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拉压(3)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机械类)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材料力学(机械类)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拉伸压缩与剪切
1
பைடு நூலகம்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轴向拉伸——轴力作用下,杆件伸长 (简称拉伸) 轴向压缩——轴力作用下,杆件缩短 (简称压缩)

2
拉、压的特点:

1.两端受力——沿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变形—— 沿轴线
3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1 、横截面上的内力
A3
2
l1 l2 y AA3 A3 A4 sin 30 tan 30 2 1.039 3.039mm
A
A A4
AA x2 y2 0.6 2 3.039 2 3.1mm
40
目录
例 2—5 截面积为 76.36mm² 的钢索绕过无摩擦的定滑轮 F=20kN,求刚索的应力和 C点的垂直位移。 (刚索的 E =177GPa,设横梁ABCD为刚梁)
16
§2-4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表现出的变 形和破坏等方面的特性。

现在要研究材料的整个力学性能(应力 —— 应变):
从受力很小
破坏
理论上——用简单描述复杂
工程上——为(材料组成的)构件当好医生
17
一、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含碳量<0.3%的碳素钢)
力均匀分布于横截面上,σ等于常量。于是有:
N d A d A A
A A
得应力:

N A
F
FN
σ
10
例题2-2
A 1
45°
C
2

第二章_直杆的拉伸和压缩

第二章_直杆的拉伸和压缩

F
1
FN1 A1
28.3103 202 106
4
90106 Pa 90MPa
2
FN2 A2
20103 152 106
89106Pa 89MPa
2.1.3 应变的概念
绝对变形ΔL, 相对变形或线应变:
L
L
伸长时ε为正,缩短时ε为负
2.2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2.2.1 拉伸和压缩试验及材料的力学性能
1、强度校核:
max
N A
2、设计截面:
A
N
3、确定许可载荷: NA
目录
塑性材料 :以材料的屈服极限作为确定许用应力的基础。 变形特征:当杆内的最大工作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沿 整个杆的横截面将同时发生塑性变形,影响杆的正常工作。 许 用内力的表示为:
对于一般构件的设计,ns规定为1.5到2.0 脆性材料 :以材料的断裂极限作为确定许用应力的基础。 变形特征:直到拉断也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且只有断裂 时才丧失工作能力。许用内力的表示为:
OA
BC
D
PA
PB
PC
PD
N1 A
BC
D
PA
PB
PC
PD
解: 求OA段内力N1:设置截面如图
X 0 N 1 P A P B P C P D 0
N 1 5 P 8 P 4 P P 0N1 2P
N2
BC
D
PB 同理,求得AB、BC、 CD段内力分别为:
N2= –3P N3= 5P N4= P
2.1.3 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FN F
AA
应力集中:在截面突变处应力局部增大的 现象
应力集中系数:k=σmax/σ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2章-拉压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2章-拉压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 选择题
1.图 1 所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A.平动
B.转动
C.不动
D.平动加转动
D)
2.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 2 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 C )
A.1-1、2-2 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 B.1-1、2-2 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C. 1-1 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 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D.1-1 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 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30KN 1
300mm
l1 解:(1) 轴力图如下
2
400mm
l2
10KN
-
40KN
50KN 3
400mm
l3
10KN
+
10KN
(2)
(3)右端面的位移
=
= 即右端面向左移动 0.204mm。
8.一杆系结构如图所示,试作图表示节点 C 的垂直位移,设 EA 为常数。
A
30
C
30 ΔL2 60 ΔL1
CD 段:σ3= =
Pa=25MPa
2.图为变截面圆钢杆 ABCD,已知 =20KN, = =35KN, = =300mm, =400mm,
D
3
C
P3
2
,绘出轴力图并求杆的最大最小应力。
B
1 P2
A
P1
l3 解:
-
50KN
l2 15KN
l1
20KN
+
AB 段:σ1=

=176.9MPa
BC 段:σ2=
反力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 P,则基座剪切面的剪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材料力学S02拉压

材料力学S02拉压

B
qx
l


C
F1
F1
23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拉压变形计算例题
例7: 支架,F=20kN, E=200GPa ,杆1截面d=0.022m, θ0=30°;杆2长度为l2=2m,截面为No.10工字钢, A2=1.435×10-3m2 。试计算结构中的最大应力和A点位 移。 d
B
(1)
FN 1
C
( 2)
l l
(a)
第二章
d
轴向拉伸和压缩
(b)
34
2. 低碳钢的拉伸力学性质
2.1 学习重点 材料的拉伸曲线(应力-应变或载荷-位移曲线) 重要参数 D 2.2 曲线 F 四个阶段: B 弹性,屈服 C 强化,颈缩 A
' '
轴向拉伸和压缩
F
b
b b
F
泊松比ν
第二章

l
20
拉压变形计算例题
F
例6: A 如图直径为d的圆截面的桩被外力F打入土中, 假设土对桩体的阻力为均匀分布,其线分布 B 集度为qx,土对桩头的阻力F1=0.3qxl,桩体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试计算桩体最大应力 和总变形量。 q
F
O
x
x
该杆件上的载荷力系关于杆件中截面C反对称,FN的分 布关于杆件中截面C也是反对称的。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9
第三节
应力 拉压应力
Fi1
1. 应力 单位截面积上作用着的内力 平均应力 p ΔF
m
m
ΔA
ΔFn
ΔFt
一点应力
ΔA ΔF ΔF m n m t ΔA ΔA ΔF p lim ΔA 0 ΔA ΔF ΔF lim n lim t ΔA0 ΔA ΔA0 ΔA

材料力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章 轴向拉压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章 轴向拉压习题答案

2-1a 求图示各杆指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c ')(e ')(d ')N (kN)205455(f ')解:方法一:截面法(1)用假想截面将整根杆切开,取截面的右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c)、(d)、(e)所示。

列平衡方程求轴力: (b) 图:)(20020011拉kN N NX =→=-→=∑(c) 图:)(5252002520022压kN N NX -=-=→=--→=∑(d) 图:)(455025200502520033拉kN N NX =+-=→=-+-→=∑(e) 图:)(540502520040502520044拉kN N NX =-+-=→=--+-→=∑(2)杆的轴力图如图(f )所示。

方法二:简便方法。

(为方便理解起见,才画出可以不用画的 (b ‘)、(c ‘)、(d ‘)、(e ‘) 图,作题的时候可用手蒙住丢弃的部份,并把手处视为固定端)(1)因为轴力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一侧FN 。

故:)(201拉kN N =)(525202压kN N -=-=)(455025203拉kN N =+-=)(5405025204拉kN N =-+-=(2)杆的轴力图如图(f ‘)所示。

2-2b 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c)图:(b)图:(3)杆的轴力图如图(d )所示。

2-5 图示两根截面为100mm ⅹ100mm 的木柱,分别受到由横梁传来的外力作用。

试计算两柱上、中、下三段的应力。

(b)(c)(d)(f)题2-5-N图(kN)6108.5N图(kN)326.5-解:(1)梁与柱之间通过中间铰,可视中间铰为理想的光滑约束。

将各梁视为简支梁或外伸梁,柱可视为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

列各梁、柱的平衡方程,可求中间铰对各梁、柱的约束反力,计算结果见上图。

(2)作柱的轴力图,如(e)、(f)所示。

(3)求柱各段的应力。

解:(1)用1-1截面将整个杆切开,取左边部分为研究对象;再用x -x 截面整个杆切开,取右边部分为研究对象,两脱离体受力如图(b)、(c),建立图示坐标。

材料力学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材料力学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FN 3 P
1
2
P
P
1
2
FN1
3 P
3
P FN2
PP FN3
FN 1 P FN 2 0 FN 3 P
1
2
4、作内力图
P
P
P
3 P
1 FN
P
2
3
P x
[例2] 图示杆旳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 4P、 P 旳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旳轴力图。
OA PA
B PB
C PC
D PD
q
u 正应力旳正负号要求:
sx
sx sx
s
x
P
u 对变截面杆, 当截面变化缓慢时,横截面上旳 正应力也近似为均匀分布,可有:
s (x) FN (x)
A( x)
合力作用线必须与杆件轴线重叠;
圣维南原理
若用与外力系静力等 效旳合力替代原力系, 则这种替代对构件内应 力与应变旳影响只限于 原力系作用区域附近很 小旳范围内。 对于杆件,此范围相当 于横向尺寸旳1~1.5倍。
h
解: 1) BD杆内力N
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mA 0 , (FNsinq ) (hctgq) Px 0
FN
Px
hcosq
2) BD杆旳最大应力: s max FN max PL A hAcosq
突变规律: 1、从左边开始,向左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2、从右边开始,向右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3、突变旳数值等于集中力旳大小。
即:离端面不远处,应力分布就成为均匀旳。
§2–3 直杆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旳应力
一、斜截面上旳内力
n

02.3.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解析

02.3.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解析

4
FF
90106 Pa 90MPa
x
s2
FN 2 A2
20103 152 106
FN1 28.38k9N106 PaFN289M20PkaN
第19页
武生院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Ⅲ. 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k
F
F
k
k
F
F
斜截面上的内力: F F
k
变形假设:两平行的斜截面在杆受拉(压)而变形后仍相 互平行。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平均应力的定义
受力杆件(物体)某一截面的M点附近微面积ΔA上分布 内力的平均集度即平均应力, p F ,其方向和大小一般
m A
随所取ΔA的大小而不同。
F
M
A
第3页
武生院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总应力定义:
该截面上M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为
p

lim F
A0 A
武生院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ac
F
a
c
F
b
d
bd
3. 推论:拉(压)杆受力后任意两个横截面之间纵向线段 的伸长(缩短)变形是均匀的。由于假设材料是均匀的,而杆 的分布内力集度又与杆件纵向线段的变形相对应,因而杆件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s呈均匀分布,亦即横截面上各点处的正 应力s 都相等。由合力概念知:
第15页
武生院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例题2-3 已知薄壁圆环 d = 200 mm,δ= 5 mm,p = 2 MPa。试求薄壁圆环在内压力作用下径向截面上的拉应力。

材料力学(赵振伟)第二章 轴向拉压与压缩

材料力学(赵振伟)第二章 轴向拉压与压缩

正应变——微小线段单位长度的变形。
2021/7/13
45
x
[例] 已知:杆件的 E、A、F、a 。
F
求:△LAC、δB(B 截面位移)
A
εAB (AB 段的正应变)。
a
2F
F
解:1、画FN 图: 2、计算:
B
a
3F
C
FN
( 1 ) L F E N A L L A C L A B L B C E F A a E 3 F A a E 4 F A a
②材料承受荷载的能力。
2021/7/13
17
一、应力的概念
截面某点处内力分布的集度 在大多数情形下,工程构件的内力并非均匀分布,集度
的定义不仅准确而且重要,因为“破坏”或“失效”往往从 内力集度最大处开始。
2021/7/13
18
1、一般受力杆: F1
m
F3
F2
F1 F2
F4
m
△FT △F
c
△A
△FN
2、轴向拉压杆:
m
FN
F
——ΔA上的平均正应力
limFN dFN
F
0 dA
——C点处的正应力
ΔA △FN
C
σ
二、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确定
推导的思路:实验→变形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应力的
计算公式
2021/7/13
21
1、实验: 变形前
受力后
F
F
2021/7/13
22
2、变形规律: 横向线——仍为平行的直线,且间距减小。
(2)B
LBC
3Fa EA
(3)2021A /7B /13 L L A A B BF a aE A E F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工艺》中是如何要求的?
25
材料特性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李禄昌
塑性材料有屈服变形阶段。
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静载荷作用下,可以不考虑应 力集中的影响,但在比例极限内,仍有局部应力集中。
脆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应力集中的危害性较严重。至于 灰口铸铁,其内部的不均匀性、缺陷,往往是产生应力集中 的主要原因。
李禄昌
第2-7节 轴向拉压的变形能
固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在变形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将 转化为储存于固体内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变形能或应变能。
外载荷由零开始缓 慢增加到P, P--Δl曲线 如图所示。
当拉力为P’时,杆件 变形为Δl’。如果拉力再 增加dp,杆件变形增加 为d(Δl)。
因位移d(Δl)而作的 功为:dW Pd(l)
18
解:静力平衡条件:
N1 N3
2 N1 cos N 2
变形协调条件: 杆1、3被压缩,杆2被拉长。
l2l1cosh引用胡克定律:
N2l cos N1l h EA EAcos
李禄昌
19
李禄昌
温度应力:对于静不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 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例7 杆AB长为l ,面积为A ,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线膨胀系数 , 求温度升高T 后杆温度应力。
解: (1)列平衡方程 解除约
束,设约束反力为RA 、RB ,列 方程: X 0, RA RB 0
得 : RA RB R
(2)列变形几何条件
lT 因温度引起的伸长
lR 因轴向压力引起的缩短
lT lR
20
(3) 列物理条件 lT T l
李禄昌
lR
Rl EA
(4) 建立补充方程
T l Rl R EA T
⑴、利用原始尺寸原理,不考虑变形,列出独立的静力平
衡方程。
⑵、利用胡克定律,列出物理方程。
l Nl
EA
⑶、画出变形几何关系图,列出变形协调方程。
总之,求解静不定问题需要综合考察平衡、变形和物理 三方面,这是分析静不定问题的基本方法。现举例说明求解 静不定问题的一般过程以及静不定结构的特性。
9
例题3 :求图示杆的支反力。 解:①、对杆件受力分析,列静力平衡条件:
mA 0
N1 2N2 3N3 3P (1)
变形协调条件:
l2 2l1 , l3 3l1
李禄昌
15
l2 2l1 , l3 3l1
即:
N2 l 2 N1l , N3l 3 N1l EA EA EA EA
李禄昌
N2 2N1 , N3 3N1 (2)
联立求解(1)和(2), 得:
N1
RA RB P (1)
②、变形协调条件:
l lAC lBC 0
③、利用胡克定律,列物理方程:
R A l1 RB l2 0 EA EA
由此得: RA l1 RB l2 (2)
联立求解(1)和(2), 得:
RA
l2 l
P
,
RB
l1 l
P
李禄昌
13
例题4:求图示结构结点A的垂直位移。 解:静力平衡条件:
零件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或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不论是 塑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应力集中对零件的强度 都有严重的影响,往往是零件破坏的根源。
26
李禄昌
§2-10* 圆筒形薄壁容器的应力
壁厚为 t,平均直径为 D,t <<D
27
平均直径为 D
李禄昌
D2
N p 4
N pD Dt 4t
u dU
d
dV 0
u
1 Pl 2
1
Al 2
u
1
P2l
2
Al 2EA 2E
3
李禄昌
例题1:图示结构,已知两杆长为l,横截面积为A,材料的弹 性模量为E,试求在力P作用下节点A的位移。
解:⑴、外力所作的功 A 应等于两杆件内所积 蓄的变形能,即:
B N1
N2
U=W
(a)
C
W P
(b)
C
2
⑵、计算拉杆轴力:
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而引起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 称为应力集中。
max
max
24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k max n
李禄昌
max
max :发生应力集中的截面上的最大应力 n :同一截面上按净面积算出的平均应力
结构对应力集中的影响:截面尺寸改变得越急剧、角越尖、 孔越小,应力集中的程度就越严重。
因而仅仅依靠静力平衡方程使无法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 称为静不定问题。
未知力个数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之差,称为静不定次数。在 静定结构上附加的约束称为多余约束,这种“多余”只是对保 证结构的平衡与几何不变性而言的,对于提高结构的强度、刚 度则是需要的。
6
李禄昌
7
李禄昌
8
李禄昌
2、静不定问题的解决办法:
N pl D sind
0
2
pDl
N pD
2tl 2t
28
作业一:2 --18、20、29 作业二:2 --39、44、52
李禄昌
29
小结
李禄昌
30
Y 0
N1
N2
P
2 cos
(c)
4
⑶、计算拉杆的变形能:
李禄昌
U
2
N 2l 2EA
(P
2 cos
EA
)2 l
P2l 4EA cos2
(d)
⑷、解得:
P
P 2l
2 4EA cos 2
Pl
2EAcos2
5
李禄昌
第2-8节 拉伸和压缩静不定问题
1 、 静不定的概念: 能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的问题,称为静定问题。 由于未知力的个数多于所能提供的独立的平衡方程的数目,
在比例极限范围内,外载荷所作的功为: W
l
Pd (l)
0
1
李禄昌
l
W 0 Pd (l)
1 Pl 2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构件的 变形能U等于外力所作的功。
1
W U Pl
轴力
2
N 2l U
构件变形能计算公式
外力
2EA
外力方向 位移
2
李禄昌
单位体积内的变形能---比能(能密度)
它可以度量线弹性范围内材料吸收能量的能力。
只有在材料力学中,考虑构件变形问题时,才能解决静不定问题。
求解静不定问题,除了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外,还必须 在多余约束处寻找各构件变形之间的关系,或者构件各部分变形之间 的关系,这种变形之间的关系称为变形协调关系或变形协调条件。进 而根据弹性范围内的力和变形之间关系(胡克定律),即物理条件, 建立补充方程。
解: 变形协调条件为
l
lT
lN
lT
Nl EA
12.5 106
12.5
38
N 12.5 200 109
A
1.2
103
N 75.8 MPa (压)
A
23
第2-9节 应力集中的概念
李禄昌
由于结构的需要,构件的截面尺寸往往会突然变化,例 如开孔、键槽、轴肩和螺纹等,局部的应力不再均匀分布而 急剧增大。
EA
(5)杆温度应力
R E T
A
为防止管道温度应力过
大顶坏两端装置而接入
管道的伸缩节
21
李禄昌
在外界因素(如温度)消除后而长期保持下 来的应力称为残余应力
(a)为钢板横截面 的温度分布情况
(b)焊后的变形情 况和残余应力
22
李禄昌 例题8 在温度为2℃时安装的铁轨,每段长度为12.5m,两 相邻段铁轨间预留的空隙为Δ=1.2mm,当夏天气温升为40℃ 时,铁轨内的温度应力为多少?已知:E=200GPa,线膨胀 系数α=12.5×10-6 1/℃。
3 14
P
,
N2
6 14
P
,
N3
9 14
P
16
联立求解(1)和(2), 得:
3
6
9
N1 14 P , N2 14 P , N3 14 P
杆3轴力为最大,其强度条件为:
3
N3 A3
9P 14 A
[ ]
P 14 [ ]A
9
[ P] 14 [ ]A
9
李禄昌
17
李禄昌
例题6 装配应力:对于静不定结构,由于加工制造 误差,在装配时往往产生较大应力。
N1 N3
2 N1 cos N 2 P
变形协调条件:
l1 l3 l2 cos 利用胡克定律,列物理方程:N1 N2 N3
N1l N3l N2l cos cos
EA EA EA
其它步骤略。
李禄昌
l1
14
例题5:刚性梁AD由1、2、 3杆悬挂,已知三杆材料相 同,许用应力为[σ],材料 的弹性模量为 E,杆长均为 l,横截面面积均为A,试求 结构的许可载荷[P]。 解:静力平衡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