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子宗教观中的生态问题

合集下载

节用而非攻_墨家生态伦理智慧观

节用而非攻_墨家生态伦理智慧观

节用而非攻:墨家生态伦理智慧观t 任俊华 周俊武[摘要] 从墨家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的言论中,可以挖掘出保护自然的现实的生态伦理原则。

节用而非攻思想包蕴着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现有生命多样性的生态保护思想。

当今,吸取墨家生态伦理智慧对现代条件下保护自然和爱护生态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墨子;节用而非攻;保护自然;墨家生态伦理智慧[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160(2003)01-0077-02任俊华系本刊副编审、现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周俊武系湖南师范大学校办主任、博士生 (湖南长沙 邮编410006)墨家从现实生活习俗的消极影响以及政治争斗的破坏性结果出发,对奢侈浪费和攻伐掠杀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体现了他们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建设成果的爱护,而且这种爱护本来就必然地包含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爱护。

我们从墨家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的言论中,可以挖掘出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现实原则。

墨子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出发,说明了人类不应当过度地剥夺自然。

他说:/今人固与禽兽、麋鹿、飞鸟、贞虫异者也。

今之禽兽、麋鹿、飞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爪,以为裤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

故虽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纟壬,衣食之财,固已具矣。

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0(5非乐上6)即动物是靠自己的身体条件(羽毛蹄爪)和现成的自然条件(水草)来求生存,而不是靠生产来求生存。

而人则不同: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生产才能生存,反之就不能生存。

人生来就有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

/耕稼树艺0和/纺绩织纟壬0,就是满足人们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需要的生产劳动。

生产的观念是墨家学说的一个出发点和归宿。

然而,生产本身是要受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的限制,一是自然资源的限制,墨家对这两方面的限制都有所论述。

一方面,墨家重视生产以满足社会给用。

墨家非常重视五谷与财用。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研究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研究

难以实施
缺乏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
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 认同和支持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 制
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存在 矛盾和冲突
06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的未来展望
章节副标题
结合现代科技发展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墨子环境伦理思想,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探索墨子环境伦理思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应 用。
尊重自然:墨 子认为自然界 有其自身的规 律和价值,人 类应当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
节制利用:墨 子提倡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 反对过度消耗
和浪费。
保护生态:墨 子强调保护生 态环境,主张 维护生态平衡 和生物多样性。
互利共生:墨 子认为人类与 自然应当相互 依存、共同发 展,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
生。
学术背景:墨子曾师从儒家,但后来对儒家学说产生质疑,开始探索自己的 环境伦理思想。
社会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这促使他思考如何保 护环境。
实践经历:墨子不仅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环境伦理思想,还亲身实践,带领 弟子们从事环境保护活动。
02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章节副标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墨子环境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 义。
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探讨墨子环境伦理思想对未来环境保护的启示与 影响。
融入全球环保理念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与全球环保理念的契合点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对全球环保理念的影响和贡献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如何融入全球环保理念的实现路径 墨子环境伦理思想在全球环保理念中的未来发展前景
责任意识:墨子强调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 义务,现代生态伦理 应倡导个人对生态环 境的责任和义务。

论墨子的生态思想

论墨子的生态思想

论墨子的生态思想儒家有一派弟子称为“墨者”。

他们把儒家从社会性来看“人”的思想大大膨胀,用“兼爱”手法扩展了有等差的仁爱,以“非攻”否定了讨伐性的正义战争,将“尚亲”改为“尚贤”,修身改为“尚同”,同时提倡“节用”“节葬”,主张“非乐”“非命”。

墨者几乎要杜绝人的全部七情六欲,忘掉人还是个自然存在,使人人矮化为社会集团的组合元件,变成只具备社会属性和只有实用心理的劳动工具。

即便如此也是沿着儒家思想方向前进的必经之地,前因便是它的逻辑结果。

因为儒家强调,人首先是社会的,甚或主要是社会的,并宣布社会的也就是天的。

那么,其逻辑的推理便是:社会化的范围越大,人性也就越足,越是合乎天理。

于是,用兼爱扩展仁爱,以尚同否定个性等唯社会性的主张,便合理性地被提了出来。

其实儒家对人之社会性的了解,本体是建筑在血亲与自然基础之上的,他们并未否定人性,只不过是推及人后的自然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有力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条件“厚葬久丧”“弦歌不绝”,以满足其自然需要和源于自然的情感渴求。

也正是由于兼顾了人的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所以儒家才或多或少发现人的第三属性,这时的儒家学说才具有一定的原生态社会人文精神。

墨子本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见《淮南子·要略》)的,但因他出身工匠乃“贱人”(见《墨子·贵义》)之属,没有儒家士大夫那个“四民之首”的社会地位和条件,墨子一来生活上讲究不起来,二来深深感受封建社会等级差别之苦,所以儒家思想隐藏着的那个逻辑推理,正好借助于他得以演绎,在他的手里得到实现。

从而,墨子走到了儒家的对立面。

于是,以封建王权为基础的社会年代里使墨家思想受到种种批评。

诸如“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见《孟子·滕文公下》),“恐不爱人,固不爱己”(见《庄子·天下》),“蔽于用而不知文”(见《荀子·解蔽》),“背周道而用夏政”(见《淮南子·要略》),“俭而难遵,尊卑无别”(见《史记·太史公自序》)等,诸如此类的批评,主要说辞则说他野而无礼、质而无文的指责。

郭沫若眼中的“宗教家”墨子--关于郭沫若从负面评价墨子的原因考察

郭沫若眼中的“宗教家”墨子--关于郭沫若从负面评价墨子的原因考察

郭沫若眼中的“宗教家”墨子--关于郭沫若从负面评价墨子的
原因考察
杨胜宽
【期刊名称】《郭沫若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在郭沫若长达50余年对于墨子的认识与评价中,始终坚持对其思想立场进行批判和否定的完全负面评价,这是一个一直以来学者与之争议不已的未了话题,也是颇为让研究者感到困惑和费解的现象。

梳理并剖析郭沫若认识评价墨子的思维脉络、方法路径,依照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及其所持的宗教观念,对“宗教家”墨子,得出这种评价结论是必然的。

【总页数】8页(P26-33)
【作者】杨胜宽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1
【相关文献】
1.论墨子非宗教家 [J], 牛建科;张希宇
2.墨子散论——兼评郭沫若先生对墨子的批判 [J], 水渭松
3.墨子从生产和“民利”出发的思想试论——兼谈对郭沫若贬墨观点的不同看法[J], 阳正太
4.与郭沫若先生论墨子思想 [J], 邱宗敏
5.郭沫若墨子研究管窥 [J], 康绳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含五篇)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含五篇)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含五篇)第一篇: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尚贤兼爱,非攻交利,大同以容世界——浅论墨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出生在一个工匠世家,本是一个善于制造器械的能手。

后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但他认为儒家思想所重视的周礼烦琐不容易实行,厚葬既浪费钱财又贫民害事,另立了一个与儒家不同的学派——墨家。

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由其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形成的《墨子》一书集中反映了墨子和墨家思想。

《墨子》书中的《兼爱》、《天志》等篇反复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这是墨子的主要主张。

墨子认为当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使得“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成为天下的大害,而战争与掠夺的根源就在于缺失“兼爱”精神。

他说:“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必不忠惠,父子不相爱则不孝慈,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

所以墨子认为“兼爱”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唯一办法。

墨子的“兼爱”亦为“仁”,把具有“兼爱”精神的人称为“仁人”,与孔子提倡的“仁”字面相同,但具体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孔子主张的“爱人”是依照宗法制度的“亲亲”原则,对亲疏不同的人有先后轻重之分。

而墨子主张爱无差等,爱无厚薄。

“非攻”就是反对攻伐战争,它是“兼爱”思想在国与国关系上的运用。

在墨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乱频繁,普通百姓对此痛恶不已。

因此,墨子提出“非攻”的思想。

他指责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都是“攻伐无罪之国”,并且批判其对被侵略国家的“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

残酷的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而且对发动战争的国家也是“夺民之用,废民之利”。

最终的结局就是两败俱伤。

墨子的“非攻”也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也区分进攻战争和防御战争,还区分“伐”与“诛”。

他的“非攻”实质上是“非战”、“和平”,这与他的“兼爱”思想是一致的,并且是“兼爱”思想的最集中地体现。

最新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精品

最新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精品

最新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精品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提倡节俭消费是墨子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消费观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循环经济之核心主旨相吻合,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墨家生态经济思想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先秦墨家学派的经济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因子,这种生态因子在《墨子》①之生产观、消费观、赋税观与分配观中均可被相对容易地找出来。

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处于生态困境中的当代人类有着深刻的启迪。

一、主张“强力疾作”与“食饥息劳”的生产观墨子生产观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他主张“强力疾作”,强调生产的必要性与重要作用,注意到合理的劳动分工与较高的劳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注重“食饥息劳”与“节俭”等可以力保生产可持续性进行的措施,其生产观领域的生态因子是相当突出的。

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墨子深知劳动的重要性,这是他主张“强力疾作”的一个现实原因,胡寄窗先生就很敏锐地指出了这一点:“只要曾亲身参加劳动并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思想家,即不难体会出劳动的重要性。

”为了论证劳动的重要性,墨子采用了从多个角度分析、层层递进的逻辑思路。

首先,墨子认为劳动是保障人类得以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必要条件,《墨子·非乐上》这样论述道:“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裤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

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

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可以看出,这里墨子是将人类视为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将人类放置于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去论证劳动对于人类而言的意义。

在自然界中,其它生物可以凭借其自身的遗传基因条件在其已经适应的生态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人类的衣食住行却无不来自于自身的劳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劳动则生,不劳动则亡,劳动创造了人类得以顺利传承其生命链条的物质资料,成为人类立足于自然界的坚实保障。

论墨子宗教观中的生态问题

论墨子宗教观中的生态问题

论墨子宗教观中的生态问题摘要:墨子宗教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的宗教观以其天体观著称,提出“一”、“大”、“乾”、“坤”,以及“道”的概念。

墨子宗教观中,对于生态问题也有着深刻的揭示。

先从墨子宗教观中天体观,和道德观出发,解读如何以墨子宗教观思想来认识和尊重生态系统及生物环境,分析后发现,在过去几千年间,墨子宗教观给予我们一种真诚而且认真的生态思想,来协助我们今天了解和保护生态。

关键词:墨子宗教观;生态问题;天体观;道德观Introduction墨子宗教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千百年来重要的宗教体系。

墨子,字号子鱼,号漱玉,字曾子,传说四百多年以前,祖籍河北廊坊,一位孕育中国思想的巨星。

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对中国思想造成深远的影响而被称为“东方的老子”。

巨星的四百多年后,作为社会观念和教育模板,被作为中国后代遗书而被传播。

以“一”、“大”、“乾”、“坤”,以及“道”的概念为中心的墨子宗教观,构成完整的宇宙观,其中包含着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也就是说,对墨子而言,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与人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且它是上帝赐给人们的恩赐。

The View of Nature in Confucianism塞子宗教观中的自然观,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人们要尊重自然界,不仅要尊重他人,还要尊重其他物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道”;其二,人们要遵守自然的规律,不仅服从自然的发展规律,而且要主动把握变化的趋势,做调节者,做保护者,达到共存共荣、人德相类的完美平衡。

从墨子的思想出发,“自然”本质上是可被尊重的。

墨子认为,天地里的一切物质,都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恩赐,人类不应该破坏或改变自然界的运行状态,而应该友善对待所有生物。

而人们应该在以自然为道,而以恒常之律施之于世,像极翼、木铎、凫鸟、猿空庐等传统所道的和平成立,可以看出其中所蕴含的生态观念。

Analysis在墨子宗教观中,天体观和道德观是两个基础性的构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建立起一种生态思想。

墨家环境伦理观念探究-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墨家环境伦理观念探究-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墨家环境伦理观念探究-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态思想,也是可资借鉴的优秀文化遗产。

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关系日益恶化的今天,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阐释与剖析,汲取其中的理论精华,对于解决当前生态问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本文结合史料,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

首先,考察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墨学的关系以及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在墨学中的地位,阐明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是墨学的理论精华,同时,从地域背景、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论述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阐述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

继而以此为基点,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和具体内容展开详述,并顺次揭示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所具有的显着特点。

最后,文章系统阐述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理论难题、摆脱生态困境、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意义。

本文的新意和特点在于,与同类研究相比更具拓展性和时代感。

国内目前有关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其间多为针对墨家个别生态思想所做的零星论述,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

为此,本文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周到的考察和细密的分析。

体现在:从爱无差等、顺天应人、天下之利三个方面阐明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从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诸多方面揭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并从中概括出其民本性、务实性和可持续性的总特点。

最后,文章从生态价值体系的确立、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三大维度入手,探讨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力求挖掘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价值,为随后深入开展同类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现代意义Abstract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contains profuse ecological theory, is animportant ecological thoughts which the Cultural Heritage also can learn in ancientChina. Harmon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prominent, the deterio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day. Analyzingand interpretting of 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drawing Mohists EnvironmentalEthics can help us make solutions to the current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build thesociety which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and friendly.This paper combine with historical data and make use of of logic and historicalmethod, Environmental Ethics of Mohism were studie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systems. Firstly,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hists EnvironmentalEthics and Mohism along with the statusof 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inMohism, expla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long with PhilosophicalFoundation of 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Next dissert the basic content of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from two aspect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thespecific content of 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detail, then reveals thecharacteristics of Mohist Environmental Ethics. on this basis, comprehensive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hist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Mohism, andthe formation of Mohist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analyzed the philosophicalfoundation of 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the way of outlook, values andepistemology. Finally, elaborate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Mohists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solving problems of modern society, getting rid of theecological dilemma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s conce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s that compares with similarstudies this paper is more systematic and contemporary. At present, there is fewstudies on the ecological thought in Mohists, mostly discuss on individual aspects ofMohism and based Mohists ecological thinking at an angle one-sided, which lack ofcomprehensive systems anddetailed in-depth study through. This paper carefullyanalyze 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including elaborate the fundamentalprincipl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love poor, heaven and man, the worldsinterest and elaborate the specific cont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fraternity, non-offensive, festival with, saving the funeral and no music. Thereby concludedthat Mohists Environmental Ethics has people nature, pragmatic and sustainabilityfeatures. Finally investigate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Mohist environmentalethic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the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which offers a way to excavate its prolific resource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othat other researchers may come up with valuable opinions.Keywords:Mohism, Environmental Ethic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目录摘要Abstract第1 章绪论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 课题的提出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2.1 国内研究现状1.2.2 国外研究现状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 主要研究内容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2 章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及其哲学基础2.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墨学2.1.1 墨学述略2.1.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墨学其他2.1.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是墨学的理论精华2.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2.2.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地域背景2.2.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2.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2.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2.3.1 尊天崇地的世界观2.3.2 志功合一的价值观2.3.3 言必立仪的认识论2.4 本章小结第3 章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3.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3.1.1 爱无差等的指导思想3.1.2 顺天应人的理论前提3.1.3 天下之利的价值目标3.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3.2.1 兼爱的互爱互利思想3.2.2 非攻的反战思想3.2.3 节用、节葬、非乐的节俭思想3.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总体特点3.3.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民本性3.3.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务实性3.3.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可持续性3.4 本章小结第4 章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4.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生态价值体系的确立4.1.1 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4.1.2 有助于确立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相统一的生态价值观4.1.3 有助于确立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实践观4.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4.2.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动力4.2.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构成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源泉4.2.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构成国际关系有序推进的理论基础4.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建设4.3.1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4.3.2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4.3.3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有利于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4.4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系 中人 占据 了 中心地 位 并 且 在工 具 理 性 的助 推 下 造 成 了人 与 自然 关 系 的紧 张 。 而 才 有 了 进
但 天 人合一 毕竟 不 能就 此与 生态 观念 完全 等 同 。
【 金 项 目】 南省 教 育 厅 入 文 社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家理 论 与现 代 社 会 ”2 1一 N 0 5 、 南理 工 大 学 基 河 墨 (00 Q 一 5 ) 河
博 士 基 金 项 目“ 国天 道 观研 究— — 从 宗教 、 识 及其 关 系之 维 考 察 ”B 09 3 ) 阶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中 知 (20—8 的
T t : e E o t o g t i z ’ e iiu e il On t c - h u h s n Mo i S R l o sViw e h g Au ho : i a g t r Lu G n Ab t a t Mo i Srs r n e a t o i ft e l g frlgo sp o i e g l d r u lg a a t e frGo sr c : z ’ e o t g t t u r y o o o y o i in r vd sl a i a u r n e o d i oh h t h e e n a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键 词1 关 墨子 ; 天志 ; 宗教 观 ; 功利 主义 ; 态 思想 生
【 中图分类号10 【 K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164 64 (0 2 0 — 0 4 0 17 — 8 8 2 1 )2 02 — 8
【 者简介】 作 刘 刚 (9 5 ) 男 , 南 安 阳人 , 南理 工大 学马 克 思主 义 学院 硕 士 生 导 师 , 要 从 事 中 国 17 一 , 河 河 主 哲 学 、 统 文化 与马 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研 究 。 ( 南 焦作 传 河 440 ) 5 0 3
尽管体 现 了现代 生 态文 明的诸 多 价值 观念 取 向 .
意 义 。 必须 能够 说 明墨子 时代 的生 态 问题乃 至 就
墨子对 此 问题有何 认 识 。职是 之故 , 以下考察 并
阐 明墨子宗 教观 中所 蕴涵 的生 态 问题 . 以及 墨子
对 该 问题所 做 的理 论思 考与应 对措施 。 此外 , 否可 以说 , 代 生态 课 题 根 源于 我 是 现 们 在处 理 人与 自然 关 系 问题 时 主要 由于 在这 一
c lg . oo y
Ke r s Moi Go Sw l rl iu iw; t i r im; c - o g t ywo d : z; d’ i ; ei o sve uit i s e o t u hs l g la a n h
墨 子 的天 志宗 教 观 是其 天 人 合 一 思想 的独 特 表达 , 蕴含 着传 统农 业社 会 的生 态 问题 。不过 就 逻辑 理路 而言 , 统天人 合 一观 念 与 当代 生态 传 理念 既有联 系也 有 区别 , 国古代 天人 合一 思 想 中
拂 讯 粤 刊 态 脑 哺究 生 盥 史
论墨子宗教观中的生态问题
。刘 刚
【 摘 要 】 子援 宗教 神 学 的权 威 , 天 为人 “ 利 除 害” 经 济 生产 活 动 提 供 了法仪 上 的保 证 。 宗教 之 天 墨 使 兴 的
具 有 “ ” “ ” “ 与 “ 合 ” 生态 人 文价 值 , 时又 限制 与规 范人 在 功 利 目的 驱 动 下 的社 会 生产 行 为 。 节 、调 、 时” 和 的 同 墨 子 天 志 宗教 观 的二 重 性 , 射 出墨 子 对人 与 自然 间的 生 态平 衡 问题 所做 的 思考 , 使 得 墨子 时代 的生 态 问 题 折 这 与 现 代 生 态课 题 有 了一 种“ 话 ” 对 的可 能 。
t r g g o n e v vl o n i h i e o o cp o u t e a t i e . n t e o e h n , d’ i a — o b i o d a d rmo e e i f rma n t er c n mi r d ci ci t s O n a d Go S w l h s e n v vi h c lg c n u n v l e ; n t e o e a d i r g l ts te u i t r i oo i a a d h ma au s o t rh n , t e u ae t i i s d ie o i n r d cie a t i l h h h l a a m— r n s c a a d p o u t c i — n v l v v t s T e d aim fMo i S rl i u iw fG d Swi s a rf c in o i t o g t fte e o o ia a a c f i . h u l e s o z ’ e i o sv e o o ’ l i e e t fh s h u h so c l gc b n e o g l l o h l l ma n a u e w ih ma e o s e a d ao ewe n t e a ce t o g t o h s a d mo e n t o g t o — n a d n t r , h c k sp s i il g b t e n in u h s fMo im n d r u h s f bl h h t h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