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一)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练习主题: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写作特点。

③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④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语言。

一、基础知识探究(一)下面注音完全符合拼音规则的一项是()A.休息(xiōu) 夜色(yè)B.椭圆(tuǒ) 操纵(zhòng)C.宇宙(yǚ) 精力(jīng)D.登月(dēng) 不久(jiǔ)(二)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用一个词语表达。

1.尽情地说.( )2. 仰着头直立着。

()3.距离远但可以望见。

()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三)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想象中的)在望。

B. 飞船像一叶孤舟(一只孤独的小船)在太空中缓缓行驶。

C. 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竖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D.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可望而不可即。

(靠近、接触)(四)请写出带有月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请写出关于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段赏析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内容预览: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建议安排1课时)[学法引导]《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按时间顺序展开,详细地叙述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此次登月是宇航事业的里程碑,引出下文,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接着具体记叙登月经过;最后总结登月的重大意义。

尝试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获取课文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

[典题例析]例题一:文章中详细记叙了登月过程,试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答题时须扣住这一点,语言简洁即可,基本过程是:进入指令舱→飞船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与飞船脱离开始降落→登月舱登月→阿姆斯特朗登月→树立登月纪念碑并完成试验→飞船与登月舱对接→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例题二:找出课文叙述中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识与应用表明观点或看法的句子即为议论性句子,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在第四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

[课时训练]一、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 cè)泯灭( mǐn )厄运(è)发酵( xiào )B、啜泣( chuò)小憩( qì)竦峙( shì)飞跃( yuè)C、铁锹( qiāo)海域( yù)卓越(zhuō)潜行( qián )D、干涸( gū)梦寐( mèi )畅谈( chàng )轨道( guǐ)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倔强玷污堕落B、点缀雏形畅谈观测C、慷慨闲适禀告风韵D、报酬奥恼蹂躏分辩3、下面标点符号不恰当的一项()A、爸爸的同事们称我“小广东,”也有的叫我“亚非拉,”那是因为我皮肤黑的缘故。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人教实验版 试题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人教实验版 试题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人教实验版【课内四基达标】一、填空。

1.《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性的文。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

2.“可望而不可即”的“即”是的意思。

“运行不息”的“息”的意思是。

3.“中和点”的“和”读。

4.代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和。

他们踏上月球的精确时间是。

二、语段阅读。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

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飞行”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这一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举例说明。

【创新能力训练】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南极探险家口里,一直流行着一句话:“我们对南极的了解还没有天文学家对月亮的了解那样清楚。

”探险家的这种说法并不是故意夸大。

因为万年的冰雪封住了南极的秘密,使科学家无法窥见南极大陆的真面目。

可是天文学家呢,不但绘制了月球的详图,而且还“量”出了月球表面山峰的高度。

天文学家是怎样知道月球上山峰高度的呢?他们依据的是影子:依据月球上山峰投出的影子“量”出了月球表面山峰的高度。

用光学仪器可以测出月球山峰影子的长度,然后计算出这时光线是从什么角度射向山峰的。

再用三角学就可以计算出月球山峰的高度。

离我们38万公里以外的影子,不但告诉了我们月球山峰的高度,而且还为我们披露了月球表面的具体情况:这使天文学家能为未来的宇宙航行家编绘出一幅详明的月球图。

影子,在这里产生了神奇的力量,它战胜了空间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服务。

1.文章开头引用了南极探险家口里流行着的一句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请说出天文学家测算月球山峰高度的具体步骤。

(不超过55个字)3.文章第三段说的“它战胜了空间距离”,具体指的是什么?二、假如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唤醒(huàn)大厦(xià)操纵(zònɡ)旅行(lǔ)B.狭小(xiá)轨道(ɡuǐ)遥望(yáo)昂首(ánɡ)C.椭圆(tuǒ)摄像(shè)舷舱(xuán)海域(yù)D.健步(jiàn)探索(tán)挺立(tǐn)液氢(qīnɡ)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观测摇远小心翼翼昂首挺立B.轨道畅谈剧烈振动胜利着陆C.精确故障缓缓上升手工操纵D.溅落采集直指篮天意味深长3.下面几组都是虚词,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已经仍然大概简直B.对于关于为了一定C.啊呀哎哟哈哈哗啦D.并且或者虽然一再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

三个人急忙起身。

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

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

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②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

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③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4.将文段中所述三个时间发生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5 (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5 (新版)新人教版(1)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课内检测]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障(zhàng)飞跃(yào)椭圆(tuŏ)海域(yù)B.铁锹(qiāo)昂首(áng)月壤(răng)摄像(shè)C.不可即(jí)溅落(jiàn)着陆(zhaó)游艇(tĭng)D.供给(jĭ)舷窗(xián)兴盛(xìng)液氧(yè)2.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畅谈(欢畅、尽情)B.遐想(远)小心翼翼(谨慎的样子)C.里程碑(比喻标志性的大事)神往(心里向往)D.一叶孤舟(孤独) 19世纪中叶(叶子)3.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轨道预定铁锹检测B.故瘴燃料地勤承受C.装置平衡键步启动D.海摊操纵峡窄棵粒4.“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的这句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②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③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④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一、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cè)泯.灭(mǐn )厄.运(è)发酵.(xiào )B.啜.泣(chuò)小憩.(qì)竦峙.(shì)飞跃.(yuè)C.铁锹.(qiāo)海域.(yù)卓.越(zhuō )潜.行(qián )D.干涸.(gū )梦寐.(mèi )畅.谈(chàng )轨.道(guǐ)答案:C解析:A项“酵”的声母应为j,B项的“峙”的声母应为zh,D项“涸”的声母应为h。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汉字。

遐.想( ) 海域.( ) 畅.谈( ) 阐.述( )大shà( ) tuǒ( )圆干rǎo( ) guǐ( )道答案:xiá yù chàng chǎn 厦椭扰轨解析:注意“阐”的声母是ch,不是c;“厦”是一个多音字,所以要特别注意;“轨”是车旁。

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合算神色庄重陵晨B.平稳降落铁锹畅谈感受等候C.-叶孤舟海域神往已久剧烈D.昂然挺立探索运行不息点燃答案:A解析:“陵晨”应为“凌晨”。

4.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倔强玷污堕落B、点缀雏形畅谈观测C、慷慨闲适禀告风韵D、报酬奥恼蹂躏分辩答案:D解析:D项中的“奥”应为“懊”,“辩”应为“辨”5.下面标点符号不恰当的一项()A、爸爸的同事们称我“小广东,”也有的叫我“亚非拉,”那是因为我皮肤黑的缘故。

B、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要诚实,不说假话,不说空话;写作,也要诚实,不说假话,不说空话。

D、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堂同步试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堂同步试题

24课《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能力过关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 câ)泯.灭( mǐn )厄.运(â)发酵.( xiào )B、啜.泣( chuò)小憩.( qì)竦峙.( shì)飞跃.( yuâ)C、铁锹.( qiāo)海域.( yù)卓.越(zhuō)潜.行( qián )D、干涸.( gū)梦寐.( mâi )畅.谈( chàng )轨.道( guǐ)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倔强玷污堕落B、点缀雏形畅谈观测C、慷慨闲适禀告风韵D、报酬奥恼蹂躏分辩3.选词填空:⑴他们终于代表全人类()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A.登上B.拜访C.征服D.考察⑵他们()来到发射架下,乘下电梯,来到指令舱前。

A.健步B.迈出C.踏步D.快速⑶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

A.遥遥相望B.遥遥在望C.遥遥相对D.触手可及⑷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A.想念B.渴望C.神往D.盼望4、下列各句没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5、根据课文介绍的登月知识,选出错误的一项()A.宇航员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不能长时间呆在月球上。

B.人类登上月球的准确时间是1968年7月21日。

C.月球在离地球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

D.首次登上月球的三位美国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到月球表面,A和B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4个小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时测练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时测练 (新版)新人教版

24《月亮上的脚印》一、根底稳固:(每题2.5分,共6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jiàn()步tuǒ()圆jiàn()落征途()铁锹()轨迹()2.挑选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A.明澈顽强玷污蜕化B.装点雏形畅谈观测C.大方闲适禀报风味D.酬劳奥恼蹂躏分辩3.解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树起了宇航作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2.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嫦娥二号”航天飞翔器在圆满完结了探月使命后,飞离月球,开端新的世界勘探之旅。

B.经过这次太空游览,使咱们了解到许多太空的奥妙。

C.咱们在航天作业上即便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绝不能自高自大。

D.宇航员活跃采纳办法,加强安保作业,防止登月安全事故不要发生。

5.判别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记叙B.阐明C.谈论D.描绘1.但是,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总算代表全人类访问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求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作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2.“土星5号”宣布隆隆的声响,大地剧烈地轰动起来,火箭慢慢上升。

( )3.“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 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 )4.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脚印。

咱们代表全人类,来这儿作一次平和的游览。

( )6. “嫦娥”三号搭载长三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后,校园社团打开了“航天与百姓日子”的探求活动,收集到下面两则有关航天技能的材料。

请依据提示写出你的探求定论。

①北京地铁郭公庄站的中央空调体系运用了“嫦娥”三号用于度过炽热月昼和极寒月夜的两相流体回路技能,比其他中央空调年均运转功率进步20%到50%,安全系数至少进步20%。

②我国运用航天涡轮泵技能,研制出的森林武警消防泵,可让消防车的喷水高度到达400米,也可一人担负高效救活;研制出的长输管线高效输油泵有强壮的动力输出,使石油管道运送更便利,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卷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cè)泯.灭(mǐn )厄.运(è)发酵.(xiào )B.啜.泣(chuò)小憩.(qì)竦峙.(shì)飞跃.(yuè)C.铁锹.(qiāo)海域.(yù)卓.越(zhuó)潜.行(qián )D.干涸.(gū)梦寐.(mèi )畅.谈(chàng )轨.道(guǐ)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汉字。

遐.想海域.畅.谈阐.述大shàtuǒ圆干rǎo guǐ道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小心翼翼合算神色庄重陵晨B.平稳降落铁锹畅谈感受等候C.一叶孤舟海域神往已久剧烈D.昂然挺立探索运行不息点燃4.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倔强玷污堕落B.点缀雏形畅谈观测C.慷慨闲适禀告风韵D.报酬奥恼蹂躏分辩5.下面标点符号不恰当的一项()A.爸爸的同事们称我“小广东,”也有的叫我“亚非拉,”那是因为我皮肤黑的缘故。

B.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要诚实,不说假话,不说空话;写作,也要诚实,不说假话,不说空话。

D.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

6.下列词语全部属于褒义词(不含中性词)的一组()A.爱护成果跃跃欲试联想B.牺牲理想呕心沥血鼓励C.珍惜袒护别出心裁首脑D.愉快善意寥寥无几继续7.给下列各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参观访问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2)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飞驶)去。

(3)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挂飘悬)在飞船的上方。

(4)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观测检测预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望而不可即.(靠近,接触)B.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C.他们小心翼翼..(担心,害怕地登上登月舱)D.(三位宇航员)畅.(痛快,尽情)谈登月的感想。

9.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______全人类______了月球,__________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___________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A.代替拜访迈开立起B.代表拜访迈开树起C.代表探访踏上树起D.代表访问迈上立起1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11.下面引文中的数据有何作用?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12.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在世人的广泛关注下,“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如期成功举办了。

D.为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13.请把重新调整后句子的顺序填在下面方格里。

①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②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③飞船进入大气层,回到地球。

④登月舱打开舱门。

⑤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间点,向月球进发。

⑥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⑦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⑧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⑨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⑩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正确的顺序是:。

二、阅读两篇语段,回答如下问题:14.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电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第一段文字记叙了,是按照的顺序写的,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点火发射﹣﹣火箭加速﹣﹣﹣﹣﹣﹣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

(2)为什么交待时间精确到秒?(3)简析“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的表达效果。

(4)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什么“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中用“缓缓”一词,是否矛盾?(5)用波浪线划出第二节中描写的句子,如果把它们改为平实的描写,效果有什么不同?15.月亮:地球的刹车于生命的自然状态来说,地球的动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当人类诞生以后,过分的星球动荡将会是灾难。

试想,如果到处是火山,是海啸,是山崩地裂,人类将会为此而疲于奔命,将会终日生活在极度惊恐之中。

然而,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地球有一个刹车装置,它把地球的动态逐渐地从一个很快的转速减缓到较慢的转速,这就是月亮。

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四十多亿年的影响,在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转速度,从每天大约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渐变为后来的24小时。

细算一下,平均每天减少0.02秒。

这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却是极重要的数字。

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

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人们不知道月亮到底是怎么来的,几种分析都不够圆满。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好。

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转姿势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区分。

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数字意义上的论证,因为火星虽然没有与这么大的“月亮”为伴,火星的旋转姿势却和地球一样,也是偏斜的。

当然,月亮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没有电灯的远古时期,月亮比今天要显得亮得多。

但是,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

它曾经离地球只有10万公里,30亿年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大一倍。

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估计眼神好的人都能看见月亮表面较大的环形山。

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而地球转速的减慢也减弱了地球对月亮的控制,于是月亮也在一点点地远离地球。

地球不断地减慢转速和月亮不断地离开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到人类出现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

现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这使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漫漫长夜,有着不必时刻警惕灾难警报的安详睡眠,有着不断升值的房地产生意。

月亮送给我们人类的真正礼物就是自有地球这颗行星以来最稳固的地壳。

①除了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月亮还是我们认识太阳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

月亮逐渐离开地球至今,月亮的月面直径与太阳的视觉直径完全一致,因此,发生日食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月亮对太阳的遮挡来仔细观测太阳。

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恐怕还要延迟很多年。

人们之所以能够在50年代应用核聚变发明氢弹,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许和月亮的存在有关系,因为氢弹的发明是从太阳的能源机制中获得了启发的。

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威胁,它警告人类不要自己毁灭自己。

②实际上,一个注定要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的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人类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

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人类已经有了超过50年的世界范围的和平,而从理论上说,人类现已具有在地球转完一圈之前就彻底毁灭自己的能力。

月亮通过大海的韵律制动地球,这很有意思。

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刹车媒介,海洋的潮涨潮落就是对地球转动能量的抵消。

最终,这些水会使地球失去月亮,因为海洋的潮汐将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动能,这样就会继续减少约束月亮的引力。

按照这个程序,月亮大约会在10亿年之后彻底脱离地球。

但是我们相信,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至少月亮必将是地球的土地的延伸,人类也一定有办法保持月亮和地球的亲密状态。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天体,它的存在给了人类一个可以突破地球这颗行星的机会。

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做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

这的确是自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壮举,而不是因为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所以这种壮举才得以实现。

除了月亮,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们也是在5000万公里以外。

如果没有月亮,人类登上外星的计划和豪迈,将至少推迟六十多年。

(1)“地球的动态”是指第一节中的、、。

(2)第二节中,为什么说这0.02秒是个极小的数字,也是个极重要的数字?(3)你同意第三节中“季节区分”的说法吗?为什么?(4)第三节中“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一句照应下文哪些事情?(5)划线句①的结构作用是。

(6)你怎样看划线句②所提出的看法?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C;2.xiá;yù;chàng;chǎn;厦;椭;扰;轨;3.A;4.D;5.A;6.B;7.拜访;奔;悬;检测;8.C;9.B;10.D;11.;12.B;13.⑧⑤⑨⑦⑩④②⑥①③;二、阅读两篇语段,回答如下问题:14.飞船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的经过;时间;检查;第一级火箭脱落;第二级火箭脱落;进入轨道;15.火山;海啸;山崩地裂;过渡,承接上一段来自“生活的关照”,开启下一段“认识中不可替代的工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