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

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2题每小题3分,3-4小题每小题3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图为近日在浙江丽水确认的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大约仔猪大小,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它属于()A.鸟类 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答案】C2.建立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模型及其说法正确的是()A.若X是肺泡,那么②是静脉血B.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C.①②表示细胞的分裂,③表示细胞的分化D.植物细胞模式图【答案】C程②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③中细胞的功能、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 正确;植物细胞结构名称从上向下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图示是动物细胞结构,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名师点睛】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如图:由图可知:①②是细胞分裂、③是细胞分化。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答案】C【考点定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名师点睛】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图乙中,①物镜短放大倍数小、②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 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C.③的作用是滤过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答案】B【解析】①是肾动脉,A错误;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确;③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错误;④肾静脉内是静脉血,D错误。
生物_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第1-3题每小题3分,4-5题每小题3分,共13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下列有关认识或做法合理的是()A 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形,长期不吃早餐B 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属于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C 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D 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保持警惕,更要远离毒品2. 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A ①反光镜B ②遮光器C ③物镜转换器D ④细准焦螺旋3. 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
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B “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C “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D “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4. 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
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A 甲B 乙C 丙D 丁5.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
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根毛区二、填空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2分,共8分。
)6. 2019年9月,荷兰科学家辛斯伯根发现:在欧洲大陆下“藏着”一块1亿多年前的“大阿德里亚”大陆。
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大陆的呢?原来一些原始的磁细菌在细胞内会产生磁性物质,其磁极指向受地磁场影响,如图所示。
磁细菌死后,留下的磁性物质与周围沉积物一起形成岩石。
科学家根据地磁信息,就能还原出该岩石在地球上曾经所处的位置。
从细胞结构看,磁细菌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因此它属于原核生物。
7. 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A . ①③⑤B . ②④⑤C . ①②③⑤D . ①②③2. (2分)“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是()A . 药物都具有30%的毒性B . 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C . 药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毒品D . 药物都含有70%的治疗作用3. (2分)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A . 口腔B . 咽C . 喉D . 食管4. (2分) (2017七上·莆田期末)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 .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 .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C . 有触角和足D . 具有外骨骼5. (2分) (2015八下·香坊月考) 下面几种生殖方式中,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A . 富贵竹的枝条插在水里长出新植株B . 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C . 马铃薯块茎发芽长成新植株D . 花生种子长出新植株6. (2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A . 都必须生活在水中B . 植株都很矮小C . 都可以食用D . 都不结种子7. (2分) (2017八下·宝安期中) 父亲将自己X染色体的某个变异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A . 100%B . 50%C . 25%D . 0%8. (2分) (2019八上·龙湖期中) 不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是()A . 中华鲟B . 蜥蜴C . 企鹅D . 蝙蝠9. (2分) (2018九下·海淀期末) 大米既可作为主食解决温饱问题,也可以被加工成各种美味食品,以下对大米利用的叙述合理的是()A . 稻谷收获后,经适当晾晒可抑制呼吸作用,便于保存B . 在有氧条件下,利用酵母菌发酵可制作米酒C . 发霉的大米经清洗后,可以继续放心做成食品食用D . 大米加工越精细,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越丰富10. (2分) (2018八下·博兴期中) 下图是某些微生物的形态图。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B.③④②C.①②③D.①④②【答案】D【解析】沙糖桔的果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果肉中的一条条筋络,含有导管筛管,是输导组织。
2.小明在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找到了一种动物,经观察其具有如下特点: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
则他发现该动物的环境最可能是()A.海水中B.河流中C.潮湿、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D.可能在B处,也可能在C处【答案】C【解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喜欢生活在潮湿、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
所以看到的动物,特点是身体呈蠕虫状,细长,柔软,由许多体节构成,该生物的环境可能是潮湿、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
3.农民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这样做能()A.减少水分蒸发B.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C.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D.促进根毛生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植物的根从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称为根尖,根尖从顶端向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成熟区与土壤溶液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且细胞有大液泡,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解: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保护根尖,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故选:C考点: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4.猪笼草是一种植物,当有小虫子误入它们的“笼子”时,它们会将这些小虫子消化吸收掉,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运动C.生物摄入营养物质D.生物的繁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的叶子上有一个独特的形似笼子的食虫囊,猪笼草的叶笼颜色鲜艳,笼口分布着蜜腺,散发芳香.当昆虫进入笼口后,其内壁非常光滑,昆虫就会滑跌在笼底,笼口盖子闭合,笼壁分泌物就会消化虫体。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如:①制酸奶②酿酒③制醋④生产青霉素⑤做面食,上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①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②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③制醋要用醋酸菌,醋酸菌属于细菌;④制青霉素要用到青霉。
青霉属于真菌;⑤做馒头或面包等面食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
可见B符合题意。
【点睛】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2.在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临时玻片标本时,放少许棉花纤维的作用是()A.看清其纤毛B.给草履虫保温C.设置参照物D.限制草履虫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成放大的像。
活的草履虫可以自由运动,在显微镜下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被放大,不容易观察。
因此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考点:观察草履虫。
3.下列与听觉、视觉形成以及调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鼓膜和视网膜,分别是听觉和视觉的感觉器官B.听觉神经和视神经都是传入神经C.产生听觉和形成物像都在大脑的一定区域D.视觉形成中能否清晰成像取决于睫状体对角膜的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浙江省衢州市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

浙江省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生物试题卷温馨提示:看清题目再作答,相信自己一定会有出色表现!卷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快乐地生活。
下列生活方式对健康不利的是A.不抽烟不酗酒 B.迷恋网络游戏 C.注意膳食平衡 D.与人和睦相处4.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
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5.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
它由下图的反射弧来完成。
其中手部皮肤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 D 效应器6 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A.①和② B.③和④C ⑤和⑥D ⑦和⑧10.2022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严重超标。
部分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气管、肺泡、支气管 B 气管、支气管、肺泡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支气管、气管20.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
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
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
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
一段时问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选择题结束,请仔细检查填涂!★卷Ⅱ二、简答题每空2分。
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_____”标记23.截至5月16日,我省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46例,其中死亡9例,痊愈27例。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有15小题,1-2题每题3分,3-4小题每题3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1.〔3分〕〔2021•衢州〕如图为近日在浙江丽水确认的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大约仔猪大小,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它属于〔〕A.鸟类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解答】解:丽水树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在陆地和水中均能生活,属于两栖动物.应选:C2.〔3分〕〔2021•衢州〕建立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下模型及其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X是肺泡,那么②是静脉血B.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C.①②表示细胞的分裂,③表示细胞的分化D.植物细胞模式图【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假设X是肺泡,那么②是动脉血,A错误;B、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响.可见,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反射弧的结构依次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错误;C、过程①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②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③中细胞的功能、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正确;D、植物细胞结构名称从上向下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图示是动物细胞结构.D错误.应选:C3.〔2分〕〔2021•衢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解答】解:A、低倍镜换高倍镜后,只需转动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了,A错误;B、乙图中,②表示的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看到的细胞数量少,B错误;C、丙图物像在右下方,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C正确;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标准造成的,D错误.应选:C.4.〔2分〕〔2021•衢州〕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以下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C.③的作用是滤过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解答】解:A、①是肾动脉,A错误;B、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确;C、③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错误;D、④肾静脉内是静脉血,D错误.应选:B二、填空题〔每空2分〕5.〔6分〕〔2021•衢州〕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开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氮肥.2〔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局部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3〕把马铃薯块茎埋在土壤中,长出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或营养生殖.【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2〕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局部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阴雨天或黄昏移栽植物,以及对移栽的植物进行遮光的原因.〔3〕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马铃薯属于块茎,把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每块带有一、两个芽眼,然后埋在土壤里,不久芽眼里的芽就能长成植株.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故答案为:〔1〕N 或氮〔2〕蒸腾作用〔3〕无性生殖或营养生殖.6.〔6分〕〔2021•衢州〕花生被称为“长生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质含量也高,被誉为“植物肉〞.它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的种皮有红色、黑色等.〔1〕花生种皮的颜色,这种生物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2〕花生中的蛋白质主要在人体的④〔填序号〕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⑤〔填序号〕.【解答】解:〔1〕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花生中的蛋白质主要在人体的④小肠,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⑤右心房.故答案为:基因;〔2〕④;⑤.三、实验探究题〔7题每空3分,8题每空2分〕7.〔9分〕〔2021•衢州〕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黑暗或无光照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解答】解:〔1〕图中两个装置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A 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瓶由于煮熟的种子,石灰水变化不大,因此B装置起到对照作用.〔2〕图乙,为防止新鲜菠菜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应在黑暗或无光照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否那么,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实验现象不明显.蜡烛熄灭,该现象不能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如氮气、二氧化氮等气体.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故答案为:〔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2〕黑暗或无光照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8.〔6分〕〔2021•衢州〕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 A B C试管中依次参加物质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1ml盐酸溶液1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水浴10分钟37℃37℃37℃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测.猜测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测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响.…〔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测一.〔3〕在原来C组实验根底上,只要继续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测二正确.【解答】解:〔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测.猜测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测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响.…〞〔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没有碳酸钡生成,从而排除了猜测一.〔3〕在原来C组实验根底上,只要继续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测二正确.故答案为:〔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2〕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3〕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四、解答题〔9题5分,10题4分〕9.〔5分〕〔2021•衢州〕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于2021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小麦〔植物〕→人〔志愿者〕.〔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3〕图中①〔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解答】解:〔1〕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局部如二氧化碳和分解者X,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小麦〔植物〕→人〔志愿者〕.〔2〕小麦等植物是生产者,志愿者是动物属于消费者,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3〕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制造氧气,因此图中①〔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故答案为:〔1〕小麦〔植物〕→人〔志愿者〕〔2〕分解者〔3〕①10.〔4分〕〔2021•衢州〕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超过人体的抵抗力时,就会引发疾病.〔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响〔如图〕.当①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①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今年3月以来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孩子属于传染源.【解答】解:〔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响〔如图〕.当①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①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今年3月以来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孩子属于传染源.故答案为:〔1〕抗体〔2〕传染源。
【备战中考】最新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不给分)1.(3分)(2016•衢州)“绿色生活”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分析】生活习惯影响气候,节能低碳知识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只要选项中符合节能减排及低碳生活,均是可以提倡的.【解答】解: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易导致重金属污染,A错误;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B错误;C、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C错误;D、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故选:D.【点评】低碳、经济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经济、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2.(3分)(2016•衢州)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 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过程④表示植物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体的呼吸作用;③表示的是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中散失到大气中,因此是植物的蒸腾作用;②表示植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是植物的光合作用;①表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③是蒸腾作用.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图,弄清甲中各个箭头的含意,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3.(3分)(2016•衢州)如图所示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这一结构层次的是()A.B.C.D.【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A是细胞,B是保护组织,C是叶片,D是植物体,所以只有叶片属于器官.故选:C.【点评】理解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2分)(2016•衢州)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活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活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1a 无成形的细胞核…甲1b 有成形的细胞核 (2)2a 无细胞壁…乙2b 有细胞壁 (3)3a 无叶绿体…丙3b 有叶绿体…丁.A.甲﹣草履虫B.乙﹣酵母菌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分析】生物分类是指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可见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解答】解: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应是大肠杆菌,乙没有细胞壁,应是草履虫,丙没有叶绿体,应是酵母菌;丁有叶绿体,应是衣藻.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几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分析题意,一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5.(2分)(2016•衢州)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机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D.“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分析】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解答】解:A、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A正确;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B正确;C、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C 正确;D、“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而不仅仅是来自母亲,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明确其原理是有性生殖.二、填空题(每空2分)6.(8分)(2016•衢州)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茎(1)在植物分类上,莲属于D植物.A.藻类B.蕨类C.祼子D.被子(2)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红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分别从图甲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再分别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观察物镜,以免损坏实验器材.(3)研究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且这引起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长的需要,莲体内具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征,是环境生长期对莲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4)刚切开的藕极易褐变,这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应反应所致,小江将藕片在开水中烫过后,发现藕片不易褐变,说明酶的催化作用易受温度的影响.【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解答】解:(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藕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研究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且这引起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长的需要,莲体内具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征,是环境生长期对莲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衢州市2016年中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不给分)1.(3分)(2016•衢州)“绿色生活”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分析】生活习惯影响气候,节能低碳知识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只要选项中符合节能减排及低碳生活,均是可以提倡的.【解答】解: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易导致重金属污染,A错误;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B错误;C、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C错误;D、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故选:D.【点评】低碳、经济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经济、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2.(3分)(2016•衢州)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 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过程④表示植物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体的呼吸作用;③表示的是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中散失到大气中,因此是植物的蒸腾作用;②表示植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是植物的光合作用;①表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③是蒸腾作用.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图,弄清甲中各个箭头的含意,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3.(3分)(2016•衢州)如图所示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这一结构层次的是()A.B.C.D.【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A是细胞,B是保护组织,C是叶片,D是植物体,所以只有叶片属于器官.故选:C.【点评】理解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2分)(2016•衢州)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活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活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1a 无成形的细胞核…甲1b 有成形的细胞核 (2)2a 无细胞壁…乙2b 有细胞壁 (3)3a 无叶绿体…丙3b 有叶绿体…丁.A.甲﹣草履虫B.乙﹣酵母菌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分析】生物分类是指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可见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解答】解: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应是大肠杆菌,乙没有细胞壁,应是草履虫,丙没有叶绿体,应是酵母菌;丁有叶绿体,应是衣藻.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几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分析题意,一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5.(2分)(2016•衢州)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机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D.“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分析】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解答】解:A、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A 正确;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B正确;C、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C正确;D、“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而不仅仅是来自母亲,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明确其原理是有性生殖.二、填空题(每空2分)6.(8分)(2016•衢州)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茎(1)在植物分类上,莲属于D植物.A.藻类B.蕨类C.祼子D.被子(2)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红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分别从图甲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再分别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观察物镜,以免损坏实验器材.(3)研究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且这引起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长的需要,莲体内具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征,是环境生长期对莲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4)刚切开的藕极易褐变,这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应反应所致,小江将藕片在开水中烫过后,发现藕片不易褐变,说明酶的催化作用易受温度的影响.【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解答】解:(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藕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研究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且这引起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长的需要,莲体内具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征,是环境生长期对莲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4)刚切开的藕极易褐变,这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应反应所致,小江将藕片在开水中烫过后,发现藕片不易褐变,说明酶的催化作用易受温度的影响.故答案为:(1)D;(2)物镜;(3)自然选择;(4)温度。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结合具有的实例分清是生物与环境的影响结果.7.(4分)(2016•衢州)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过程的进行,健康人体内胰岛素(填一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Ⅰ、Ⅳ(填序号)Ⅰ.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Ⅱ.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Ⅳ.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分析】(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图甲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消化,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C葡萄糖.【解答】解:(1)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属于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2)Ⅰ、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时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故此曲线能够表示;Ⅱ、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线不能表示;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此曲线不能表示.Ⅳ、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线能表示.故答案为:(1)胰岛素;(2)Ⅰ、Ⅳ.【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流经各种器官时成分的变化.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8.(6分)(2016•衢州)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水分.(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空气.【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1)在实验时,可可同学每组各用5条蚯蚓做实验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水分.(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需要呼吸空气中氧,大雨过后土壤缝隙被水填满空气减少,蚯蚓为了呼吸纷纷钻出地面.故答案为:(1)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水分;(3)空气【点评】解决此题要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四、解答题9.(6分)(2016•衢州)在我市某生态农场的稻田里套养大闸蟹,大闸蟹以稻田里的害虫、螺蛳及鱼虾等为食,不但生长快,而且还提高了水稻的品质.为实现“万元田”目标,又在水塘里种荷养鱼、田埂上栽种果树、大棚内种植草莓,把农场打造成集垂钓、采摘于一体的生态休闲之地.请回答.(1)该稻田中所有的大闸蟹可以看作一个种群(选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2)该农场生态系统比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不易发生虫害,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3)为提高大棚内蓝莓的产量,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写出一条即可)【分析】①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解答】解:(1)该稻田中所有的大闸蟹,它们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形成的群体,可以看做一个种群.(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3)要想提高大棚内蓝莓的产量,就需要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制造,可以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故答案为:(1)种群(2)自动调节能力(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点评】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