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及评分(通用模板)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分表

3
配电柜安装后破坏柜体原有颜色且防腐不完整,盘面有划痕、破损、凹瘪,每发现一处扣1分。配电柜接地母排不接地,柜、台、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门和金属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4mm²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连接,并标识。每发现一处扣1分。
5
4
配电箱、操作箱支架不防腐或防腐质量差,支架不接地,并列安装的配电箱高度不一致,每发现一处扣1分。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分表
受检单位受检项目检查人日期表4.8
序号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
扣分
扣分原因
1
基础型钢安装前不除锈、防腐质量差、连接部分有缝隙或焊接质量差、焊接部分不打磨或打磨不平,每发现一处扣1分。基础型钢不接地,标识不清楚,紧固件及防松零件不齐全,每发现一处扣2分。
5
2
盘柜垂直度偏差列盘面偏差大于5mm,盘柜接地线应采用10mm²及以上铜导线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每发现一处扣2分。
3
19
电缆在终端、转弯处不固定或固定不牢固,单芯交流电缆用金属卡子固定,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不得单跟独穿于钢导管内,移动电缆不敷设牵引绳、固定点不均匀,每发现一处扣1分。
3
20
电缆接线混乱、接线不牢固、电缆不挂标志牌或标志牌不牢固、控制电缆无线号标识、屏蔽线不接地,每发现一处扣1分。
3
21
3
总分:100分
总标准分:
总实得分:
得分率: %
高压电缆头接地线不接地、电缆相序标记不正确、同一场合电缆包扎形式、长度不一致,包扎带颜色混乱,每发现一处扣1分。
3
22
电缆出入电缆沟,电气竖井,建筑物,配电柜台箱以及管口处等部位未采取防火或密封措施。同一场合金属软管长度不一致、金属软管接头脱落,每发现一处扣1分。
电气安装评分标准

5
⑶安装位置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大于5mm,扣0.5分/处;
⑷器件安装方位不正确或安装不牢固,扣0.5分/处; ⑸底盒、底座开孔不正确,扣0.5分/处。
(二)PVC线管、金属线管敷设工艺20分
线管固定
6
⑴管卡固定点不牢固或松动,扣0.5分/处;
⑵固定管卡位置与终端、转弯中点、鸭脖弯、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 的距离超出规定范围(150〜300mm),扣0.5分/处;
(六)电动机接线与控制6分
电动机接线
3
⑴接线端头露铜过长或松动,扣0.5分/处;
⑵线端压接松动,扣0.5分/处;
⑶接地线不符合要求,扣0.5分/处;
⑷引入线或引出线接线不留合适余量,扣0.5分/处。
通电测试
3
⑸不能上电,不能进行测试,扣2分/处;
⑹通电后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转,扣0.5分/处; ⑺通电后开关不能正常起控制作用,扣0.5分/处。
注:1、不按图纸要求,随意安装的部分,视为无效,恶意安装取消资格
2、每项配分扣完为止。
软管线路工艺
3
⑴管线固定点不牢固或松动,扣0.5分/处; ⑵弯曲半径小于外径4倍,扣0.5分/处; ⑶软管损伤或松散,扣0.5分/处;
软管进盒(箱)工
-艺
3
⑷软管进箱与图纸要求不符,扣0.5分/处;
⑸软管进盒(箱)没用连接件,或者连接件有松动,扣0.5分/处。
(五)照明线路接线与控制22分
照明供电箱内布 线
照明供电箱外布
线
10
⑺开关、插座、灯内接线未留相应余量,扣0.5分/处;
⑻接线端头露铜过长或松动,扣0.5分/处;
⑼导线线径和颜色选择不正确,扣0.5分/处;
电力线路建设中各种允许偏差值

允许偏差值普通 (掏挖) 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转角杆塔角度:0°1′30″直线杆塔桩位置:横线路:50mm基础坑深mm:+100,-50 基础坑底板断面尺寸mm:-1%拉线基础坑位置mm:±1%L(L为拉线基础坑中心至拉线固定总水平的距离)拉线基础坑深mm:+100,不允许有负偏差掏挖基础的尺寸不允许有负偏差铁塔基础检查立柱断面尺寸mm:合格值-1%,推荐值-0.7% 底层(掏挖)断面尺寸mm:-1%基础埋深mm:合格值+100,-50,推荐值+100,0钢筋保护层厚度mm:-5 同组地脚螺栓中心与立柱中心偏移mm:10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mm: 顺线路: 合格值30,推荐值21, 横线路: 合格值30,推荐值21整基基础扭转( ′):一般塔:合格值10,推荐值7, 高塔:合格值5,推荐值4基础顶面高差mm: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mm:一般塔:合格值±2‰,推荐值±1.4‰高塔:合格值±0.7‰,推荐值±0.5‰但误差绝对值不超过250掏挖基础的尺寸不允许有负偏差基础承台、连梁检查连梁(承台)断面尺寸mm:合格值-1%,推荐值-0.7% 连梁钢筋保护层厚度mm:-5 挖孔桩基础检查桩径mm:-50 桩钢筋保护层厚度m m:-10自立式铁塔组立检查节点间主材弯曲:合格值1/750,推荐值1/800直线塔结构倾斜:一般塔:合格值3‰,推荐值2‰高塔:合格值1.5‰,推荐值1‰螺栓紧固:组塔后95%、架线后97%塔材镀锌:组塔后锌层无脱落及磨损转角塔、终端塔向受力反方向侧倾斜:大于0,并符合设计要求自立式钢管杆组立检查转角塔、终端塔向受力反方向侧倾斜:大于0,并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倾斜:合格值5‰,推荐值4‰直线杆横担高差mm:合格值20,推荐值14 电杆弯曲:合格值2‰L,推荐值1.4‰L(L为分段或整根电杆弯曲的对应长度)导、地线展放施工检查严重损伤压接处理:放线段内无损伤补修档>80%中度损伤补修处理:放线段内无损伤补修档>85%轻微损伤抛光处理:放线段内无损伤压接档>90%同一档内连接管与补修管数量:合格值:每线最多允许:连续管:1个补修管:(预绞式接续条)3个推荐值:每线每公里最多允许各有1个各连接管与线夹间隔棒间距:距耐张线夹≥15m、距悬垂线夹≥5m,距间隔棒≥0.5m导地线紧线施工检查导、地线弧垂(紧线时):110kV:合格值:+5%,-2.5%,推荐值:+4%,-1.8%220kV及以上:合格值:±2.5%,推荐值:±1.8%大跨越:合格值:±1%(最大1m),推荐值:±0.7%(最大0.7m)导、地线相间弧垂偏差mm:110kV:合格值:200,推荐值:140220kV及以上:合格值:300,推荐值:210大跨越:合格值:500,推荐值:350导线同相各子导线弧垂误差mm:无间隔棒垂直双分裂导线:100,0有间隔棒其他形式分裂导线:220kV:50mm,500kV:80mm导地线附件安装施工检查防震锤及阻尼线安装距离mm:合格值:±30,推荐值:±21悬垂绝缘子串倾斜偏差:5°(最大200mm)绝缘避雷线放电间隙mm:±2屏蔽环、均压环绝缘间隙mm:合格值:±10,推荐值:±7间隔棒安装:合格值:第1个±1.5% L中间±3.0% L,推荐值:±1% L,±2% L补修预绞丝与线夹距离:≥5m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的地区,为便利带电作业,带电部分对杆塔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不OPGW 光缆弧垂(紧线时):一般档:合格值:±2.5%,推荐值:±1.8%大跨越:合格值:±1%(最大1m) ,推荐值:±0.7% (最大0.7m) 光缆尾线处理:缆盘最小盘径大于2倍允许弯曲半径,无扭劲,端头密封良好。
电气工程评估报告范文模板

电气工程评估报告范文模板一、项目背景电气工程评估旨在对特定建筑、设备或电力系统的电气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电气设备性能、电力供应质量、电气安全等方面。
本报告评估对象为某公司位于XX区的电气系统。
二、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全面了解该公司电气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评估内容1. 电气设备性能评估:对主要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开关设备等)进行检测和性能评估,包括其电流容量、温度、漏电情况等指标。
2. 电力供应质量评估:通过测量电气系统的电压、频率、谐波等指标,评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3. 电气安全评估:对电气系统的接地、绝缘、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进行检测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评估方法1. 现场检测:对主要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性能评估,包括使用特定仪器测量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指标。
2. 数据分析: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评估电力供应质量和设备性能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3. 安全检查:通过对接地、绝缘、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评估。
五、评估结果1. 电气设备性能评估结果:经过检测,主要电气设备的电流容量均符合规定要求,温度和漏电情况也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现明显的性能问题。
2. 电力供应质量评估结果:电气系统的电压、频率和谐波等指标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电力供应质量良好。
3. 电气安全评估结果:接地、绝缘和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基本完善,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 部分电气设备存在老化现象,建议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2. 部分设备接地电阻较高,建议进行接地系统升级,以提高安全性。
3. 部分配电线路存在过载风险,建议进行负荷分析并合理调整负载。
七、结论通过本次评估,发现了电气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整体上,该公司的电气系统在性能、质量和安全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电气工程质量评定表

结论
1
基础型钢安装
1.1允许偏差(mm)
不直度:1/m,5/全长
水平度:1/m,5/全长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1.2接地
可靠
牢固,导通良好
优良
2
盘柜本体安装
2.1允许偏差(mm)
垂直度:1.5/m,
相邻两柜顶部2
水平度:
成列盘柜顶部5
相邻两盘柜边1
不平度:
成列盘柜面5
盘柜间缝隙:2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6.2线束绑扎松紧和形式
松紧适当、匀称,形式一致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6.3导线束的固定
牢固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6.4每个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
≤2根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6.5备用芯预留长度
至最远端子处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6.6导线接引处预留长度
适当,且各导线余量一致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6.7电气回路连接(螺接、插
应经校验优良,安装位置正确,固定牢固,指示正确
校验优良,位置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4.6端子板及二次接线
整齐,相位排列一致,
排列整齐,标示明确,绝缘良好
优良
续表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记录
结论
5
配线检查
5.1导线外观
绝缘层完好,无中间接头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5.2导线连接(螺接、插接、
焊接或压接)
牢固、可靠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5.3导线配置
按背面接线图
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
电功率允许误差一览表

±10%
≧1000W
±5%
电热水瓶
(Electric pots)
JIS C9213-1988
0~1000W
±10%
≧1000W
±5%
电熨斗
(Electric Iron)
JIS C9213-1992
0~1000W
±10%
≧1000W
+5%
-10%
电饭锅
(Electric Rice cooker)
允许误差
铁板烧
(Electric hotplates)
JIS C9201-1993
0~1000W(不含1000W)
±10%
1000~4800W(不含4800W)
+5%
-10%
电烤架
(Electric Griddles)
JIS C9215-1988
0~1000W
±10%
≧1000W
±5%
电烤箱
(Electric Oven)
JIS C9213-1988
100~1000W
±10%
≧1000W
±5%
+20%
>300W
+15%或60W
(选取较大的值)
注﹕对于联合型器具﹐若电动类部分的功率≧总额定输入功率的50%﹐则电动器具的偏差适用于该器具。
如果器具标有额定电流﹐则其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的电流对额定电流的偏离不应大于下表的相应偏差值﹕
器具类型
额定输入电流
偏差
所有器具
≦0.2A
+20%
电热器具和联合型器具
>0.2~1.0A
±10%
>1.0A
电气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分表

电气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分表项目名称:年月日总分100序号分部工程检查项目扣分标准应得分数扣减分数实得分数备注1建筑电气1、施工资料1、材料、配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试)验报告;2、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隐蔽验收记录和施工试验记录;4、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5、竣工验收资料。
(竣工验收阶段提供)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真实有效,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02、室内照明1、灯具、开关、插座符合设计要求;2、照明配电箱安装符合规范,回路编号正确;3、正确的接地和接零。
4、灯具控制性能良好上述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53、动力配电1、配管、桥架安装、线缆敷设符合规范要求;2、配电箱安装符合规范要求;上述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54、空调配电1、满足空调用电负荷,符合设计要求;2、标志正确;上述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02智能建筑1、安防监控、门禁系统1、施工资料齐全;2、管线、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3、所用设备型号、规格与设计、招标一致;4、调试记录完整;5、培训移交手续齐全。
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02、综合布线系统1、施工资料齐全;2、管线、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3、所用设备型号、规格与设计、招标一致;4、调试记录完整;5、培训移交手续齐全。
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03、有线电视系统1、施工资料齐全;2、管线、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3、所用设备型号、规格与设计、招标一致;4、调试记录完整;5、培训移交手续齐全。
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04、信息发布系统1、施工资料齐全;2、管线、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3、所用设备型号、规格与设计、招标一致;4、调试记录完整;5、培训移交手续齐全。
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105、消防电系统1、施工资料齐全;2、管线、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3、所用设备型号、规格与设计、招标一致;4、调试记录完整;5、各项功能正确,培训移交手续齐全每有一项不合格扣2分。
【工程文档】电气线路敷设质量检验评定表

自表10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序号
检验内容及质量要求
质量情况
1
支架应平正、牢固,排列整齐,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允许偏差为50毫米;成排安装的应高度一致,允许偏差为5毫米(抽查1—3排,每排不少于3个支架)
2
线槽和桥架应外形完整,横平竖直,固定牢固,连接处不应错口。不同宽度的线槽和桥架相接应平缓过渡。(每100米抽查5段)
3
保护管应固定牢固、平直、排列整齐,管口无毛刺。(每100米抽查3—5段)。
明设无铠装电缆保护管和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6倍(只有一个弯的不小于4倍);穿铠装电缆及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的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弯曲处表面不应有显著的折皱不平和弯扁现象。(每100个抽查5—10个)。
4
电缆不应有扭绞、压扁和保护层断裂等缺陷,固定牢固,排列整齐;在直线段、转弯和分支处不应有紊乱现象,标志清晰齐全。(按线路抽查3—10处,其中包括起点、终点、转弯和分支处)。
5
电缆终端头应固定牢固,包扎严密,接线正确。(每100个抽查5—10个)。
6
合箱应固定牢固、平正,与钢管连接紧密,合箱进线孔应封闭严密。
7
接线必须正确,包扎紧密,不得损伤芯线,排列整齐,标志清晰齐全。(每100个抽查5—10个)。
8
接地线连接应紧密牢固,金属构件和保护管防腐处理应均匀、无遗漏。(按区域抽查3—10处)。
9
电缆(线)敷设前,应作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兆欧。
实测项目
允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