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板介绍
主板与试题

(1)课堂知识点:主板主要知识点目录(1)课堂知识点: (1)主板 (1)一、主板概述 (1)二、主板的组成 (2)三、主板的分类 (3)四、主板的选购 (3)(2)上机任务(可以先做习题再阅读材料) (4)一、阅读资料里的材料:(100分钟) (4)二、完成以下习题:(50分钟) (4)一、主板概述计算机由多个部件组成,它们通过一块大的电路板连接在一起,这块大的电路板就称为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 board)、系统板(system board)或母板(Mother Board)、其安装在主机箱内,是微型计算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提供各种插槽、插座、接口,为各硬件起连接、统一、协调、控制作用,体现了整机的稳定性。
二、主板的组成主要由Socket /slot槽、AGP槽、PCI/ISA槽、内存槽、IDE/SCSI 接口、COM、并口、USB、PS/2、BIOS、CMOS、芯片组及温度探测器等部件组成。
CPU插座:CPU插槽主要分为Socket、Slot这两种。
就是用于安装CPU的插座。
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
CPU接口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
控制芯片组:在计算机系统中,CPU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主板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则是主板上的逻辑控制芯片组(Chipset),控制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
内存插槽:内存插槽是指主板上用来插暂存硬件内存条的插槽。
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种类和容量都由内存插槽来决内存插槽图片定的。
总线扩展槽:ISA,PCI,PCI-E,显卡接口:ISA,PCI,AGP,PCI-E *16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集成设备电子部件),主要用于连接IDE硬盘和IDE光驱,IDE采用了40线单组电缆连接,每个IDE接口可连接两个IDE设备。
SA TA接口:Series-A TA为新一代硬盘接口,Series-A TA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50MB/s,采用低电压、点对点(Point-to-Point)设计,减少了对能耗的要求,并提升气流与增加散热效果,此外,还支持热插拔(Hot-Plug)功能。
1电脑主板架构图文详解

电脑主板图文详解认识主机板「主机板」(Motherboard)不算电脑里最先进的零组件,但绝对是塞最多东西的零组件。
事实上,现在新的主机板简直像怪物,上面可能有数十个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圆的方的、各式各样的插槽。
即使我已经见过不下百张的主机板,仍然会惊讶于一张板子怎么能塞这么多东西,更可怕的是,东西还一年比一年多。
平台的概念在电脑零件组中,主机板扮演的是一个「平台」(Platform)的角色,它把所有其他零组件串连起来,变成一个整体。
我们常说CPU像大脑一样,负责所有运算的工作,而主机板就有点像脊椎,连接扩充卡、硬盘、网络、音效、键盘、鼠标器、打印机等等所有的周边,让CPU可以掌控。
所以玩电脑的人,常会在意「板子稳不稳」,因为主机板连接的周边太多,若稳定性不够就容易出现各种灵异现象。
CPU不够快,顶多人笨一点算得慢,但脊椎出毛病就不良于行了。
当然,CPU还是最重要的零件,CPU挂了,就像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脑残没药医」。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主机板厂通通都在台湾(生产线当然在大陆),所以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台湾之光,但就像最前面说的,现在主机板上实在塞太多东西,每个插槽都是一种规格,有自己的历史和技术。
这篇主要是讲一个「综观」,各插槽的技术会在对应零组件里详细说明,出现一堆英文缩写请别在意。
废话不多说,我们挑一张目前最新的主机板做介绍,大家一起感谢微星提供两张P35 Platinum供小弟任意解体,幸好,在本专题中没有一张主机板死亡。
主机板外观这是目前新的主机板的模样,看起来密密麻麻跟鬼一样。
你电脑里装的可能没这么高级,花样也不一定这么多,但某些东西是每一张主机板都会有的。
先把一定会有的东西框出来标号,依序做介绍。
1.CPU插槽(CPU Socket):首先,主机板一定有个插槽放CPU,不同的主机板通常会有不同的CPU插槽造型,以支持不同的CPU,而即使插槽造型一样,主机板也不一定都能支持,这跟CPU或主机板的世代交替,或是厂商自己划分产品定位有关。
第3章 主板

3.2.17 外部接口(I/O接口背板)
随着主板技术的增加,现在主板上自带的 I/O接口背板中的接口越来越齐全,接口品 种越多,则表示该主板的功能越强。主板 I/O接口背板如图所示。
1.PS/2接口
B接口
3. IEEE1394接口
4. RJ-45网络接口 5. eSATA接口
2. 880G+SB810芯片组
3.4 主板的选购
1.根据应用需求 2.必要的功能 3.品牌 4.价格 5.服务
3.5 实训——主板的安装和拆卸
3.6 思考与练习
1.选购主板有哪些原则?CPU与主板该如何匹配? 2.对照学校的微机,学会读主板说明书,并能根据说明书设置主板。 3.说出图3-29中主板后I/O背板上的外围设备接口插槽的名称。 4.掌握主板的固定方法和各种卡、插件连接的方法。 5.查阅有关电脑商情报刊,上网查看硬件资讯;到当地电脑配件市 场考察主板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要求列出不同应用要求或价格 档次的CPU与主板的搭配清单。 参考网站如下: 太平洋电脑网/ 泡泡网硬件/ 中关村电脑网/ 新浪网科技时代硬件/hardware/ 6.用有关测试软件(如CPU-Z、WCPUID、HWiNFO32、3DMark、 SiSoft Sandra、AIDA32等)测试所用微机的主板信息。
3.1 主板的分类
微机主板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1.按主板的结构分类 生产主板时都遵循行业规定的技术结构标 准,以保证主板在安装时的兼容性和互换 性。目前使用的主板结构标准有ATX、 Micro ATX、Mini ITX等,如图所示。
主板的作用、分类及组成

主板
内存插槽:SD、DDR、DDR2、DDR3等
扩展插槽:
AGP插槽、 PCI-E插槽
各类板卡插槽
PCI总线插槽 、 ISA总线插槽
外设接口: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接口: 磁盘接口:IDE接口、SATA接口、FDD接口等
USB通用接口:USB1.1、USB2.0、 USB3.0 IEEE 1394接口
❖ 二、主板的作用
❖ 1,将不同电压的电脑配件连接在一起,并提供相应 的电源;
❖ 2,将不同功能的电脑配件连接在一起,使它们相互 传递信息;
❖ 3,接收外来数据,并给其它设备处理;
❖ 4,将内部设备处理的数据集中,并传递给外界;
❖ 5,平衡电脑中的数据、能源、速度、温度、电流等。
❖ 三、主板的分类
❖ 控制芯片组包括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
❖2.1 北桥芯片
❖ 北桥芯片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 成部分,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一般来说, 主板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 英特尔845系列主板的北桥芯片是82845E,AMD770系 列主板的北桥芯片就是AMD 770等等。
第三章 主板
❖ 主板的作用和分类 ❖ 主板的组成 ❖ 主流芯片组介绍 ❖ 主板的选购 ❖ 主板的常见故障分析和维修
第1讲
❖ 主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 主板的组成
❖ 一、主板的定义
❖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 (systemboa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 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 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 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 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 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计算机主板的组成详解

计算机主板组成详解方法/步骤1.1计算机主板,又叫主机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计算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芯片、背板接口、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内存插槽、电池、南北桥芯片、插槽等。
2.3.4.2外设接口包括键盘和鼠标接口、接口、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等。
5.3机箱面板引出线接口要注意是,电源灯、硬盘灯插头均有正负之分,需要把表示正极深色线插到带“+”标志插针中。
6.4跳线是主板中不可缺少,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了三代,分别是键帽式跳线,式跳线和软跳线。
7.5设备接口一般位于主板底部,有40针。
两个口并在一起,有时一个呈绿色,表示它为1。
因为系统首先检测1,所以1应该接系统引导硬盘。
现在主板上和串行接口并存,既支持133,又支持串行(即)。
串行是在并行传输速率无法进一步提高情况下出现一种新、具有更高传输速率技术。
下图依次为设备接口和接口。
8.6软盘驱动器接口用来连接软驱,多位于接口旁边,每个主板只有一个软驱插座,通常标注着“”或“”或“”,它比插槽短。
但是现在电脑已经把软盘给取消了。
9.7插槽: 插槽是专用显卡插槽。
主板上一般只有一个插槽。
它可以加速显卡3D处理能力,让视频处理器及系统内存直接相连,避免经过窄带宽总线而形成系统瓶颈,同时提高了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
10.8总线是一个先进高性能局部总线,通常工作频率为66。
主板上插槽一般有3~5个,常见卡有声卡、网卡、电视卡和内置等。
11.9总线是扩展总线新一代升级标准,简称。
该总线采用点对点技术,能够为每一个设备分配独享通道带宽,不需要在设备之间共享资源,这就充分保障了各设备宽带资源,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12.10全称为,中文意思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既是硬件又含有软件,是系统中硬件及软件之间交换信息链接器。
在主板芯片上面,一般都贴有或者是标识,它是主板上惟一贴有标签芯片。
芯片内部通常都固化有键盘鼠标、串口并口、软驱和硬盘驱动器等系统启动所必须基本驱动程序。
主机板架构介绍

BIOS ( Basic input / output system )
BIOS (FWH )
A Firmware program( 一種屬於韌體的程式碼 ) ,儲存在 ROM 、 EPROM 或 Flash ROM記憶體內,提供最基本的硬體初始化 (initialize)、周邊控制的必要 程式碼。通常由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所寫成。
SUPER I/O
Super I/O
Super I/O晶片的沿革甚久。在早期286、386甚至486的初期,當時的主機板 都是接一種稱為Multi I/O(或Multi Function)的介面卡,它提供必要的軟/硬 碟機介面、印表機介面、兩個串列埠、列印埠以及搖桿介面,隨後IC設計業 者將這些必要的I/O介面整合,發展成所謂的Super I/O晶片,供廠商發展 Super I/O介面卡,或直接整合在主機板上。 Super I/O晶片整合較為中低速 率的介面,以定義而論最少都有整合2S1P1G1FD,也就是具備兩個串列埠 (Serial Port,COM1&COM2)、一個平行列印埠(Parallel Port)、一個遊戲/ 搖桿介面(GAME/Joystick I/O),還有一組軟碟機控制介面(FDC Controller) 。後期的Super I/O晶片還函蓋了紅外線傳輸介面(Infrared,IR)。
33Mhz 14.318Mhz 32.768KHZ
Register DDR With ECC Register DDR With ECC
266/333/400Mhz
AMD Opteron Channel A With 200Mhz 940 PIN PACKATE Channel B
VRM 10.1 On Board 200/266Mhz
电脑主机板工作原理简介

电脑主机板⼯作原理简介1.1电脑主机板的组成⽬前ATX型主机板的结构组成基本相似,主板上的元器件主要有: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芯⽚组,软、硬盘接⼝,外设接⼝,电源接⼝,CMOS电池,BIOS芯⽚等,如下图:1是整合⾳效芯⽚,2是I/O控制芯⽚,3是光驱⾳源插座,4是外接⾳源辅助插座,5是SPDIF插座,6是USB插头,7是机箱被开启接头,8是PCI插槽,9是AGP4X插槽,10是机箱前端通⽤USB接⼝,11是BIOS,12是机箱⾯板接头,13是南桥芯⽚,14是IDE1插⼝,15是IDE2插⼝,16是电源指⽰灯接头,17是清除CMOS记忆跳线,18是风扇电源插座,19是电池,20是软驱插座,21是ATX电源插座,22是内存插槽,23是风扇电源插座,24是北桥芯⽚,25是CPU风扇⽀架,26是CPU插座,27是12VATX电源插座,28是第⼆组⾳源插座,29是PS/2键盘及⿏标插座,30是USB插座,31是并串⼝,32是游戏控制器及⾳源插座,33是SUP_CEN插座。
1.2电脑主机板芯⽚组介绍1.2.1⽬前主机板芯⽚⼚家主要有:intel,VIA,SIS,nvidia,Ati等.电脑主机板常见的芯⽚有:intel北桥系列有: intel82810E; intel82815EP; intel82845; intel82845D; intel82845E; in tel82845G; intel82865PE; intel875P; intel915P; intel925P; intel955.Intel南桥系列有Intel82801BA;Intel82801AA;Intel82801DB;Intel82801EB;Intel828 01FR;IntelICH7R等。
VIA北桥系列有:P4M266;PM800;PT890;PT890PRO;PT894;PT894pro;KT133;KT600;KM 400A;k8t890;KT890pro等。
什么是主板_主板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主板_主板的⼯作原理 主板是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
那么你对主板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主板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主板的介绍 电脑机箱主板,⼜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为商⽤主板和⼯业主板两种。
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
主板⼀般为矩形电路板,上⾯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般有BIOS芯⽚、I/O控制芯⽚、键和⾯板控制开关接⼝、指⽰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采⽤了开放式结构。
主板上⼤都有6-15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插接。
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系统进⾏局部升级,使⼚家和⽤户在配置机型⽅⾯有更⼤的灵活性。
总之,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轻重的⾓⾊。
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
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主板(英语:Motherboard, Mainboard,简称Mobo);⼜称主机板、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系统例如电⼦计算机的中⼼或者主电路板。
主板的⼯作原理 在电路板下⾯,是4层有致的电路布线;在上⾯,则为分⼯明确的各个部件:插槽、芯⽚、电阻、电容等。
当主机加电时,电流会在瞬间通过CPU、南北桥芯⽚、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以及主板边缘的串⼝、并⼝、PS/2接⼝等。
随后,主板会根据BIOS(基本输⼊输出系统)来识别硬件,并进⼊操作系统发挥出⽀撑系统平台⼯作的功能。
主板的主要种类 AT:标准尺⼨的主板,IBM PC/A机⾸先使⽤⽽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采⽤AT结构布局。
Baby AT:袖珍尺⼨的主板,⽐AT主板⼩,因⽽得名。
很多原装机的⼀体化主板⾸先采⽤此主板结构。
ATX:改进型的AT主板,对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优化,有更好的散热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专门的ATX机箱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Ð é ° ¾ Å ( SDRAM, DDR or Rambus)
« ¾ ´ ¤ SB n ô ¹ ù
MS-6385的主要零件圖
MS-6385的主要零件圖
影響設計主機板類型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市面上板子有許多種為何 有這麼多種類型 主機板往往會隨下列因素設計 CPU
Chipset
Memory 其他週邊功能(如USB,LAN…..)
個人電腦演進
要不是日本計算機公司(已倒閉)於1969年委託英特爾(Intel)設計Busicom桌上型計 算機 英特爾也不會於1971年11月15日弄了一個4位元的4004微處理器出來交差 話 說英特爾本身也不看好這樣的產品線 誰知在英特爾的二軍越玩越有趣下 產品接4 連6拉8如雨後春筍般推出如8008, 8080, 8086, 8088…. 這時在IBM的天才們也不 甘勢弱來淌渾水 選了16位元8086的簡化版8088成為IBM PC的中央處理器而設計出 了個人電腦從此 個人電腦的春秋戰國時代 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而CPU, CPU bus, 擴充插槽成為主要的戰場 如下圖所示
運算碼 控制單元 C o ntro l U nit
狀態 指令 資 料 &指 令 共享記憶體 M e mo ry 資料及指令 位址
控制單元依據程式指揮運算單元對記憶體中的資料進行運算 程式及資料均儲存 於記憶體中 而程式是由一個一個控制單元所了解的指令所組成 運算的結果可暫 存於運算單元中的暫存器(Register)或回存至主記憶體(Main memory) 而匯流排 (Bus)就是運算單元及控制單元和記憶體之間溝通的橋樑 通常設計電腦時將運算 單元及控制單元合在一起成為中央處理器(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個人電腦架構
現今個人電腦是屬於 Von Neumann 架構 它是由 共享記憶體(Shared memory) 和 控制驅動單元(Control unit) 兩個主要單元所組成下圖為 Von Neumann 電腦架構的示意圖
運算單元 A rithme tic U nit
運算結果 資料 匯 流 排 B us
個人電腦架構
電腦跑的再快 人又不是示波器 所以電腦在作甚麼 人還是無法知道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 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 來作溝通 常見的人機介面如 螢幕 鍵盤 滑鼠等 喇叭… 等OK 若沒有電 在主記憶體中的資料及指令均會消失不見 那怎麼辦呢? 在電腦中有一顆小小 而且不起眼的記憶體燒錄著那成功的第一步 它所燒錄的程式不會因沒電而消失 它的程 式會對系統進行基本的測試 接下來它會從硬碟軟碟或光碟中載入(Load)作業系統(OS, Operating System)至主記憶體中然後將控制執行權交給作業系統 在個人電腦的世界裡 我們叫這顆記憶體為基本輸出入系統(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簡單個人電腦架構如下
主機板介紹
電腦分類
電腦分類(Computational Models) •以資料的儲存或存取方式(Data Mechanism) •以控制驅動的方法(Control Mechanism) 以上兩項分類原則可把現有電腦區分為下列種類
Control Mechanism
Data Mechanism
Shared memory Control driven
L2 cache DIB(Dual Independent Bus) core L1 cache FSB(Front Side Bus) 3DÅ ¥ ¥ ã Ü d AGP 4X PCI bus ATA/100 LAN USB KB/Mouse BIOS _ ô ¹ ù ¥ ¾ ´ ¤ NB ³ ² ¾ B z ¹ ³ ² ¾ ¹ · B z ¹ q ½ ® § ² ¥ ¾ É Ç £ Í ¹
8087 FPU ¼ ¾ ³ ² ¾ Æ Ç B z ¹ CPU Bus É Ç £ Í ¹ ® § ² ¥ ¾ CPU/Memory w Ä Ñ X q ô ½ ½ /¸ ½ ¹ ¸ é X J ¶ ± q ô ¿ ¥ ¤ ¤ ¹ ¸ H ÷ ¶ ± q ô ¤ ¾ ¤ ¹ ¸ DMA p É ¹ ® ¾ ¤ Â ³ ² ¾ _ B z ¹ D O Ð é ¥ ° ¾ Å Memory d ¡ ý µ ÷ ¥ ¦ ¿ ¾ â z ³ ¥ ä L Á ½ X R ¡ Ñ Â ¥ ´ ¼ BIOS 8088 CPU ¤ ¥ ³ ² ¾ ¡ B z ¹ q ½ Ñ ³ ¹ ¹ · ¨ À ¾ +5-5+12-12V
Pattern driven Demand driven Data driven
Private memory (message passing) Communicating processes
Actors String reduction Dataflow tokens
Von Neumann
Logic Graph reduction Dataflow I-structure
CPU
中央處理器 CPU: Pentium 4: 423-pin/478-pin Pentium 3: 370-pin K7: 462-pin
Chipset
目前著名晶片組Chipset 廠牌 Intel VIA AMD SIS nVIDIA
Intel
VIA
AMD
nVIDIA
SIS
Memory
各種記憶體: 注意金手指缺腳不同 不可亂插 !! SDR (Synchronize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DR (Double Data Rate SDRAM) RDRAM (Rambus DRAM)
Intel CPU 8088 80286 80386 80486
Intel FPU
8087
80267
80387
內含於80486
CPU register
16-bit
16-bit
32-bit
32-bit
CPU bus
8-bit
16-bit
32-bit
32-bit
IBM 機型
PC, PC/XT
PC AT
P路 USB 印表機 序列埠 搖桿 音效
擴充插槽
8-bit PC bus
16-bit ISA
32-bit MCA, 32-bit EISA 32-bit VL-bus
MCA, EISA, VL-bus, PCI
Chipset和CPU
Chipset廠商漸漸將橋接高速的CPU, Memory, 及 Graphics介面邏輯整合成一顆獨立晶片 因為此晶片位於 系統方塊圖的上方 所以通稱為北橋 另一方面將橋接多 功能性的低速輸出入介面邏輯如USB, KB/Mouse, IDE, LAN, Audio..等整合成另一晶片 因為此晶片位於系統方 塊圖的下方 所以通稱為南橋 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