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33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环境和教育B.遗传素质C.内部矛盾D.年龄特征【答案】C2、从领会到发展是比较明显的()A.量变过程B.质变过程C.量变和质变过程D.都不对【答案】B3、祝蓓里认为,人生问题进入青年意识必须具备三个心理前提,其中不包括()。
A.思维发展的水平B.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水平C.自我判断发展的水平D.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答案】C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空间知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时间比较具体B.时间比较抽象C.时间比较笼统D.时间比较系统【答案】B5、乳儿期是()发展最迅速的时期A.言语B.思维C.注意D.动作【答案】D6、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这称为()A.直觉行动思维B.直觉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答案】C7、埃里克森认为7-16岁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任务是()A.信任对怀疑B.主动对内疚C.自主性对羞怯或怀疑D.勤奋对自卑【答案】D8、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是()A.小学时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答案】C9、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A.量变B.质变C.量变和质变D.领会【答案】D10、从学前时期开始形成了最初的()A.自我意识B.气质特征C.个性倾向D.抽象逻辑思维【答案】C11、皮亚杰关于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A.个性特征B.活动特点C.智力或思维水平D.生理发展【答案】C12、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A.游戏B.劳动C.学习D.社会实践活动【答案】C13、下列不属于中年人的生理变化的表现是()。
A.体重不断减轻B.头发开始变白、变稀C.皮肤变得越来越粗糙D.视力、听力逐渐下降【答案】A14、我国较系统的老年心理学研究开始于( )。
A.80年代B.70年代C.60年代D.90年代【答案】A15、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A.直观动作性B.抽象概括性C.具体形象性D.间接概括性【答案】C16、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著名的研究成果有柯尔伯格的()A.社会矩阵法B.道德两难故事C.情景测验法D.对偶故事法【答案】B17、为使儿童把学习当作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来看待,关键在于发展儿童心理的()A.有意性B.自觉性C.坚持性D.A和B【答案】D18、儿童识字的关键是掌握()A.字形B.字音C.字义D.字音和字义【答案】A19、老年性智力衰退的众多表现中,较为严重的是( )。
发展心理学的试题答案

发展心理学的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
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行为发展D. 全部以上选项答案:D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阶段的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
A. 感觉运动B. 前运算C. 具体运算D. 形式运算答案:D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少年期主要面临的冲突是()。
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和怀疑C. 主动与罪恶感D. 身份与角色混淆答案:D4.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媒介。
A. 个人经验B. 社会互动C. 物理环境D. 生物遗传答案:B5.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阶段的个体开始形成超我。
A. 口腔B. 肛门C. 性器D. 潜伏答案:C二、填空题1.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生中________、情感、社会和认知等方面的变化和持续性的科学。
答案:行为2. 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过程来适应外部世界。
答案:同化,顺应3.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________感。
答案:信任4.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了儿童在有________的帮助下可以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
答案:知识丰富的他人5.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________阶段。
答案:口腔三、简答题1.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特点。
答案: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大约在2到7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如言语和图像)来代表现实世界,但他们的思维还不具备逻辑性,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此外,他们在数量、体积和质量上的认识还缺乏守恒概念。
2. 描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亲密与孤独”阶段。
答案: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亲密与孤独阶段通常发生在成年早期,大约20到40岁之间。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
发展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研究儿童心理时不允许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
A.矛盾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合子形成到两周这段时间,称为()。
A.胚种阶段B.胎儿阶段C.胚胎阶段D.婴儿阶段()3、()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
A.认知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社会学习理论()4、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超我”遵循的是()。
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理想原则()5、人的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婴儿期B.童年期C.幼儿期D.学龄期()6、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表现得无所谓,这种依恋属于()。
A.矛盾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回避型依恋D.迟缓型依恋()7、母亲的极端情绪之所以会影响胎儿,是因为极端情绪时母体产生一种激素()。
A.甲状腺B.儿茶酚胺C.雌激素D.乙酰胆碱()8、按照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前道德B.自律道德C.他律道德D.道德相对论()9、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
A.0-4个月B.4-8个月C.10-14个月D.12-16个月()10、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A.超我B.遗传C.性本能D.环境()11、下列特征中,()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
A.思维不可逆性B.思维同一性C.思维互补性D.思维可逆性()12、()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皮亚杰B.吉布森C.班杜拉D.斯腾()1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幼儿进行游戏的原因是()。
A.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B.精力过剩C.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D.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14、皮亚杰以()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认知发展B.生理发展C.人格特征D.儿童的主导活动()15、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81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幼儿记忆的特点是()A.无意识记为主B.比较精确C.意义的理解识记D.有意识记为主【答案】A2、儿童说出词的能力是从()A.听懂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B.理解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C.模仿成人词的声音开始的D.强化成人说出词的声音开始的【答案】A3、科斯塔和麦克瑞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格特质模型,()属于开放性维度。
A.自我意识B.活动性C.积极情绪D.价值观【答案】D4、苏联建国时期的最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了心理发展的()A.意识与活动统一理论B.文化历史发展理论C.活动理论D.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论【答案】B5、儿童最初的言语活动是从()A.听懂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B.模仿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C.理解成人说出词开始的D.强化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答案】A6、教育到发展的中间环节是()A.量变B.质变C.领会D.量变和质变【答案】C7、()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爱德华【答案】C8、青年初期开始初步形成()A.抽象逻辑思维B.道德意识C.道德行为D.世界观【答案】D9、巴黎学派的创立人是()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瓦龙D.弗洛伊德【答案】C10、拉文格是从主体调节过程研究自我发展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格的核心是()。
A.动机B.自我C.价值观D.个性类型【答案】B11、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环境B.教育C.遗传D.A和B【答案】D12、儿童说出词的能力是从()A.听懂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B.理解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C.模仿成人词的声音开始的D.强化成人说出词的声音开始的【答案】A13、卡特尔运用()研究人格特质,将其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逻辑分析法B.经验法D.因素分析法【答案】D14、科斯塔和麦克瑞根据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两方面的研究,建立的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包括的维度是()。
A.神经过敏症、外倾、开放性B.敏感性、外倾、开放性C.稳定性、乐群性、紧张性D.兴奋型、紧张性、聪慧性【答案】A15、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是()A.3岁B.4岁C.5岁D.6岁【答案】C16、( )揭示了愉快、乐观的情绪和健康长寿之间的内在联系。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我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象征性游戏(自我否定)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
组织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强化说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越来越成熟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社会化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体现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游戏主要是()。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B、利他行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个别语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这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感觉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平行性集合关系期的主要特征是形成团伙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岁~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感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6个月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15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睡眠逐渐减少,说明了()A.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B.兴奋的增强C.抑制的增强D.内抑制的发展【答案】B2、书面言语的发展逐渐赶上口头言语的发展是从()A.二、三年级起B.三、四年级起C.四、五年级起D.五、六年级起【答案】A3、少年期的重要特点是()A.独立性和主动性B.主动性和积极性C.自觉性和积极性D.独立性和依赖性【答案】D4、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是()A.小学时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答案】C5、拉文格是从主体调节过程研究自我发展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格的核心是()。
A.动机B.自我C.价值观D.个性类型【答案】B6、脑重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在()A.乳儿期B.婴儿期C.学前期D.学龄初期【答案】A7、儿童大脑区域成熟最早的是()A.额叶B.枕叶C.顶叶D.颞叶【答案】B8、( )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A.卡特尔B.巴尔特斯C.霍尔D.彪勒【答案】C9、韦克斯勒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测查了7-65岁的智力发展情况,结果发现智力发展的高峰在()。
A.22-25B.18-29C.30-49D.30-34【答案】A10、游戏活动是在学前儿童的()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A.想象B.动作C.实践D.表象【答案】A11、皮亚杰研究表明儿童在回答对偶故事中的问题时,考虑行为的()A.动机B.结果C.既考虑动机又考虑结果D.两者都不考虑【答案】B12、拉文格用与测量自我发展的方法是()。
A.完成法B.联想法C.表露法D.构造法【答案】A13、皮亚杰认为儿童青少年的道德认识经历了()A.自律到他律的发展过程B.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C.前世俗水平D.后世俗水平【答案】B14、相对于青少年期表现出的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成年初期思维的特点是()。
A.辩证的、理论的、抽象的B.辩证的、相对的、实用的C.推理的、实用的、相对的D.多向的、相对的、抽象的【答案】B15、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是指()A.动物心理发展B.人类心理发展C.心理的个体发展D.心理的种系发展【答案】D16、一个儿童的实际年龄为6岁6个月,比奈量表测得的智力年龄为7岁4个月,则这个儿童的智商(IQ)为()A.112B.113C.114D.111【答案】B17、婴儿期内,由于儿童的经验贫乏和言语能力较差,因而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A.具体形象性B.直观性C.直觉行动性D.直接感知性【答案】C18、达维多夫关于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A.生理发展B.个性特征C.活动特点D.种系发展【答案】C19、科斯塔和麦克瑞根据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两方面的研究,建立的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包括的维度是()。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P181)1.简述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P181)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习题3)。
2.简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P18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习题222):①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②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③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④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184)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习题12)。
4.横断研究的定义是什么?(P185)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习题13)。
5.纵向研究的定义是什么?(P185)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习题15)。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6.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是什么?(P186)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习题19)。
属于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有(习题232):①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②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7.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P187)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78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1、在口头言语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言语是()A.内部言语B.独白言语C.连贯性言语D.书面言语【答案】D2、学龄初期儿童在掌握读、写、算基本知识技能过程中,同时就发展了儿童的书面言语能力,发展了儿童的抽象思维,从而也就发展了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A.有意性B.自觉性C.独立性D.A和B【答案】D3、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少年期【答案】B4、少年期儿童抽象逻辑思维主要属于()A.经验型B.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C.理论型D.经验、理论型兼备【答案】A5、下列哪一个不是表现学习态度的()A.对教师的态度B.对作业的态度C.对班集体的态度D.对同学的态度【答案】D6、对中年人而言,影响智力活动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括()A.社会历史因素B.遗传因素C.职业D.身体健康水平【答案】B7、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这称为()A.直觉行动思维B.直觉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答案】C8、儿童识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A.字音B.字义C.字形D.拼音【答案】C9、祝蓓里认为,人生问题进入青年意识必须具备三个心理前提,其中不包括()。
A.思维发展的水平B.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水平C.自我判断发展的水平D.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答案】C10、脑重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在()A.乳儿期C.学前期D.学龄初期【答案】A11、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是()A.3岁B.4岁C.5岁D.6岁【答案】C12、我国最早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朱智贤B.艾华C.陈鹤琴D.黄翼【答案】C13、为使儿童把学习当作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来看待,关键在于发展儿童心理的()A.有意性B.自觉性D.A和B【答案】D14、书面言语的发展逐渐赶上口头言语的发展是从()A.二、三年级起B.三、四年级起C.四、五年级起D.五、六年级起【答案】A15、教育到发展的中间环节是()A.量变B.质变C.领会D.量变和质变【答案】C16、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比时间知觉的形成()A.容易B.困难C.非常困难D.一样【答案】A17、皮亚杰认为12—15岁儿童思维的发展处在()A.形式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答案】A18、学前儿童思维的重要特点()A.直觉行动思维B.直觉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答案】C19、皮亚杰研究表明儿童在回答对偶故事中的问题时,考虑行为的()A.动机B.结果C.既考虑动机又考虑结果D.两者都不考虑【答案】B20、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著名的研究成果有柯尔伯格的()A.社会矩阵法B.道德两难故事C.情景测验法D.对偶故事法【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我
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象征性游戏
(自我否定)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
组织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
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强化说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越来越成熟
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社会化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体现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游戏主要是()。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
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B、利他行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个别语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这是
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感觉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
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的主要特征是
形成团伙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岁~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感
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6个月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有()。
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
、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在研究儿童心理时不允许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
A.矛盾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4、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超我”遵循的是( )。
A.快乐原则
B. 现实原则
C. 道德原则
D.理想原则
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表现得无所谓,这种依恋属于回避型依恋
( )8、按照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前道德
B.自律道德
C.他律道德
D.道德相对论
( )9、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 )。
A.0-4个月
B.4-8个月
C.10-14个月
D.12-16个月
( )10、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A.超我
B.遗传
C.性本能
D.环境
( )11、下列特征中,()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
A.思维不可逆性
B.思维同一性
C.思维互补性
D.思维可逆性( )12、()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皮亚杰
B.吉布森
C.班杜拉
D.斯腾
( )1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幼儿进行游戏的原因是( )。
A.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
B.精力过剩
C.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
D.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 )14、皮亚杰以()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认知发展
B.生理发展
C.人格特征
D.儿童的主导活动( )15、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B.抽象逻辑性占主导地位
C.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D.抽象逻辑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16、按照托马斯-切斯的分类,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的婴儿属于 B.迟缓型
( )17、斯金纳认为,塑造行为的基础是()。
A.操作条件反射
B.消退
C.条件反射
D. 强化
( )18、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经验、同化、顺应
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D.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