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习题
静力学习题

静力学习题一. 填空题(40分,每题4分。
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1.图示系统只受F 作用而平衡。
欲使A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30角,则斜面的倾角θ 应为 。
2.物A 重100kN ,物B 重25kN ,A 物与地面的静摩擦因数为0.2,滑轮处摩擦不计。
则物体A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
3.正六面体三边长分别为4,4,23(单位m );沿AB 联线方向作用了一个力F (单位kN ),其大小为F ,则该力对x 轴的力矩为 ;对z 轴的力矩为 。
4.在图示桁架中,已知F 、a ,则:杆1内力之大小为 ;杆2内力之大小为 ;杆3内力之大小为 。
5.图示结构受矩为M =10m kN ⋅的力偶作用。
若a =1m ,各杆自重不计。
则固定铰支座D 的约束力的大小为 。
一.填空题(40分,每题4分。
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1.杆AB 以铰链A 及弯杆BC 支持,杆AB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M ,不计各杆自重,则A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
2.若F =50kN ,P =10kN ,墙与物体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0.3,则摩擦力为 。
3.已知一正方体,各边长为a ,沿对角线BH 作用一力F ,则该力在x 1轴上的投影为 ,对z 轴的矩为 。
4.图示简支桁架,已知力F 1、F 2和长度a 。
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 ;杆2内力的大小为 ;杆3内力的大小为 。
二.填空题(40分,每题4分。
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1.平面系统受力偶矩为m kN 10⋅=M 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A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为 kN 。
2.物A ,B 分别重P1=1kN ,P 2=0.5kN ,A 与B以及A 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f s =0.2,A ,B通过滑轮C 用一绳连接,滑轮处摩擦不计。
今在A 物块上作用一水平力F ,则能拉动物体A时该力应大于 。
3.图示悬臂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有 。
4.一重为P ,边长为a 的均质正方形薄板与另一重为2P 的均质三角形薄板焊接成一梯形板,在A 点悬挂。
(完整word版)静力学试题

判断题1.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时,它们对物体产生的效应相同()2.凡合力都比分力大()3.汇交的三个力是平衡力()4.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一定相等()5.平面力偶矩的大小与矩心点的位置有关()6.力和力偶可以合成()7.凡在二力作用下的约束成为二力构件()8.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9.刚体上的力可沿作用线移动()10.物体上的力可沿作用线移动()11.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12、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13、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F) = FL。
()F14、图中F对O点之矩为mO15、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杆件和杆件结构。
()16、力系的等效力就是力系的合力。
()17、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18、二力平衡公理适用于物体。
()19、二力平衡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20、作用与反作用公理针对一个物体而言。
()21、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只适用于刚体。
()22、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上的力的合成和分解。
()23、强度指结构或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24、刚度指结构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25、稳定性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26、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时可将物体视为刚体。
()27、对物体进行内力分析和承载能力计算时可将物体视为刚体。
())28、对物体进行内力分析和承载能力计算时必须将物体视为变形体。
(29、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将荷载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
()30、按作用性质可将荷载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
()31、力的平移定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32、力的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刚体。
()33、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包括运动和变形。
()34、约束反力的方向与主动力有关,而与约束类型无关。
()35、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相接触处一定有约束反力。
()36、约束反力的个数由约束类型决定。
静力学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一、判断题(共30分,每道3分)1.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它们对物体产生的效应相同。
()2.凡合力都比分力大。
()3.汇交的三个力是平衡力。
()4.当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选择几个投影轴就能列出几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5.两个力F1,F2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一定相等。
()6.在平面中任意两个力都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
()7.平面力偶的大小与钜心点的位置有关。
()8.当平面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结果为力偶时,如果再向另一点简化,则其结果是一样的。
()9.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任意力学,若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此刚体平衡。
()10.如果某平面任意力系由多个力偶和一个力组成,该力系一定不是平衡力系。
()二、填空题(共20分,每道4分)1.图示三饺刚架受力图,则A支座反力的大小为,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2.图示结构受力偶图,若m,各杆不计自重,则固定铰支座D的反力的大小为,方向为。
3.不计重量的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DBE在D处铰接,如图所示。
若系统受力作用,则B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方向为。
4. 直角弯杆ABCD 与直杆DE 及EC 铰接如图,作用在DE 杆上力偶矩,不计杆重和摩擦,尺寸如图。
则支座A的约束反力大小为 ,B 处的约束反力大小为 。
5. 图示AB 杆,不计自重,在5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作用于B 点的4个力的合力F R的大小为 ,方向沿着 。
三、 计算题(共50分)1. 四连杆机构OABO 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0.4m ,O 1B=0.6m ,AB 处于水平位置。
作用在曲柄OA 上的力偶矩M 1,不计自重,求力偶M 2的大小及连杆AB 所受的力。
(10分)M 2O 1OABM 130°2. 图示滑道连杆机构,在滑道连杆上作用水平力F 。
已知曲柄OA=r ,滑道倾角为β,曲柄OA 与水平夹角θ,机构重量和各处摩擦力不计。
试求当机构平衡时,作用在曲柄OA 上的力偶M 的大小。
《理论力学》静力学典型习题+答案

1-3 试画出图示各构造中构件AB的受力争1-4 试画出两构造中构件ABCD的受力争1-5 试画出图 a 和 b 所示刚系统整体各个构件的受力争1-5a1-5b1- 8 在四连杆机构的ABCD的铰链 B 和 C上分别作用有力F1和 F2,机构在图示位置均衡。
试求二力F1和 F2之间的关系。
解:杆 AB,BC, CD为二力杆,受力方向分别沿着各杆端点连线的方向。
解法 1( 分析法 )假定各杆受压,分别选用销钉 B 和 C 为研究对象,受力以下图:yyFBCC xB Fo45BCx30o o F60F2CDF AB F1由共点力系均衡方程,对 B 点有:F x0F2F BC cos4500对 C点有:F x0FBC F1 cos3000解以上二个方程可得:F12 6F2 1.63F23解法 2( 几何法 )分别选用销钉 B 和 C 为研究对象,依据汇交力系均衡条件,作用在 B 和C 点上的力构成关闭的力多边形,以下图。
F F2BCF AB o30o45CD60oFF BC F1对 B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F2F BC cos450对 C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F BC F1 cos300解以上两式可得:F1 1.63F22-3 在图示构造中,二曲杆重不计,曲杆AB 上作用有主动力偶 M。
试求 A 和 C 点处的拘束力。
解: BC为二力杆 ( 受力以下图 ) ,故曲杆 AB 在 B 点处遇到拘束力的方向沿BC 两点连线的方向。
曲杆AB遇到主动力偶M的作用, A 点和 B 点处的拘束力一定构成一个力偶才能使曲杆AB保持均衡。
AB受力以下图,由力偶系作用下刚体的均衡方程有(设力偶逆时针为正):M0 F A10a sin(450 )M 0F A0.354Ma此中:tan 1。
对 BC杆有:F C FB F A0.354M 3aA,C两点拘束力的方向以下图。
2-4解:机构中 AB杆为二力杆,点A,B 出的拘束力方向即可确立。
静力学测试题

静力学测试题题目一:力的平衡已知一个悬挂在墙上的物体,其重力为10N,如图所示。
求在该物体上施加的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得物体保持在静止状态。
⬆️--------|| 10N||解析: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物体保持在静止状态时,合力为零。
由图可知,悬挂物体向下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为10N,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与线段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力F1和与线段方向平行的竖直方向力F2。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线段下方的角度为180° - θ。
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sin(180° - θ) = F1/10Nsinθ = F2/10N由此可求得F1和F2的大小,然后确定它们的方向。
题目二:支持反力在一个平衡木上放置一位运动员,如图所示。
已知运动员的重力为600N,平衡木的长度为5m,距离另一端点的距离为1m。
求在平衡木的另一端点上施加的支持反力的大小和方向。
A(施力点)|| 600N 平衡木|⬆️解析:在平衡状态下,合力为零。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支持反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平衡木的稳定状态。
根据力的杠杆定律,运动员的重力可以看作在平衡木的某一点上作用,该点距离另一端点1m。
由于在平衡状态下,合力为零,因此支持反力产生的力矩与运动员的重力产生的力矩需要平衡。
根据力矩的定义,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的长度。
假设支持反力的大小为F,根据力矩的平衡条件,可得:600N * 1m = F * 5m由此可求得支持反力的大小,并确定其方向。
结论:通过静力学测试题的解析,我们可以应用力的平衡原理和力的杠杆定律来解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力学问题。
准确计算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并预测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在实际生活和工程领域中,静力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建筑、机械、航空等领域的设计与构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完整word版)静力学基础 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
外力偶作用的刚结点处,各杆端弯矩的代数和为零。
(× )2.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3。
在刚体上加上(或减)一个任意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会改变.( × ) 4.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5。
固定端约束的反力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 × )6.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 )7。
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构成的力系必定平衡。
(× )8.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 √ )9.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全貌的简图叫受力图。
(√ )10。
图1中F对 O点之矩为m0 (F) = FL 。
( × )图 1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
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3.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物体内的任意一点。
B、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任何一点.C、力不可以沿作用线移动.D、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4.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α、β分别为:α=___B___,β=___D___。
A、30°;B、45°;C、90°;D、135°。
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D )图 2A、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个平衡的物体上,作用的重力和支持该物体的力的相对位置关系是:A. 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线重合B. 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线不重合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满足平衡条件的必要条件:A. 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B. 物体受到合力矩为零的作用C. 物体所受合力与其自重相等反向答案:B3. 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平衡杆的平衡条件:A.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外力为零B.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力矩为零C.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重力为零答案:C4. 若在一根水平杆上放置两个等质量物体,物体A在杆的左端,物体B在杆的右端,下列哪个位置组合是平衡位置:A. A在杆的中点,B在杆的左端B. A在杆的中点,B在杆的右端C. A、B均在杆的两端答案:B5. 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平衡力夹具的平衡条件:A. 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B. 力夹具上所有质点的合力为零C. 力夹具上所有质点的合力矩为零答案:A二、填空题1. 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方向相反,其合力为______。
答案:零2. 物体所受重力矩与支持力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答案:相等且反向3. 在平衡位置,物体所受合力矩等于______。
答案:零4. 平衡力夹具上所有质点所受力矩之和等于______。
答案:零三、计算题1. 质量为10 kg的物体悬挂在离支点2 m处的杆上,求支持力的大小。
答案:由于平衡条件下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支持力=mg=10 kg × 9.8 m/s²= 98 N。
2. 在一个长度为6 m的水平杆上有两个距离杆左端为1 m和5 m处的质量分别为4 kg和6 kg的物体,求物体B对杆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杆的支持力。
答案:物体B对杆的支持力为FB=6 kg × 9.8 m/s²= 58.8 N;物体A 对杆的支持力为FA=4 kg × 9.8 m/s²= 39.2 N。
静力学30个例题

的约束力。
l 2 l 2 F1 F AX F AY
F1
45
A
l 2
C
B
FBC
D
解:研究对象: ACB 杆 1. 受力分析:易知 CD 是二力杆,所以点 C 受力如图 2. 列平衡方程求解: 3. 研究对象: ACB 杆 4. 受力分析:易知 CD 是二力杆,所以点 C 受力如图 5. 列平衡方程求解: (1) 基本方程:
M z ( F ) F y x Fx y 0
2.计算力 F 对坐标轴 x,y,z 之矩。 先计算力 F 对点 O 之力矩矢 M o ( F ) ,为此写出力 F 和矢径 r 的解析式:
F 42.4i 56.6 j 70.7k , r OB 5k (m)
iy
iz
解得 例 7
FDA FCA 869 N
FBA 1950 N
力 F 作用于支架上的点 C,如图所示,设 F 100 N ,试求力 F 分别对点
A,B 之矩。
A
B
3m
C
60
F
解: 因为求力 F 对 A、B 两点的力臂比较麻烦,故利用合力矩定理求解。
M A ( F ) M A ( Fx ) M A ( Fy ) 2 F sin 60 3F cos 60 23 N m M B ( F ) M B ( Fx ) M B ( Fy ) 0 3F cos 60 150 N m
y F1
A B
F4
y
D C
2
45
A
Fx MB Fy
1
D B 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所示,一个“Y”字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去.若橡皮条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 )
A. 2
15 B .kL/4 C .KL D .2kL 2.物体M 位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 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外力F 撤去,则物体( )
A .可能会沿斜面下滑
B .摩擦力大小不变
C .对斜面的压力变小
D .摩擦力变小
3.如图所示,顶角为直角、质量为M 的斜面体ABC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30°,斜面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沿垂直于BC 方向对斜面体施加力F ,斜面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则关于斜面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的大小,正确的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
A.N=Mg , f=2
3F B.N=Mg+21F , f=µMg C. N=Mg+21F , f=23F D. N=Mg+2
3F , f=21F A.1:2
6.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体A 斜面的轻弹簧将物块P 拴接在挡板B 上,在物块P 上施加沿斜 面向上的推力F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P 与斜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弹簧的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下
C.地面对斜面体A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若增大推力,则弹簧弹力一定减小
7.用一轻绳将小球P 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 点,在墙壁和球P 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 ,如图所示。
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P 物体受4个力
B . Q 受到3个力
C .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D .若绳子变短,Q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8.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 .现在C 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 绳保持水平,在D 点应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 )
A.mg
B.33mg
C.21mg
D.4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