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影课第二部份讲考

合集下载

尔雅视频之魅力科学详细笔记

尔雅视频之魅力科学详细笔记

车云霞第1集 化学概论——原子结构(一)原子中的基本粒子:⎪⎩⎪⎨⎧⎩⎨⎧中子质子原子核电子原子 19世纪末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X 射线、放射性、电子。

中学所接触的:1.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2.氢原子光谱;3.普朗克的量子论;4.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5.波尔假说(波尔理论);6.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7.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卢瑟福——∂粒子穿透金属箔实验 里德宝公式:)11(12221n n R -=∞λ,其中∞R 是里德宝常数。

氢原子光谱的特征:1.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从红外到紫外区呈现多条具有特征波长的谱线。

2. 从长波(红外区)到短波(紫外区),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示n 值越来越大,波长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能量也越来越高。

一个电子的电量:C 1910602.1-⨯第2集 化学概论——原子结构(二)波尔假说: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符合一定量子化条件的固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

电子在一个轨道中运动的角动量mvr 必须是h/2π的整数倍,即π2/nh mvr =。

波尔假说成功之处:激发态原子为什么会发射出光射线;氢光谱线波长的不连续性;验证了里德宝公式(说明了氢光谱线频率的规律性);首次提出了n 是能级的概念。

波尔假说的缺陷:未能完全冲破经典物理的束缚;波尔理论解释不了多电子原子的光谱和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等问题。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mv h p h //==λ不正确原理:不确定原子对宏观物体不起作用,放映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不能用经典力学的方法去处理微观粒子。

第3集 化学概论——原子结构(三)原子结构三大问题: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核外电子的排布。

3、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系。

1薛定谔方程——微粒的波动方程:得到的ϕ不是具体的数,是包括三个参数(n,l,m )和三个变量(φθ,,r )的一个参数式:m l n r ,,),,(φθϕ。

n,l,m 称为量子数,它们决定着波函数ϕ某些性质的量子化情况。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精讲优练: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2.1.2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精讲优练: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2.1.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1.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某雄性果蝇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A.2种B.4种C.8种D.16种【解析】选D。

该雄性果蝇能形成24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

2.(2018·成都高一检测)10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如果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能产生的新个体的数目是( )A.5个B.10个C.15个D.20个【解析】选B。

1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则10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10个卵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则5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20个精子。

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故10个卵细胞和20个精子最多能形成10个受精卵,即最多能产生10个新个体。

3.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成熟后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可能有的染色体组合是( )A.AB′、A′BB.AB、A′B′C.AB、AB′、A′B、A′B′D.AB′、A′B、AB′、A′B【解析】选C。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即A与A′、B与B′分开,而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即A与B、A与B′、A′与B、A′与B′都可以组合。

4.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解析】选C。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会增加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

5.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 )A.受精作用B.细胞识别C.细胞分化D.细胞融合【解析】选A。

最新-《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19915 精品

最新-《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19915 精品

从传统到现代 >> 从传统到现代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分组讨论,概括作品风格为其流派取名,在题板上写出讨论结果。>>
从传统到现代 >> 从传统到现代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西方美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几个流派: 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
表现主义
>>蒙克(挪威) 《呐喊》
从传统到现代 >> 从传统到现代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留下了极为惨痛的创伤。一批青年艺术家出于对 社会的强烈不满,发表了《达达派宣言》。达达派对人类原有的一切感到厌 恶,反对战、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否定艺术,否定一切。达达的这 种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精神,贯穿了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
达达派
>>杜尚(法国) 《泉》
从传统到现代 >> 从传统到现代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社团内部分化出来的社团,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 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他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试图突 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 对和超现实的境界。 超现实主义 >>达利(西班牙)
从传统到现代 >> 从传统到现代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以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 风格狂野、色彩奔放、艺术语言夸张的作品,被人们称为“野兽群”,批评 家路易.沃塞尔说:“巴黎让野兽包围了!”“野兽派”因此得名。这些画 家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色彩,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敢于突破形 体的拘束,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继续着后印象派的探索, 野兽派 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18-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18-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8·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和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注意题干提到的关键信息“荷兰东印度公司”、“青花瓷”。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初。

这时期中国处于明末清初时期。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

A时期没有青花瓷;B时期东印度公司没成立;D时期要晚于明末清初,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选C。

【答案】C2.(2018·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说明①是错的,排除A、C两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最少二年,所以②正确,因此选B。

【答案】B3.(2018·四川文综·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

题干给出的限制性条件信息是时间“商代”。

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属于西汉墓,黄道婆是元朝人,《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因此A、B、D三项应该分别反映了西汉、元朝和东汉纺织业的发展水平。

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二专题第5课看社戏

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二专题第5课看社戏

第5课看_社_戏 一、字音辨读1.陋闾.(l ǘ) 2.俚.俗(l ǐ) 3.熏炙.(zh ì) 贾.(ɡǔ) 5.蹊.跷(q ī) 瘟.不火(w ēn ) 7.悱恻..(f ěi c è) 8.恁.(n èn ) 9.聒.动天地(ɡu ō) 10.钹.(b ó) 11.嫡.传(d í) 囿.陈法(y òu ) 13.小觑.(q ù) 簪.(z ān ) 15.喷嚏.(t ì) 16.倜傥..(t ì t ǎn ɡ) 二、字形辨识1.⎩⎪⎨⎪⎧ 锣鼓xu ān (喧)天寒xu ān (暄) 2.⎩⎪⎨⎪⎧ l ín ɡ(伶)人l īn (拎)东西 3.⎩⎪⎨⎪⎧ zh á(铡)美案c è(厕)所 4.⎩⎪⎨⎪⎧b ó(钹)铙b ō(拨)弄 三、词语辨析1.飘零·漂泊辨析⎩⎪⎨⎪⎧飘零:①(花,叶等)坠落;飘落。

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漂泊:①随波浮动或停泊。

②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例句⎩⎪⎨⎪⎧ ①我的世界突然下雪了,飘零的雪花飘落在我的心中,天堂的盛夏也会下雪吗?②独自在外漂泊,没有人管没有人爱也没有人呵护,对生活的绝望、失落让他走上了偷窃之路。

2.关注·关心辨析⎩⎪⎨⎪⎧关注:关心重视。

关心:放在心上,重视爱护。

例句⎩⎪⎨⎪⎧ ①昨日记者获悉,目前成都市官方微博在全国政府微博中粉丝数量排名第一,成为最受关注的政府微博。

②最近以来美国对中国的金融稳定是出奇的关心,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比中国金融精英更担心中国金融出乱子似的。

3.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辨析⎩⎪⎨⎪⎧ 二者都有“重新恢复”之意。

“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是中性词。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组织力量恢复势力,重新猛扑过来,有贬义。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学案14 赏析艺术技巧,分析主旨意蕴——精准判断,多方思考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学案14 赏析艺术技巧,分析主旨意蕴——精准判断,多方思考

板块二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赏析艺术技巧,分析主旨意蕴学案14——精准判断,多方思考复习任务1.构建小说艺术技巧知识网络,精准答好艺术技巧赏析题。

2.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分析主旨意蕴,掌握常见主旨意蕴题的分析要领。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高考Ⅱ卷《社戏(节选)》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分)综合描写艺术①小说艺术技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考查重心在描写艺术和语言艺术上,要求能准确判断技巧,细致分析表达效果。

②艺术技巧赏析是新课标核心素养中“审美素养”的重要内容。

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这方面的命题将会加强,将会以短评、札记、评点题的形式出现。

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6分)场景描写艺术2019全国Ⅰ卷《理水(节选)》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写人手法赏析全国Ⅱ卷《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写人手法赏析全国Ⅲ卷《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细节描写作用1.赏析艺术技巧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高考Ⅱ卷《社戏(节选)》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词语意蕴①探究题有时冠以“探究”字样,更多的是以“分析”字样出现。

②命题点多为对标题、关键句子或物象意蕴的分析探究。

2021新高考Ⅰ卷《石门阵》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分)物象意蕴2020新高考Ⅱ卷《大师(节选)》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件(人教版)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件(人教版)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答案 B
第53页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2讲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解析 首先确定该病不可能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夫妇的基因型为 aa×Aa,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1/2×1/2=1/4;如果是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夫妇的基因型为 XaY×XAXa,生正 常男孩的概率是 1/4;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夫 妇的基因型为 Aa×aa,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1/2×1/2= 1/4。
A.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夫妇生正常 男孩的概率是 1/2
B.该病可能是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夫妇生正常 男孩的概率是 1/4
C.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夫妇生正常 男孩的概率是 1/2
第52页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2讲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D.该病可能是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夫妇生正 常男孩的概率是 0
第29页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2讲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XaXa × XaYA ♂
XaYA
XaXa
( ♂全为显性) (♀全为隐性)
第30页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2讲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2.X、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
基因的 位置
Y 染色体非同 源区段基因 的传递规律
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的传递规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2.性别分化 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的影响,如: (1)温度影响性别分化,如蛙的发育:XX 的蝌蚪,温 度为 20℃时发育为雌蛙,温度为 30℃时发育为雄蛙。 (2)日照长短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如大麻,在短日照、 温室内,雌性逐渐转化为雄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戏曲第二章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讲义-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戏曲第二章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讲义-精选教育文档

课时1详解课前思考1.你了解作者莎士比亚的生平吗?你知道作者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吗?2.你了解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吗?你知道作者和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影响?3.你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梗概吗?你知道剧中的思想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吗?4.你还知道哪些与本文相关的分析和评价资料?课前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文题解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五幕悲剧,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创作于1594到1597年,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谴责了封建家族的内讧和封建的包办婚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表现了当时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童的矛盾斗争,满腔热情地歌颂了青春、爱情和美好幸福的生活。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达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靑年男女的爱情故亊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银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腐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这部悲剧作品为世人所瞩目,拧被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改编为多种体裁的艺术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诗剧。

诗剧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对话与独白中,特别是抒情对话与抒情独白。

从本单元节选的第二幕第二场和第三筋第二场中,我们石到,用诗的语言写出的独白,它的感染作用比一般抒情诗要高,原因在于抒情独白大都是在一定的戏剧情境下,矛盾冲突激[化时迸发出来的,因此格外动人心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弥陀佛,顶礼上师三宝!师兄们晚上好,末学是周边一区174大组二小组学员朱秀影。

随喜赞叹前面师兄们的法供养的功德,现在由我继续与师兄们分享《前行广释》第二十九课第二部分,本部分内容所属科判是丁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指所有众生都是要死亡的。

归属于丙二寿命无常—众生的寿命都是无常的。

下面请师兄们端身正坐念诵原文:尤其是我们生在寿命不定的南瞻部洲,又时逢末世,死亡很快就会临头。

实际上,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进。

人的寿命从来不会增加而只有减少,而且死魔犹如夕阳西下的阴影般片刻不停地越来越向我们逼近,在何时何地死去原本就无法确定,谁也不能肯定明天或今晚甚至仅仅现在呼吸间不会命归黄泉。

如《因缘品》云:“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
又如怙主龙树说:“寿命多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

”这其中的意思是说:人们处于安然的沉睡中,平缓地向内吸气向外呼气,可是也不敢肯定在这期间就不会死亡,对于在睡眠期间没有死去而能安然醒来,也应当看成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原文分两层。

第一层:我们的寿命是不定而短暂的,且有减无增从出生起便向死亡靠近。

第二层:死期是无常不定的,何时、何地都有可能死去。

词语:
南瞻部洲:我们人类的生活范围属南瞻部洲(地球)南瞻部洲又名
阎浮提。

生活于此洲的人类虽然在生态环境、福报、寿命等方面,不及其它三洲;但我们人类所特具的勇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则优胜于三洲及诸天界。

这也是为什么佛陀降生于此世界(南瞻部洲)的缘故。

原文的意思是:我们的寿命是不定的,从出生起便向死亡靠进寿命不会增加只有减少,在呼吸之间或在沉睡中在任何时都有可能死亡。

第一层:我们的寿命是不定而短暂的,且有减无增从出生起便向死亡靠近。

尤其是生在寿命不定的南赡部洲,又时逢末世,寿量不像初劫时那样,动辄便是六万岁、八万岁,如今人寿非常短暂,死亡很快就会临头。

实际上,我们自从出生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近,寿命就像漏底的水池,从来不会增加,只有越来越少,死魔犹如夕阳西下的阴影般,片刻不停地向我们逼近。

上师以过生日特别开心为例,为我们分析其本质人生好比一头待宰的牦牛斯有何乐
第二层:死期是无常不定的,何时何地都有可能死去。

1.无常性。

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会死,谁也没有把握明天或今晚、甚至现在呼吸之间,自己会不会命归黄泉。

任你再智慧渊博、精通教理,但也不敢断言“我现在肯定不会死”
2.无约定性。

死神从不与人约定时间,往往出乎意料地降临,让人一命呜呼。

在此引用教证《地藏经》:“无常大鬼,不期而到。

3.突然性。

死神来之突然,让人根本来不及准备。

《入行论》:“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

4.多害性。

每个人的生命会遇到很多违缘,危害众多、顺缘极少,就像风中水泡一样会瞬息破灭,例如晚上地震来了、房子塌了,突然死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没有死去而能安然醒来,要当做一件非常稀奇的事了。

引用教证《亲友书》:“寿命多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

”《宝鬘论》:“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

”做以说明。

5.摆正心态。

在无法预料突如其来的死神面前,我们的生命是何其的脆弱,明日是否会死,谁也不知道,故只要有一口气、有一点修行机会,就务必要精进,要在临死前做一些准备。

不要有死亡不会那么快到来的心态,如果有了这种心态,修行是不会成功的。

应该勇敢的面对,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经常忆念“我会不会死”,以此提起无常精进修行。

6.解脱利益。

修行人若对无常观得好,一旦自身出现无常,就能够坦然接受。

自己接近死亡时会面带微笑,因为他早就明白生命像风中灯烛一样,没有什么永恒性。

但是没有学过佛的人,自己身上遇到无常或者看见亲人死亡,就特别特别难受。

那我们应该怎么理解生命在呼吸之间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寿命多害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

”我们的生命危害众多、顺缘极少,就像风中水泡一样会瞬息破灭,晚上沉沉地睡去,平
缓地呼气吸气,但谁也不敢肯定在此期间不会死亡。

如果没有死去而安然醒来,真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会死,谁也没有把握明天或今晚、甚至仅仅现在呼吸之间,自己会不会命归黄泉。

任你智慧渊博、精通教理,但也不敢断言“我现在肯定不会死”。

所以,《地藏经》中云:“无常大鬼,不期而到。

”死神从不与人约定时间,他往往出乎意料地降临,让我们一命呜呼。

死缘众多。

每个人的生命会遇到很多违缘,如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

”就算是饮食、吃药等生缘,有时候也会变成死缘,我们晚上睡下去而没死,理应觉得非常稀奇。

通过学习这段原文,让末学知道了生命是短暂而无常的,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死亡。

我总是有外散、懒惰这些不好的行为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现在我知道了生命的可贵,转瞬即失。

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些不好的行为,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比如上厕所时,上班的路上,晚上睡觉时,时常忆念无常,让法融入心,努力的精进修习佛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