐】受牵连治罪。

62【既而】不久,接着。

63【同僚】同事。

64【知人】识人之才。

65【口伐】声讨。

66【自恃】仰仗。

67【款】诚心诚意的。

超然客公众号68【纾】解决。

纾困,纾难。

69【夷】平定。

60【稽颡】屈膝下跪,双手朝前,以额触地,极度虔诚。

文言文230个常考词汇

文言文230个常考词汇

文言文230个常考词汇1. 之:表示关系、介词,如之所以、之前、之后。

2. 而:连接并列的两个动作或状态,如而已、而今、而立。

3. 乃:表示结果、连词,如乃至、乃是、乃见。

4. 有:存在、具有。

5. 焉:什么地方、哪里。

6. 不:否定、表示不做某事。

7. 在:存在、处于某个位置。

8. 是:表示正确、肯定。

9. 也:表示也是如此。

10. 以:表示手段、方式。

11. 於:表示在、从、往。

12. 为:表示目的、作用。

13. 及:表示到达、达到。

14. 与:表示和、与其相反。

15. 已:表示过去。

16. 自:从、因为。

17. 以:表示条件、标准。

18. 为:表示身份、职务。

19. 之:表示所有、属于。

20. 人:指人类。

21. 有:存在、具备。

22. 无:没有、没有。

23. 为:做、成为。

24. 大:指大小、程度。

25. 小:指大小、程度。

26. 其:指代其他事物。

27. 此:指代近处的事物。

28. 君:对男性的尊称。

29. 我:指自己。

30. 山:高地、山脉。

31. 水:水流、水体。

32. 云:天上的气象现象。

33. 日:太阳、日期。

34. 天:空中、自然现象。

35. 地:大地、土壤。

36. 王:帝王、君主。

37. 侯:封建时代的爵位。

38. 公:古代封建时代的爵位。

39. 卿:古代官职名。

40. 吾:我、我的。

41. 彼:那个、他的。

42. 知:知道、了解。

43. 不:否定、不做某事。

44. 能:有能力、可以。

45. 得:获得、达到。

46. 夫:表示转折、强调。

47. 若:如果、似乎。

48. 如:像、表示比较。

49.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

50. 以:表示手段、方式。

51. 必:一定、必然。

52. 为:作为、表示目的。

53. 以:表示条件、标准。

54. 当:担任、成为。

55. 时:时间、时候。

56. 以:表示手段、方式。

57. 与:和、表示比较。

58. 及:到、达到。

59. 若:如果、似乎。

60. 乃:则、表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