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教学大纲
《发动机的结构、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二、总学时136学时三、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是《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以典型国产汽车及常见进口汽车为基本车型,重点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熟悉汽车发动机各总成和零件的结构、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并对典型发动机进行拆装及故障诊断和维修;3、了解先进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现代诊断维修技术,为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能对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并掌握汽车发动机各总成的拆装、检验的工艺要点及零件修复的常用方法。
四、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发动机各总成和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汽车发动机各总成和零件的装配关系;2、牢固掌握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及检测技术;掌握常用检测仪器设备及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3、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工作过程(换气过程和燃烧过程)的规律和影响因素;4、掌握汽车发动机各总成拆装、检验、调整的工艺要点与维修技术要求,熟悉并掌握发动机零件修复常用方法;5、了解先进汽车发动机结构特点及常见汽车发动机的检测和维修标准。
五、课程内容(一)概述(二)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基本工作原理1、发动机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2、发动机总体构造;3、发动机性能指标及型号编制。
重点: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原理与维修1、气缸体与曲轴箱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2、发动机的支承;3、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查、调整及故障诊断;4、曲柄连杆机构的修理。
重点: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功用,拆装注意事项,异响诊断方法,各零件的检验与修理。
(三)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1、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与类型;2、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配气机构的检查、调整与故障诊断;4、配气机构的修理;5、配气相位。
汽车发动机教学大纲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维修专业)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维修专业)
一、说明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维修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典型发动机各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发动机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3、掌握发动机主要总成、零件损伤检验方法、维修工艺;
4、熟悉发动机主要总成装配、调整及修竣后的检验测试方法;
5、以典型柴油发动机和电喷汽油机为基本机型,按理实一体化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分组进行强化训练。
4.教学时数: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224课时。
二、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及学时分配见下表:。
发动机构造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结构和作用;能运用正确的工艺流程熟练拆装发动机。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熟悉发动机主要机构总成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发动机拆装的基本技能,熟悉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技术要求、调整内容、调整部位及有关注意事项。
3.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三、课时分配表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发动机总论及工具的正确使用知识要求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一般构造、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名称。
2.掌握各种汽车发动机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了解国三发动机结构特点。
技能要求1.掌握各种汽车发动机拆装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够安全使用设备。
教学内容课题一气缸盖的拆装一、汽缸盖的作用、材料及组成结构二、气缸盖的拆卸步骤三、气缸盖的拆装注意事项四、气缸盖的安装课题二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一、活塞连杆组的组成、作用及结构二、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三、活塞连杆组件的安装课题三高压泵的拆装一、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功用二、喷油器的组成、作用及拆装三、高压泵的组成,作用及结构四、高压泵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课题四正时齿室的拆装一、气门组的组成及拆装二,气门传动组的组成及拆装三、凸轮轴正时齿的安装与校对四、冷却系工作过程,水泵及节温器的拆装课题五、气门间隙的调整一、气门间隙逐缸调整法二、气门间隙二次调整法(双排不进)三、气门间隙的调整步骤及注意事项课题六、曲轴飞轮组的拆装一、曲轴飞轮组的组成、作用和基本结构二、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步骤三、曲轴飞轮组零件简介四、润滑系的组成和各个部件的作用及拆装课题七、国三发动机的构造及特点一、国三发动机结构特点二、高压共轨系统的组成三、传感器、执行器、共轨管及电控单元的作用及拆装四、国三发动机喷油器的拆装五、正时齿轮高压泵的拆装。
《发动机》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两年制试点)(两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课时)扶爱民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机械及自动化系汽车教研室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两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课时)一、教学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技术运用和修理课程的技术基础课。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见维护、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后市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紧扣《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简称指导方案)的五个指导思想。
以国产桑塔纳、捷达、富康轿车为主的结构体系,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产常用汽车总成和零、部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维修能力和对发动机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我车汽车工业的现状。
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发动机维护保养与修理的基本理论。
4.掌握汽车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5.掌握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总成的修理,装配、检测、调试工艺。
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与性能试验。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模块(一)理论教学模块(续)(二)实践性教学模块(三)综合实践训练教学模块四.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制定。
《汽车发动机构造》教学大纲.doc

《汽车发动机构造》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汽车构造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任务:以国产常用汽车的基木结构为主要讲授对象,适当讲授先进车型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
针对木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以汽车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典型结构及其件进行适当的分析;授予学生汽车构造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i定的实践活动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稈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木课稈教学总学时为9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序号课题讲课现场教学小计1发动机工作原理82102曲柄连杆机构82103配气机构102124冷却系6285润滑系6286化油器式供给系82107汽油喷射式供给系104148柴汕机供给系82109发动机装配调试42611机动课22总计702090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知识内容: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基木原理;*丁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热力循环和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换气过稈;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知识内容:概述;气缸体与曲轴箱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技能部分: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第三章配气机构知识内容:配气机构的构造技能部分:配气机构的拆装;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
第四章冷却系知识内容:概述;水冷系主要部件的构造。
技能部分:冷却系的拆装。
笫五章知识润滑系知识内容:概述;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构造。
技能部分:润滑系的拆装。
第六章化油器式供给系知识内容: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现代化油器;供给系其他装置。
技能部分:供给系的认识及主要部件的拆装;化油器的拆装与调整。
第七章汽汕喷射式供给系知识内容:空气供给系统主要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燃油供给系统主要装置的结构与T作原理; 电了控制系统主要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技能部分:燃汕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测;电控燃汕喷射系统的检测。
第八章柴油机供给系知识内容:概述;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辅助装置;*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汽车维修)汽车发动机教学大纲1

《汽车维修》汽车发动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我院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发动机维修技能,培养发动机故障诊断能力为重点,汽车维修内容也由侧重修理工艺过渡到以检测诊断、保养更换为教学重点。
使课程内容与维修实践的要求相一致。
二、本课程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应兼顾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
教学方法上要求不断创新、务实。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营造实际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具体方法如下:⑴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零距离。
⑵教学过程中多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⑶任务驱动教学,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围绕任务实施教学。
⑷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⑸课程考评,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考试,考察及格率,以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⑹工作结合教学,模拟发动机大修的工艺过程。
三、本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发动机的结构组成3、掌握发动机各组成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掌握各组成件的检修方法及修理技能5、掌握发动机大修工艺,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大修操作四、教学课时:总课时:200时理论:110时实训90课时第二部分大纲内容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的组成及分类;2、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分类;3、掌握并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二、教学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分类三、教学难点发动机工作原理四、教学课时总课时:21理论:12课时实训:9课时第一节发动机基本构造和专用术语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员熟悉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类型;掌握发动机常用术语二、教学重点1、发动机构造及类型2、压缩比、发动机排量三、教学课时理论:7课时实训:2课时四、教学内容1、汽车组成、类型及发动机类型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发动机总体构造五、实训项目参观汽车发动机第二节发动机工作原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员了解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熟悉国产内燃机的编号规则;掌握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发动机工作原理2、内燃机编号规则三、教学课时:6课时实训7课时四、教学内容1、四行程汽油机、柴油机工作原理2、国产内燃机的名称及编号规则3、国产汽车编号规则4、发动机各性能指标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一、教学目标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各主要零件的构造和装配关系;3、掌握各零件的检修方法;4、能够正确装配各零件、调整各装配间隙;5、能够正确分析判断排除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一门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汽车维修、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进度的规划和指导,也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下面就《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进行阐述。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2 开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相结合1.3 学时安排:6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1.4 课程考核方式:理论课考试占60%,实验考核占40%二、教学目标2.1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理解发动机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
2.2 掌握发动机的检查和维修技术,具备维修市场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注重实践、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快速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汽车发动机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3.2 燃油供给系统3.3 发动机冷却系统3.4 润滑系统3.5 点火系统3.6 压缩系统3.7 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3.8 发动机维修与保养技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 重点:燃油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润滑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4.2 难点:发动机故障检修的流程与方法、发动机维修设备的使用。
五、实验安排5.1 发动机拆装实验5.2 点火系统检测实验5.3 燃油系统检测实验5.4 发动机润滑系统检测实验5.5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测实验六、教学方法6.1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6.2 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6.3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七、教材及参考书目7.1 主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7.2 辅助教材:《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修常见问题解答》等。
八、评估与反馈8.1 评估方式:考试成绩、实践成绩、出勤情况、调查问卷、论文报告、小组展示等。
8.2 反馈方式:定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实习、探讨新技术新理念等活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汽车检测技术在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发动机维护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法;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能运用正确的方法熟练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1.熟悉发动机主要机构总成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本技能,熟悉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技术要求、调整内容、调整部位及有关注意事项。
3.掌握发动机检测技术必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发动机主要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4.掌握发动机各种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方法。
5.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技术要求。
6.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三、课时分配表注:就是教学计划扩展那份表格教学计划参考:四、课程的要求单元一发动机总体构造知识要求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一般构造、常用术语。
2.熟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检测诊断的方法、类型。
4.了解发动机维护工艺规范。
5.掌握发动机维修、检测有关的安全知识。
6.了解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发展趋势。
技能要求1.掌握各种汽车发动机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够安全使用发动机维修、检测设备。
单元二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知识要求1.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以及各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
2.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维护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4.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测、诊断技术。
5.熟悉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配件的修复方法。
单元三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知识要求1.掌握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
2.掌握发动机配气机构维护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21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
基础模块
(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了解汽车发动机类型,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三)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配气机构的维修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相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掌握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3.配气机构新结构
了解可变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四)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水冷却系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发动机水冷却系的维修
掌握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的检修方法。
3. 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水温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五)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和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修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机油泵、滤清器等的检修方法。
3. 发动机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油压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六)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
掌握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掌握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检修方法。
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常用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综合故障的原因、现象,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汽油机常见油电路综合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了解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理解喷油泵、喷油器、输油泵、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掌握喷油泵、喷油器的维护和调试方法。
3.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掌握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电控柴油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掌握电控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八) 汽油机点火系的维修
1. 汽油机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组成和基本原理,掌握点火提前角的概念和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2. 汽油机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了解汽油机点火系常见故障的现象和原因。
(九) 汽车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
1. 汽车发动机的装配和调整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总装工艺,掌握汽车发动机的装配程序、主要技术要求和调整内容。
2. 汽车发动机的磨合
了解汽车发动机总装后的磨合过程和技术要求。
实训教学模块
1.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实训
认识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基本工作原理。
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实训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相互装配关系。
3. 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测量实训
掌握气缸盖和气缸体平面度、平行度,气缸的圆度、圆柱度的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
4. 气缸的搪削与磨削实训
了解搪缸机和磨缸机搪磨气缸体的过程。
5. 连杆的校正实训
掌握连杆的弯曲和扭曲的检验、校正方法与技术要求。
6. 活塞连杆组的组装实训
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组装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
7. 曲轴的检测与动平衡实训
掌握曲轴的检测方法,了解曲轴动平衡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8. 曲柄连杆机构的异响诊断实训
了解曲柄连杆结构异响部位的判断方法。
9. 气门磨削与气门座铰削实训
了解气门磨削机磨削气门和气门座铰刀铰削气门座的过程。
10. 气门间隙的调整实训
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1.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实训
掌握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12. 水泵、节温器的检修实训
掌握水泵、节温器的检修方法。
13.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的检修实训
掌握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
14.机油压力的检测实训
掌握机油压力的检测方法。
15.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油压的检测实训
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油压的检测方法。
16.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实训
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
17.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实训
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18. 柴油机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实训
熟悉喷油器、喷油泵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19. 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实训
掌握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20.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检测实训
掌握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检测方法。
21.汽油机点火系主要部件检测实训
掌握汽油机点火系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
22.汽油机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实训
熟悉汽油机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23.汽车发动机装配实训
掌握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艺、调整内容及主要技术要求。
四、说明
(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制3年。
2. 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和实训教学模块。
学时分配建议详见表1。
(二)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本门课是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对结构了解尽量采用实物进行现场教学。
2. 对要求学生掌握的实训课,要保证使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手做好实训。
3. 每个模块可进行单独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和实训两个部分。
表1 学时分配建议(21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