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患病率。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受损引起的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传统的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全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本研究还旨在总结全程护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全程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全程护理的定义全程护理是指在整个疾病过程中,通过专业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照料和管理,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全程护理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持续、温馨、安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全程护理包括疾病的预防、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和病情监测等各个环节,涉及医疗、护理、康复、心理、社会等多个领域。

全程护理要求医疗机构各个科室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形成协同工作的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一体化的服务。

通过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减缓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全程护理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程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特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患者眼底出现微血管损伤和新生血管生长,导致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等病变。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康艳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10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常规组(53例)和护理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基础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BG)为(6.01±3.47)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为(8.35±3.06)mmol/L,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06±7.50)、(18.03±4.5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9.56±9.18)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51±9.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更快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10【总页数】3页(P154-156)【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作者】康艳立【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常见疾病, 在临床中有增值性和非增值性两类, 病因是糖尿病导致的细胞代谢异常, 组织变化, 微循环异常, 影响视功能[1-3]。

患者临床会出现视力减退, 致盲等症状,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负面情绪比较多。

所以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1]。

此次对本院收治的10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对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对10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常规组(53例)和护理组(54例)。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5.135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廖玉芹,赖利利,陈碧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眼科,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60例。

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强化护理干预,为研究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与视力水平,评价护理后对于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统计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与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而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其中研究组提升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对于各项治护依从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指导下,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以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与视力水平,提高患者对于各项行为的依从性,获得患者一致满意,效果理想。

[关键词] 强化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指标;视力水平;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3(a)-0135-04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LIAO Yuqin, LAI Lili, CHEN Biho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Longyan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Longyan, Fujian Prov⁃ince, 36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admitted with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t Longyan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sixty patients each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One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received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the study group.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indexes and visual acuit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excellent rate of compliance with treatment and care was evaluated,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ount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levels and visual acuity level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level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e decrease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level of visual acuity wa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xcellent rate of compliance with all treatments af⁃ter ca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作者简介]廖玉芹(1984-),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眼科护理。

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 o1.18 No.3564投稿邮箱:sjzxyx88@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马丽霞(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云南 开远)摘要:目的 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探究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比较,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1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控制情况,观察组控制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P <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 将有效的护理措施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35.034本文引用格式:马丽霞.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64,67.0 引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在疾病早期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加深,患者的视力会逐渐受损,严重的可导致失明[1]。

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好,现将有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比较,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10例。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 年1 月~ 2015 年1 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80 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的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心理、状态与视功能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活计划的制定等护理内容,其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87.2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1620(2015)10-141-0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DR 患者由于DM 需要终身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又会因视网膜病变使视功能受到损害,不仅直接造成患者视力下降,还会间接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情感及情绪等,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1]。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控制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影响的致病因素。

本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全部患者均符合我院2014 年1 月~ 2015 年1 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80 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依据1999 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根据1985 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通过的DR 诊断标准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其中男45 例,女35 例,年龄50 ~ 65 岁,平均(48.30±6.75)岁,病程1 ~ 9 年,平均(4.6±1.3)年,其中47 例合并高血压。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 第17卷 第2期239依然没有医疗保障。

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试行旨在提高在农村生活的人们卫生保健水平的改革。

比如在一些地区试行这样的保险计划:由当地政府出资每人每年30元,参保人每人每年20元,这样就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

3.3.3 卫生保健设施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尽管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保健设施仍然非常不足。

比如:在上海,200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大约有400家养老机构,有政府主办的.也有个人投资兴办的,为中国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服务。

包括养老院、医院、托老所、疗养院和临终关怀院等。

但总床位数不足3万,仅能满足上海10%的需要照顾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私营的老年护理院得到一定发展,并给社会养老设施以一定的补充。

然而,发展老人院也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事实上,中国的老年人把去养老院养老看作是最后的选择。

所以。

需要建立创造性的、形式多样的老年护理机构以满足各层次中国老年人的需求。

4 结论家庭养老受到冲击,个人自我养老不能得以实现,而社会支持也不能充分满足中国老龄化人口的需要,护理在面对中国老龄化这一严峻挑战时就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给护理专业在老年卫生保健行业中担当主要角色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增加老年护理内容的护理课程改革,为护理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到2020年,在发展中国家有75%的死亡与老龄有关。

所以护士有责任保持其能力水平.计划并实施高品质的照护并评价所提供的服务质量。

焦点在老年护理的护理教育改革方案。

在控制逐步上升的医疗花费。

提高护理功效和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1] 王芝兰.当前我国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杂志,2004(7):46-47[2] 吴敬儒.发展老年保险事业,性别结构分类和提高人口质量FJ].研究综述,2005(1):28-29.[3] 穆光宗.中国都市社会的养老问题:以北京为个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64-69.[4] 尚果.当前北京市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与解决的方法[J].北京社会科学,2002(3):24-28.[5] 安增龙,董银果.论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2):64-69.[6] 宋健.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1(11):64-69.[7] 穆光宗.“3+2”养老工程:中国特色的中国养老之路IN].经济El报,1998 09-14(01).[8] 刘建芬,潘盂昭.护理如何为老年人服务[J].实用护理杂志.·临床监护·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文花(太化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内一科,山西 太原 030021)0 引言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的一种,随着患病时间延长、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临床典型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29 0
药物与人 2 0 1 4年1 1 月第 1 1期 第2 7 卷 总第 3 2 3 期 Me d i c i n e & e o l e N o v e m b e r 2 0 1 4 V o l u m e 2 7 NO. 1 1 p p
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摘要: 0例, .结论: 理; 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具 差 异 显 著( 给予糖尿病视 P<0. 0 5) 网膜病变患者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效果 关键词: [ 1] 2. 1 两 组 及 干 预 组 干 预 前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评 价 结 果 见 表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严重性糖尿病并发症 .患者患病后由于终身的综 , ) 表 1 两 组 及 干 预 组 干 预 前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评 价 结 果 比 较 ( 合性治疗, 会加快视网膜病变速度, 使患者视功能严重受损, 视力明显下降, 同时还会 x ±s , , . 对患者形成社会能力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情绪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在进行综合治 疗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过程中,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与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的治疗, n P 2] .2 提 高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我院针对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0 1 1 年 5 月 ~2 0 1 2年5月, 患者开始实施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报告如下. 对照组 2 5 3 3. 7 5±3. 6 1 3 4. 5 7 7±3. 8 6 >0. 0 5 1对象与方法 干预组 2 5 3 3. 7 4±3. 3 2 4 6. 8 5±9. 5 6 <0. 0 5 对 象 1. 1 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 诊 断 2. 2 干 预 组 干 预 前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维 度 评 价 结 果 比 较 见 表 2. 2 0 1 1 年 5 月 ~2 0 1 2年5月, 0例, , ) 表 2 干 预 组 干 预 前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维 度 评 价 ( 与分型依据中华医学会1 x ±s 9 9 9年制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2 对照组2 男性1 女性1 年龄2 平均 5例, 5例.干预组中, 5例, 0例, 8~7 9岁,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P ; , , , , . 岁 对 照 组 中 男 性 例 女 性 例 年 龄 岁 平 均 岁 两 组 患 者 的 5 4. 3 1 8 7 2 9~8 0 5 6. 8 症状与视功能 8. 7 5±0. 7 8 9. 5 1±1. 4 6 >0. 0 5 , 性别、 年 龄 等 基 本 资 料 无 明 显 差 异( 具有可比性. P>0. 0 5) 1. 2方法 身体功能 9. 7 4±1. 1 4 9. 9 7±1. 9 6 >0. 0 5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社会活动 7. 8 7±1. 6 7 1 2. 3 7±2. 1 6 <0. 0 5 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要求患者及其家属 共 同 参 与.其内容如下: 精神心理 7. 9 4±2. 1 2 1. 6 7±2. 6 9 <0. 0 5 1. 2. 1健康教育 3讨论 对于新入院的患者, 对其进行入院前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治疗及预 工作及生活等造成很大影响, D R患者因视力的障碍及疾病的发展给患者家庭、 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的知识, 包括: 疾病基本知识、 药物指导、 运动 指 导、 饮 食 指 使得患者易产生悲观、 焦虑、 绝望等心理障碍, 导致血糖升高、 血压不稳, 加重病情发 导、 胰岛素的正确使用、 并发症的预防、 血糖的监测、 低血糖的防治及遇到应急情况时 展.在护理中发现, 部分患者更多的关注心肾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对D R 的危害性 [ 3] 的处理方法等 .期间还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强化教育, 让患者掌握自我 保 健 的 基 认识不足, , 直到视力严重下降 对 生 活 及 工 作 造 成 了 影 响 方 来 就 诊 错 失 最 佳 治 疗 时 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改善患者的不良认识、 不良行为及习惯, 增加其依从性, 使患者自 机.因此, 宣传上应加大力度, 针 对 性 地 对 DM 患 者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指 导 , 让患者认识 主远离该疾病的危险因素, 进而提前有效预防疾病,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到D 肝 肾 功 能、 高 血 压、 饮 R 的预防治疗在于疾病发生前后的血 糖 控 制 及 诸 如 血 脂、 1. 2. 2心理支持 酒、 吸烟等全身相关因素, 如血糖控制不佳, 机体代谢紊乱, 血液粘度增 加, 导致组织 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 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 缺氧, , . 微循环障碍 从而引发视网膜发生病变 导, 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交流前要及时掌握患者的性格、 受 教 育 程 度、 重视患者疾病治疗的同时, 要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助于与患者 职业、 经济及家庭状况等, 有助于与患者交流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心理状态的掌握.给 交流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心理 状 态 的 掌 握, 有 针 对 性 地 制 定 出 科 学 的 护 理 干 预 方 案. 予患者心理疏导与安慰, 缓解因疾病引起的紧张情绪, 帮助患者改善心理 状 态, 从 而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与安慰, 缓解因疾病引起的紧张情绪, 帮助患者改善心 理 状 态, 从 消除恐惧、 焦虑、 抑郁等不良心理, 控制因不良情绪引发体内过多分泌肾上腺皮激素、 而消除恐惧、 焦虑、 抑郁等不良心理, 控制因不良情绪引发体内过多分泌肾 上 腺 皮 激 胰高血糖素、 生长激素, 从而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 缓解并发症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 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激素.系统的干预能够让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与基本 的生活质量. 方法, 改善患者的不良认识、 不良行为及习惯, 增加其依从性, 使患者自主远离该疾病 控制血糖 1. 2. 3严密监测、 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综合性临床治疗的同时, 给予科学系统 治疗期间密切监视患者的血糖水平, 降糖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患 的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 者食用 低 糖 食 物, 使 患 者 的 空 腹 血 糖 不 高 于 7. 餐后2 8 mm o l L, h 血 糖 不 高 于 量. / 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0 mm o l L, 参考文献 [ 4] 1. 3评价指标 [ ] 陈晓玲. 心 理 护 理 干 预 对 2 型 糖 尿 病 患 者 血 糖 控 制 的 影 响[ 中国当代医药. 1] J . 2 0 1 0 . ( )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 价, 评价依据« 眼病患者视功能 损 害 生 活 质 量 量 表» 1 4 : 4 7-4 8 评价内容包括患者的身体功能、 心理及精 神 状 况、 社 会 活 动、 临 床 症 状 与 视 功 能 等 4 [] ] 李静, 闵清, 李登 群.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 海南医 2 杨光艳, J . 方面, 同时评价反应性、 信度及效度.该量表包含2 其 中, 身 体 功 能 包 学. 0个评价指标, : 2 0 0 9( 0 9) 6 2-6 3 ; ; 含4 个 指 标( 问 题 1~4) 心 理 及 精 神 状 况 包 含4 个 指 标 ( 问 题 5~8) 社 会 活 动 包 含4 [ ] : 杨玉荣.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干预措施[ 中 国 实 用 医 药. 3] J . 2 0 0 9( 1 2) 5 4 ; .患者在模拟 个 指 标( 问 题 9~1 临床症状与视功能包含8个指标( 问题1 2) 3~2 0) -5 5 线性等分线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 自 我 评 定, 每 个 等 分 线 均 分 为 0~1 0. 在 实 [ ] 赵忠华, 罗亚娜, 李勇, 王磊. 糖 尿 病 性 视 网 膜 病 变 患 者 健 康 教 育 需 求 调 查 分 析[ 4] J . 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及实施2周后, 分别依据该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实用医技杂志. : 2 0 0 9( 0 4) 1 9 3-1 9 4 [ 5]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 [ 1. 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 S P S S 1 5. 0软件, ] 罗丽华, 王艳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改变[ 临 床 和 实 验 医 学 杂 志. 5] J . 2 0 0 8 及 组 内 干 预 前 后 差 异 比 较 采 用 t检 验 . ( : 0 6) 2 2 5-2 2 6 2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资料,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同时予以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糖均值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糖均值变化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合理性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也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水准,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240-02糖尿病视网膜病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

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不易察觉。

待病情逐渐发展,眼底会病理性改变,视力逐渐出现不同程度下降,重者可致盲。

当患者出现视功能障碍,不仅为患者的家庭和生活带来沉重负担,而且消极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疾病治愈率。

因此本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病情控制都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资料,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为(50.55±6.65)岁。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为(48.65±5.25)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分析研究
作者:王芳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7期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具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严重性糖尿病并发症[1]。

患者患病后由于终身的综合性治疗,会加快视网膜病变速度,使患者视功能严重受损,视力明显下降,同时还会对患者形成社会能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情绪,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在进行综合治疗过程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与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针对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开始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2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诊断与分型依据中华医学会1999年制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25例,对照组25例。

干预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8~79岁,平均54.3岁;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9~80岁,平均56.8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

其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数正随着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迅速增加,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将逐年增加。

DM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已仅次于心血管病及肿瘤,我国近年来DM 患病率也逐年上升,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11.34%。

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
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

本世纪初期,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 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DM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而老年糖尿病已被列为糖尿病的重点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医疗护理需求。

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对其进行入院前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治疗及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的知识,包括:疾病基本知识、药物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并发症的预防、血糖的监测、低血糖的防治及遇到应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法等[3]。

期间还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强化教育,让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改善患者的不良认识、不良行为及习惯,增加其依从性,使患者自主远离该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前有效预防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2心理支持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均以其对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来确定评价内容,因此导致了生活质量测定内容的多样化。

就其发展阶段来说,老生活质量评价可分为:局部评价阶段和全面评价阶段。

多用全面评价阶段。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三维健康观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质量的评价应为多维评价,即通过主客观两方面来反映总体生活质量。

在此思想指导下,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健康观及生活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如美国学者Ferrell博士认为[3],测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至少应包括4个方面: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健康状况及精神健康状况。

为了适应此发展趋势,美国的健康研究所、WHO及我国的中华医学会都制订了自己的评价量表,以期更实、准确的反映人的生活质量。

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与患者交流前要及时掌握患者的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及家庭状况等,有助于与患者交流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心理状态的掌握。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与安慰,缓解因疾病引起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从而消除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控制因不良情绪引发体内过多分泌肾上腺皮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从而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缓解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居住在社区,大部分时间在外自我管理或由家人照顾。

与那些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相比,对糖尿病者的保健效果不够理想,问题主要在于这些患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较差,体质弱容易发生意外,日常活动和学习能力差,以及经济状况不良等。

这些问题也正是卫生保健工作要解决的,要让那些医护人员知道如何帮助患者制定医疗计划,如何识别支持系统,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所在。

1.2.3严密监测、控制血糖治疗期间密切监视患者的血糖水平,降糖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患者食用低糖食物,使患者的空腹血糖不高于7.8mmol/L,餐后2h血糖不高于10mmol/L,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2.4心理护理对于患者,他们大多数心理都有一定的自卑感,因此都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得此病,当遇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担心的。

这样对疾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也会影响到恢复。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应该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将病情的发病和特点进行
详细说明,对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疾病让患者内心非常清楚。

过多次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治愈信心,从而患者在内心就可以树立信心,能够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

1.2.5饮食护理在患者出现炎症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饮食。

患者的食物要尽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及牛、羊、鸡肉、海鲜等异体蛋白,防止加重炎症反应。

糖S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并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食。

1.3评价指标[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依据《眼病患者视功能损害生活质量量表》。

评价内容包括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及精神状况、社会活动、临床症状与视功能等4方面,同时评价反应性、信度及效度。

该量表包含20个评价指标,其中,身体功能包含4个指标(问题1~4);心理及精神状况包含4个指标(问题5~8);社会活动包含4个指标(问题9~12);临床症状与视功能包含8个指标(问题13~20)。

患者在模拟线性等分线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定,每个等分线均分为0~10。

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及实施2w后,分别依据该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5]统计分析采用 SPSS15.0软件,数据以(x±s)表示,组间及组内干预前后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及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

2.2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维度评价结果比较见表 2。

3讨论
DR 患者因视力的障碍及疾病的发展给患者家庭、工作及生活等造成很大影响,使得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绝望等心理障碍,导致血糖升高、血压不稳,加重病情发展。

在护理中发现,部分患者更多的关注心肾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对 DR 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直到视力严重下降对生活及工作造成了影响方来就诊,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宣传上应加大力度,针对性地对 DM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让患者认识到 DR 的预防治疗在于疾病发生前后的血糖控制及诸如血脂、肝肾功能、高血压、饮酒、吸烟等全身相关因素,如血糖控制不佳,机体代谢紊乱,血液粘度增加,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从而引发视网膜发生病变。

重视患者疾病治疗的同时,要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助于与患者交流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心理状态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与安慰,缓解因疾病引起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从而消除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控制因不良情绪引发体内过多分泌肾上腺皮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

系统的干预能够让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改善患者的不良认识、不良行为及习惯,增加其依从性,使患者自主远离该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综合性临床
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玲.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4) :
47-48.
[2]杨光艳,李静,闵清,李登群.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J]. 海南医
学,2009(09) :62-63.
[3]麦热姆泥沙.吾布力海日.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95.
[4]琳达.从卫生保健的角度透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J].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08,2(4).
[5]邓尚平,等.临床糖尿病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10-317.
[6]胡绍文,郭瑞林,等.实用糖尿病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57-361.
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