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2024河南省南阳市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河南省南阳市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开展以“龙文化探索”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 下面是班长小语的动员发言,请帮他判断其中的读音和字形。

同学们,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权利、尊贵和吉祥。

龙的形象飘①而神秘,“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展示出无穷的威严和力量。

上下数千年,悠悠岁月流转,龙的形象不断完善,龙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甲辰龙年到来之际,让我们追溯龙的前世今生,了解和传承②远流长的龙文化内③,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A. shǔ zhuàn shuòB. shù zhuǎn sùC. shù zhuǎn shuòD. shǔ zhuàn sù的(2)语段三个横线处应填写汉字依次是()A. ①绎②源③含B. ①逸②渊③含C. ①逸②源③涵D. ①绎②渊③涵2. 【释“龙”之神】在探索“龙”的精神内涵时,你用古诗文名句来阐释,请补写完整。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刚健威武、勇猛无畏、福泽四海,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

“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不畏挫折、自信豪迈的乐观精神;“______②,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是奋发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____③ ,______④”(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心系天下、胸怀家国的担当精神;“_____⑤,_____⑥”(龚自珍《己亥杂诗》),是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_____⑦ ,______⑧,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是取法自然、与天和谐的适应精神。

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语文

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语文

2021年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语文第一卷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组是〔〕〔3分〕A.荇〔xìng〕藻蓬蒿〔gāo〕间〔jiàn〕或算挂芒刺在背梓楩〔pián〕B.一气呵成〔hē〕窈窕〔yǎotiǎo〕抡〔lún〕圆一泄千里呱呱坠地〔gū〕顶礼摩拜C.鼋〔yuán〕鼍〔tuó〕云翳〔yì〕糍粑倒坍〔tā〕纤细〔xiān〕贫瘠〔jí〕D.周到如砥疙瘩〔gā〕啾啾zhōu千钧一发〔jùn〕按捺〔nài〕服辩解析:A项“算挂〞应写作“算卦〞,“蓬蒿〞应读做“hāo〞;B项“抡〞读作“lūn〞,“摩拜〞应写作“膜拜〞;C项“鼍〞应读做“tuó〞;D项“周到如砥〞应写作“周道如砥〞,“啾〞应读做“jiū〞,“钧读作“jūn〞,“捺〞读作“nà〞。

应选择那么C项。

答案:C2.下面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从这一刻起,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宣告________。

②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中,在一片________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③________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________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A.破灭焦躁如果即使B.破灭燥热虽然但是C.终结燥热虽然但是D.终结焦躁如果即使解析: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①句说明英国在香港长达百年的殖民统治结束了,根据此意,填写“终结〞一词较恰当,这样可以排除掉AB项了,“焦躁〞一般是形容人的一种烦躁的心态,心中烦闷不安,急躁易怒,甚那么手足动作及行为举止躁动不宁的表现。

而“燥热〞一般形容环境的炎热,或人的身体不适,发热。

根据语境可以判断出第二个空应填写“焦躁〞。

这样又可以排除掉C项,故答案为D。

答案:D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天津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天津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天津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天津市一中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第Ⅰ卷(基础题共32 分)一、(本大题共6 小题,每题2 分,共12 分)1、下列各项的加点字字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栈桥(zàn )拮据(jū)发窘(jiǒng )流氓(máng )B、煞白(shà )牡蛎(mǔ )秕谷( bí)书声琅琅(lǎng)C、襁褓(qiáng)褴褛(lǚ)抽噎(yē)恣睢(suī)D、变更(gēng)凌驾(líng)廿年(liàn)窸窸窣窣(sū )2、下列各句中没有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他委曲地离开教室。

B、母亲有点迟疑不绝。

C、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D、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要求学生们注重积累好词佳句,学生们因此坚持寻章摘句,语言素养得到了提高。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与科技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对中国“航天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6、对下列诗词的赏析,都有误的一组是()①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赏析:“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②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赏析:句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形象而又含蓄地表达了这位女子整天等待远行爱人而未果的失望、痛苦的心情。

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从尾联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为诗人送行,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真挚情谊的感动。

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赏析:此句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期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1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1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1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语文答案1.(1)①mÒ(蓦)然②诲(huì)人不倦(2)先查音序__B__,再查音节__bo__(3)__篷__应改为__蓬__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揭示了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但功业未建而返乡无计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D点拨:D项中的“盛气凌人”的意思是“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多用贬义)”。

所以用在这里是错误的。

]4.正确的句序:②⑤③①④[点拨:这段文字属于议论性的文字,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其中第②句是总领句,是全段的论点,第⑤句是在第②句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然后从媒体③说到个体①,第④句是全段的总括句。

所以正确的句序是②⑤③①④。

]5.(1)省住建厅为古树登记造册。

(2分)(2)启事中有一处表述有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不应交代钱包内的具体钱数和具体卡号,应改为“内有人民币若干,本校饭卡一张”。

(2分)(3)启事在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2分)A:标题“招领启事”应居中写。

(1分)B:日期和署名应调换位置。

(1分)7.“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一词的意思是史册。

(1分)苦读入仕,起兵抗元9.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分)采用对偶、双关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真实面目。

12.(1)在西洛时尝语僚属(告诉(对……说)) (2)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放下)(3)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大概)13.说自己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就读经书、史书,睡觉时就读各种杂记,入厕时就读词典、小令。

2023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____11____。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翻译。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五反而方得一面 反:__________________
(2)言罢,飘然自去去:__________________
(3)未审得入览否 审:__________________
(4)但恨亮年幼才疏 恨:__________________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高雅 文雅 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四、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23年 福建省福州一中中考一模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句子默写。
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 水之湄。
【乙】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包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包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1分,共5分)- 蹒跚(pán shān)- 恣意(zì yì)- 缄默(jiān mò)- 踌躇(chóu chú)- 徜徉(cháng yáng)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写法。

(每题1分,共5分)- 明察秋毫(A. 明察秋毫 B. 明察秋豪)- 栩栩如生(A. 栩栩如生 B. 诩诩如生)- 一视同仁(A. 一视同仁 B. 一视同仁)- 画龙点睛(A. 画龙点睛 B. 画龙点晴)- 一诺千金(A. 一诺千金 B. 一诺千斤)3.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_________精力充沛。

- 无论_________困难多大,我们都要坚持下去。

- 只有_________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 即使_________失败了,我们也不能放弃。

- 因为_________他勤奋,所以取得了成功。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略】4.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分)5.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5分)6.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5分,共15分)- 文章中提到的“他”为什么决定放弃原有的工作?- 文章中“她”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什么主题?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略】7.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每题2分,共10分)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9. 分析古诗文的主旨。

(5分)四、作文(共30分)10.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30分)【作文题目略】包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1. 正确读音:蹒跚(pán shān)、恣意(zì yì)、缄默(jiānmò)、踌躇(chóu chú)、徜徉(cháng yáng)2. 正确写法:明察秋毫(A)、栩栩如生(A)、一视同仁(A)、画龙点睛(A)、一诺千金(A)3. 关联词填空:虽然...但是...、无论...都...、只有...才...、即使...也...、因为...所以...二、现代文阅读4.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内容略】5.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内容略】6.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他”决定放弃原有的工作是因为【原因略】。

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B. 沐浴阳光C. 精卫填海D. 鹿死谁手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平时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B.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小说和散文。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D.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今天的活动取消了。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问。

B. “你看过《三国演义》吗?”“当然看过。

”C. “你去哪儿?”“我去图书馆。

”D. “你能帮我一下吗?”“当然可以。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相同的一项是()A. 剪辑拼凑剪裁拼搏B. 拼搏拼命拼凑拼盘C. 剪辑拼凑拼搏拼盘D. 拼搏拼命拼凑剪裁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们的前程。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山泉般甘甜。

C. 那座山,仿佛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D. 他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B. 她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D. 他的性格很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旅行,我增长了许多见识。

B.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

C.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是老师的辛勤教导的结果。

D. 我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听古典音乐。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好的是()A. 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

B.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

C. 她的歌声非常美妙,仿佛天籁之音。

D. 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让我深受触动。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下列字词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汲取谨慎赏识妥协B. 洒脱呕心沥血谨慎妥协C. 汲取呕心沥血赏识妥协D. 洒脱谨慎赏识妥协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

初三语文一诊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一诊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一诊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迥然(jiǒng)缄默(jiān)谆谆教诲(zhūn)B. 恣意(zì)踌躇(chú)蹉跎岁月(cuō)C. 剽窃(piāo)颔首(hàn)窸窣作响(sū)D. 踽踽独行(jǔ)箴言(zhēn)踌躇满志(chó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D. 学校决定对在这次比赛中获奖的同学进行表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一位画家,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大地。

B. 春天像一位画家,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大地。

C. 春天像一位画家,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大地。

D. 春天像一位画家,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大地。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B.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C.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D.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尽管他努力了,但是没有成功。

B. 尽管他努力了,但是没有成功。

C. 尽管他努力了,但是没有成功。

D. 尽管他努力了,但是没有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11—12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21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3分)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xù yǔ),欣赏落叶的轻舞;体悟浓郁的亲情,(xiǎngshòu)真挚的友谊;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zhēn dì) A ( :、——)阅读改变人生。

让我们 B (手舞足蹈/手不释卷),感受白纸黑字之间的无穷韵味; C (含辛茹苦/含英咀华),细细品味弥漫着油墨清香的精彩华章!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在横线A处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在下面。

(1分)A处的标点是_______________。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人B、C两处。

(2分)B处应填_____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____。

4.学校将举办“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7分)(1) 校“江风文学社”决定于明天(4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书香满校园”启动仪式,要求每班选两名代表参加。

请你为文学社拟写一则通知。

(4分)(2)读书活动中,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同学们意见不一。

平时就酷爱玄幻小说的小明说:“读流行的书才能与时俱进,那些名著都是老掉牙的东西,我才不看呢!”对此,你如何劝说小明?(3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4)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 《沁园春雪》中能够表明作者写作主旨和豪迈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 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的伟大抱负。

(《岳阳楼记》)二、(6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7分)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请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17分)石油鄜、延①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生于水际②,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③而出,土人以雉尾挹④之,乃采入缶⑤中。

颇似淳⑥漆,然之如麻⑦,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⑧不及也,遂大为之。

其识文⑨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

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

石炭烟亦大,墨人衣。

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鄜、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

②水际:水边。

③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

④土人以雉尾挹之:土人,即当地人;雉,野鸡;挹,原指舀水,此处指沾取。

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

⑤缶:陶瓷罐子。

⑥淳:同“纯”。

⑦麻:此处指麻杆。

⑧松墨:我国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

⑨识文:标上名称。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2分)(1)此物必大行于世(2)盖石油之多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 然.之如麻:_______________ (2) 试扫其煤以为..墨:_______________(3) 不若松木有时而竭.:___________ (4) 墨.人衣:__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分)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段记载说明了石油的哪些用途?(2分)12. 沈括认为石油作为资源有什么优越性?你赞成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①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开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

赏识,是为人之道。

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于是乎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

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②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

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

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

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

赏识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④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

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

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涵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

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⑤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

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

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测标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

只要我们正确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⑥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

学会赏识,赏识者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

13.阅读全文后,请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仿照“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的句式,在下面的划线处续写两句话,使之一同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分)、16.阅读全文,请简要阐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从多个角度告诉我们怎样赏识他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结合实际解。

不少于50字。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

(20分)爱到无力丁立梅①母亲踅进厨房有好大一会了。

②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

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

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

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

端上来的菜,投了人人的喜好。

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

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

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进村,大扫荡了。

的确有点像。

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好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

【批注:“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夸张的写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备至。

】③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

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

摸摸这个的手,抚抚那个的脸。

【批注:“摸摸”“抚抚”,运用叠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母亲的慈爱与高兴。

】这是多么灿烂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影踪。

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

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

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

姐姐说,妈老了。

④妈真的老了吗?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

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

(A)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皱褶的核桃。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大,有些静悄悄。

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

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复又低头切起来。

我跳进厨房要帮忙,母亲慌了,拦住,连连说,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

我看看身上,银色外套,银色毛领子,的确是不经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