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北京二中季亚利2006年高考研讨讲义资料

合集下载

2006高考模拟试题(一)

2006高考模拟试题(一)

2006高考模拟试题(一)2006.10 说明:本套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三部分,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s the most probabl 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They are host and guest.B. They are waiter and customer.C. They are husband and wife.2.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At the hospital.B. At the airport.C. At the post office.3.Why will the woman go to London?A. To have a look at London.B. To go with her friend.C. To spend the weekend.4.What’s the woman’s job?A. She is a saleswoman.B. She is a waitress.C. She is a hotel clerk.5.How is the weather now?A. It’s snowing.B. It’s raining.C. It’s clea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物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钟. 第I 卷(选择题共40 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下列说法:①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的相干性 ③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续的,因此辐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①②③2. 下列关于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C .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3. 如图所示,真空中 A 、B 两点固定两个等量正电荷,一个具有初速度的带负电的粒子仅在这两个电荷的作用下,可能做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曲线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 4. 如图所示,长为L 的金属导线弯成一圆环,Q 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磁场垂直环面向里,化t=0时,P 、Q 两板电势相等。

两板间的距离远小于环的半径, 不带电 所带电荷量与t 成正比2KL C 带负电,电荷量是KL C5. 如图,质量为 3kg 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1kg在物块的木板上,它们之间有 摩擦,木板足够长,两者都以 4m/s 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当木板的速度为2.4m/s时,物块A .加速运动 C .匀速运动6. 如图所示,装满土豆的木箱,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②激光有较好④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C .②④D .①②④B •体积减小,压强一定增大D .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P 、导线的两接在电容为 C 的平行板电容器上, B=B °+Kt ( K>0 )随时间变经时间t 电容器P 板()磁感应强度以带正电,电荷量是心B .减速运动 D .静止不动卩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mg7•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双腿弯曲使重心又下降了0.5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为自身重力的()A . 2 倍B . 5 倍C. 8 倍 D . 10 倍& 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周期为T。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设函数)(x f 满足)4()(x f x f -=且当2>x 时,)(x f 是增函数,则)1.1(9.0f a = ]4[l o g )9.0(211.1f c f b == 的大小关系是( )A .c b a >>B .c a b >>C .b c a >>D .a b c >>2.设偶函数)0,(||log )(-∞-=在b x x f a 上递增函数,则)2()1(++b f a f 与的大小关系 是( )A .)2()1(+=+b f a fB .)2()1(+>+b f a fC .)2()1(+<+b f a fD .不确定3.函数)2(log ax y a -= 在[0,1]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 )A .(0,1)B .(1,2)C .(0,2)D .),2[+∞4.已知0>c ,设p :函数x c y =在R 上单调递减。

1|2|:>-+c x x Q 不等式的解集为R 。

如果p 和Q 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c 的取值范围 ( )A .)21,0( B .)1,0(C .),1(+∞D .),1[]21,0(+∞ 5.已知:10<<<<a y x 则有( )A .0)(log <xy aB .1)(log 0<<xy aC .2)(log 1<<xy aD .2)(log >xy a6.设函数⎪⎩⎪⎨⎧>≤-=-)0()0(12)(21x xx x f x 若00,1)(x x f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1,+∞)C .),0()2,(+∞--∞D .),1()1,(+∞--∞ 7.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x x x f x x f x f 2)(]2,0[)(3)2(2-=∈=+时当,则当 )(,]2,4[x f x 时--∈的最小值是( )A .-1B .31-C .91 D .91-8.已知方程0)2)(2(22=+-+-n x x m x x 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相为41的等差数列,则 |m -n|=( )A .1B .21 C .83 D .43 9.在不等边△ABC 中,a 为最大边,且222c b a +<则A ∠的范围是( )A .ππ<<A 2B .24ππ<<A C .23ππ<<AD .20π<<A10.若xyy x y x 则,lg lg )lg(2+=-的值等于 ( ) A .253± B .253+ C .253- D .215+11.已知:0)(,)1,1(123)(00=-+-=x f x a ax x f 使内存在在区间,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51,1(-B .),51(+∞- C .),51()1,(+∞--∞D .)1,(--∞12.设集合A B A x x B a x x A =<=<-= 若},2|{},0|{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a B .4≤a C .40≤<a D .40<<a 二、填空:(每空4分,共16分)13.方程a kx x +=-|52|对所有R k ∈有解,则a 的范围是 . 14.已知:y x y y x x ,,6log 6log 53则=+=+的大小关系是 .15.计算=-+++-2004)12(32132i ii. 16.若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0,1],则)13(-x f 的定义域为 .三、解答题:(共74分) 17.(12分)某公司规定:一个车间,班组在一个季度里,如果1个月安全生产无事故且完成任务,则可得奖金900元;如果有2个月安全生产无事故且完成任务则可得奖金2100 元;如果有3个月安全生产无事故且完成任务,则可得奖金3300元;如果3个月都出 现安全事故且未完成任务,则不得奖金。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生物试卷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生物试卷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生物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说明:本卷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1.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组织做实验材料的是()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观察细胞质的流动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⑤DNA的粗提取与鉴定A.①②B.②③C.③⑤D.②④2.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使细胞()A.表现出明显的全能性B.分化形成各种细胞和组织C.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D.形成单倍体植株3.为硝化细菌提供碳源、氮源、能源的分别是()A.CO2、N2、光B.CO2、NH3、NH3C.C6H12O6、N2、NH3D.C6H12O6、NH3、N24.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色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自然突变D.人工诱变5.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6.夏夜一些昆虫会聚集在路灯下;刚孵化出的灰腿鹅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幼年黑猩猩学习成年黑猩猩的动作从树洞中取食白蚁。

以上行为依次属于()A.本能、模仿、条件反射B.趋性、模仿、本能C.非条件反射、本能、印随D.趋性、印随、模仿7当细胞从阶段1过渡到阶段2时A.只吸收水分B.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C.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D.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8.右图为某种微生物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

在发酵工程中利用该种微生物来生产大量氨基酸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酶①浓度B.在高温、高压下发酵C.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D.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9.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中培育数小时后,对该细胞的相关结构进行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集中于()A.核仁、质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膜、核仁和核糖体C.细胞核、核糖体和液泡D.线粒体、核仁、核糖体和叶绿体10.水稻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则水稻种子贮存养料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条数为()A.12 B.24 C.36 D.4811.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结番茄全为黄果,遗传方式为细胞质贵传B.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Rrr,含三个染色体组C.由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上,结的全是黄果D.若形成75粒种子,则需要150个精子参与受精作用12.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大肠杆菌基因中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13.下列生物中,不具有核膜的生产者是()A.细菌和真菌B.绿藻和真菌C.硝化细菌和蓝藻D.衣藻和酵母菌14.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15.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细胞中ATP的含量D.组织液中的含氧量16.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病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

06高考试题预测讲座 .ppt[整理]-人教版

06高考试题预测讲座 .ppt[整理]-人教版
3
2005年高考难度系数如下表:
全国Ⅰ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卷一 整卷
难度系数 0.78 0.75 0.65 0.60 0.58 0.50 0.35 0.60 0.60
全国Ⅰ卷
22
23
24
25
卷二
0.42
难度系数 0.34 0.58 0.15 0.17
0.30
4
二、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27
③注意考查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如运用图象表示物理量的关系:题18的波动 图线,题19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题25在y轴上画出距离y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运用几何图形来解决物理问题:如题20利用 轨迹图的动态变化来确定带电粒子可能经过 的区域范围。
28
第二部分 2006年高考物理复习建议
1.物理试题分值及考点分布特点,如下表:
题号 14 15 分值 6分 6分 知识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超重 考点 17、18 23 能力 要求 Ⅱ Ⅰ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电荷守恒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 周 期、加速度
111
54 1第二定律、圆周运动中的向心 力
23
5.注重多种能力考查。 ①计算题突出考查 了分析综合能力。如题23既考查了人与跳蚤 运动过程的分析,又考查人与跳蚤起跳过程 的联系;题24既考查了挂钩分别挂上物体C、 D后各物体的运动和能量转化过程分析,又 考查了前后两个过程中隐含的弹性势能相 等的内在联系;题25既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 场中的运动过程分析,又考查了学生对匀速 圆周运动、光敏电阻特性、电路分析、带电 粒子运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30
2.阅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 ⑴基本功不扎实,数学基础薄弱,运算能力差。 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体现了基 本功不扎实。计算不准确目前已经成为同学 们解题中的突出问题了,大家在平时学习中 主观上排斥复杂的运算,认为解题有思路就 可以了,或由于平时用计算器,造成大型考 试中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计算失误多,从成 绩上看“做不对”与“不会做”没有区别。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摸拟试题解析样本29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摸拟试题解析样本29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摸拟试题解析样本29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满足A ≠⊂B 的非空集合A 、B 的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若任取x ∈A ,则x ∈B 是必然事件 ②若x ∉A ,则x ∈B 是不可能事件 ③若任取x∈B ,则x ∈A 是随机事件 ④若x ∉B ,则x ∉A 是必然事件A.1B.2C.3D.4 2.函数y =|x -3|-|x+1|A.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B.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0C.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4D.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3.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81.2,4.4B.78.8,4.4C.81.2,84.4D.78.8,75.6 4.设z ∈C ,且z+2的辐角主值为3π,z-2的辐角主值为65π,那么z 等于 A.i 2321+- B.i 2123+-C.i 3+-D.i 31+-5.直线y =x+m 与曲线x y 12=-有两个不同交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A.(-2,2)B.(-2,-1]C.(-2,1]D.[1,2)6.在(1+x)5+(1+x)6+(1+x)7的展开式中,含x 4项的系数是通项公式为a n =3n-5的数列的A.第3项B.第11项C.第18项D.第20项7.已知数列{a n }共有n 项,且通项k n k k C 2a =,则此数列的各项之和S 为 A.3nB.3n-1C.n ·2nD.不存在8.已知函数)6x cos(x sin )x (f π-ω+ω=的图象上相邻的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是23π,则ω的一个值是 A.32 B.34C.23D.439.已知f(x)=1-(x-a)(x-b),并且m 、n 是方程f(x)=0的两根,则实数a 、b 、m 、n 的大小关系可能是A.m <a <b <nB.a <m <n <bC.a <m <b <nD.m <a <n <b 10.对于函数⎩⎨⎧<≥=)x cos x (sin x cos )cosx x (sin x sin )x (f 时时,下列四命题中正确的是A.该函数的值域是[-1,1]B.当且仅当2kx 2x π+=(k ∈Z)时,该函数取得最大值1 C.该函数是以π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 D.当且仅当2k π+π<x <2k π+23π(k ∈Z)时,f(x)<0 11.MN 是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段,点P 是线段MN 上除M 、N 外一动点,若点A 是a 上不同于公垂线垂足的一点,点B 是b 上不同于公垂线垂足的一点,△APB 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均有可能12.某商品进货规则是:不超过50件,按每件b 元,若超过50件,按每件(b-30)元.现进货不超过50件花了a 元,若多进11件,则花费仍为a 元,设进货价都是每件整元,则a 等于A.1980B.3690C.6600D.7200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点P(a ,3)到直线4x-3y+1=0的距离等于4,且在不等式2x+y-3<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14.函数y =(sinx-3cosx)(cosx-3sinx)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___. 15.过双曲线1by ax 2222=-的右焦点F(c ,0)的直线交双曲线于M 、N 两点,交y 轴于P 点,则NFMF 22b a 2.类比双曲线这一结论,在椭圆1b y a x 2222=+(a >b >0)中,NFMF是定值_______________.16.已知函数f(x)=|x 2-2ax+b|(x ∈R).给出下列命题:①f(x)必是偶函数;②当f(0)=f(2)时,f(x)的图象必关于直线x =1对称;③若a 2-b ≤0,则f(x)在区间[a ,+∞]上是增函数;④f(x)有最大值|a 2-b|.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将一个各个面上均涂有红颜色的正方体锯成6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1)从这些小正方体中任取1个,其中恰好有奇数个面涂有红颜色的概率是多少?(2)从这些小正方体中任取2个,至少有一个小正方体的某个面或某几个面涂有红颜色的概率是多少?18.(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是S n ,数列{b n }满足:b 1=a 1,a n =-S n +n ,b n+1=a n+1-a n . (1)求证: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并写出其通项公式;(2)求a n 的通项公式;(3)求n n a lim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1)在棱AD 上有一点P ,当P DP A为多少时,使二面角D 1-PC-D 的大小等于60°?(2)在(1)的条件下,求直线A 1B 1与平面CD 1P 所成的角.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OFQ 的面积为26,且∙=m.(1)设6<m <46,求向量OF 与FQ 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2)设以O 为中心,F 为焦点的双曲线经过点Q(如图),且|OF |=c ,m =(146-)c 2,当||取最小值时,求此双曲线的方程.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点F(0,415),上半平面内的点P 到F 和x 轴的距离之和为417. (1)求动点P 的轨迹;(2)设动点P 的轨迹是C 1,曲线C 1交y 轴于M ,A 、B 是曲线C 1上满足∠AMB =2的两点. 证明:直线AB 与y 轴交于一定点.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f(x)=ax 2+bx+c(a >b >c),f(1)=0,g(x)=ax+b. (1)求证:函数f(x)与g(x)的图象有两个交点;(2)设f(x)与g(x)的图象的交点A 、B 在x 轴上的射影为A 1、B 1,求|A 1B 1|的取值范围;(3)求证:当x ≤-3时,恒有f(x)>g(x).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 1.C2.C 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研究.3.A 数据变化后,平均数改变而方差不变.4.D5.B 利用数形结合研究直线系y =x+m 与半圆x 2+y 2=1 (x≥0)的交点情况. 6.D7.B 利用二项式定理展开(1+2)2.8.A 函数y =Asin(ωx+ϕ)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相距半个周期.9.A 因为(x-a)(x-b)=0的两解为a 、b ,又m 、n 满足(x-a)(x-b)=1>0,故m 、n 不可能介于a 、b 之间.10.D 利用数形结合研究f(x)的性质.11.B 利用在△ABC 中,若a 2+b 2<c 2知C 为钝角,则本题中∠APB 为钝角. 12.C 设进货件数为x(39<x≤50),由题意得bx =(b-30)(x+11),从而11)11x (30b +=,由条件得x =44. 二、填空题13.(-3,3) 由点线距离公式得a =7或-3,代入2x+y-3<0得a =-3. 14.π 15.22b a 2-用特值法去研究.16.③ 当a 2-b≤0时,f(x)=x 2-2ax+b ,图象的对称轴为x =a ,开口向上,③对. 三、解答题17.解:切割后有0、1、2、3个面涂有红色的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分别为8、24、24、8.因此有 (1)2164248P 1=+=. 6分(2)7271C C 1)A (P 1P 264282=-=-=. 12分18.(1)证明:a n =-S n +n ,a n+1=-S n+1+n+1,故a n+1-a n =-a n+1+1,a n -a n-1=-a n +1, 从而(a n+1-a n )-(a n -a n-1)=-(a n+1-a n ),(a n+1-a n )=21(a n -a n-1), 故n 1n n )21()21(21b ==-∙. 4分 (2)提示:用叠加法求a n =n211-. 8分 (3)1.12分19.解:(1)设PD =x ,AB =1,作DE⊥PC 于E ,可得22x =,比值为2-1. 6分 (2)30°.12分20.解:(1)由已知,得⎪⎩⎪⎨⎧=θ=θ-π∙∙∙.m cos ||||,62)sin(||||212分∴tan θ=m64,∵6<m <46, 4分 ∴1<tan θ<4,则4π<θ<arctan4.6分(2)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1by a x 2222=-(a >0,b >0),Q(x 1,y 1),则FQ =(x 1-c ,y 1).∵△OFQ 的面积是62|y ||OF |211=, ∴c64y 1±=. 又由FQ OF ∙=(c ,0)·(x 1-c,y 1)=(x 1-c)c =(46-1)c 2, ∴x 1=46c, 8分12c968c 3y x ||222121≥+=+=, 当且仅当c =4时,||最小.此时Q 的坐标为(6,6)或(6,-6).由此可得⎪⎩⎪⎨⎧=+=-.16b a ,1b6a 62222 解得⎩⎨⎧==.12b ,4a 2211分故所求方程为112y 4x 22=-.12分21.解:(1)设P 点到x 轴的距离为|PQ|,P 到直线y =415的距离为|PR|. ∵|PF|+|PQ|=417, ∴|PF|=417-|PQ|=|RQ|-|PQ|=|PR|. ∴P 点的轨迹是以F(0,415)为焦点,y =417为准线的抛物线在上半平面的部分,方程为x 2=-(y-4)(y >0).7分(2)证明:设A(x 1,4-x 12),B(x 2,4-x 22), 又M(0,4),∴AM k =121x x-=-x 1, BM k =-x 2.∵MA⊥MB,∴x 1·x 2=-1,AB 的方程为121212221x x x x )x 4()x 4()x 4(y --=-----.由x 1≠x 2得(x 1+x 2)x+y-3=0,它与y 轴的交点为(0,3),是一个定点. 14分22.(1)证明:由⎩⎨⎧+=++=bax y c bx ax y 2ax 2+(b-a)x+(c-b)=0,△=(b-a)2-4a(c-b).∵f(1)=0,∴a+b+c =0,且a >b >c, ∴a >0,c-b <0,故△>0.∴函数y =f(x)与y =g(x)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4分(2)解:设方程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a b a -,x 1·x 2=abc -, ∴|A 1B 1|=|x 1-x 2|=21221x x 4)x x (-+ =a bc 4)a b a (2--- =a c2a 4)a c a 2(2+-+ =a c 4)ac (2-=4)2ac(2--. ∵a >b >c ,a+b+c =0,∴⎪⎩⎪⎨⎧--=>>>.c a b ,a c a b 1,0a∴1>a c a -->a c ,即1>a c 1-->a c. ∴-2<a c <21-,49<(ac -2)2-4<12. ∴23<|A 1B 1|<23. 即|A 1B 1|的取值范围是(23,<23). 8分(3)证明:令F(x)=f(x)-g(x),∴F(x)=ax 2-(a-b)x-b+c =ax 2-(2a+c)x+(a+2c). ∵x≤-3,∴x 2≥3且-x≥3>1,又2a+c >0,∴-x(2a+c)>2a+c.∴F(x)>3a+(2a+c)+(a+2c)=3(2a+c)>0.∴f(x)>g(x). 12分。

2006年高考模拟试题

2006年高考模拟试题

2006年高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O 16 Ne 20 Na 23 S 32 Fe 56 Cu 64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 B .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C .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或战栗)”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D .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并未带走热量,只有汗液蒸发才使热量散失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一枚叶片从幼到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光合作用强度是不会改变的B .在植物群落的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空间的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只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基因型无关D .若光照强度相同,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阴生植物 3.图1示一人工种子。

下列与人工种子的培育生产过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B.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4.下列诸项陈述正确的是 ( )A.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豆科植物在某地栽培不结根瘤,是因为该地土壤无根瘤菌B.提高农田的光照强度,增大田间的昼夜温差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C.2,4-D 的生产和使用,有效地解决了某些温室作物果实的发育、成熟问题D.利用鱼垂体的提取物可促使雌鱼排卵,因为垂体含有促性腺激素 5.图2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一个细胞内(不考虑细胞质)DNA 分子数量的变化。

2006年高考文综二模试题

2006年高考文综二模试题

2006年高考文综二模试题第Ⅰ卷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选对一题4分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①点与②点之间的经度差是30度。

判断1—3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A.15时20分B.14时40分C.20时40分D.21时20分2.图中③处的昼长是A.12小时B.8小时C.14小时D.11小时3.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此季节的有A.寒潮、台风频繁肆虐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C.恰逢“劳动节”D.太阳耀斑爆发读图,完成4-5题4.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o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5.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

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的农民正在燃烧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据此回答6---7题6.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A.使地面增温,防霜冻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7.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近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而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长,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

据此回答8—9题8.下图位于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1、2、3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9.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①运输成本增加②垄断的加强③供需关系的改变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被称为回归沙漠上的“绿洲”,据此回答10--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北京二中季亚利2006年高考研讨讲义资料
一、从2005年试卷看命题思路
1.突出信息提取和信息利用的基本能力
所有的高考试题均以一定的背景形式出现,需要提取和解读信息。

2.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社会现实问题
反映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是政治科试卷的鲜明特色,也是知识、能力和觉悟三统一的考查要求。

2005年考查的热点有:
(1)全国卷
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变化、弘扬民族精神、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发展、三农问题与和谐社会、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
(2)地方卷
宏观调控、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合国改革、反腐败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微笑经济、红色旅游、循环经济
3.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注重知识迁移
试题都与课本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密切相连,以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涉及的考点有:
(1)经济常识
商品价格、提高劳动生产率、货币职能、公有制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经济、企业、新型工业化道路等
(2)哲学常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主次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变和质变、创新思维、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人生价值及其实现等(3)政治常识
国家职能、人民代表的职权、依法治国、公民权利、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安理会、对外政策等。

4.落实考纲的能力要求,考查多种能力
关于能力的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背景资料):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整合;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2)调动和运用知识(课本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表述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4)论证和探讨问题(学科分析):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论证严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思维。

综合能力:问题的综合、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近年来高考试题特点:①注重现实问题立意;②强调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考核。

从高考立意来看,主要是现实立意、问题立意(分析和解决问题)和能力立意(取信息、用知识、会分析、能表述、有创新)
[提示]关注重大的现实题材及其背景;研讨现实背景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关系
二、复习备考的策略
(一)制定备考复习策略的依据
1.考纲:明确考纲要求,领会高考试题意图
2.新课改:体现新课改形式和素质教育理念
3.实效:讲求方法,注重效果
[启示]现实问题立意——关注现实;
强调基本观点和原理——强化知识结构和系统;
能力立意和综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二)备考复习建议和思路
1.试题内容=课本知识+现实问题(交叉的部分)
2.备考中的“三大”问题:课本知识(基本概念、原理);现实问题(事件和背景);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分析问题)
3.课本知识的复习
(1)深刻领会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尤其是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应领会。

(2)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结构,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每课内的知识联系;各课之间知识的联系;政治经济哲学之间的联系;多学科之间的联系
整理知识结构目的:梳理知识,优化知识系统;减轻负担,提高效率;落实基础,便于记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能力。

4.深入实际,了解现实
(1)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搜集信息途径:报刊、杂志、新闻广播、收看电视、时事述评。

(2)熟知现实资料、关注时代背景——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要关注事件的来龙去脉,抽象和概括问题,把握问题背景之间的关系。

5.关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审题:根据要求扫描知识
要了解试题的构成:背景——材料,立意——意图,设问——指向。

(2)组织答案,规范书写。

(根据2005年11月14日2006年高考备考桂林会议北京二中季亚利的报告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