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挑出2个亿
《榜样七》观看心得及感悟

《榜样七》观看心得及感悟3月25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榜样7》专题节目。
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某某某的__代表展示了榜样的力量。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有英雄航天员王亚平,有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王传喜,有大国工匠艾爱国,有“扁担校长”张玉滚,有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有“菌草之父”林占熺,有“京城最帅交警”孟昆玉,有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他们行业不同、经历不同、事迹不同,但是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些榜样,岗位平凡,而事迹不平凡,事迹很感人,值得我们学习,也给我们增添了前进的力量。
在张玉滚的学校,黑虎庙小学,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
这根扁担很不平凡。
在黑虎庙不通车的那些日子里,张玉滚用这根扁担为学生们挑来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从学校到镇上,沿着山间小路需要行走十多个小时,中间还要翻过一座1600米高的大山,遇到恶劣天气,来回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有一次,天还没亮,张玉滚就带上扁担,带上编织袋、手电筒,带上路上用的干粮和水,踏上了去镇上挑书的行程。
这天,路上正遇到大雨,他不顾夜黑路滑,连夜赶路,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赶回学校。
这是一天一夜的赶路,让人不可想象,难以忘怀。
张玉滚的脚趾磨出了水泡,他的肩膀被压出了红印。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支撑?连续6年,张玉滚就靠着这样一根扁担,徒步从大山外为自己的学生们挑来了所有的教材和生活用品,也给孩子们挑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张玉滚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之为“扁担”校长。
学校盖新校舍,搬砖头,运水泥,挖砂土,平地基,一砖一瓦,好多都是张玉滚挑来的,用这根扁担,挑来了新校舍的顺利完工。
师资短缺,张玉滚把自己修炼成了“全能型”教师,什么学科都能教,什么学科都会教,什么学科缺就去教什么,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都教过……为了工作,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为了工作,他的妻子受伤,他不顾得管,还让妻子放弃挣钱的机会来给学生做饭……他把学生当成自己最亲最近的人,把自己的爱都给了学生,却唯独亏欠了自己的家人。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暑期经典阅读训练-说明文1(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暑期精品阅读集训说明文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银杏银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
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
可是,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只有在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
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
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行。
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
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的定林寺中,据说有300多岁了,直到今天它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树根能够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
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
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1)人们为什么称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A.银杏长得跟恐龙一样大B.银杏和同时代的恐龙一样普遍C.银杏和恐龙一样灭绝了D.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2)人们把银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里引号表示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热点人物素材——张弥曼

热点人物素材——张弥曼“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张弥曼:气质若兰东方美她是一个可爱的民间老太,身上散发着东方女性优雅的气质。
她是田野中的科学家,脑中承载着过人的知识。
她是“不睡觉的中国女人”,夜夜为科研劳作。
她喜欢绿色,因为绿色是与自然相近的颜色。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摘取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张弥曼。
日前,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__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以表彰张弥曼院士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可持续的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一切为了祖国需要张弥曼,1936年4月出生于南京。
受在医学院工作的父亲影响,她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医生。
高中毕业前,张弥曼在报上看到了刘少奇的讲话:地质是工业的尖兵,国家要建设首先需要工业,要把工业发展起来,一定要先找到矿产。
“我想国家需要嘛,我就去。
”张弥曼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期望是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
到大一快结束时,学校选学生留学苏联,张弥曼获得了资格,成了16名访苏学员之一。
“我们开始都不知道去了学什么,最后宣布我们学古生物。
”张弥曼当时一点都不知道古生物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这样因缘巧合撞进了这个专业,开始从事鱼化石研究。
“决定你一生就要做这件事之后,就开始做起来。
慢慢地,就觉得很有意思。
”虽然外行人不一定理解其中的意义,但身在其中,有一点点新发现,张弥曼都非常高兴,“在研究中你看见你从来没看见过的东西,或者就叫discovery(发现)吧。
”不负时光和化石谈“恋爱”年轻时的张弥曼每年都会花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
行走20多公里的山路,睡在农家的阁楼上、村里祠堂的戏台上,时而有老鼠爬过,身上长了虱子。
数十载的坚持,张弥曼从未退缩。
寂寞山岭间,人迹罕至处,多了一个跋涉的倩影——身负30多公斤的行囊,一根扁担挑着锤子、胶水、化石纸和被子。
1980年,张弥曼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
邓洪九

邓妻江宗英:别人下雨亏本,都放弃不做了。最后他抓住这个时机,进了一批货回来,市场别人都没有货,一拉回来肯定占先机了。一晚上,就把它批发出去了。
邓洪九利用天气的变化,打了一个时间差,仅仅
三天的时间,就赚到将近一万元。邓洪九也因此在批发市场中一举成名。1993年,他在批发市场租下了摊位,自此,正式跻身于批发行业。
可是
好日子不长,很快当地的桔子就没有了,邓洪九的批发业务也算到此结束。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寻找新的品种再去批发,要么一切都回到过去。
邓洪九妻子江宗英:因为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了。我的想法的话担扁担的话,比如说一天二十三十的话,要稳妥一些。
原本批发的生意,省心省力。而且是年赚百万,早已经是衣食无忧,邓洪九却突然重新拾起了扔下10年的扁担,又挑起了担子,回到了街头叫卖。这个举动不光是让妻子江宗英觉得离谱,所有市场上的人也都觉得是件新鲜事,一个劲地嘲笑他,认为邓洪九是本性难改。
市场商户李林:都觉得他这个人老农民,土农民。烂泥巴上墙,做不了大事,成不了气候。
重庆市长寿区天台村,四面都是大山,一年也见不到几个人出入。20多年前,一个让村子里所有人都不看好毛头小子,只身带着一根扁担离开了这里。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天台村村民杨三:走的时候,就是一担箩篼,一个箩篼,一根扁担。
当初挑担担伙伴张中伟:我们呢,脑筋可能要迟了一点,就说,来嘛,八角钱一斤,五角钱一斤,他直接卖袋,卖袋的原因就是,一块八一袋,一袋只有两斤多,三斤多,实际上他还是卖了这么多钱。
钱没少卖,销售速度却提高了一倍。因为邓洪九总是能不断的想出新点子,而且还带着大家一起赚钱,所以码头上的小伙伴对他都非常崇拜。无论年龄大小,都喜欢称他九哥。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天台村村民程治中:拿个棒棒,到城里挑个担担,做点小生意。找点钱吃点饭,绝对没有好大个出息的,我就是这样认为。
大别山精神

胸怀全局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向刘伯承、邓小平致3A级密电,电文写道:现陕北情况甚为 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 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 将增加。3个“A”!“甚为困难”!刘邓二人深知,毛泽东甚少如此表达,一定到了最 紧急的时刻!
勇当前锋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大别山地区是全国最早有党员活动、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组织了黄麻、商城、六霍起义,创建了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抗 日战争时期,成长和壮大了新四军二师和五师两支战略部队,成为华中地区最早进入敌 占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 部队坚守反内战前哨阵地,率先接受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炮火的洗礼,刘邓大军义无反 顾千里跃进大别山,又率先拉开全面反攻序幕。
2.弘扬大别山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 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 值追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 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 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 朱德的扁担(第2课时) 苏教版精品 课件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 贵品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u 核心问题: 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 这篇课文表现了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
苦的高尚品质。
u 串珠问题: 1.故事发生在哪儿? 井冈山根据地。
2.大家是用什么挑粮的? 扁担
u 核心问题: 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 u 串珠问题: 1.故事发生在哪儿 ? 2.大家是用什么挑粮的? 3.后来是谁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为什么? 4.朱德同志怎么做的?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
1.“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 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会师”一词指的是什么? 从“不远处” 可以看 出什么? “会师”指的是朱德同志带领的起义队伍与毛 泽东同志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之后,组建了以毛泽 东为首的红军队伍。
3.后来是谁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为什么?
是一位红军战士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因为朱 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同志们担心他太累 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粮了,这 样可以让他轻松点。
4.朱德同志怎么做的?
朱德不但“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 了‘朱德记’三个字”。
课文结构
一、选择合适的读音填空。
1. ɡānɡ xié dé fěn
粉f(ěn
)
鞋x(ié
)
德d(é
)
敌d(í )
2. dān
dàn
dɑn
一d担àn( )粮食 担dā(n )心
dí chǔ
ɡ冈ān(ɡ
)
储ch(ǔ
)
革命故事

朱德的扁担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
尽管这个国家有数千位君主打下了这个千秋江山,而共产党人毛泽东却穿越了时代、穿透了未来。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却是有祖国的”——钱三强,一位鞠躬尽瘁、全心奉献的科学家;“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阴冷铡刀时的大义凛然,我们都无法体验共产党人钢铁一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正气;“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的坚定信念,却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到了祖国强盛的光明。
如果没有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和这些人民同甘共苦,也许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贫困地区人民的疾苦,无法知道基层党员做出的巨大牺牲。
如果没有雷锋、张海迪这些满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就无法深刻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人间的真情、生命的意义。
中国航天人始终把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当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航天事业是一个壮国威、扬军威、振民心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苦、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事业,参加这一事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献身精神,要有敢于吃苦、执着追求而不急功近利、不图回报的思想。
钱学森、梁守等人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无名英雄。
共产党人永远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以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他们淡泊名利、视死如归,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新中国的成立。
发人深省的20个管理小故事

发人深省的20个管理小故事--明阳天下拓展培训管理最高境界不是管理而是被领导。
管理是集中人的脑力和体力达到预期目的的活动。
管理不仅表现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上,也决定如何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上,比如早晨起来锻炼身体,然后去上班,还比如工作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采取何种手段。
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中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否则就无法完成目的。
关于管理,以下20个小故事可以让人深刻反省:1、曲突徒薪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
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2、救人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
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
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
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
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
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3、出门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
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扁担挑出2个亿
曾建平,今年42岁,崇川区政协委员,南通市海发果业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南通市私营经济协会常务理事。
目前,南通百花果品市场上30%的门面属于曾建平,南京70%的果品配送市场由他占领,年产值达到2个亿。
穷则思变两筐田螺闯上海
曾建平从三和初中毕业后,先在家务农,日子过得清苦。
年轻的曾建平不愿就这样过一辈子,他萌生到上海赚钱的念头。
1981年,在东拼西凑了路费后,曾建平带着从河里捞的两筐田螺去了上海,这一次,他赚了20多元钱。
他用这20多元从上海批发了苹果回到海门来卖,开始了水果贩卖生意,几年下来,积攒了万余元。
力排众议再度出山贩水果
曾建平不满足于上海与海门之间的短线贩运了,他开始找人合作做长途大批量生意。
1986年12月,在浙江回海门的途中,满载着8吨桔子的货车在三和镇大兴村转弯路口发生了车祸,曾建平的一个合伙人当场死亡,曾建平也为此在家中休养了1年。
每次他流露出再去跑长途的想法时,妻子总是极力反对,亲朋好友也反复劝阻。
1988年,曾建平力排众议,再次前往山东收购苹果。
潜心经营多方奔波创大业
由于没把握住天气的变化,刚复出的曾建平眼看着4吨苹果烂在
车上,为此他赔了6000元,是他当时全部积蓄的三分之一。
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起劲,他吃在货车上,睡在门市里,四处奔波寻找好的货源,联系商家。
2000年8月份,上海大润发公司主动找到曾建平,邀请他合作。
目前,仅山东龙口、石梁等地就有1000多亩果园成为曾建平的供货基地。
有了这样的基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南京苏果、大润发、农工商等超市的水果均来源于他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