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二、学时:174学时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主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评价以及各组成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它是汽车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专业、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为后续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运用维修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

本课程要求学生知道课程的性质、地位、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发展动态,比较系统地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各组成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评价,并初步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拆卸、安装和主要调整,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作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以及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分析专业课中问题。

五、课程内容(一)绪论(1学时)1.主要内容: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地位和学习方法;现代汽车类型;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汽车总体构造。

2.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的概况;了解现代汽车类型和型号编制;了解汽车总体构造;了解本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二)汽车发动机总论(10学时)1.主要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基本结构、基本术语;发动机工作原理;两大机构组成、五大系统组成;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发动机维修基础知识;发动机维修常用工、量具。

2.教学要求:了解发动机分类和定义;掌握发动机基本术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型号编制规则。

掌握发动机维修常用工、量具。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42学时)1.主要内容:曲柄连杆机构组成、功用及工作条件,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机体组功用、组成,气缸体排列型式,气缸套类型、定位及特点;气缸盖与气缸垫;活塞连杆组件功用、构造特点、安装方法;曲轴飞轮组件功用、要求、材料及构造;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部件的的拆装与检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的初入门学科,本课程着重讲述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原理“发动机的二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的工作原理”。

同时也解说了发动机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方法。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总论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发动机诊断故障的基本方法,发动机的大修工艺流程,掌握与汽车发动机维修的有关安全知识,发动机常用维修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二单元曲柄连杆机构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汽车发动机曲连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让学生撑握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维护作业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熟悉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故障检和诊断的基本知识,撑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

了解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主要总成和零件的修理方法等内容。

第三单元配气机构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让学生撑握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维护作业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熟悉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故障检测和诊断的基本知识,撑握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和配气相位的有关知识。

了解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主要总成和零件的修理方法等内容。

第四单元汽车机燃料供给系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传统汽油发动机和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撑握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让学生撑握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维护作业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撑握传统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撑握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的波形分析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撑握汽油机燃油喷射装置的维修与检测。

了解汽油燃料供给系主要零配件的修理方法;能按要求完成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各组件和机构的拆装及维护作业等内容。

第五单元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组成和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撑握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doc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doc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及相关的热力学知识;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化油器式供给系、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柴油机供给系的构造、工作原理、检修和故障诊断等知识;并具备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序号课题知识能力评价标准学时备注01发动机维修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发动机热力循环及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具有发动机增压技术,汽油机、柴汕机的排放污染控制的能力。

掌握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

熟悉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及换气、燃烧过程。

了解发动机性能指标及提高性能指标的技术措施。

6实训一:实训发动机总体认识发动机各系统及总成的组成及布置。

了解发动机各系统的组成及相对位置,了解一匸具的使用及实训的操作规程。

1002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功用、组成、工作条件。

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等主要机件的构造。

具有曲柄连杆机构的简单维护、检修和故障诊断能力。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组成;掌握气缸体、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等主要机件构造;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维护、检修及故障诊断。

10实训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具有止确拆装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并技术要求的能力。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熟练使用拆装工具,掌握拆装工艺。

4实训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查和调翳曲轴轴承径向间隙的检査和调整;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査和调整;活塞与气缸间隙的检查。

具有曲轴轴承、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査和调翳的能力;具有活塞与气缸间隙的检查能力。

掌握用通用工具检査曲轴轴承的径向间隙并熟悉其调整规范;掌握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査和调整,掌握活塞与气缸间隙的检查。

4实训三: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的检査。

气缸磨损的检査;气缸体的水压试验;气缸体粗糙度及平面度的检验;气缸盖燃烧室容积的测量;曲轴轴颈磨损及曲轴裂纹具有检验气缸磨损、气缸体水压及粗糙度以及气缸盖平面度;测量气缸盖燃烧室容积及、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件的耗损特点及规律,并能分析原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汽车检测技术在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发动机维护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法;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能运用正确的方法熟练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中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72学时。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熟悉发动机主要机构总成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本技能,熟悉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技术要求、调整内容、调整部位及有关注意事项。

3.掌握发动机检测技术必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发动机主要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4.掌握发动机各种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方法。

5.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技术要求。

6.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修理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修理教学大纲
4.熟悉喷油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5.熟悉调速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6.了解喷油泵的驱动原理,联接器的作用及结构;掌握喷油泵的正时与联接;熟悉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7.熟悉柴油滤清器与输油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8.了解改善燃料着火条件的措施和降低起动阻力矩的措施。
9.了解柴油机排气净化的措施。
6.了解曲轴的作用、分类、构造及轴向定位,飞轮的作用及构造;掌握曲拐的布置形式及其做功顺序,曲轴和飞轮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曲轴轴承的选配。
(四)配气机构的构造与修理
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的作用、气门式配气机构。气门组的作用、组成,气门传动组的组成。配气机构技术性能变坏分析,气门组、气门传动组零件的检修,配气机构的装配与调整。配气相位的概述、检查与调整。
实习6选配活塞环与活塞销。
实习7掌握活塞销的连接方式。
实习8测量、 校正连杆的弯曲与扭曲变形,活塞连杆组的装配。
实习9测量曲轴及曲轴轴承,刮削连杆轴承。
教学要求
1.了解活塞连杆机构的受力情况,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了解活塞的作用、材料、构造,以及活塞的修复和选配注意事项,掌握活塞的常见损伤、活塞椭园度的测量方法,熟练掌握活塞的检修技术。
3.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配气机构技术性能变坏的因素;掌握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的现象、产生原因、判断及排除方法;熟练掌握气门传动组及凸轮轴的检修方法,配气机构的装配及调整。
4.了解配气相位,配气相位的检测及调整方法。
(五)润滑系的构造与修理
教学内容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和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的典型油路及主要零部件。润滑系技术状况变坏及常见故障、润滑系主要零部件的修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一门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汽车维修、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进度的规划和指导,也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下面就《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进行阐述。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2 开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相结合1.3 学时安排:6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1.4 课程考核方式:理论课考试占60%,实验考核占40%二、教学目标2.1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理解发动机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

2.2 掌握发动机的检查和维修技术,具备维修市场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注重实践、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快速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汽车发动机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3.2 燃油供给系统3.3 发动机冷却系统3.4 润滑系统3.5 点火系统3.6 压缩系统3.7 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3.8 发动机维修与保养技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 重点:燃油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润滑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4.2 难点:发动机故障检修的流程与方法、发动机维修设备的使用。

五、实验安排5.1 发动机拆装实验5.2 点火系统检测实验5.3 燃油系统检测实验5.4 发动机润滑系统检测实验5.5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测实验六、教学方法6.1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6.2 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6.3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七、教材及参考书目7.1 主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7.2 辅助教材:《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修常见问题解答》等。

八、评估与反馈8.1 评估方式:考试成绩、实践成绩、出勤情况、调查问卷、论文报告、小组展示等。

8.2 反馈方式:定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实习、探讨新技术新理念等活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纲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纲适⽤专业:汽车营销与维修开设时间:第⼀学年第⼆学期制定⼈:课时数:96 审核⼈:⼀、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等职业学校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的⼀门主⼲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的系统知识,使学⽣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标1.⽅法能⼒培养(1)培养学⽣⾃学能⼒、创新能⼒。

(2)培养学⽣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正确的职业操守,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作作风。

(4)培养学⽣收集信息、正确评价信息的能⼒。

(5)培养学⽣写作、交际⽅⾯的素质。

2.社会能⼒⽬标(1)培养学⽣团队协作与沟通能⼒。

(2)培养学⽣良好的思想品德。

(3)培养学⽣正确的⼈⽣观、价值观。

(4)培养学⽣的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5)培养学⽣提⾼可信度的能⼒。

3.专业能⼒⽬标(1)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

(2)掌握汽车各部分的组成及作⽤。

(3)具备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检修的能⼒。

(4)熟悉现代先进汽车技术。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在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中,学⽣掌握了汽车运⽤基础,汽车电器,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化,为该门课程的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先修课程:汽车⽂化,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运⽤基础等先修课程。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实训、维修检测、保养等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等6个项⽬为载体,设计了必选与任选两种类型,将职业⾏动领域的⼯作过程融合在项⽬训练中。

课程项⽬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项⽬结构与学时分配表1.教材选取的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教学内容符合现场⽣产管理要求。

2.推荐教材《汽车构造》鲁民巧主编,⾼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师要求1.具备中⾼级汽车维修⼯资格证书。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15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技能培养目标1.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态度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基础模块第一章发动机总体构造了解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理解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1.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第三章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1.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配气机构的维修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相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掌握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和汽车构造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操守,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写作、交际方面的素质。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提高可信度的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

(2)掌握汽车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

(3)具备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检修的能力。

(4)熟悉现代先进汽车技术。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在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中,学生掌握了汽车运用基础,汽车电器,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文化,为该门课程的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先修课程: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运用基础等先修课程。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后续实训、维修检测、保养等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等6个项目为载体,设计必选与任选两种类型,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教学内容符合现场生产管理要求。

2.推荐教材
《汽车发动机维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教师要求
1.具备中高级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

2.必须熟练掌握汽车构造知识。

3.具备汽车制造方面的实践经验。

3.熟悉汽车驾驶和正确的保养。

4.具备汽车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的能力。

5.具有丰富教学经验。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为保证学生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本课程必须在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室或专用实训室完成教学过程,学习场地和设施的具体要求建表2。

表2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覆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主要从发动机各总成实际维修进行考核(见表3)。

表3 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表4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
九、学习情景设计
本课程所有学习情景都设计了学习情景表,学习情景表的内容包括: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并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给出了参考实施步骤。

本学习领域包括6个学习情境,
具体内容详见表5—10。

表5 学习情景1
表6 学习情景2
表10 学习情景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