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制氯乙烯

合集下载

乙烯法pvc生产工艺

乙烯法pvc生产工艺

乙烯法pvc生产工艺乙烯法PVC生产工艺是一种主要采用乙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32的烯烃)作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制得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法。

乙烯法PVC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乙烯制备:在乙烯法PVC生产工艺中,首先需要制备乙烯。

乙烯可以通过石油炼制厂提供的乙烯副产物或通过裂解炉裂解石化原料得到。

经过净化处理后,得到高纯度的乙烯。

2.聚合反应:将乙烯引入聚合反应器中,加入氯乙烯单体(VCM)和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氯乙烯单体是由氯乙烯经过氯化制备得到的。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引发剂引发乙烯和氯乙烯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聚合反应通常需要在反应器中进行多个循环,直到达到预定的聚合程度。

3.热稳定剂和助剂添加:在聚合反应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热稳定剂和助剂。

热稳定剂可以提高PVC的热稳定性,抑制氯乙烯单体的裂解和减少产生副产物的生成,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助剂可以改善PVC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

4.聚合物处理: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的聚合物通常是粉末状。

为了方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需要对聚合物进行处理。

通常采用熔融加工的方法,将聚合物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通过挤出机或注塑机等设备进行成型。

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还可以进行均质、润滑和调节分子量等处理。

5.成品包装和储存:经过上述步骤后,PVC产品可以进行包装和储存。

通常采用袋装、桶装或散装等包装方式,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以防止产品受潮和受热导致质量下降。

乙烯法PVC生产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该工艺中使用的原料和副产物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氯乙烯(C2H3Cl)是一种无色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和溶剂等。

下面将介绍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氯乙烯的生产主要通过氯乙烯法和乙烯法两种工艺进行。

一、氯乙烯法:氯乙烯法是利用1,2-二氯乙烷(EDC)经热解得到氯乙烯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三步进行。

1、氯化乙烯:首先,将乙烯气体和盐酸通过氯化塔,在反应塔内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由于乙烯的不饱和,会极易将氯气引入乙烯分子中,从而生成1-氯乙烷和2-氯乙烷。

反应温度和压力一般为60~100℃和2~4MPa。

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来控制放热反应的速率。

2、稳定剂除去:在反应塔中,乙烯会与氯乙烷反应生成1,1,2-三氯乙烯和催化剂,这对后续的脱氯反应会有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将反应液中的稳定剂去除。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碱性条件进行除去。

3、脱氯:将稳定后的液体通过脱氯器,通过高温脱氯的方法,将1,1,2-三氯乙烷中的两个氯原子去除,生成氯乙烯和盐酸。

在脱氯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00~270℃,压力控制在0.5~1.0MPa。

二、乙烯法:乙烯法是通过乙烯气体经氯化、催化氧化等步骤制得氯乙烯的方法。

1、乙烯氯化:将乙烯和氯气通过氯化塔,以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

在反应塔中,乙烯分子通过与氯气反应生成EDC,其中的副产物包括1,2-二氯乙烷和1,1,2-三氯乙烷等。

2、乙烯催化氧化:将EDC通过加热分解,使其分解为氯乙烯和盐酸。

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300℃以上,压力控制在0.5~1.0MPa。

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需要控制反应温度来控制反应速率。

3、氯乙烯分离:将催化氧化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分馏塔,将氯乙烯和副产物分离。

分馏塔内根据化学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将纯净的氯乙烯收集起来。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是通过氯乙烯法和乙烯法来进行。

其中,氯乙烯法主要是通过1,2-二氯乙烷热解来制得氯乙烯,而乙烯法则是通过乙烯气体经氯化和催化氧化等步骤制得。

氯乙烯的制法

氯乙烯的制法

氯乙烯的制法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

它的制法主要有两种:乙烯氯化法和乙烯氧氯化法。

乙烯氯化法是指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分为气相氯化法和液相氯化法两种。

在气相氯化法中,乙烯和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催化剂通常采用氯化铜、氯化铝等物质。

反应过程中,乙烯和氯气经过混合后进入反应器中,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反应。

反应生成的氯乙烯蒸汽被冷却后,通过冷凝器进行液体分离,最终得到纯净的氯乙烯。

这种方法制备氯乙烯的工艺简单,但是由于氯气具有毒性,对设备和操作要求较高。

液相氯化法是将乙烯溶解在氯化亚铜溶液中,通过加热使其反应生成氯乙烯。

这种方法相对较安全,操作简单,但是生产成本较高。

乙烯氧氯化法是指通过将乙烯与氯和氧气混合反应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氧氯化法和间接氧氯化法两种。

直接氧氯化法是将乙烯、氯和氧气混合后,经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反应。

催化剂通常采用氯化铜和氯化铝等。

反应过程中,乙烯、氯和氧气进入反应器中,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反应。

反应生成的氯乙烯蒸汽被冷却后,通过冷凝器进行液体分离,最终得到纯净的氯乙烯。

这种方法制备氯乙烯的工艺相对较为复杂,但是反应效率较高。

间接氧氯化法是将乙烯首先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然后将氯乙烯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氯乙烯醇。

最后,氯乙烯醇经过脱水处理得到氯乙烯。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较复杂,但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乙烯醇可以用于其他化工产品的制备,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制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备方法。

例如,通过氯化钠和乙醇的反应生成氯乙烯。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产率较低。

总的来说,氯乙烯的制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操作安全,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氯乙烯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各个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氯乙烯的生产 氯乙烯的生产原理

氯乙烯的生产 氯乙烯的生产原理

CH2=CHCl+2HCl
(3)乙烯氧氯化反应 CH2=CH2+2HCl +1/2O2 CH2ClCH2Cl+ H2O
总反应式 : 2CH2=CH2+Cl2 +1/2O2 2CH2=CHCl+ H2O
反应原理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工艺流程框图
• 使HCl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始 终保持平衡;
• 平衡氧氯化法是目前世界公 认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 生产方法。
氯乙烯的生产原理
图1
图2
图3

CONTENTS

01 反应原理 02 乙烯直接氯化反应 03 二氯乙烷裂解反应 04 乙烯氧氯化反应
01
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包括三步反应:
(1)乙烯直接氯化反应 CH2=CH2+Cl2 CH2ClCH2Cl
(2)二氯乙烷裂解反应 2CH2ClCH2Cl
FeCl3
抑制取代反应,促进乙烯和氯气的加成反应,减少副反应, 增加氯乙烯的收率。
03
二氯乙烷裂解反应
04
乙烯氧氯化反应
二氯乙烷裂解反应
主反应: CH2=CH2+2HCl+1/2O2 → CH2ClCH2Cl+ H2O ∆H=-251kJ/mol (1)
副反应:CH2=CH2+2O2 → 2CO+2H2O CH2=CH2+3O2 → 2CO2+2H2O CH2=CHCl+HCl → CH3CHCl2
02
乙烯直接氯化反应
乙烯直接氯化反应
主反应:CH2=CH2+Cl2 CH2ClCH2Cl ∆H=-171.7kJ/mol 副反应:CH2ClCH2Cl+Cl2 → CH2ClCHCl2+HCl

乙烯和氯气反应方程式

乙烯和氯气反应方程式

乙烯和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烯乙烯和氯气反应是制备氯乙烯的基本方法。

本文介绍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反应控制等重要内容,为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化学方程式:
乙烯+C12 ->氯乙烯
该反应是一种加成反应,也称为氯化反应。

乙烯中含有两个无法被氯原子攻击的π电子,是相对不稳定的。

氯原子可以加到乙烯的单双键上,生成氯乙烯。

反应是放热的,需要通过冷却措施来控制反应温度。

反应条件:
1.温度:反应温度一般在20-50℃之间,过高的反应温度会降低产物纯度;
2.压力:反应压力一般在0.1-0.5MPa之间,过高的反应压力会增大设备成本并有安全隐患;
3.催化剂:反应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使用的催化剂包括铜、铝等。

反应机理:
当乙烯和氯气相遇时,氯气中的游离氯原子会攻击乙烯双键,形
成中间体。

中间体不稳定,会进一步裂解,生成氯乙烯。

反应产物中
剩余的氯化氢会生成盐酸,呈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反应控制:
1.温度控制:应避免反应过热,需要通过冷却设备控制反应温度;
2.压力控制:应避免反应压力过高,增加设备安全保障;
3.催化剂选择: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提升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
4.物料配比:应控制乙烯和氯气的配比,以取得理想的反应效果。

总结:
本文介绍了乙烯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反应控制等重要内容,为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
工作中,应遵循国家安全法规,严格执行反应流程,并加强设备维护
和管理,确保反应的稳定可靠。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广泛用于聚氯乙烯(PVC)的生产。

下面介绍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氯乙烯的生产通常采用乙烯与氯气的催化氯化反应。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经过净化的乙烯和氯气按一定摩尔比例输入反应器,同时加入适量的反应促进剂。

这些反应促进剂通常是氯代烷烃或二元酸盐等化合物,能够促进乙烯与氯气的反应,并抑制不良的副反应。

其次,反应器内设有适当的加热和冷却装置,以控制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一般在150-250摄氏度之间。

在反应过程中,乙烯和氯气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氢。

然后,反应混合物通过冷却装置将温度降低至20摄氏度以下,使氯乙烯凝结并从液相分离出来。

分离出的液态氯乙烯可以通过蒸馏和提纯等方法进行进一步处理。

最后,反应副产物氯化氢通过吸收装置吸收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吸收装置通常采用碱液(如水溶性钠氢碳酸)来对氯化氢进行吸收,并生成对环境无害的氯化钠。

整个氯乙烯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是反应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

催化剂需要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能够促进乙烯与氯气的氯化反应,同时抑制不良的副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有铜盐、铁盐和氯化铝等。

此外,工艺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氯乙烯是一种具有毒性和高燃烧性的物质,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保证设备和操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乙烯与氯气的催化氯化反应、冷却和凝析、分离和提纯以及氯化氢的吸收和处理等环节。

工艺的主要挑战是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安全控制。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操作管理,可以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的氯乙烯生产。

氯乙烯的制法

氯乙烯的制法

氯乙烯的制法氯乙烯(也称为乙烯氯化物,化学式C2H3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溶剂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氯乙烯的制法,包括直接氯化乙烯和氯化乙烷两种方法。

一、直接氯化乙烯法直接氯化乙烯法是制备氯乙烯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来制得氯乙烯。

催化剂通常采用氯化铜、氯化亚铜等。

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 将乙烯和氯气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并通过催化剂层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在5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一般在1-5大气压。

2.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经过冷凝和分离,得到氯乙烯的纯品。

直接氯化乙烯法的优点是反应简单,工艺成熟,能够高效制备氯乙烯。

但是,由于氯气具有毒性,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工业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氯气的使用和排放。

二、氯化乙烷法除了直接氯化乙烯法,氯化乙烷法也是制备氯乙烯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在氯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氯乙烯。

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 将乙烯和氯气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并通过催化剂层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在5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一般在1-5大气压。

2.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经过冷凝和分离,得到氯乙烯的纯品。

与直接氯化乙烯法相比,氯化乙烷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高温高压,且氯化乙烷相对比氯气更容易储存和运输。

但是,由于氯化乙烷的制备需要乙烷作为原料,而乙烷的制备过程涉及石油加工等复杂步骤,因此氯化乙烷法的成本较高。

氯乙烯的制法主要包括直接氯化乙烯法和氯化乙烷法。

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制备氯乙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为塑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氯乙烯制备方法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化合物。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氯乙烯(化学式C2H3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的制备以及橡胶、树脂、涂料等产业中。

氯乙烯的生产主要通过烯烃卤化反应和氯乙烯裂解反应两种方法进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生产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烯烃卤化反应是一种将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其主要步骤如下:1.原料准备:将高纯度的乙烯和氯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乙烯通常由乙烷或石油乙烷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热裂解得到。

2.混合和催化剂:将乙烯和氯气混合后,加入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锌、氯化铁、过氧化物等。

3.氯乙烯生成反应:将混合物加热,使其达到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通常为300-600摄氏度。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乙烯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乙烯。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Cl2→C2H3Cl4.氯乙烯分离和提纯: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使氯乙烯液化。

再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和提纯步骤,如蒸馏、精质除、酸碱中和等步骤,将氯乙烯提纯。

氯乙烯裂解反应是一种将1,2-二氯乙烷裂解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其主要步骤如下:1.原料准备:将1,2-二氯乙烷和一定比例的热能提供剂混合。

1,2-二氯乙烷通常由氯乙烯和氯气反应得到。

2.加热:将混合物通过加热使其升温,进入裂解反应温度。

裂解反应温度通常为400-600摄氏度。

热能提供剂在此过程中起到提供热能的作用,使1,2-二氯乙烷发生裂解。

3.氯乙烯生成反应:在高温下,1,2-二氯乙烷经过裂解反应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氢。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Cl2→C2H3Cl+HCl4.氯乙烯分离和提纯: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使氯乙烯液化。

再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和提纯步骤,如蒸馏、精质除、酸碱中和等步骤,将氯乙烯提纯。

总的来说,氯乙烯的生产主要分为烯烃卤化反应和氯乙烯裂解反应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通过将乙烯或1,2-二氯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

然后通过分离和提纯等步骤,将氯乙烯提纯,以供后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过程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乙烯制氯乙烯的工艺流程实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时间:化工过程课程设计 (1)1 氯乙烯概述 (1)2氯乙烯的应用 (2)3 氯乙烯的生产 (3)3.1乙烯氧氯化法 (3)3.2乙炔法 (4)3.3乙烯直接氯化法 (4)3.4乙烯氯化裂解法 (4)3.5乙烯氯化平衡法 (4)3.6混合烯炔法 (4)4 乙烯氧氯化法具体工艺流程 (5)4.2 反应催化剂 (5)4.3 反应机理 (6)4.4 动力学方程 (6)4.6 反应器的形式 (7)4.8 工艺流程图 (9)4.9 总流程框图 (10)5 参考文献 (10)1 氯乙烯概述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

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

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

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氯乙烯三维图形2 氯乙烯的应用氯乙烯的主要应用是在工业上进行均聚或共聚以生产高聚物。

目前世界上用于制造聚氯乙烯树脂的氯乙烯单体(VCM)量约占总产量的96%,而美国则高达98%,氯乙烯的聚合物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例如:硬聚氯乙烯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磨性能好等特点,广泛用于工业给水、排水、排污、排气和排放腐蚀性流体等用管道、管件以及农业灌溉系统、电缆电线管道等,其总量约占聚氯乙烯(PVC ,prly vnyl chloride)消耗量的1/3;目前世界上塑料销量的20%以上用于建筑,而建筑用塑料中有40%是氯乙烯的聚合物,如塑料地板,不仅可以制成色彩鲜艳的各种图案,而且可将图案制成表面有浮雕感的多种型材;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门、窗框具有较好的隔热、隔冷、隔音性能和耐腐蚀性、耐潮湿、耐霉烂等特点,而且由于表面光滑,不需要油漆、维修方便、比其他材料门框便宜,因而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聚氯乙烯料壁具有色泽鲜艳、花纹有立体感、防潮、防霉、防燃、便于清洗等优点,用于房屋建筑内墙装饰,美观大方,价格便宜。

美国、日本、瑞典等国有50%以上的内墙用壁纸装饰。

软聚氯乙烯具有坚韧、耐绕曲、有弹性耐寒性高等特点,所以常用作电线电缆的绝缘包皮,用以代替铅皮、橡胶、纸张;还广泛用于软管、垫片及各种零件、人造革和日常用品的生产。

聚氯乙烯糊是将聚氯乙烯微粒分散在液体悬浮介质中,形成高黏度糊状混合物,用于制造人造革、纸质黏胶制品,涂于织物、纸张、金属防腐用的涂装材料、微孔塑料、浇铸成型品等表面。

泡沫聚氯乙烯抗压强度高、有弹性、不吸水、不氧化,常用作衣物衬里、衬垫、防火壁、绝缘材料及隔音材料等。

聚氯乙烯还广泛应用于汽车仪表表皮、门板表面、座椅、车顶内衬、侧面车板等。

3 氯乙烯的生产3.1乙烯氧氯化法现在工业生产氯乙烯的主要方法。

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乙烯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第二步二氯乙烷热裂解为氯乙烯及氯化氢;第三步乙烯、氯化氢和氧发生氧氯化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①乙烯氯化 乙烯和氯加成反应在液相中进行: 24215.0,902420Cl H C Cl H C MPaC −−−−→−+采用三氯化铁或氯化铜等作催化剂,产品二氯乙烷为反应介质。

反应热可通过冷却水或产品二氯乙烷汽化来移出。

反应温度40~110℃,压力0.15~0.30MPa ,乙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在99%以上。

②二氯乙烷热裂解 生成氯乙烯的反应式为: HCl Cl H C Cl H C MPaC +−−−−→−326.2,5002420反应是强烈的吸热反应,在管式裂解炉中进行,反应温度500~550℃,压力0.6~1.5MPa ;控制二氯乙烷单程转化率为50%~70%,以抑制副反应的进行。

主要副反应为:CH2=CHCl →HC ≡CH+ HCl=CHCl+ HCl →→2CH2 +2HCl裂解产物进入淬冷塔,用循环的二氯乙烷冷却,以避免继续发生副反应。

产物温度冷却到50~150℃后,进入脱氯化氢塔。

塔底为氯乙烯和二氯乙烷的混合物,通过氯乙烯精馏塔精馏,由塔顶获得高纯度氯乙烯,塔底重组分主要为未反应的粗二氯乙烷,经精馏除去不纯物后,仍作热裂解原料。

③氧氯化反应 以载在γ-氧化铝上的氯化铜为催化剂,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为助催化剂。

主要副反应为乙烯的深度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和氯乙烯的氧氯化(生成乙烷的多种氯化物)。

反应温度200~230℃,压力0.2~1MPa ,原料乙烯、氯化氢、氧的摩尔比为1.05:2:0.75~0.85。

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种形式,固定床常用列管式反应器,管内填充颗粒状催化剂,原料乙烯、氯化氢与空气自上而下通过催化剂床层,管间用加压热水作热载体,以移走反应热,并副产压力1MPa 的蒸汽。

固定床反应器温度较难控制,为使有较合理的温度分布,常采用大量惰性气体作稀释剂,或在催化剂中掺入固体物质。

二氯乙烷的选择性可达98%以上。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乙烯氧氯化反应时,采用细颗粒催化剂,原料乙烯、氯化氢和空气分别由底部进入反应器,充分混合均匀后,通入催化剂层,并使催化剂处于流化状态,床内装有换热器,可有效地引出反应热。

这种反应器反应温度均匀而易于控制,适宜于大规模生产,但反应器结构较复杂,催化剂磨损大。

由反应器出来的反应产物经水淬冷,再冷凝成液态粗二氯乙烷。

冷凝器中未被冷凝的部分二氯乙烷及未转化的乙烯、惰性气体等经溶剂吸收等步骤回收其中二氯乙烷。

所得粗二氯乙烷经精制后进入热解炉裂解。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氯化氢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3.2 乙炔法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Cl H C HCl H C 3222−−→−+催化剂其过程可分为乙炔的制取和精制,氯乙烯的合成以及产物精制三部分。

在乙炔发生器中,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乙炔,经精制并与氯化氢混合、干燥后进入列管式反应器。

管内装有以活性炭为载体的氯化汞(含量一般为载体质量的10%)催化剂。

反应在常压下进行,管外用加压循环热水(97~105℃)冷却,以除去反应热,并使床层温度控制在180~200℃。

乙炔转化率达99%,氯乙烯收率在95%以上。

副产物是1,1-二氯乙烷(约1%),也有少量乙烯基乙炔、二氯乙烯、三氯乙烷等。

此法工艺和设备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并受到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条件限制,不宜大规模生产。

3.3 乙烯直接氯化法反应方程式如下:OH Cl H C O HCl H C 2322425.0+−−→−++催化剂这是石油化工发展后以石油为基础开发的生产工艺。

此法的最大缺点是伴随反应生成了大量的1,2-二氯乙烷,产率较低。

3.4 乙烯氯化裂解法这是为解决乙烯直接氯化法存在的问题而开发的生产工艺,此法产率高。

3.5 乙烯氯化平衡法比较乙烯氯化裂解法和乙烯氧氯化法,可以发现,乙烯氯化裂解法产生氯化氢,乙烯氧氯化法消耗氯化氢。

如果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让乙烯氯化裂解法和乙烯氧氯化法的第一步按照一定的比例生产,可以使氯化氢变为中间产物,这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氯乙烯的主要方法。

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氯乙烯生产将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3.6 混合烯炔法该法是以石油烃高温裂解所得的乙炔和乙烯混合气(接近等摩尔比)为原料,与氯化氢一起通过氯化汞催化剂床层,使氯化氢选择性地与乙炔加成,产生氯乙烯。

分离氯乙烯后,把含有乙烯的残余气体与氯气混合,进行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经分离精制后的二氯乙烷,热裂解成氯乙烯及氯化氢。

氯化氢再循环用于混合气中乙炔的加成。

4 乙烯氧氯化法具体工艺流程4.1 氧氯化反应O H Cl H C O HCl H C 2322425.0+−−→−++催化剂催化剂CuCl2;放热56.6KJ/mol 副反应:乙烯燃烧副反应:深度氧氯化 C2H4+3HCl+O2——>C2H3Cl3+2H2O C2H4+3HCl+2O2——>CCl3CHO+3H2O4.2 反应催化剂表7-4不同K/Cu 原子比的CuCl2—KCl Al2O3催化剂的选择性 K/Cu 原子比 0 0.1 0.5 1.0 2.0 反应温度, 摄氏度240 240 240 240 260 产物中1,2-二氯乙烷含量,%99.699.499.899.899.51009080706050403020100246810121416含铜量,%(质量)HCl转化率CO生成率220°C240°C C H :HCl:O =1.16:2:0.9空速612h^(-1)图7-12 CuCl /r-Al O 催化剂中铜含量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2220°C240°C单组分催化剂:CuCl2/r-Al2O3C2H4:HCl:O2=1.16:2:0.9C2H4与O2过量,保证HCl 的转化率。

Cu 含量:5%—6%10090807060504030201001802403003600.10.51.02.04.0温度,°CH C l 转化率,%含Cu-6.3%图7-14 不同K/Cu原子比的CuCl -KCl/r-Al O 的催化活性双组分催化剂:CuCl2—KCl/r —Al2O3K/Cu=0.5—1.0 多组分催化剂:CuCl2—KCl —稀土氯化物/r-Al2O34.3 反应机理a.氧化还原反应机理:C2H4+2CuCl2——>C2H4Cl2+Cu2Cl2 Cu2Cl2+0.5O2——>CuOCuCl2 CuOCuCl2+2HCl ——>2CuCl2+H2O b.环氧乙烷反应机理: C2H4+*——>C2H4* O2+*——>O2*HCl+*’——>HCl*’ C2H4*+O*——>CH2—CH2*+* OCH2*—CH2*+2HCl*’——>ClC2H4Cl O +H2O+*+2*’4.4 动力学方程r=k*Pe(0.66)*Po(0.27)=kPe(0.73)*Po(0.34)*Pw(-0.18) =k*Pe(0.6)*Po(0.5)*PHCl(0.2)4.5 影响氧氯化反应的因数表7-5 乙烯氧氯化结果比较乙烯转化为各物的选择性,% 空气氧氯化法氧气氧氯化法1,2-二氯乙烷氯乙烷CO, CO21,1,2三氯乙烷其他氯衍生物95.111.731.780.880.5097.281.500.680.080.46HCl的转化率,% 99.13 99.83 表7-6 氧气法原材料消耗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1000kg1,2-二氯乙烷乙烯(100%)氯化氢(100%) 氧(100%)287kg 742kg 177kg问题5:由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时,为什么要控制乙炔:HCl?a.反应温度:因为温度过低:C2H4+2HCl+0.5O2——>ClC2H4Cl+H2O所以反应温度不能低于气体的露点!T=210°C—240°Cb.反应压力c.配料比C2H4:HCl:O2=1:2:0.5实际:C2H4:HCl:O2=1.05:2:0.75,保证HCl完全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