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学指导书

目录第一部分大纲和计划1.1 实验教学大纲 1 1.2 实验实施计划表 2第二部分实验说明2.1 实验一:了解Oracle中的基本知识 3 2.2 实验二:Oracle中的查询 4 2.3 实验三:Oracle中的表 5 2.4 实验四:PL/SQL编程(一) 6 2.5 实验五:PL/SQL编程(二) 7 2.6 实验六:PL/SQL编程(三) 8 2.7 实验七:PL/SQL编程(四) 9 2.8 实验八:触发器设计 10第三部分实验补充教材3.1 实验一:了解Oracle中的基本知识 11 3.2 实验二:Oracle中的表 12 3.3 实验三:Oracle中的查询 15 3.4 实验四:PL/SQL编程(一) 15 3.5 实验五:PL/SQL编程(二) 18 3.6 实验六:PL/SQL编程(三) 22 3.7 实验七:PL/SQL编程(四) 26 3.8 实验八:触发器设计 31第一部分大纲和计划1.1《数据库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Principle of Database System)二、课程编码:三、课程总学时: 16 学时 [理论: 0 学时;实验: 16 学时]四、课程总学分:学分五、适用专业和开课学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4学期。
六、实验的目的与任务:通过ORACLE中用户及表的创建、SQL查询、ORACLE中的表、PL/SQL编程、触发器设计等实验,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大型数据库中的应用。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计算机八、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Oracle)实用教程刘甫迎、王道学、党晋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九、成绩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教师根据学生通过FTP上交的实验报告确定其完成数量和质量,进一步综合学生的上机态度进行评分。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十、实验开出率:100%十一、实验项目与要求:注:1.项目要求:必修、选修、其他;2.项目类型:演示、操作、模拟;3.项目性质:验证、综合、设计、研究。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本科16学时)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建立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 2000;2.掌握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建立和删除。
二、实验内容1.查看SQL Server 2000的所有组件2.使用服务管理器3.使用企业管理器4.使用查询分析器5.在企业管理器中建立和删除数据库6.在查询分析器中建立和删除数据库三、实验步骤1.SQL Server 2000的组件(9个)(1)查询分析器:执行输入的SQL语句并显示结果。
(2)导入和导出数据:SQL Server 2000与其他数据库系统进行相互转换。
(3)服务管理器:管理SQL Server 2000的各种服务。
(4)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管理和配置服务器网络。
(5)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管理和配置客户端网络。
(6)联机丛书:帮助系统。
(7)企业管理器:对本地或远程SQL Server 2000服务器进行管理。
(8)事件探查器:监视SQL Server 2000执行的SQL语句。
(9)在IIS中配置SQL XML支持:配置对IIS对XML的支持。
2.服务管理器启动、暂停和停止指定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 2000的服务。
(1)Server:指定服务器(2)Services:选择管理的4种服务①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
②SQL Server Agent:自动化工作代理服务。
③MS Search:文本查询服务④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分布式事务处理控制器。
(3)Start/Continue:启动选定的服务(4)Pause:暂停选定的服务(5)Stop:停止选定的服务。
(6)“当启动OS时自动启动服务”复选框。
3.企业管理器对本地或者远程服务器进行管理操作。
1)管理服务器:(1)服务器服务:①Database:数据库(master、tempdb、msdb、model)②Data Transformation Services:转移③Management:管理(Agent、Backup、Activity、Plans、logs)④Replication:复制⑤Security:安全(logins、Server Roles、Linked Servers、Remote Servers)⑥Support Services:支持(DTC、Serch、Mail)⑦Meta Data Services:元数据(2)服务器分组:将多服务器分组(top组或sub组),默认组为SQL Server Group(3)服务器注册:①选择服务器:自动检测,手工添加②选择验证方式:Windows验证和SQL Server验证③选择服务器组:Add SQL Server Group或Create New top Group2)管理数据库(1)自动建立的数据库(6个)①master:主数据库,记录登录和用户,系统配置设置,其他数据库包括数据库文件的位置等。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实验个数:适用对象:《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认识DBMS (1)实验二数据描述、定义实验 (1)实验三数据更新实验 (3)实验四数据查询实验 (6)实验五视图的定义、使用实验 (8)实验六数据控制实验(安全性部分) (9)实验七数据控制实验(完整性部分) (10)实验八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 (10)实验九数据库设计 (11)实验一认识DBMS一、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演示三、实验目的通过对某个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熟悉对DBMS的安装;搭建今后实验的平台。
四、需用仪器、设备486及以上微机;Windows95/97/98及以上操作系统;DBMS安装盘六、实验内容及要求1.根据安装文件的说明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安装过程中记录安装的选择,并且对所作的选择进行思考为何要进行这样的配置,对今后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什么影响;2.学会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3.初步了解RDBMS的安全性,这里主要是用户的登录和服务器预定义角色。
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新的用户,赋予其数据库管理员的角色,今后的实验可以用该用户来创建数据库应用;4.了解RDBMS的系统构架;5.了解RDBMS的管理和使用。
实验二数据描述、定义实验一、学时4学时二、实验类型演示、设计三、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和连接方法;熟悉和掌握数据表的建立、修改和删除;加深对表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理解。
四、需用仪器、设备486及以上微机;Windows95/97/98操作系统;安装了SQL SERVER五、实验准备1.熟悉SQL SERVER 工作环境;2.复习有关表的建立、修改和删除的SQL语言命令;六、实验方法及步骤1.介绍有关SQL SERVER的图形界面工作环境;2.创建数据库或连接已建立的数据库3.在当前数据库上建立新表4.定义表的结构A:用SQL命令形式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5.进一步定义表的主码,外码及在表上建立索引。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一、实验概述数据库原理实验是学习数据库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实验指导将针对数据库原理实验的整体流程和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二、实验准备1. 硬件要求:一台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2. 软件要求: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等)、命令行或图形化界面工具(如Navicat、SQL Developer等)3. 数据库原理实验相关资料和实验报告模板的准备三、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a. 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按照软件官方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确保安装过程中选择适合的配置选项。
b. 配置数据库用户:根据实验要求,创建数据库用户并授予相应的权限。
c. 创建数据库: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命名为实验所需的名称。
2. 数据库表的设计与创建a. 分析实验需求: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出实验所需的数据库表结构。
b. 创建表: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DDL语句创建表结构,并设置各属性的约束条件。
c. 导入数据: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实验数据,并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导入功能将数据导入到相应的表中。
3. 数据库操作a. 查询操作:使用SQL语句编写查询语句,实现对数据库表中数据的查询操作。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查询语句和条件,观察查询结果的变化。
b. 插入操作:使用SQL语句编写插入语句,将新的数据插入到数据库表中。
可以尝试插入不同的数据,并观察插入结果。
c. 更新操作:使用SQL语句编写更新语句,修改数据库表中已有数据的值。
可以尝试更新不同的数据,并观察更新结果。
d. 删除操作:使用SQL语句编写删除语句,从数据库表中删除指定的数据。
可以尝试删除不同的数据,并观察删除结果。
4. 数据库事务管理a. 事务概念与特性:了解事务的概念和特性,理解事务对数据库操作的重要性。
b. 事务处理操作: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事务处理功能,掌握事务的开启、提交和回滚等操作。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一、实验名称:认识DBMS,建立数据库、表二、实验日期:实际上机日期三、参考资料:《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四、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2000的应用环境2.掌握数据库模式设计,依据实际要求设计表结构,建立表的关系五、实验内容(步骤):1.启动SQL Server服务器实例2.熟悉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3.创建个人数据库4.在控制台中使用建好的数据库建立数据表5.使用控制台向数据表中插入数据案例: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其中包含student,course,sc 3张数据表。
六、实验方法:(一). 数据库的建立:1.用可视化界面建立:(a)在SQLSERVER中用企业管理器-新建数据库;2.命令方式建立:(a)在SQLSERVER中,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T-SQL语句:CREA TE DA TABASE XSGLON (NAME='XSGL_DA TA',FILENAME='E:\XSGL.MDF',SIZE=10MB,MAXSIZE=50MB,FILEGROWTH=5%)LOG ON(NAME='XSGL_Log',FILENAME='e:\XSGL_Log.ldf',SIZE=2MB,MAXSIZE=5MB,FILEGROWTH=1MB)(二). 表的建立:1.用可视化界面建立:在SQL SERVER中用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CJ—表—右键—新建表;2.命令方式建立:在SQL SERVER中查询分析器的编辑窗口中用下列SQL语句:use XSGL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5),sname CHAR(10),ssex CHAR(2),sage int,sdept CHAR(4))go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2),cname CHAR(30),credit INT,pcno CHAR(2) NULL)goCreate table sc(sno CHAR(5),cno CHAR(2),grade INT NULL)go(三). 表数据的添加:1. 用可视化方法:I: 在SQL SERVER中用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CJ—表-表名—右键-打开表-返回所有行;输入下列数据:实验二一、实验名称:数据查询二、实验日期:实际上机日期三、参考资料:《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四、实验目的:1. 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2. 加深对SQL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3. 熟练掌握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及嵌套的操作方法4. 熟练掌握数据查询中的分组、统计、计算和集合的操作方法。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引言: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引导学生完成数据库原理实验,掌握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掌握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培养数据库设计和实施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术语;2.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方法;3. 熟练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更新操作;4. 理解并能运用SQL语句实现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等;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Oracle等;3. 编程语言:SQL、Java等。
三、实验内容1. 数据库的创建与删除a. 步骤一: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数据库;b. 步骤二:使用DROP DATABASE语句删除数据库。
2. 数据表的创建与删除a. 步骤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数据表;b. 步骤二:使用DROP TABLE语句删除数据表。
3. 数据的插入与查询a. 步骤一:使用INSERT语句将数据插入数据表;b. 步骤二:使用SELECT语句查询数据。
4. 数据的更新与删除a. 步骤一:使用UPDATE语句更新数据;b. 步骤二: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
5. 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a. 步骤一: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实体、属性和关系;b. 步骤二:进行关系模式的设计与规范化。
6. 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a. 步骤一:使用GRANT语句设置用户权限;b. 步骤二:使用约束条件确保数据完整性。
四、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1. 实验步骤a. 步骤一:根据实验要求,创建数据库,并设计相关数据表;b. 步骤二:插入测试数据,并进行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c. 步骤三:根据需求分析,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d. 步骤四:设置用户权限和约束条件,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山东轻工业学院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信息学院序《数据库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对数据库的设计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由于课时限制,在数据库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现阶段我们只安排了8个学时上机训练,主要完成4个属于基本要求的实验题,使学生对SQL语言(即SQL 语言的数据定义与更新、数据查询、视图操作及嵌入式SQL)有较深的认识,为以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打下基础。
对数据库设计的实践活动,我们将在后继课程《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进行。
目录实验基本要求和方法实验一数据定义与数据更新实验二数据查询实验三视图的定义更新与查询实验四嵌入式SQL的使用实验基本要求和方法一、实验目的了解SQL语言的特点,熟练掌握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的方法,为将来的数据库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1、上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2、上机时要尊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
3、熟悉SQL Server的使用环境。
4、在指定的目录下建立数据库,进行练习。
三、实验方法结合教材,我们以学生选课数据库为例进行练习,以SQL Server为设计环境进行设计,包括表、视图的定义与查询以及嵌入式SQL等。
实验一数据定义与数据更新一、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的环境。
2、熟练掌握基本表的定义、修改、删除方法。
3、熟练掌握索引的建立、删除方法。
4、学会SQL语句的插入(INSERT)、修改(UPDATE)、删除(DELETE)。
二、实验内容1、基本表的定义与修改(1)定义基本表格式: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1 类型[NOT NULL][,列名2 类型[NOT NULL]]…)[其他参数];要求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基本表S (S#,SN,SD,SG),Class(C#,CN,PC#),SC(S#,C#,G)(2)修改基本表格式:ALTER TABLE表名ADD列名类型;如:ALTER TABLE S ADD SEX SMALLINT;(3)删除基本表格式:DROP TABLE 表名;如:DROP TABLE SC;2、索引的建立与删除(1)定义格式: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ON 基本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其他参数];如:CREATE UNIQUE INDEX XSC ON SC(Sno ASC, Cno DESC)(2)删除格式:DROP INDEX 索引名;如:DROP INDEX XSC;3、插入(INSERT)插入的一般格式:INSERTINTO 表名[(字段名[,字段名]…)]Values (常量[,常量]…);INSERTINTO 表名[(字段名[,字段名]…)]子查询;(1)单记录插入.把一个新学生:S10,姓名Zhang Ming,信息系IS,18岁,插入表中.INSERTINTO SV ALUES (‘S10’,‘Zhang Ming’,‘IS’,18);(2)多记录插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完整

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指导书完整(快速切换页码⽅法:按住ctrl键再单击相关项⽬)实验⼀创建数据库与表1. 新建数据库(1) 利⽤向导创建数据库(新建⽂件/本机上的模板)(2) 创建空数据库2. 表的基本操作(1) 使⽤向导创建表(2) 复制表(3) 利⽤设计视图建⽴表(参考教材P25-P29)①设置查阅向导②设置标题属性(P42)③设置默认值(P44)④设置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与“有效性⽂本”(P42)⑤设置掩码(P43)⑥设置⽇期格式:(P40)⑦设置主键(P49)⑧增加字段,在“姓名”字段后增加⼀个“年龄”字段(P48)⑨删除字段,将刚增加的字段删除。
(P49)(4) 表操作①在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之间进⾏切换,熟悉切换的⽅法。
②在数据表视图中输⼊记录。
③隐藏/取消隐藏列(P53)——格式菜单④冻结(P64)——格式菜单⑤排序(P58)——记录菜单⑥筛选(P60)——记录菜单⑦调整表外观——格式菜单3. 表间关系(P64)4. 导⼊、链接、导出(P34)实验⼆查询⑴使⽤设计视图建⽴查询⑵使⽤设计视图建⽴查询⑶设置查询排序及准则⑷汇总查询⑸交叉表查询⑹参数查询⑺动作查询①删除查询②更新查询③追加查询④⽣成表查询:⑻利⽤SQL语句建⽴查询实验三窗体1. 掌握⾃动创建窗体、使⽤向导创建窗体的⽅法(1) 建⽴基于单表的窗体①纵栏式窗体②“表格式”窗体(2) 建⽴基于多表的“学⽣信息和成绩”窗体2. 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⑴建⽴“学⽣信息简表”窗体⑵使⽤设计视图1⑶使⽤设计视图2实验四报表1. 建⽴“学⽣成绩单”报表2. 建⽴“学⽣档案”报表3. 建⽴“分数段统计”报表4. 建⽴“排名次”统计报表实验五宏实验六数据库设计理论实践《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指导书⼀、实验的性质与学习⽬的《数据库原理与应⽤》为⾮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验证并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具备数据库的基本设计能⼒、掌握利⽤数据库进⾏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系统的开发⽅法,为以后更好地使⽤数据库应⽤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辽宁工业大学2010年3月目录实验1 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库的管理 (1)实验2 数据表的管理 (4)实验3 数据查询 (6)实验4 索引和视图及数据完整性 (9)实验5 Transact-SQL程序设计 (15)实验6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8)实验7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备份恢复、导入导出 (22)实验1 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库的管理项目1 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 2000安装对软、硬件的要求,学会安装方法。
2.了解SQL Server的注册和配置方法。
3.了解SQL Server 2000包含的主要组件及其功能。
4.熟悉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的界面及基本使用方法。
5.对数据库及其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
二、实验准备1.了解安装SQL Server 2000的软、硬件要求。
2.了解SQL Server 2000支持的身份验证模式。
Windows的两种服务账户:本地系统账户和域用户账户。
3.了解SQL Server各组件的主要功能。
4.对数据库、表和数据库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
5.了解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SQL语句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根据软、硬件环境的要求,安装SQL Server 2000。
2.通过“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打开“SQL Server 服务管理器”窗口,选择SQL Server服务。
并且通过该窗口“启动”和“停止”SQL Server 服务。
3.通过“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打开企业管理器窗口。
4.在企业管理器中、使用“注册向导”注册服务器。
查看本地已住册的SQL Server。
搜索网络上另一台计算机,并且注册该机上的SQL Server,注册时使用“Windows认证模式”或“用我的SQL Server账户信息自动登录”的连接方式。
5.从SQL企业管理器中注销网络SQL Server。
6.打开本地服务器的属性对话框,查看以下信息:产品名称、主机操作系统、产品的版本、操作平台、主机内存等。
7.利用企业管理器访问系统自带的pubs数据库。
(1)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到企业管理器。
(2)在企业管理器的树形目录中找到pubs数据库并展开,查看该数据库的所有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默认和规则等。
(3)选择pubs数据库的“表”选项,在右窗格中将列出pubs数据库的所有表(包括系统表和用户表),选择用户表titles,右击,弹出快捷菜单,从中选择“打开表”→“返回所有行”菜单项,打开titles表,查看其内容。
8.利用查询分析器访问pubs数据库的表。
(l)通过“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方式运行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或者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工具”→“SQL查询分析器”菜单项,运行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2)在查询分析器窗口中,选择“查询”→“更改数据库…”菜单项,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更改数据库下拉框的下拉按钮,选择要操作的pubs数据库。
(3)在查询分析器的编辑窗口中,输入以下代码:SELECT type,avg(price)FROM titlesWHERE royalty=10GROUP BY type(4)选择查询分析器的“查询”→“分析”菜单项,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分析查询”按钮,查询分析器将对输入的代码进行语法分析,并由消息窗格给出分析结果报告。
(5)选择查询分析器的“查询”→“执行”菜单项,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执行查询”按钮,SQL Server将编译窗口中的代码,并在结果窗格中显示查询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查询分析器的编辑窗口四、实验思考1.查询分析器的作用是什么?可以有几种启动查询分析器的方法?2.改变查询分析器的当前数据库,使用什么方法?项目2 数据库的管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2.学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3.学会使用Transact-SQL 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二、实验准备1.确定能够创建数据库的用户是系统管理员,或是被授权使用CREATE DA TABASE 语句的用户。
2.确定要创建的数据库名、所有者(即创建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大小(最初的大小、最大的大小、是否允许增长及增长的方式)和存储数据的文件。
3.了解常用的创建数据库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studentsdb数据库。
(1)运行SQL Server管理器,启动企业管理器,展开服务器“(LOCAL)(Windows NT)”。
(2)右击“数据库”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菜单项。
在新建数据库对话框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学生管理数据库名studentsdb。
2.选择studentsdb数据库,在其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查看“常规”、“数据文件”、“事务日志”、“文件组”、“选项”和“权限”页面。
3.打开studentsdb数据库的“属性”对话框,在“数据文件”选项卡中修改studentsdb 数据文件的“分配的空间”大小为2MB。
指定“最大文件大小”为5MB。
在“事务日志”选项卡中修改studentsdb数据库的日志文件的大小在每次填满时自动递增5%。
4.在企业管理器中删除studentsdb数据库。
5.启动查询分析器,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创建studb数据库。
然后通过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查看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
6.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DA TABASE修改studb数据库的设置,指定数据文件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20MB,自动递增大小为1MB。
7.在查询分析器中为Studb数据库增加一个日志文件,命名为Studb_Log2,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10MB。
8.使用企业管理器将studb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student_db。
9.使用Transact-SQL语句DROP DA TABASE删除student_db数据库。
10.创建一个Company数据库,所有文件存放到D盘的SQL目录下。
该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逻辑名称为Company_data,物理文件名为Company.mdf,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尺寸为无限大,增长速度为10%;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Company_log,物理文件名为Company.ldf,初始大小为1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1MB。
11.添加一个包含两个数据文件的文件组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到Company数据库中。
12.删除Company数据库中的一个数据文件,然后删除此数据库。
四、实验思考新数据库是否包含SQL Server在主设备中生成的模型数据库内的所有对象?实验2 数据表的管理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TABLE和ALTER TABLE创建和修改表。
2.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
3.学会使用Transact-SQL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
4.了解SQL Server的常用数据类型。
二、实验准备1.了解在企业管理器中实现表数据的操作,如插入、修改和删除等。
2.掌握用Transact-SQL语句对表数据进行插入(INSERT)、修改(UPDATE)和删除(DELETE或TRANCA TE TABLE)操作。
三、实验内容1.启动企业管理器,展开studentsdb数据库文件夹。
2.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包含有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这些表的数据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ent_info 图2课程信息表curriculum图3学生成绩表grade3.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student_info、curriculum表。
4.在企业管理器中,将student_info表的学号列设置为主键,非空。
5.使用Transact-SQL 语句CREATE TABLE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创建grade表。
6.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表中的数据如图4、图5和图6所示。
图4 student_info的数据图5 curriculum的数据图6 grade的数据7.在企业管理器中为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表添加数据。
8.使用Transact-SQL 语句INSERT INTO…V ALUES向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 表插入以下数据:学号课程编号分数0004 0001 809.使用Transact-SQL 语句ALTER TABLE修改curriculum表的“课程编号”列,使之为非空。
10.使用Transact-SQ L语句ALTER TABLE修改grade表的“分数”列,使其数据类型为real。
11.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TABLE修改student_info表的“姓名”列,使其列名为“学生姓名”,数据类型为varchar(10),非空。
sp_rename 'student_info.姓名','学生姓名'ALTER TABLE student_infoALTER column 学生姓名varchar(10) not null12.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DELETE删除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中学号为’0004’的成绩记录。
DELETE grade WHERE学号=‘0004’13.使用Transact-SQL语句UPDA TE修改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中学号为’0003’、课程编号为’0005’、分数为90的成绩记录。
UPDATE grade SET分数=90WHERE学号=’0003’ and课程编号= ‘0005’14.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ADD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添加一个名为“备注”的数据列,其数据类型为V ARCHAR(20)。
ALTER TABLE grade ADD备注V ARCHAR(20)NULL15.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TABLE删除studentsdb数据库中grade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