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理综详解
2011山东理综

2011山东理综一、背景介绍2011年山东省的理综考试是山东省高考的一部分,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的内容。
本文档将从三个科目的考点出发,分别进行详细介绍和讲解。
二、物理部分1. 光的全反射•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的应用2. 光的衍射•衍射的定义•衍射的特性•衍射的应用3. 光的干涉•干涉的定义•干涉的条件•干涉的类型4. 热力学•熵的概念•熵增原理•热机效率三、化学部分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平衡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 化学键•化学键的种类•化学键的特性3. 盐类的性质•盐类的定义与特点•盐类的产生与应用4.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四、生物部分1. 细胞结构•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2. 遗传基因的转移•遗传基因的概念•遗传基因转移的方法•遗传基因转移的意义和应用3. 生物进化•进化的概念•进化的证据•进化的原因4. 生物的免疫机制•免疫的概念•免疫机制的类型•免疫机制的应用五、结论本文对2011年山东省理综考试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讲解,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的考点。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参考文献1.张三, 李四. 高中物理教程. 北京出版社, 2009.2.王五, 赵六. 高中化学教程.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3.田七, 刘八. 高中生物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011年高考理综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与详解)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答案B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
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答案B解析:玉米是C4植物,淀粉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合成的。
只有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叶片中才有淀粉的积累。
乙组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弱光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4.答案A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5.答案C解析: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浆)细胞。
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D解析: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知D项正确。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山东卷,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山东卷,解析版)【标准答案】D【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概念。
A选项中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的混合物,得到馏分也为混合物;B选项中Ba2+有毒,用硫酸钡做钡餐的原因是它难溶于水也难溶于强酸,所以不会使用中毒,而不使用碳酸钡做钡餐;C选项中两者互为同位素;D选项中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是1nm—100nm,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故正确。
11.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标准答案】C【详细解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A选项直接举反例,F无正价,O最高出现的是+2(OF2中),无+6价,故错误;B选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知离核近,能量低,故B不对;C选项P、S、Cl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增强,故正确;D选项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从第IIIA族开始,到0族终止(目前到第VIIA族),无过渡元素,而且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故D选项错误。
14.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33()()().CH COOCH COOH OHcc c--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吸氧腐蚀构成可逆电池,更不是原来的充电过程,故A错误;B选项电解的电量与电流强度和时间有关:Q=It,只要保持恒定电流,则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可知,通过的电量与析出的锌成正比,因而B选项错误;电解(电镀)时通常是阴、阳离子分别同时在阳极和阴极放电,放电的速率与电流强度成正比,温度对离子的放电几乎无影响(若不是离子就另当别论了),故C正确;D选项中镀锌铁我们也称之为白口铁,镀层破损后,构成原电池,锌做活泼做负极被腐蚀,铁受保护(与轮船底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一样),如果镀锡铁(马口铁)破损,则由于铁比锡活泼,则铁被腐蚀,故D 选项表述错误。
2011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1年高考物理山东卷分析整体结构分析题型题量(总题量)分值一、选择题7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而不全的2分,选错的得0分,共28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实验探究和计算题)6(必做题3,选做题3选2)第23题12分,第24题15分,第25题18分,第36题8分,第37题8分,第38题8分,共61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 150分钟物理总分 89分题型详细分析一、选择题题号考点课本章节(如必修1.1)分值难易度16电流热效应、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流的磁效应、自由落体运动的发现及意义必修1.2、选修3-1.14易17万有引力必修1.64中18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及其图象分析必修2.54中19受力分析二力平衡必修1.44中20变压器原理交变电压的描述及表达式选修3-2.54中21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布各电荷电势能电势差的比较选修3-1.14中22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能量的转化必修2.7 选修3-1.34难二、非选择题题号题型考点课本章节分值难易度23实验题受力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牛顿二定律测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必修1.3/4选修3-1.212中24计算题能量守恒运动学规律必修1.2必修2.715难25计算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洛伦磁力选修3-1.318难36实验题分子势能及相互作用力改变内能的方式选修3-3.9/108易37实验题波的传播及描述光的折射及全反射的条件选修3-4.12/138中38实验题原子核的衰变动量守恒选修3-5.16/198中今年的“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覆盖面较宽,比例合理,难易得当;试卷结构仍保持稳定,各题型所占分值基本不变。
在实验题的设计上仍采用一个力学实验、一个电学实验的模式来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试题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也大多是常规、典型、为考生所熟悉的,但考查的角度及呈现方式均有创新。
这些都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想。
第23题第(1)问分别从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方案的评价来分层设问。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山东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S 32 Ca 40 Pb 207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2.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3.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4.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7.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2011年高考理综山东卷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山东卷)化学部分1.(2011山东高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3C互为同素异形体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2.(2011山东高考)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3.(2011山东高考)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4.(2011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Al、Fe、Cu5.(2011山东高考)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6.(2011山东高考)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7.(2011山东高考)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是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8.(2011山东高考)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2011年高考山东理综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第Ⅰ卷(必做,共88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S 32 Ca 40 Pb 207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2.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3.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4.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 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7.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Ⅰ体液 Ⅱ细胞体液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B. 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C. 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D. 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8.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2011年山东省理综试题及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
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玉米是C4植物,淀粉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合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S 32 Ca 40 Pb 207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事实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v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18.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从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2h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 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 做功功率和对球b 做功功率相等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
开始时a 、b 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aF ≠0,b 所受摩擦力fbF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A faF 大小不变 BfaF 方向改变 CfbF 仍然为零 DfbF 方向向右20.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
保持输入电压1u 不变,当滑动接头P 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
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2u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以下正确的是 ( )A 、2)t V μπ=B 、2)t V μπ=C 、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应将P 适当下移D 、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应将P 适当上移21、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 、b 、c 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 与c 关于MN 对称,b 点位于MN 上,d 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点场强大于d 点场强 B 、B 点场强小于d 点场强C 、a 、b 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D 、试探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 点的电势能22.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
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c 、d ,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 处。
磁场宽为3h ,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先由静止释放c ,c 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 ,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
用c a 表示c 的加速度,kd E 表示d 的动能,c x 、d x 分别表示 c 、d 相对释放点的位移。
图乙中正确的是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16道题。
其中23~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试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试必须从中选择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23.(12分)(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
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
①所得实验数据如下图,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见答题卡)画出U I -的图像。
②根据所画U I -的图像,可求得电流0.20I A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W 。
(保留两位有效数)②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
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既能测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又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是 。
(R x 阻值未知)24.(15分)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 1.8h m =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2M kg =、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 ,其右段长度10.2l m =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
在A 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 ,其质量1m kg =。
B 与A 左段间动摩擦因数0.4u =。
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 施加20F N =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 脱离A (A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 取走。
B 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1.2x m =。
(取210mg s =)求:(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Bv。
(2)B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时,B运动的时间ts 和位移xB(3)A左端的长度l225.(18分)扭摆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插入件,能使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扭摆。
其简化模型如图Ⅰ、Ⅱ两处的条形均强磁场区边界竖直,相距为L,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
一质量为m、电量为-q、重力不计的粒子,从靠近平行板电容器MN板处由静止释放,极板间电压为U,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平行于纸面射入Ⅰ区,射入时速度与水平和方向夹角30θ=︒(1)当Ⅰ区宽度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1=B时,粒子从Ⅰ区右边界射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30︒,求B0及粒子在Ⅰ区运动的时间t(2)若Ⅱ区宽度L2=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2=B1=B,求粒子在Ⅰ区的最高点与Ⅱ区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3)若L2=L1=L、B1=B,为使粒子能返回Ⅰ区,求B2应满足的条件(4)若1212,B B L L ≠≠,且已保证了粒子能从Ⅱ区右边界射出。
为使粒子从Ⅱ区右边界射出的方向与从Ⅰ区左边界射出的方向总相同,求B 1、B 2、L 1、、L 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
36.(8分)[物理—物理3-3](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 .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 .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 .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
玻璃测温泡A 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 和水银压强计相连。
开始时A 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 中水银面在O 点处,右管D 中水银面高出O 点1h =14cm 。
后将A 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 ,使C 中水银面仍在O 点处,测得D 中水银面高出O 点2h =44cm 。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Hg ) ①求恒温槽的温度。
②此过程A 内气体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填“吸热”或“放热”)。
37、(8分)(物理—物理3-4)(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 轴传播,实线为1t =0时的波形图,此时P 质点向y 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20.01t s =时的波形图。
已知周期T >0.01s 。
①波沿x 轴________(填“正”或“负”)方向传播。
②求波速。
(2)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
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
①求介质的折射率。
②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