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山不老》ppt课件

《青山不老》ppt课件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 的人。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造林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推荐大 家阅读这些文章:
《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 《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 《“野人”——张侯拉》
在我们祖国的晋西北,有一位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 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这节课我们跟随记者梁衡,去 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 事。
青山不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生字词。
肆虐 盘踞 险恶 绿洲 治理 劲挺 荡漾 领悟 宏伟 归宿 如臂如股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 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思考:读着这段话,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三千七百亩林网
462个云湾小学
已知云湾小学面积是1200平方米
合作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条件
从哪些方面进行 描写
关键词句
山沟的大环境 (险恶)
院子的小环境 (艰苦)
地理环境
大风肆虐,“怪物”盘踞。
历史记载 生活条件 三个典型事例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 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三间房,一个人。(简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俭朴、单调)
五位老汉离世;老伴静静过世;女儿 三番五次接他去城里享福,他不走。
干旱
沙尘暴
沙尘满天的城市
霜冻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 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 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 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 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 的波光。

《青山不老》优秀课件pptx

《青山不老》优秀课件pptx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加深理解
播放《青山不老》相关纪录片或新闻报道,展示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生态 保护现状。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 。
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深对课文主 题的理解。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 文中的角色或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采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 文内容,增强情感体验和共鸣。
THANKS
感谢观看
主要成就
梁衡的散文作品在当代文 坛具有重要地位,多次获 得文学奖项,深受读者喜 爱。
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
现实意义
作品创作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 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品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主题思想
作品以《青山不老》为题,表达对自 然永恒的敬畏,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 源,保护环境。
《青山不老》优秀课件 pptx
CATALOGUE
目 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环保理念与实践 • 跨学科融合:自然科学角度探究 • 思考与讨论环节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CATALOGUE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青山不老》创作背景
01
02
03
自然环境恶化
作者深感自然环境的恶化 ,以《青山不老》呼吁人 们关注环境保护。
的主人公形象。
02
配角形象
配角在文章中起到了衬托和对比的作用,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精
神风貌。
03
人物形象的意义
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积极

16.青山不老课件.ppt

16.青山不老课件.ppt
讲了什么内容。
•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 盘踞: 非法占据。 •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 劲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学习新知——合作学习
1.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老人是在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情况下创造奇
迹的?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
的”?
学习新知——交流展示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 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马永顺是一位坚持把命运与大山紧紧 连在一起的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 1948 年冬季,他手工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 一人完成6个人的伐木量,创造了全国手 工作业伐木之最。马永顺后来又致力于 义务植树,带领全家人义务植树5万余棵, 1988年6月,马永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 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1999年,在 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又 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的?
知识链接
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 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 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 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 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 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 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 迫搬迁一次。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 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 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 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 闪着粼粼的波光。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 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 的奇迹。

16《青山不老》PPT课件

16《青山不老》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 ,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了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 土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 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 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 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人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
方法:抓关键词、 联系实际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 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 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面对五位老汉的离世 老人没有离开,选择 ——种树
面对老伴的离世 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种树
面对女儿多次从城里接他去享清福 他还是选择——种树
方法:通过想象画面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 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 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
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 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 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小组合作
16*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 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 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我会读:
土炕 肆虐 盘踞 淤泥 归宿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如臂如股 绿风荡漾
方法:抓关键词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 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奇迹。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 了这样的奇迹的?

16 青山不老ppt课件

16 青山不老ppt课件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 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 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 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 的增长而变老的。
我想轻轻地对这位爷爷说:___ _______________。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 界: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全国劳模马永顺的真实事迹
土 炕(kàng) 肆 虐(nüè) 盘 踞(jù)
粼 粼(lí n) 亩(mǔ) 勇猛(měng)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绿风荡漾 风吹沙起 淤 泥(yū)
山 洼(wā)
恭 敬(jì ng) 劲挺(jì n)
被黄沙逐渐吞没的村庄
背景资料
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 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之 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 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 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 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 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 已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 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 风,还会吹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形 成强烈的沙尘暴。
2.老人年老、瘦小。 (小环境) 3.生活条件艰苦。 (小环境)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小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 肆虐 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 盘踞 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为什树,如臂如 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 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 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 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 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 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 成一层层的梯。
2、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大环境)

16.青山不老优秀课件PPT

16.青山不老优秀课件PPT
16.青山不老
课件制作人:刘静
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 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 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 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 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 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 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 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由于气候 恶劣,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沙化土地和 潜在沙化土地面积为1700多万亩,近300万亩 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步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 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 ຫໍສະໝຸດ 踞• 归宿• 劲挺
• 风雨 同舟 • 荡漾
•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 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 山野老人,在恶劣的条件下, 15年间植树造林,把晋西北一 条险恶的山沟奇迹般地创造成 绿洲。
检查点拨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沙尘暴
自学提示
1、快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圈出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3、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4、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检查点拨
治理 归宿 肆虐 盘踞 险恶 归宿 劲挺 荡漾 淤泥 擎 县志载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这位老人,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护 林,汗水和冰茬使棉裤变成“铠甲”, 红肿的大腿跪出血水 。 这位老人,在文革时为了帮助一 棵被压弯的小树遭看守多次毒打。 这位老人,在劳模表彰会上,却 憋得满脸通红,只说出18个字:“我 叫马永顺,护林1200立方米,一个人 顶6个!” 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 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 “行动起来呀,嘿哟嘿哟;植树造林 啊,嘿哟嘿哟。绿化祖国呀,嘿哟嘿 哟;造福子孙啊,嘿哟嘿哟……”

《青山不老》ppt课件

《青山不老》ppt课件

。,

。,
04
PART FOUR
走出青山,铭刻一种记忆
2024/6/10
18
走出青山,铭刻一种记忆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 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 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里没了一根檀条,哪 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坏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 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 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 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材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 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辉共享变和涌沃,耕五穹耋 。存受成坚流土浇耘载寄未
之 奇 迹
,幸绿韧。重灌。,深伏
与福洲,他生汗撒默情枥
。,

。,
日与使把用让水播默悠犹年
月山众荒执甘,希深悠向过 生
同川人漠着泉让望情十苍耄 命
辉共享变和涌沃,耕五穹耋 。存受成坚流土浇耘载寄未
之 奇 迹
,幸绿韧。重灌。,深伏
与福洲,他生汗撒默情枥
03 臂如股,劲挺在山 洼、山腰。看不见
全是绿色的波浪,
它们的根,山洪涌
风一吹,树梢卷
下的泥埋住了树的
过涛声,叶间闪

《青山不老》ppt课件

《青山不老》ppt课件

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 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 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 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 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 片土。
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 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 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 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 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 片土。
品读课文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 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 接上到城墙。 五寨县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 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敌人。 每年有800万多亩农作物受旱,每年无霜期仅有104天。 受各种恶劣气候影响,400万亩土地沙化,1000万亩水土流失。
拓展延伸
1.“青山不老,精神永存!”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 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趋势,像他一样默 默奉献的造林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推荐大家阅读这些文章:
《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 《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 《“野人”——张侯拉》 2.每个人物,都有一个足以感动中国的故事。用心地 动手为他们也制作一张“感动中国人物”的推荐表,与大家 一起交流。
品读课文
于是,在晋西北,这块曾为无数革命先烈立下纪念碑的土地 上,乡亲人立起了一块特殊的石碑,那就是“造林功臣碑”,上 面镌刻着这样的文字——
一位山野老农,一座杨柳青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他——栽树老人高富,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 盘踞的山沟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 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 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年啊,绿化了8条沟, 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 了不起的奇迹。
"老”
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 吧,谁来说说看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七 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 “老”的本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 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 不老的奇迹。
阅读提示:
阅读课文,思考: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找出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 荡漾这些词语,联系上下句试着解释它 们的意思。
沙尘满天的城市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 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年啊,绿化了8条沟, 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 了不起的奇迹。
2、为什么称为奇迹?
因为造林的环境非常恶劣,而创造这块绿洲的是上了年经的老人。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青山不老”的含义?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 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 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 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 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 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 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 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交流: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 会老的”?
课文主要讲了: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老 人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 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盘踞: 非法占据。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劲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淤泥: 沉积的泥沙。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面对享福与吃苦,老农毫不 犹豫地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 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 这条山沟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 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 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 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
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 土。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 养料,而绿树的根则牵绊着黄土, 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 青山。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 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 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 回报。
• 治理 • 归宿 • 荡漾 • 领悟 • 风雨同舟
zhì sù yànɡ wù zhōu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1.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 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 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 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 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 一层层的梯。
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下 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 的不屈精神,绿化环境保护家园的 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 也必将长青。
休息休息一下O(∩_∩)O
这位老人,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护 林,汗水和冰茬使棉裤变成“铠甲”, 红肿的大腿跪出血水 。 这位老人,在文革时为了帮助一 棵被压弯的小树遭看守多次毒打。 这位老人,在劳模表彰会上,却 憋得满脸通红,只说出18个字:“我 叫马永顺,护林1200立方米,一个人 顶6个!” 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首 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行 动起来呀,嘿哟嘿哟;植树造林啊, 嘿哟嘿哟。绿化祖国呀,嘿哟嘿哟; 造福子孙啊,嘿哟嘿哟„„”
从“不紧不慢”、“恭敬”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
(老人淡然面对自己创造的奇迹,但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
2、为什么称为奇迹?
因为造林的环境非常恶劣,而创造这块绿洲的是上了年经的老人。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大环境)
2.老人年老、瘦小。 (小环境) 3.生活条件艰苦。 (小环境)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小环境)
知识链接
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 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 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 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 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 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 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 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