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痿证-中医护理方法

合集下载

萎证的护理措施

萎证的护理措施

萎证的护理措施简介萎证,也称为脱水性脑病或水电解质失衡,是一种由体液丧失或补充不足导致的病情,表现为疲乏、头晕、口渴、尿量减少和脱水等症状。

萎证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及时补充体液,平衡电解质水平,并提供适当的营养和休息。

本文将介绍萎证的护理措施。

萎证的护理措施1. 定期测量体重和尿量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和尿量是评估其脱水情况的重要方法。

通过体重的变化可以了解患者的水分代谢情况,而尿量的测量可以帮助监测患者的排尿功能。

如果患者的体重和尿量明显减少,可能表明患者的脱水情况正在恶化,应及时采取补液措施。

2. 饮食调理萎证患者饮食的调理十分重要。

应鼓励患者摄入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汤类等。

避免食用过咸或过辣的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的脱水症状。

此外,还要避免给患者过多的高热量食物,以防止消化不良。

3. 补充体液对于萎证患者,及时补充体液是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将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输送到患者体内,以维持患者的水分平衡。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应合理调整补液的速度和剂量。

4. 平衡电解质水平除了补充体液外,平衡电解质水平也是需要关注的护理措施。

在补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合理调整补液的成分,确保患者体内的电解质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补充钠、钾、钙等电解质。

5. 提供适当的营养患者的营养摄入对于恢复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萎证患者往往食欲不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6. 给予休息和减轻体力活动患者在萎证期间往往疲乏无力,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因此,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减轻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结论萎证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定期测量体重和尿量、饮食调理、补充体液、平衡电解质水平、提供适当的营养和给予休息和减轻体力活动。

痿证患者中医护理

痿证患者中医护理

痿证患者中医护理摘要】目的讨论痿证患者中医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观察筋肉痿软的进展情况,随时评估病人躯体活动能力,了解患者的自理缺陷,并记录。

【关键词】痿证中医护理痿证是指肢体经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1.生活自理缺陷与五脏内虚,肢体失养,筋脉弛缓、软弱无力等有关。

(1)观察筋肉痿软的进展情况,随时评估病人躯体活动能力,了解患者的自理缺陷,并记录。

(2)起居护理居室宜安置在建筑的低层,病床不宜过高,以便于患者上下和出入。

床边要有护栏;走廊、厕所墙壁应装有扶手;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或其他障碍物,以利于患者活动和防止跌倒。

室内要有良好的呼叫信号系统,可随时与护理人员联系。

(3)生活护理①指导和协助生活护理,如洗漱、进食、如厕、穿脱衣服及个人卫生,帮助病人翻身和保持床单位的整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指导病人学会配合和使用便器,将生活用品放于易取处。

②急性期或病情继续发展加重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或进入恢复期时应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其锻炼方式与活动量应根据病人体质和局部病变的程度等而定。

对于肢体痿废不能自己活动者可加强被动功能锻炼;对于行走不稳者可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工具,并有人陪伴,防止受伤。

③对伴有感觉障碍的患者,患部要注意保暖,要防止冻伤和烫伤。

长期卧床患者要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4)情志护理患者部分肢体丧失功能,失去正常人的活动能力,会产生绝望情绪,特别是青壮年患者思想负担更大,故要加强情志护理。

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给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护治及预后的信息,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忧郁、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关心、尊重病人,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行为,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发生意外。

2.潜在并发症——重症肌无力危象与吞咽困难、呼吸肌麻痹有关。

(1)置单人房间或抢救室,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环境安静。

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

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

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
摘要:
一、痿证的治疗原则
二、痿证的治疗方法
三、痿证的预防与调养
正文:
痿证,作为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范畴,其主要症状为肢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

在《素问·痿论》中,有关痿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着详细的论述。

一、痿证的治疗原则
1.治痿独取阳明:足阳明胃经是五脏六腑之海,阴经、阳经总会于宗筋,而"阳明为之长"。

因此,治疗痿证除了某些有湿热者必须清利湿热之外,一般多采用滋补精血津液,调养后天,使化源充足,宗筋得以濡润,肢体得以滋养,则痿证自愈。

2.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根据痿证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益五脏,同时注重调整经络气血,使之平衡。

二、痿证的治疗方法
1.滋补精血:通过食用具有滋补精血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如阿胶、熟地黄、当归等,以滋养身体,恢复痿证患者的体力。

2.清热利湿:对于湿热所致的痿证,需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如选用黄芩、黄连、薏苡仁等药物。

3.通络活血:运用通络活血的中药,如丹参、红花、川芎等,以促进气血
运行,改善痿证症状。

4.针灸疗法:根据痿证的病程和病情,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三、痿证的预防与调养
1.预防:注意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2.调养:饮食上注重营养搭配,多吃新鲜蔬果、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总之,痿证的治疗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积极配合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痿证的辩证施护

痿证的辩证施护

痿证(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1、痿证:因邪热至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

临床上以双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躄"之称.现代医学的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均属于此范畴。

2、临床表现2.1肺胃津伤证双足突然痿软,甚至腰脊手足痿软不用,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2.2 湿热浸淫证双足痿软,或微肿发热,恶热喜凉,面红身重,胸脘满闷,小便短赤热痛,舌苔黄腻,脉脉濡数。

2.3肝肾亏虚证双足渐痿疲肢体拘急,遗精早泄,腰脊酸软,头目眩晕,舌红无苔,脉细数。

2.4脾胃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神疲气短,腹胀面浮,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细。

3、临证护理3.1多急性发病,病情迅速发展,甚至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应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

3.2卧床休息至病情稳定,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跌伤。

3.3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压疮和垂足。

发热腿肿者,可抬高患肢,用冷热湿敷法效果较好。

3.4肢体拘急可每日按摩2-3次并配合电刺激,或采用捏脊疗法本症患者可配合艾灸疗法,每日按摩痿废肢体2-3次,配合舒经活络熏洗双足以疏通经络,神经电刺激治疗肌肉萎缩肢体。

4、饮食护理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中医辨证属“痞证”范畴,故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忌过咸,肥甘厚味、辛辣、动风之品,讲清戒烟酒的重要性。

5、用药护理5.1中药汤剂宜温服。

5.2.纳饮呛咳给与鼻饲用药,5.3向病人介绍中西药物的服法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的速度是根据药物性能和病情需要调节的,不可自己随意调速,以免影响疗效。

6、并发症的护理6.1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或感觉消失,渐致下肢痿废不用。

6.2将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爪形手等后遗症。

指导病人积极锻炼患肢,及时协助并督促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痿证护理PPT

痿证护理PPT
上肢痿证表现为上肢无力、握力减退等 症状。
痿证的分类
下肢痿证表现为下肢无力、行 走困难等症状。
半身痿证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 、言语不清等症状。
痿证的护理原 则
痿证的护理原则
遵循中医理论,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 为基本原则进行护理。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 睡眠时间。
痿证的护理原则
给予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血 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痿证的康复指导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康复进程 。
痿证的预防措 施
痿证的预防措施
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保持同 一姿势等。
注意预防中风、脑瘤等疾病的发生,积 极治疗基础病。
痿证的预防观 赏聆听
痿证的护理措 施
痿证的护理措施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预防跌倒和其他 意外伤害。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溃烂和感染。
痿证的护理措施
适当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 助行器等,帮助患者行走和实 施日常活动。
营养均衡,提供高蛋白、高纤 维的饮食,促进身体康复。
痿证的康复指 导
痿证的康复指导
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进行自 我康复训练。 教授适当的康复体操和按摩手法,促进 肌肉恢复和血液循环。
痿证护理PPT
目录 痿证概述 痿证的分类 痿证的护理原则 痿证的护理措施 痿证的康复指导 痿证的预防措施
痿证概述
痿证概述
痿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 具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 法。
痿证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肌 肉松弛等症状,常见于中风、 脑瘤等疾病。
痿证的分类
痿证的分类
痿证可分为上肢痿证、下肢痿证、半身 痿证等不同类型。

中医关于“痿证”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痿证”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痿证”的临证备要一、补益防止助邪,祛邪不可伤正本病虚证居多,或虚实错杂。

补虚要分清气虚还是阴虚,气虚治阳明,阴虚补肝肾,补虚扶正时应当防止恋邪助邪。

此外,本病常有湿热、痰湿为患,用苦寒、燥湿、辛温等药物时要时时注意护阴,避免伤正。

二、重视调畅气血痿证日久,坐卧少动,气血亏虚,运行不畅,治疗可酌情配合养血活血通络之品,即如吴师机所言“气血流通即是补”。

若元气亏损,气虚血滞成痿,又当补气化瘀。

若因情志太过而成痿者,必以调理气机为法,盖气化正常,气机畅顺,百脉皆通,其病可愈。

三、治痿者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主要是指采用补益脾胃的方法治疗痿证。

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的精血亦有赖于脾胃的生化,脾胃功能健旺,则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痿证恢复。

其次,“独取阳明”尚包括祛除邪气,调理脾胃。

《灵枢·根结》曰:“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痿证论》谓:“今言独取阳明者,以痿证乃阳明实热致病耳故清除积热,则二便如常,脾胃清和,输化水谷,生精养血,主润宗筋,而利机关。

”可见清阳明之热亦属“独取阳明”范畴。

治痿独取阳明,临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一是不论选方用药,针灸取穴,都应重视补益脾胃;二是“独取阳明”尚包括清胃火、祛湿热,以调理脾胃;三是临证时要重视辨证施治。

四、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及推拿治疗《素问·痿论》云:“各补其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提示治痿还需根据痿证的病变部位、虚实顺逆进行辨证论治。

诚如张景岳所注:“如筋痿者,取阳明厥阴之荥俞;脉痿者,取阳明少阴之荣俞;肉痿、骨痿,其治皆然。

”临床上对痿证的治疗除内服药物外,还应配合针灸、推拿、康复等综合疗法,并应加强肢体活动,有助于提高疗效。

痿病的中医护理常规课件

痿病的中医护理常规课件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度运动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如太极、散步等,增强
体质。
环境适宜
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 持室内干燥、清洁,避
免潮湿。
注意口腔、皮肤清洁, 勤换洗衣物,防止感染。
饮食护理
01
02
03
04
饮食调养
根据痿病的不同证型,选择适 宜的食物,如温补阳气、滋阴
养血等。
转移注意力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 ,如听音乐、阅读等,转移注 意力,缓解病情。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关爱和支 持,共同应对痿病带来的困扰

04
中医康复疗法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灸治疗痿病的效果与针灸师的技能 和经验密切相关,因此选择经验丰富 的针灸师进行治疗是关键。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痿病的中医护理常规课件
• 痿病的概述 • 中医护理原则 • 痿病的中医护理措施 • 中医康复疗法 • 痿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痿病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痿病是由于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 ,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 的一种病症。
分类
痿病可分为皮、脉、肉、筋、骨痿等 五种类型,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的 不同,又有热痿、寒痿、湿痿、燥痿 、血虚痿等多种分类。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不良生活习惯等 诱发因素。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 医。
康复指导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 的信心。
功能锻炼

肛瘘的中医护理方案

肛瘘的中医护理方案

肛瘘的中医护理方案肛瘘是指直肠与皮肤之间形成的异常窦道,常见于肛门周围。

中医认为,肛瘘是由于阳明经湿热郁结、脾虚湿困等因素引起的,治疗肛瘘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熏洗等。

下面为您介绍一种中医护理方案。

1.中药治疗应用中药可以改善阳明经湿热之气郁滞,清除体内湿热毒素,以促进肛瘘伤口愈合。

常用的中药有苍朮、黄柏、黄芩等。

可将药材煎煮后,用药汤进行清洗患处,也可口服药物。

中药治疗一般需要长期坚持,以达到理气通经、消炎止痛的效果。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通过针灸刺激患处周围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伤口愈合。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足三里等。

针灸治疗需要专业医师操作,治疗时应注意卫生,以避免引起感染。

3.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煮沸后用蒸气熏洗患处,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药材有白芷、黄连等。

熏洗时应注意火候,避免烫伤皮肤。

熏洗一般每天进行1-2次,每次10-15分钟。

4.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中医护理中非常重要。

应采取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肛门压力。

5.心理疏导肛瘘患者常常因为病情影响生活质量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中医护理中应重视心理疏导,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增强治疗信心。

总之,中医护理方案以中药治疗为核心,辅以针灸治疗、中药熏洗等方式,全面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

同时,合理的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痿证-中医护理方法
痿证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甚至不能随意运动,或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

根据其发病原因,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同,又有五痿(皮痿、肌痿、筋痿、肉痿、骨痿)之分。

多见于湿热病后期,或因体虚久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或瘀阻脉络等原因而成。

西医的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可参照本证辩证论治。

1、病因病机
引起痿证的病因,有外感,有内伤。

温热毒邪与久居湿地致病的,属于外感。

脾胃虚弱和肝肾亏虚,属于内伤,但外感治病,日久不已,也必然影响内脏的功能,所以两者尚有一定的联系。

(1)热邪燔灼,肺胃津伤:由于正虚邪实,高热不退,或病后余邪未尽,低热不解,肺受热灼,津液损伤,筋脉失于濡润,手足痿弱不用,而成痿证。

(2)湿热浸淫,气血阻滞:久处湿地,或冒雨涉水,感受外来之湿邪,郁久化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嗜酒,或多食辛辣,损伤脾胃,湿从内生,蕴湿积热,以致湿热浸淫筋脉,影响气血运行,使筋脉肌肉弛纵不收,因而成痿。

(3)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体虚久病,精血耗伤,或梦遗滑泄,精血俱损,阴虚内热,灼液伤津,筋骨失养致成痿证。

(4)脾胃亏虚,精微不输: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中气亏损使脾胃受纳、运化、输布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之源不足,五脏失于濡养,气血运行及筋骨荣养失常,而出现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肢体痿弱不用等症状。

2、辩证论治
痿症的辩证论治首先分清虚实。

凡属起病急,发展较快,属于肺热伤津,或湿热浸淫者,多属实证。

病史较长,起病与发展缓慢,以脾胃肝肾亏虚为多者,均属虚证,也可出现虚中夹实的证候。

在治疗中一般都重视调理脾胃功能,总的治法不外补中祛湿,养阴清热。

(1)肺胃津伤:
证候:双足突然痿软,甚至腰脊手足痿软不用。

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生津,润肺益胃。

方药:清燥救肺肠。

(2)肝肢亏损:
证候:双足渐痿疲,遗精早泄,腰脊酸软,头目眩晕,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滋补肝肾。

方药:虚潜丸。

(3)湿热浸淫:
证候:双足痿软,或微肿发热,恶热喜凉,面黄身重,胸脘满闷小便短赤热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渗湿,通利筋脉。

方药:二妙丸。

(4)脾胃亏虚
证候: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神疲气短,腹胀面浮,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中益气,健运升清。

方药:参苓白术散。

3、辩证施护
(1)肺胃津伤证:
①患者多急性发病,病热迅速发展,甚至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故应安排住单人房间,以便于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移至普痛病房。

②病室宜凉爽、湿润、舒适。

③本证病情变化急骤,需仔细观察,以辨明虚实,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若起病急,发展快,初起时有发热、拘急、疼痛、麻木等,多属实证;如起病缓慢,病程长,肢体弛缓不痛,肌肉萎缩,多为虚证。

④观察患者肢体自主运动的能力是否减退或丧失;肢体活动度和肌张力有无减退以及肌肉是否出现萎缩和萎缩的程度如何;皮肤感觉,浅反射有无减弱或消失等,从而判断病情轻重和转归趋向。

如临床表现下肢痿软明显加重,上延至腹部、胸部肌肉。

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等情况,说明病情危急,应进行抢救。

⑤急性期病情继续发展加重时,应卧床休息至病情稳定。

若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防止跌伤,进入恢复期尚可自主活动,注意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急性期或发热患者给流食或半流食,热退后改为软食,多给予滋养肺胃阴津作用的食品,如雪梨、鲜藕、西瓜、番茄等,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

(2)肝肾亏损证:
①患者多属阴虚,阴虚则内热,喜住阴凉湿润,通风良好的病室。

②患者常有眩晕、脱发、咽干、耳鸣、遗精、遗尿及痿疲无力等症状,选用针灸疗法效果显著,常用穴位有:太阳、风池、百会、翳风、肾俞、肝俞、胆俞、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委中、绝骨、天突、肩髃、曲池、支沟、外关、阳池、合谷等。

亦可用维生素B12进行穴位注射。

③饮食以补益为主,如猪牛羊脊髓、蹄盘、芝麻、银耳、淡菜、甲鱼、牛奶、鸡蛋等。

辛辣炙煿之品可以助热,当慎用。

(3)湿热浸淫证:
①病室宜阴凉干燥,病床不宜过高,以便于患者上下活动。

②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下肢腰背痿软者要定时翻身,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发生褥疮和垂足。

若患者局部感觉障碍时,应避免碰撞,并加强巡视。

③合理使用保护设施,如弹簧垫有利于压力均匀分散,气垫床可使皮肤所受压力降低,对伴有多外汇褥疮的患者特别适用,或有普通病床上加泡膜弹性床垫,以减少局部皮肤受压。

④发热腿肿者,不宜用热疗法,可抬高患肢,用冷湿敷法效果较好。

⑤饮食宜清淡,多食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品,如冬瓜、鲤鱼、荠菜、赤小豆、苡仁等。

(4)脾胃虚弱证:
①患者多喜暖畏寒,病室宜温暖向阳,湿度适宜。

②患者部分肢体丧失功能,失去正常人的活动能力,可产生绝望情绪,特别是青壮年患者思想负担更大,要注意情志,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属配合,
防止发生意外。

③每日按摩痿废肢体2~3次,有助于恢复功能。

④可应用温热疗法,但需注意因肢体痿痹感觉迟钝发生烫伤。

⑤患者脾胃虚弱,饮食宜细软、易消化,营养丰富,多食用鸡蛋、瘦猪肉、牛奶、羊肉、狗肉、红枣、桂圆等有补中健胃作用的食品。

肥甘及生冷瓜果易引起腹泻,当慎用。

姜、椒性温热,可用以调味,有助于温运脾阳。

4、养生指导
(1)坚持对脾胃功能的调养,保证适宜的饮食,培补正气,使气血行以荣养,以利肌肉、筋骨的康复。

(2)注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保持体内各脏器的正常功能,是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减少痿证发病的关键。

(3)保持愉快的心情,坚持合理的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