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教学方式授课的探索与研究——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

合集下载

第五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名单(职教)

第五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名单(职教)
2020 年第 6 期 总第 129 期
协会工作
第五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名单(职教)
(同等中按第一完成人姓氏拼音排序 )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申报单位
认定 结果
构建“三全三融”双创教育模式打造高 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扬工院样本
傅伟,颜正英,王盛,王新,李建军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等
平台支撑,产教融合,创新和扩大生物 制药人才的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
制构建与实践
史海波
一等
钱琛,岳金方,温守东,刘郁,杨小燕,于晓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
石油化工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的
路径创新与实践
谢伟,崔迎,燕传勇,蔡源,孙浩,毛云飞,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 一等
黄德奇Leabharlann 院扬农学习中心)王强,孙士铸,王飞飞,李萍萍,刘德志, “标准引领,技师工作站带动”的石油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国 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 二等 院四川泸天化学习中心)
分层激励式仿真实操一体化化工类实训 李康宁,赵曼,李志祯,罗罹,周玉芬,胡玲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珍芳
二等
校企深度融合的“21156 育人研究与实践
化工企业场景化”李莉,李春海,王彦伟,宋春晖,周新新, 张丽萍,孟琳,王雪峰,杨晓兰等
共培互聘”两栖双能教师队伍的构建与 吴晓静,于淑兰,徐京峰,刘苏亭,王萌, 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胶东 一等
实践
齐云国,张成功,徐之军,张新文,杨俊德 半岛滨海园区学习中心)
高等职业学校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标准
杨宗伟,黄勇,李光荣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
高分子材料专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臧亚南,鲍桂楠,徐云慧,慕金强,李鹏,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 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 一等

“四个课堂”协同建设与新商科人才培养探析——以四川化工职业技

“四个课堂”协同建设与新商科人才培养探析——以四川化工职业技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无论是在学生求学生涯的哪个阶段,都过于倚重通过试卷的分数来评判人才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有的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也极不利于新商科人才的培养。

因此,如何革新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模式已经在当今社会变得尤为迫切。

我们认为,应以“理论传授、实践训练、宿舍育人、素质提升”四位一体为主旨,通过协同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学工队伍水平的提升,打造立体化的综合育人体系来更好的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服务。

1“四个课堂”协同建设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意义新商科人才的第一大特点是在时间维度上的“新”。

新商科人才是被普遍誉为出现于2018年消费升级后的商业3.0时代。

新商科人才的第二大特点是社会需求和素质要求维度上的“新”。

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社会和新代际消费者的新需求,只有培养具有全新素质构成的新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而“四个课堂”的协同建设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综合体系的搭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1.1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2月13日,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重点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换句话说,职业院校的育人体系要更加鲜明地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种同等重要的教育模式。

要推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势必需要将“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宿舍课堂”“综合素质课堂”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四位一体的综合育人体系。

这种综合育人模式培养的不是学生单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重点锻炼学生的文化品德、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能为学生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助推,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1.2四川省职业院校新商科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有机对接《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于2016年3月22日正式发布。

学生对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意见

学生对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意见

学生对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意见1.学校应积极创设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奖的机制,重点应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其树立职业人的意识;培养其树立学刁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现在星然已经有了培养青年教师的制度,但还不够具体,希望加大过程考核和量化考核。

2.学校要加强宣传白身优势,如在招生时张榜公布高、初中优秀学生的照片,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

3.学校要加强对党员教师、中层干部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4.教研组长要处处起带头作用,学校对不称职的应该及时更换,可以公开竞聘。

5.学校要注意过细地分析教学质,增加透明度。

6.学校应该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新教师应该多听同教材的课,新教师必须有详案。

7.希望建立学生综合档案,发掘各色人才并加以重点培养。

化工专业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化工专业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化工专业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摘要:多媒体因为具有视频、音频、动画的效果,且有直观性和可逆性的特点,所以是教学辅助工具的先进代表。

多媒体可以同时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对化工专业的教学乃至其他各种教学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应该说这种全新的教学辅助模式,更好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鉴于此,笔者试图站在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如何在技校化工教学中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化工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数据和图表实验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多媒体应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工作的辅助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直观性和可逆性是教学辅助工具的先进代表。

多媒体可以同时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对化工专业的教学乃至其他各种教学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老师,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化工教学质量,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工教学质量,下面就谈一谈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1.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来的,计算机的多功能性集音画形于一体,具有动态效果,直观和形象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初中,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直观性的事物,对抽象性的事物不感兴趣,而动态直观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化工教学的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非常重要。

所以利用直观性很强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化学工业的内容,十分必要。

例如,在讲授一定物质量浓度的配制这个实验内容的教学时,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一个人做这个实验,有些学生就会因为座次的关系无法亲自见证实验的过程和效果。

因此,笔者将这个实验分为九个步骤,然后制成录像,保留在存储器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结果,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反复看。

这样把整个实验结果直观化和生动化了,变成一个录像片供学生欣赏,加上笔者又为这个视频配了一首轻松的音乐,这就使整个演示过程声色并茂、直观可视,使教学变得生动和有趣,富有实效性。

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创新 顶层 设计 。 ( 二) 创新 顶层 设 计要 注重针 对性 , 充 分体 现 行 业 和 区域特 点 2 0 1 1 年, 我 院 申报 省 级 示 范性 高 职 院校建 设 单 位 未 获成 功 , 全 院上 下 吸取 教训 , 总结 经 验 , 决 定 进

( 一) 创新顶层设计要统筹规 划学校的 办学体
制机 制 ,
顶层设计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现 , 若缺乏
步理 清 办 学 思 路 , 明确 办 学 定 位 , 有 针 对 性 地 进
经过 系统思维 的顶层设计 , 就只能头痛医头 、 脚痛医脚 , 行学院发展的顶层设计。学院充分 发动群众 ,
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没有明确方 向, 解决 问题时仅停 几上几下 , 找准 了 自己的位置 , 确立 了学院的 比较
合作 。在这三个体制机制创新项 目中, “ 四J t i 省中小
企业培训学 院” 与“ 会一 站一 室 ” 模 式 互 一室 ” 体 系收集企业培训需求 等信
“ 操纲领 以整毛目, 握道数 以御众才。” 没有顶 息 , 又可在培训 中了解企业在技术和人才需求等方 层设计 , 学校就没有灵魂 , 内涵发展就无方 向、 无体 面 的信息 。同时 , 三个项 目都可支撑专业建设和人 系、 不科学 、 不系统 。 高职院校应结合 自 身的历史背 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 较好地解决 了体制机制创新与 景、 地域特 色、 专业特色、 资源结构 等实际情况 , 坚 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 。 持有所为 、 有所不为, 培育战略性的特 色办学理念 ,

2 0 1 5 年 4月下
职业 教 育
热 门话题
明确 了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 目标。 ,
我 院针 对社 会上 部 分人 不 了解 现代 化 工 而 “ 妖

化工实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化工实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理解 和巩 固所学 理论 知识 。它不仅 是 为 了验证 理论 ,
也可 能是 理论提 出的基 础 和 前 提 。实 验 内容 设 置应
根据 专业 培养 目标 和实验课 程要 求 , 既注重 学科 内部
验 层 次 的实 验教 学体 系 , 形成 从 低 到 高 、 从基 础 到前 沿 、 接受 知识 到培养 综 合 能力 , 级 提 高 的 实验 教 从 逐 学 体 系 。演 示实验 多为 验证理论 内容 中某一 现象 、 原 理 或公 式 , 如雷诺 演示实 验 、 努利方 程演示 实验 、 伯 旋
和 学科 间知识 的交叉 渗透 , 又体 现知识 体系 的整体性 和逻 辑性 。系统 的实 验 教 学 内容 保 障 了实验 教 学 的
完整 性和 连续性 , 有利 定 上 过 于依 附
于 理论课 的现 实 , 们 结合 相 关 专 业 的特 点 , 实验 我 对
传 统 的实验课 存 在着 实验 内容 陈 旧 、 教学 手段 落 后 等 问题 。在传统 的实 验 教 学 中普遍 存 在 重 视 理论 教 学 , 视 实践教 学 ; 忽 重视 知识 讲解 , 忽视 能力 培养 的 问题 。实验项 目的设 置 、 器设 备 的操 作 、 学 过程 仪 教 的管理 等往往 以教 师 为 主体 , 少考 虑学 生能 力培养 很 的需求 。在这 种教 学 理念 指导 下 , 生只是 被 动地接 学
教学 内容 进行调 整 。近 几 年 我校 实 验 设 备更 新 面 大
且多, 结合 新进化 工 原理 实 验 设 备 的 特点 , 引入 新 的 实 验 内容 , 重新 编 写 了《 工 原 理 实 验 指 导 书》 化 。同 时针 对不 同专业 的学 生 , 不 同的教 学要求 及侧重 点 按 规划 实验 内容 。例 如环 境 工 程专 业 重 在 流体 力 学 等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化工机械与设备》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材料力学、化工设备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典型设备的结构设计等知识。

本课程在2019年获得校级重点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示范课项目,在该课程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课题组注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遵守标准规范的职业素养,创新、绿色、安全化工的理念,树立化工生产“安全至上,生态和谐”意识为目的,深刻践行我校“教会学成,守正有为”的校训。

案例一■化工设备材料的性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1.课程教学目标:熟悉并掌握材料的性能参数。

2.思政育人目标:(1)设计思路,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达到即传达课本知识的同时,又能自然地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2)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工程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3)育人主题:环保意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价值主题二、教学实施过程1.引出课堂知识——案例分析首先通过几张化工厂的真实图片,带领大家认识本门课程,介绍完本门课程主要内容后,通过图片内容,分析如何降低化工厂带来的环境污染,建设绿色家园。

问题:试分析如何降低污染?图1化工厂污染从原材料方面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越来越趋向于绿色可回收。

引导培养低碳环保的意识,低碳生活价值观的确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另外,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培育新知识。

从化工设备方面分析:化工设备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功能化,越来越高效率都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敢于担当,有要有位建设祖国出一份力的情怀。

若想实现创新,必须先对其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基础打好了,才可以更好的创新,万丈高楼平地起,当代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社会中去,引出本章学习的必要性。

有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篇]

有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篇]

有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篇]有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化工原理课程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过程规律,进行设计优化和操作优化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工程性、应用性的化工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高职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起着主要支撑功能。

高职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化工行业特色,建立以化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化工原理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与设计,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把整个学习内容归纳分解为流体输送系统的认识液体的压力测量管子的连接和阀门的安装及使用列管换热器的选型等16个项目,科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工程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师到企业生产岗位调查,对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访谈,完成化工单元操作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针对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务表,确定化工单元操作的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主线,并据此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

它是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主题,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并且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novation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ducation》机电教育创新0引言《机械结构设计与维护》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涵盖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工程力学、机械零件等知识,内容涵盖量广泛[1]。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机构的分析、力学的分析、常用标准件的选用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和安装等能力,在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

因此引起了相关院校的学者和教师的广泛研究。

罗继曼等[2]提出了项链式课程规划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机械原理课程学习中提高了知识体系的认知。

江帆等[3]将拓展分析方法引入到机械设计的教学中,建立了分析方法的选用策略。

周瑞强等[4]总结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背景。

梁顺可[5]提出了理论和课程设计结合,用实际设计项目代替课后作业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兰聘文[6]总结了提高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余军合等[7]人提出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下的机械原理课程的改革。

康智强等[8]人以西建大为例,研究了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这些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机械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本文提出了多维度的教学方法,即利用传统的讲授与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方法,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兴趣不足等现状。

引导学生了解其职业规划,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分组讨论为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总结提炼能力,再结合多媒体教学,对比分析其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通过同一专业的三个平行班期末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1多维度教学方法的设计图1多维度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多维度教学方式授课的探索与研究*———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结构设计与维护》课程为例吴利平,罗骁,邹修敏,李磊(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四川泸州646099)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以四川化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针对同一年级的三个平行班(分为A、B、C班)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A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B班以翻转课堂进行授课;C班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结合传统教学、多媒体、翻转课堂等多维度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期末测试的统计表明,三者的及格率没有显著的差别,但优等生的比例C班则明显比A、B班高。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机械结构设计与维护》这类专业基础课,采用多维度的教学会明显提高优等生的比例,更利于学生对后续核心专业课的学习和思考。

关键词:机械设计;高职教育;多维度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T-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7-0138-03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Take the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and Maintenance Course as an example Abstract:"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and Maintenance"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course covers engineering mechanics,mechanical principles,mechanical design,mechanical parts,etc.,and the knowl⁃edge covers a wide range,whil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tudents in the school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or foundation and weak self-learning ability.Therefore,the popular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flipping classrooms have not achieved the expected results.Taking the mechatronics specialty of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Industr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for three parallel classes(classes A,B,and C)of the same grade.Class A teaches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Class B.Classes are taught by flipping classes;Class C is based on career orientation and combines traditional teaching,multimedia,and flipping classrooms to teach.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final test,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ss rates of the three,but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p student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 and B class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such as"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and Maintenance",the use of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excellent students,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students'study and thinking on the follow-up core professional courses.Key words:Mechanical desig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基金项目: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专业社团建设对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SCHYB-1927)作者简介:吴利平(1991—),男,四川自贡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磁力驱动技术。

138(下转第141页)多维度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了解机械结构设计与维护在未来工作中的用处,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多维度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1)查阅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了解该职业需掌握哪些技能;2)根据掌握的信息了解该课程有哪些相关内容;3)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问题去思考、分析、总结;4)学生根据讨论的情况总结提炼相关内容;5)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点评、补充和讲解;6)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再对比分析后查阅资料,巩固知识。

每一部分知识都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闭环。

之后将所有的知识构筑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清晰度,使学生可以更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维度教学方法的实践为了能直观的反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效果的区别,尽可能的减少其他干扰因素,因此选择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时班级是随机分配,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个人基础不同导致的干扰。

最后通过统一的期末考试,统计三个班级各个分数段人数,来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效果的情况。

本文以四川化院自动化系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使用的教材为高朝祥主编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维护》;该专业有3个平行班,分别为A 班,B 班,C 班,现对A 班进行传统的讲授,B 班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C 班进行多维度教学。

A 班进行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课,其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如表1所示。

表1A 班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B 班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其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如表2所示。

表2B 班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C 班进行多维度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如表3所示。

表3C 班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通过表1-表3的对比分析,A 班和B 班在学习内容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课后作业侧重点有所不同,课堂教学方法上也有区别;C 班在学习内容上不完全按照书上的为主,而是根据该专业职业规划所需技能的知识为主,课后作业也依托未来的职业规划为导向进行整理和查阅。

3期末考核成绩的对比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三个班级都完成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图2为三个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图。

图2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图由图2可知,对比分析及格学生比例,可以发现三个班级的及格率基本一致,都保持在70%左右,说明三种教学方法都可以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对比分析其中等生比例(成绩在70~79的学生),可以发现,A 班比例最低,B 班和C 班没有显著差异,对比结果说明,采用翻转课堂或多维度教学法,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显著提高;对比分析其优等生比例(成绩在80以上的学生),可以发现A 班比B 班低一些,但没有明显的差异,而C班明显优等生比例更高,对比结果说明,(上接第139页)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入其中,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企业工作实际。

3.2学生筛选机制以竞赛培养为方向,在学生大一阶段开始进行筛选分流,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将希望在高职学习阶段多学习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生筛选出来,单独进行培养。

在有政策保障的条件下可独立形成班级,如未形成政策保障可通过二课的方式,在学生正常课程安排下进行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