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word版本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凤尾香罗薄儿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喑,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雅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这两句是女子回想与意中人相遇时的情景一一对方驱车而来,自己虽用团扇遮面,羞怯之意却难掩饰;车隆隆地响着走过去了,彼此喑含情意,却未及通话。
诗句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乂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写得委婉别致,韵味悠长。
注释⑴凤尾罗:凤文罗。
《白帖》:“凤文、蝉翼,并罗名。
”⑵碧文圆顶:一种碧青色波纹圆顶百折罗帐。
⑶扇裁月魄:班婕好《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扇裁即团扇;月魂:指月。
羞难掩:乐府《团扇郎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⑷金烬:灯盏或蜡烛残烬之美称。
烛花烧完了,故喑。
⑸石榴红:石榴花开的季节。
⑹斑雅:黑白杂毛的马。
⑺西南:东川在西南。
参考译文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雅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
主要写了深夜难眠,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以及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乂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喑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
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其一《无题·其一》作者: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解】:1、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韵译】: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评析】:这是一首艳。
诗中女主人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
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
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
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
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
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无题二首(其一)

你认为本诗是写什么呢? 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政治上的失意 爱情 与知己的交往
首联
• 由追忆写起。
昨夜:星辰、风
幸福时光
画楼、桂堂
追忆往事
(蕴涵着诗人对韶光易逝、盛筵难再的感慨)
颔联
• 写相思之情。
无飞翼 有灵犀
突出身受阻隔的痛苦 比兴手法 悲喜交集
表明心有默契的喜悦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 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以灵犀比喻双 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 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
• (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 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开成进士,曾任 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 身。
• (2)李商隐擅长七律、七绝,特别是他 的“无题”诗,包藏细密,意境朦胧, 含蓄多情,对后世、特别是对宋初的西 昆派诗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 (3)有《樊南文集》、《李义山诗集》。
• 描写昨晚宴会情景
颈联
隔座送钩、分曹射覆
宴会游戏
酒暖
暖度感觉
环境气氛
温和安逸
灯红 色调热烈
暗示当时诗人的甜蜜欣漾的情态。
(亦可理解为今晚的宴会,以热闹情景反衬 诗人内心的寂寞.)
• 叙述 天亮分别
尾联
• “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 赖的心境。
•
一个“嗟”字写出了人居下位,身不由己之感,充满 了理想破灭之感。
李商隐名句积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诗赏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体裁不同,第一首为七言律诗,着重抒写相爱而受到重重阻隔不能如愿的怅惘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注释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①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 ②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同桌的你 比划猜成语
11
【规则】
• 每组选出两人,由第一人做动作, 或作描述(描述时不能出现成语 中的字词),第二名同学猜是什 么成语
12
一箭双雕
13
井底之蛙
14
连蹦带跳
15
左顾右盼
16
张牙舞爪
17
36
挂羊头卖狗肉
37
口蜜腹剑
38
闻鸡起舞
39
狼吞虎咽
40
掩耳盗铃
41
守株待兔
42
画蛇添足
43
纸上谈兵
44
步履蹒跚
45
抓耳挠腮
46
捧腹大笑
47
翩翩起舞
48
喜极而泣
49
杞人忧天
50
望梅止渴
51
怒目而视
52
一毛不拔
53
大摇大摆
54
痛哭流涕
55
金刚怒目
56
挤眉弄眼
57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1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 玉溪生,又号樊南子。 诗工骈文,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 “小李杜”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
境。
2
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有所隐讳,不愿或不便 标题;另有一些诗取首句头几个字为题, 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也属于无 题诗。
152
•落井下石
153
•五体投地
154
•举一反三
155
•心不在焉
156
•一路顺风
157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共20页文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46、法来自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看图识唐诗(312)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看图识唐诗(312)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手边的凤尾香罗质地薄已有好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用来制作碧纹圆顶罗帐深夜把它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那回邂逅来不及用月形团扇遮掩羞态,
车走雷声语未通。
而且我驱车隆隆而过双方难言语相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断无消息石榴红。
全无你的消息盼到石榴花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也许你正在垂杨岸边系着斑骓马,
何处西南任好风。
怎么能等来送我去会你的西南风?
所爱渺茫仍执着。
首联女主人公夜深边缝罗帐边想心事。
次联回顾最近一次匆匆相遇,流露惋惜、遗憾的复杂心情。
三联转写别后思念对方之苦:辗转难眠,直到更残烛尽;春光已过,全无对方消息。
尾联深情期待:对方或许相隔非远,盼望有曹植《七哀诗》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好运。
《无题》二首(其一)

问:有人说该联是写作者今夜所处的环境, 有人说是回想昨夜的情景,还有人说是作者 在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你怎么看?
答:前者显然是不对的,作者不可能在此环境下 写出本诗。而后两者都是可能的情况。
问:那么不论是回想昨夜还是想象意中人 今夜的处境,它所表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 吗?
答:都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凄清寂寞,昨 夜的笑语喧哗或正在进行的觥筹交错,无不反衬 出诗人现在的孤独寂寞、凄苦清冷。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问:为什么说这种感情是“复杂而微妙 Nhomakorabea的?答: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身 不能见而心却通,这不是单纯的因阻隔而苦闷或因契 合而欣喜,而是阻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 中的安慰,更显痛苦与甜蜜相交织的爱情的珍贵。
颈联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 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 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 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 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 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 凉。
尾联:写出诗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 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 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 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 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缘由
本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年), 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 的思念之情。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 诗人与所爱的一位贵族女子,在一个美好 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 开始那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 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写了这 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 第二模块 走进诗境
• 第二模块 (二)参照注释翻译,了解诗意
• 参考 昨天夜晚星光闪闪,轻风习习,我和意中 人相会在雕饰华美的小楼之西、桂香弥漫的厅堂 之东。如今尽管自己身上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翼, 得以飞去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能像犀牛 的角一样灵异,得以相通。
• 在春意融融的酒宴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的 游戏,又分组射覆来助兴,红色的蜡烛映射着耀 眼的光芒。我感叹自己听到报晓的鼓声就不得不 到衙门上班,天天走马秘书省,就像被风吹得不 断在在空中飞旋的蓬草,漂泊不定。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 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此联抒发无限惆怅、痛苦之情。
第三模块:整体把握
(一)本诗主旨
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很快分离 的情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身不由己、 只能以心守望的痛苦。
• 李商隐成功地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古代诗人一种 常见的爱情模式——受压抑的、无法实现的、给 当事人留下痛苦回忆的爱情。封建社会的礼教造 就的这种受压抑的爱情是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描写 最多的“爱情母题”。可以说,真正的浪漫的爱 情在李商隐的笔下只是一种先是欢乐,后是痛苦 的爱情。
这些脍炙kuài zhì人口而又充满朦胧感的爱情 诗都来自同一个诗人李商隐
• 第一模块:走近李商隐
•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谿xī同溪),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
受知于权臣令狐楚, (837年)登进士第,二年后授
秘书省校书郎。令狐楚死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娶王女为妻。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
第二模块 (三)研讨解析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 写对昨夜与恋人相会的追忆。 两个“昨夜”反复使用表达何种感情?
昨夜
星辰、 风、
良辰美景,刻骨铭心的 幸福时光
画楼、
昨夜:只留下美好的
桂堂
回忆令人惆怅。
此联诗人没有具体写昨夜情事,只描写
一种温馨旖旎(yǐnǐ)而有暗示性的意境,
收到了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效果。
第四模块:拓展提升 1、各抒己见:
当下“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 有”与诗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心心 相印”相比,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退步? 2、研究性学习课题(课后收集)
(二)艺术特点分析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 空的次序,虚实结合,本课即如此,请仔细体会。
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情达意。 “实景”即是写作时的真实情形;“虚景”则是 回忆或想象中的景象,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 展现。
讨这论首诗中,各联的虚实情况如何?
• ——首联直写回忆昨夜(虚),暗含今宵与昨 夜情景不同的联想与对比;
探讨: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更好?为什么?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问题研讨
1、“应官”写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态? 2、“嗟”和“蓬”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处境?
1、“应官”也就是到衙门上班, 包含着无可奈何、 百无聊赖的心境。
2、 “嗟”字写出了人居下位,身不由己之感, 充满了理想破灭之感。
有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心心相印的自我安慰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隔座送钩、分曹射覆
宴会游戏:热闹
春酒暖、蜡灯红
环境气氛 欢乐甜蜜
这里的宴会既可理解为昨夜的宴会情景,
因为有她在座,酒宴变得无比美好。
也可理解为今宵诗人对意中人的想象之语,
写出了诗人此刻无法飞至,只能苦思,十分凄清、寂寞。
• ——颔联不再接写昨夜,而是回到今(实),
抒写 自己与意中人相隔的现实处境;
• ——颈联回忆昨晚宴会的热闹(虚),反衬自 己的 寂寞悲伤 ;
• ——尾联又回到自己的处境(实) 。
全诗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断续无端, 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富有想象张力,这 可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是古代的爱 情朦胧诗。
(一)听读,朗读,初通诗意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身无无彩彩凤凤双双飞飞翼翼,, 心心有有灵灵犀犀一一点点通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思考:哪联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爱情”?
【注解一】: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髓质像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情感上和艺术上有何特点?
内容: 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 手法情感
身无飞翼 突出身受阻隔
比喻新奇
心有灵犀 有默契、心心相印 痛苦甜蜜
小结: “身无”、“心有”
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比喻贴切,
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
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
一条白线贯通两头。借喻相爱双方心灵 的感应和暗通。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一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 使另一队猜钩所在。 以猜中为胜 。 4、分曹:分组。
【注解二】: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 指更鼓。 7、应官:犹指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 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 李商隐曾任 秘书省校书郎。 9、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比喻身不 由己的处境。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爱情—诗歌永恒的主题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自《诗经》 以来,杰出的爱情诗数不胜数。
• 有热烈大胆的:
wù mèi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也有委婉含蓄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wǎng rán
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
斥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个人怀才不遇 的愤懑 fèn mèn ,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
艺术上,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是李商隠诗歌 突出的特点。为朦胧诗鼻祖,对后世诗歌影响极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