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34单元(月考)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转眼间到了八年级历史月考考试了,相信自己并且做好历史月考试题的复习。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A. 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 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C. 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 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3.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是在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武汉4.胡适先生1923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是A. 君主专制时代B. 君主立宪时代C. 民主共和时代D. 民主科学时代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A. 天津B. 上海C. 北京D. 南京6.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A. 农民阶级B. 工人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 青年学生7.“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中华民国的建立C. 遵义会议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黄埔军校创办于A. 1912年B.1921年C. 1924年D. 1927年9.北伐战争的对象不包括A.吴佩孚B. 孙传芳C.张作霖D. 袁世凯10.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 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井冈山会师11.井冈山会师的双方是A. 朱德、毛泽东的队伍——陈毅的队伍B. 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C. 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D. 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12.下列选项与遵义会议有关的是A.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B. 三军会师,长征胜利C.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A. 遵义B.瑞金C. 吴起镇D. 会宁14.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沦陷的是A. 华东地区B. 华北地区C. 平津地区D. 东北地区1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 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C.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D. 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16.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誓师北伐B. 九一八事变C. 东北抗日义勇军成立D. 七七事变17.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A. 南京大屠杀B. “三光政策”C. 细菌战D. 旅顺大屠杀18.1938年春,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的国民党指挥官是A. 李宗仁B. 张学良C. 杨虎城D. 张自忠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的A. 8月15日B. 9月2日C.9月9日D. 10月25日20.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A. 1944年B. 1945年C. 1946年D. 1947年2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A.《论统一战线》B.《论解放区战场》C.“双十协定”D.《论联合政府》22.三大战役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3.解放南京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4.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A.1840年,鸦片战争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C.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A.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B.1898年的戊戌变法C.1911年的辛亥革命D.1919年的五四运动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南京这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姓名:座号:保密★启用前塘沽一中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内所有的田地征取赋纳。

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逃亡到郑国。

这一考证可以说明A.官僚政治的腐朽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C.土地制度的变动D.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挑战2.汉文帝时,对孝悌、力田、三老等基层教化乡官进行嘉奖并赐帛慰问;“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要求被举荐之人品德高尚,且尤其强调孝道;对于违背孝道的行为要处以刑罚。

据此可知,当时A.政府比较重视基层治理B.国家治理凸显儒家价值取向C.官员选拔制度逐步完善D.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尊崇3.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情况柱状图。

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的变化推动了A.政权政治中心的转移B.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C.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4.学者张显清说:“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高度成熟,并开始起步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新的近代社会转型,晚明恰是转型的起点。

”下列选项中,可以对材料中“转型的起点”解释的是①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②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③思想界出现了反对专制的倾向④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5.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

八年级月考试卷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月考试卷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月考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B.C.D.2. 关于原理,以下哪项描述是准确的?( )A.B.C.D.3. 在过程中,下列哪项是必须的?( )A.B.C.D.4. 下列哪项是理论的核心内容?( )A.B.C.D.5. 在实验中,通常使用哪种方法?( )A.B.C.D.二、判断题1. 原理是理论的基础。

( )2. 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设备。

( )3. 现象可以用理论来解释。

( )4. 实验通常需要条件。

( )5. 理论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三、填空题1. 原理是______。

2. 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______。

3. 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4. 实验通常需要______条件。

5. 理论在______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原理的基本内容。

2. 请解释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3. 请描述实验的基本步骤。

4. 请列举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例子。

5. 请说明设备在过程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1. 如果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你会如何解决?2. 请设计一个基于原理的实验方案。

3. 请解释理论在领域的应用。

4. 请列举几种设备的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5. 请说明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分析题1. 请分析原理在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2. 请分析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1. 请根据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2. 请根据理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基于原理的实验装置,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 根据理论,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3. 设计一个设备,并说明其功能和适用场景。

4. 设计一个基于原理的模型,并说明其应用领域。

5. 设计一个实验,并说明其目的和预期结果。

九、概念解释题1. 解释原理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解释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

3. 解释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4. 解释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

5. 解释实验的目的及其基本步骤。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细胞器在所有细胞中都存在?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溶酶体D. 内质网2.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中,哪一种被广泛接受?A. 自然发生说B. 宇宙生命论C. 化学进化说D. 热泉生命起源说3. 下列哪个过程是光合作用的一部分?A. 光反应B. 呼吸作用C. 脱水缩合D. 有丝分裂4. 下列哪个是原核生物?A. 细菌B. 真菌C. 藻类D. 动物5. 下列哪种物质是DNA复制时所需的?A. RNA聚合酶B. DNA聚合酶C. 氨基酸D. 核糖核苷酸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3.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在后期加倍。

()4.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5. 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 基因位于_________上,它决定了生物的_________。

3. 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_________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制造有机物,释放_________。

5.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2. 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3. 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什么?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5.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什么异同?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但细胞质未分裂,这是什么过程?它有什么意义?2. 某种植物在遮光条件下生长,其叶片颜色会变浅,为什么?3. 如果一个生物体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4. 为什么说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5.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35×2=7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指()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关天培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扬了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业绩。

这位名将是()A.林则徐 B. 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5、见右图,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A.林则徐 B.左宗棠 C.丁汝昌 D.邓世昌6、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2年的东交民巷》电影的导演,在反映当时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在举行舞会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外国军队7、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鸦片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第二次鸦片战争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8、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10、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统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34单元

统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34单元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3-4单元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⑴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⑵1895年,他和陆皓东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但失败,陆皓东被捕牺牲。

2、中国同盟会⑴成立时间:1905年⑵成立地点:日本东京⑶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⑷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创办《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⑸成立意义: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⑹机关刊物《民报》资产阶级革命著作和革命团体: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华兴会光复会3、三民主义⑴创立者:孙中山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补充)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第9课辛亥革命1、革命志士的奋斗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1、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措施: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讨论它所具有的进步性?①它反映了革命党人以法律为武器对付袁世凯、维护革命成果的正义愿望,具有现实针对性。

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新生革命政权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宪政意识。

②它不仅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而且第一次用法律方式赋予了国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遭到彻底否定,“平等”、“自由”的民主口号得到肯定与确认。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七、八单元综合训练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七、八单元综合训练

第七、八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四个字‘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2.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对前一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B.我们争取的是光明前途C.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D.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3.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全国性的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A.发动辽沈战役B.发动渡江战役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D.解放南京4.右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它虽然只有一米多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路线图。

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A.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B.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C.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D.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5.某同学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

其中表述错误的是()B.作战部队C.胜利因素D.战役结果6.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7.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A.发生背景B.发展历程C.胜利原因D.历史意义8.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日军大屠杀④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9.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

八年级下册历史月考试卷与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月考试卷与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月考试卷与答案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A. 风车B. 电视C. 汽车D. 飞机2. 印刷术最早发明于下列哪个朝代?A. 唐朝B. 明朝C. 秦朝D. 宋朝3. 以下哪个事情属于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A. 青铜器的制作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圣武天皇出任日本天皇D. 五四运动爆发4. 以下选项中,哪个是中国古代的名山?A. 黄山B. 珠穆朗玛峰C. 埃菲尔铁塔D. 尼亚加拉瀑布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发明的时期?A. 汉朝B. 唐朝C. 明朝D. 元朝6. 以下历史人物中,哪位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A. 孙中山B. 鲁迅C. 孔子D. 郭沫若7. 以下哪个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建筑?A. 天安门B. 大禹治水纪念碑C. 故宫D. 乐山大佛8. 以下哪个事件是中国古代的战争事件?A. 文化大革命B.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C. 五四运动D. 建国后的改革开放9. 以下哪个事件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A. 一战爆发B. 九一八事变C. 古代人的石器制作D. 洛阳龙门石窟的建立10.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A. 隋唐演义B. 蓝色巨人C. 少年维特之烦恼D. 霸王别姬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 请简要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2. 请解释什么是丝绸之路,并简要介绍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3. 请简述清朝的建立和满汉关系。

4. 请解释什么是甲午战争,并简要叙述其对中国的影响。

5.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影响。

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1. A2. B3. D4. A5. C6. C7. C8. B9. B10. A第二部分:简答题答案1. 三国时期发生在公元220年至280年,主要由魏、蜀、吴三个国家组成。

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著名的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和刘备开创了汉中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
1.B 2.D 3.C 4.B 5.B 6.A 7.C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D 16.D 17.B 18.A 19.B 20.C 21.A 22.A 23.B 24.D 25.A
二.
26.(1)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①中国贫穷落后,综合国力不敌日本;②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

(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原因:①这是一场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是正义战争;②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支援。

(每个要点2分,计6分。

学生答案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回答“落后就要挨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团结起来力量大;国共和则民族兴”等均可。

三.
27.(1)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人达30万人以上。

(2)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对沦陷区实行残暴统治;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在华实施细菌战等。

(3)①查找相关书籍,掌握历史史实:日军用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平民和被俘士兵进行血腥屠杀,多达30万人以上。

②用历史照片或历史纪录片等历史资料,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掌握南京大屠杀确凿的证据。

③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当事人或见证人,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28.(1)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3)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4)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