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的新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探讨
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策探讨

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策探讨摘要: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遵循可持续开发、高效、公平、节约等原则,在有效保护水资源、合理增加供给及抑制需求的情况下,采取非工程和工程措施统筹调配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水资源,以满足经济、环境、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对水资源在质量数量、空间、时间上的要求,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及其效益最大化。
配置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趋势对水资源的要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条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水资源布局,明确总体配置策略,提出各分区土地利用调整与产业发展方向、水资源利用方式与开发重点、水资源配置格局与社会管理要求等。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策引言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后任何地球生物都将无法生存。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染极大的影响了水资源的品质。
水源污染、水资源枯竭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东多稀少的分布特点,并且随着工业发展水源污染问题极为严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并制定了许多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枯竭和污染问题,但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依然不容乐观。
1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实行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弥补中国自然资源先天不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严重的必然选择,其中主要包含了科学合理进行对区域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环境保护,包括及时科学合理的进行外河域补水。
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当前中国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状态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也包含了建立生活生产中和自然环境与水质管理相关的法律制约,和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技术手段推动水污染物资源化的政策措施。
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外流域地区补水是条件,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本区自然资源也是前提,二者相互促进,甚至可以互补。
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奎屯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奎屯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摘要】近年来,奎屯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制约因素。
论文立足于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在优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条件下,综合考虑全社会节水、水污染防治等措施,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提出符合实际的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生态需水;供需研究1、流域概况奎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部,准葛尔盆地南部,流域气候干燥,其中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1.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85mm,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流域水系主要由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三条河流组成,均发源于天山北麓,属山溪性多泥砂河流,三河流经奎屯市、乌苏市和农七师灌区后,在下游汇集于奎屯河,最终注入艾比湖。
三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58亿m3,其中奎屯河6.43亿m3、四棵树河2.90亿m3、古尔图河3.25亿m3。
流域中下游属塔城地区乌苏市林场和博州精河县林场,是我国最大的野生白梭梭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保护区之外约600万亩范围由河谷林、梭俊林和其它旱生型植物琵琶、琐琐、红柳、蒿属、胡杨等形成的荒漠植被区,是奎屯河流域西北部的天然屏障。
这些天然荒漠植被区主要依靠适宜的地下水位提供水源,同时当地的天然降水也为其提供了部分的水源。
2、存在的主要问题近些年来,由于河道上中游引水量大大增加,在正常年份已无水进入艾比湖,进入三河下游的甘家湖水量也大量减少,国家级白梭梭保护区已呈现衰败景象。
山区因过牧,使流域水源区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灾害性洪水增加。
新兴工业及城市水资源极度短缺,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严重。
近年来,流域的小城镇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
山区缺少控制性工程,洪水灾害严重,现有平原水库带病运行。
3、奎屯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及方案研究在现有水资源配置格局下,对奎屯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水平年进行供需分析,可以充分了解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规划水平年合理配置水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摘要】:湖泊湿地是干旱区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对维持“山地—绿洲—荒漠—湖泊(MODELS)”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艾比湖湖泊湿地独特的地理与生态区位使其生态过程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近60年来,在自然背景与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艾比湖湖泊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裸露湖底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源区之一,艾比湖流域成为新疆仅次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第二大生态退化区。
本文以艾比湖湖泊湿地为研究靶区,以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现状、动态过程的生态要素表征、退化驱动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地学、生态学、水文学、恢复生态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遥感解译、模型构建等方法,分析和探讨了艾比湖湿地水体、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异,湿地面积变化,水、土、植被等生态要素的变化,湿地与非湿地之间的转化,湖泊湿地生态过程的自然与人为驱动力等问题,并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结合收集到的水文、气象、社会经济资料,构建出艾比湖湖泊湿地退化驱动机制模型,依据模型对湖泊湿地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近60年来艾比湖湖泊湿地退化严重。
湖泊湿地面积萎缩导致裸露湖底演化成为沙尘暴源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和湖滨荒漠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
(2)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在水体、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空间分异表现显著。
艾比湖湿地五种主要水体类型中,浅层地下水各项理化指标空间分异最为显著,泉水各项理化指标空间分异最不突出。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表明湖泊湿地动态过程对土壤质量有较大影响。
艾比湖湿地不同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285-1,Margalef指数和Gleason指数在表征研究区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均表明艾比湖湖泊湿地植物物种丰富,植物生态优势度差异较小,在0.2321-1之间变动。
艾比湖调研报告

艾比湖调研报告艾比湖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艾比湖位于某省某市,是该市最大的人工湖泊,也是该市的著名旅游景点。
湖水清澈,湖岸线长,四季景色各异,在市民和游客中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艾比湖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竞争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调研内容:①艾比湖的自然环境和水质状况;②艾比湖的设施和景观设置;③艾比湖的游客数量和游客满意度;④艾比湖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 调研方法:①实地考察: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团队实地考察了艾比湖,包括湖泊水质采样和测量、设施和景观的观察和评价;②问卷调查: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通过在湖区和周边地区发放和收集,获取游客的满意度和意见反馈;③网络调查: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相关调查问卷,收集更广泛的意见和反馈。
三、调研发现1. 艾比湖的自然环境和水质状况良好,湖区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
2. 艾比湖的设施和景观设置丰富多样,包括湖岸步道、儿童游乐设施、观景台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艾比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尤其是夏季和节假日,游客数量较大。
但部分游客对湖区的清洁度和服务质量表示不满。
4. 艾比湖的市场竞争力较强,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但在国内外同类型旅游景点市场中的竞争压力也不可忽视。
5. 艾比湖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水上项目和运动设施,提升湖区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四、建议与改进措施1. 加强环保意识:提升湖区的清洁度,加强湖水保护工作,保持湖区水质的稳定和优良。
2. 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湖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改善游客的满意度,争取更多口碑好评。
3. 开拓新市场:将艾比湖的特色宣传到更广泛的国内外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
与旅行社合作,制定特色旅游线路,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金额。
4. 推动发展项目:在湖区增加更多的水上项目和娱乐设施,提升湖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马俊英;李新琪
【期刊名称】《新疆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5(027)002
【摘要】分析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功能区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4个方面提出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遏制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页数】3页(P5-7)
【作者】马俊英;李新琪
【作者单位】新疆环科院,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乌鲁木
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措施研究 [J], 柯学莎;谈昌莉;徐成剑;付青
2.我国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战略与对策研究报告我国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战略运筹研[J],
3.艾比湖流域核心区景观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调控措施研究 [J], 李新琪;朱海涌;仲嘉亮
4.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J], 赵鑫
5.基于KJ法的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J], 唐海萍;陈海滨;李传哲;徐广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探讨

水利水电技术 第 3 8卷
20 0 7年第 1 0期
艾 比湖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保护 措 施 的探 讨
杨 俊 柏
( 新疆 水利 水 电勘 测设 计研 究 院 ,新 疆 乌鲁木 齐 800 ) 300
【 摘
要】 就 艾 比湖流域 生 态环 境保 护的 对策提 出一 些建议 :( ) 1 建立 艾 比湖 自然保 护 区和相 应 的管
理机构 ;( ) 2 建设 河岸林 ;( ) 禁地 下水 超采 ;( ) 3严 4 发展 饲草基 工 5规
程等。
【 关键 词】 艾 比湖 ;生 态环 境 ;保 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 2 3 25 V 1 (4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8 0 20 ) 00 1—3 0 0 0 6 (0 7 1 —0 4 0
( i i gSre n ei stt o t eore n doo e,f t q 80 0 , i i g h a Xn a uvyadD s nI tu f e R sucs dHyrp w r 0 l i 30 0 X n a ,C i ) jn g n i e Wa r a rm j n n
Dic so n pr e to me s r sf r e o- n i o m e to nur La a e s d s us i n o ot c in a u e o c e v r n n f Ebi ke W t r he
Y ANG J n b i u — a
Ab ta t o u g s o so h o n e me s r s frt e p oe t n o e e o e vr n n fE iu a e W aes e r u s r c :S me s g e t n n te c u tr a u e o r tci f c — n i me to b n L k t rh d a e p t i h o h t o r
新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新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摘要】:艾比湖是新疆第二大湖泊,也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湖面面积约为1200km~2。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流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湖面面积逐渐减少,萎缩到目前的542Km~2左右。
根据资料统计,在过去的20年中,大风每年从湖底卷起的盐沙有480万吨使数百里外的乌鲁木齐也受到风沙的侵袭,已是目前新疆最大的两大风沙源之一。
由于过度开发,该地区60%的林木被毁坏。
同时,还有大片的土地被荒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流域若不进行适当的人口、农业、工业发展速度的控制,逐年增长的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水势必造成艾比湖水资源匮乏,面临干缩的危险。
因此,本文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我国西部开发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的原则下,探讨艾比湖流域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实验室分析,结合3S技术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基础上掌握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水环境问题。
认为要优化配置流域水资源,使社会、经济、生态得以协调发展,有必要进行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水资源控制系统的模型,并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仿真试验和计算。
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来分析和研究流域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探讨流域在当前水资源约束下对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承载力,并提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政策建议。
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流域水资源是比较紧缺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尚低,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较大潜力。
但天然河流来水与需水过程有明显的矛盾,精河流域的春旱、博河流域的夏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流域地表水环境目前未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
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宏观节水研究——艾比湖流域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新探

湖 水 量 全 部 由 博 河 精 河 流 域 水 量 承 担 。 2 0 年 流 0 7
域 经 济 社 会 引 水 总 量 3 . 0 亿 n , 湖 水 面 积 46 23 f l 0 k m , 2 07年 流 域 经 济 社 会 用 水 占 流 域 水 资 源 总 量 0
念 ,提 出 宏 观 节 水 概 念 , 包 括 宏 观 层 面 和 制 度 层 面 节 水 。 在 对 宏 观 层 面 产 业 结 构 、 种 植 业 结 构 对
应 的 用 水 结 构 进 4- 究 时 发 现 , 宏 观 节 水 效 应 十 分 显 著 , 在 流 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规 划 和 水 资 源 配 置 5研
决 。
4 . 3 。 水 资 源 可 利 用 量 仅 为 2 . 7亿 m 。 98% 72
自 17 9 7年 以 来 , 奎 屯 河 流 域 完 全 拦 截 地 表 水 ,
奎 屯 河 、 四 棵 树 河 和 古 尔 图 河 无 水 入 湖 ,艾 比 湖 入
对 应 于 国 民 经 济 宏 观 层 面 和 灌 溉 技 术 微 观 层
中应 当给 予 高 度 法 规 , 强 化 需 水 管 理 , 建 立 合 理 水 价 形 成 机
制 , 明 晰 水 权 , 发 挥 市 场 配 置 资 源 和 价 格 调 配 资 源 机 制 , 建 立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 开 征 生 态 税 , 合 理 调 整 规 范 用 水 主 体 行 为 , 促 进 节 约 用 水 , 实 现 水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 保 障 经 济 社 会 可持 续 发 展 。 关 键 词 : 宏 观 节 水 ; 水 资 源 配 置 ; 产 业 结 构 ; 种 植 业 结 构 ;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 艾 比 湖 ; 新 疆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3( 4 V 1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一 4 8 2 1 1 — 0 9 0 6 l 1 0 ( 0 0) 2 0 3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提供合理 的水资源配置依据。
关键词 : 水资源; 合理配置 ; 生态 ; 比湖流域 艾
中 图分 类 号 :15 S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1 4 3 (090 Oo 一 6 10 — 3020 }2一 36 o
Su y o t n l lc t n M o e fW a e s u c sf r t d n R Al o o
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基础 , 采用水文 长系列模拟计算方法 , 优先满足重点生态环境保护 目标的用水 , 体现 了面 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思想。所采用的配置模 型是 由系统集合 、 参数 、 变量、 目标函数 、 平衡 方程及约束条件 、 数 据库等组成 , 将流域 系统 网络图构成的水传输拓扑关 系、 需水数据 、 工程参数 、 调度规则 、 方案组合等作为模型
KyL brt y o ai E o g Uu q 80 4 C i ; .B r l yrl i lRsuc S r y B r u e aoa r O s cl y, r i 30 6 hn 3 ot a H do g a e r uv u a n o f s o m a a oc o e e e
的输入 , 利用 世界银行和美 国 G M 公 司研制的通用数学模型 系统( A ) A S G ^ 对该模 型进行求 解计算 。通过 运
行 艾 比湖 流 域 水 资 源 合 理 配 置模 型 , 行 水 资 源 配 置分 析 并 提 出推 荐方 案 , 艾 比 湖流 域 水 资 源 综 合 规划 决 进 为
Xna g,B l Xnag 8 30 , i ) iin j o i i 34 0 C n e jn h a
Ab ta t Rain lwae eo re l c t n i n fte e e t e c nmlnf s I s i h u ti a l tr s r c : t a trrs u c s al a o S o e o h f ci o t la u℃ n t e s san b e wae o o i v rs u c su l a o e re t i t n.Th o g wae eis o i lt g me o s i a o td i o sr c n e r t n lal ain o i zi e ln tr sre fsmua n t d s d pe n c n tu t g t a o a lo t i h i h i c o mo e fwae e u c so e b sso e wae e u c ss p l d ma d a ly i n Eb n rL k a i ,whih d lo trr s r e n t a i ft trrs re u p y— e n na ssi iu a e b s o h h o n c h roi o s t fig te wae s fe oo ia n s i y a p rt t a syn tru e o c lgc le  ̄mn n r tcie tr e n mb d e e wae eo re i h me tpoe t ag ta d e o is t trrs u c v h s al ain ie lg lo to d oo y. Ad p e al ain mo e i o o e f s se a g e ain, p rmee , v ra l , tre c o td l t d l s mp sd o ytm g rg t c o o c o aa tr aib e ag t fn t n ,b a c q a o n o sr itc n i o u ci o l a n e e u t n a d c n t n o d t n,d t a e ec ,wh s n u sfo 山e b sn s se n t r i a i aa b s t . o e ip ti rm a i y tm ewok
( . 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新 鸟鲁木齐 804 ; . 306 2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 实验室, 鸟鲁木齐 83o ) 34o 80 4 ; 306 3 新疆博尔塔拉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 新疆博乐
摘
要: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 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 之一 。艾 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是
新 疆农业科 学 2 0 ,6 2 :0 —3 1 0 94 ( ) 36 1
X n agA r u ua Si cs i i g cl rl c ne jn i t e
面 向生 态 的新 疆艾 比湖 流域 水 资源 合 理配 置模 型探 讨
董 雯 刘 志辉 ’ , 健 3 , ~朱
p tr sc e a rr s r t o g rl o ,h q in a r a , r et aa e r, e odig ue, iue uha t t a f so l y e t n te eu i w t t po r t sh n l c s h w et e p o a n i r r g ed a j p m e c d r
E oo i l agt i b u a eB s f ni g clgc re E i rL k ai o j n aT sn n n Xi a
DO G e L U Z i u Z U i 3 N W n , I h —h i 一, H Ja n
( . oee fRsuc n ni n et c ne ii g U i rt, rm i80 4 hn 2 Xna g 1 C lg e r s d E vom n l i c ,Xna n e i Uu q 30 6 C i l o oe a r a Se jn v sy a; . ii 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