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1学习板开题报告
ATI-51S学习板介绍

ATI-51S 单片机学习板简介本学习板是针对学习单片机的用户专门开发。
结合多年的单片机教学经验和指导重庆市代表队参加全国高职职业技能大赛经验的总结,设计了本学习板的V1.0版本作为培训教学使用,见图1所示。
09年重庆市中职教师培训中使用了改进版本V2.0,见图2所示,各位老师使用后反映很好。
为了更好的推广本学习板,特进行两次的改板,最终推出了本学习板的V4.0发布版本,见图3所示。
学习板的主要学习板的主要特点特点特点::(1)本版本设计中大量使用通用的0805贴片元器件,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单片的作为微控制器的功能,对各个模块的控制尽量进行独立控制,减少各自的干扰(如在进行LED 和数码管设计中,在控制LED 的时候采用了三极管使能和在控制数码管的时候采用了74HC 锁存器)。
(2)ATI-51S 单片机学习板套件形式提供给用户,采用了贴片元件,符合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同时即缩小了体积,美化了视觉,又提高了性能,同时极大的锻炼同学们的焊接能力。
(同时也能提供成本开发板的形式。
)考虑到同学们可能很多都没有太多的贴片元器件焊接经验,本学习板提供了备份焊点,板上的贴片集成芯片,提供了两个焊盘,任意焊接一个即能正常工作(如板卡中的74HC573锁存器)。
(3)学习板可以使用ATMEL 公司的51单片机AT89C/S5X ,也可使用STC 公司生产的STC89C5X 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
可以使用汇编语言或C 语言对其进行编程,(当然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本学习板所提供的例程都是采用C 语言编写)当用ATMEL 公司的单片机时,板上集成的ISP 接口,通过配备ISP 下载线实现在线下载功能,(当然也可以使用专用的编程器进行程序的烧写);当用STC 公司的单片机时,直接用产品套件附带的串口线将开发板与计算机串口相连,按照STC 单片机下载操作教程便可下载程序,而且下载速度比起其它下载工具要快的多。
(4)学习板提供多年的教学资料,并且所有实验例程都提供源代码给用户。
便携式电子白板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便携式电子白板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电子白板”是一种电子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用于在课堂上展示教师的讲解内容或学生的作品,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电子白板需要连接计算机,使用起来不够灵活,且需要大量的空间来放置。
因此,便携式电子白板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项。
二、选题意义便携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可以携带,易于使用且易于储存的电子白板,它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种需求。
从教育到商业,从会议到家庭娱乐,都有可能使用到便携式电子白板。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种高质量、易于使用的便携式电子白板对于提高生产力、节省时间和提高教育质量都有很大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种功能齐全、易于使用的便携式电子白板。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计:包括电子白板的机身和支架的设计,尺寸的确定,以及各种传感器和输入设备的选型。
2.软件设计:包括白板软件、驱动程序和图像处理软件的设计,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
3.系统集成与测试:对整个便携式电子白板进行集成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齐全性。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2.技术路线: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用户需求,确定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硬件选型,确定PCB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案。
(3).PCB设计与制造阶段: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根据硬件设计方案进行电路板设计,并将电路板生产出来。
(4).软件开发阶段:开发白板、驱动程序和图像处理软件,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
(5).系统集成与测试阶段:进行系统集成和性能测试,通过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齐全性。
五、预期成果1.设计并实现一种便携式电子白板,达到市面上同类产品的水平。
2.针对使用场景,提供不同的人机交互方式,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使用。
手写板开题报告

手写板设计开题报告2009年9月29日一.题目来源及类型Ⅰ.题目来源:生产实践Ⅱ.题目类型:开发研究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我们的在公司生产受旺季及淡季交替的影响下,在生产订单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的产品显得十分重要。
简单的说有以下这几个优点:(1)在生产淡季的时候自主生产手写板及手写板所需的触摸屏能有效利用公司产能,能有效提高公司的时间利润率。
同时减少对下级厂家的长期依赖性。
(2)淡季自产能有效保证工人开工时间,从而减少因开工不足而引起的人员流失以及因招工所额外带来的培训费用和招聘经费。
2.可以较合理的处理本公司的外观不良品,减少报废品的产生,无形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3.手写板的设计简单且投入成本较低,有较大的企业优势。
对于电阻式手写板的结构来说,触摸屏部分是最复杂最核心的传感元件。
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产量。
4.电阻式手写板的设计研究有利于今后电容式手写板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公司日后横向及纵向发展。
手写板的分类电阻压力式:阻式手写板是由一层可变形的电阻薄膜和一层固定的电阻薄膜构成,中间由空气相隔离。
其工作原理是: 当用笔或手指接触手写板时,上层电阻受压变形并与下层电阻接触,下层电阻薄膜就能感应出笔或手指的位置。
优点:原理简单、工艺不复杂、成本较低、价格也比较便宜。
缺点:(1)由于通过感应材料的变形判断位置,感应材料易疲劳,使用寿命较短。
(2)感触不是很灵敏,使用时压力不够则没有感应,压力太大时又易损伤感应板。
电磁压感式:电磁式手写板是通过在手写板下方的布线电路通电后,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电磁场,来感应带有线圈的笔尖的位置进行工作。
这种技术目前被广泛使用,主要是由其良好的性能决定的。
使用者可以用它进行流畅的书写,手感也很好,绘图很有用。
电磁式感应板也有缺点:(1)对电压要求高,如果使用电压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工作不稳定或不能使用的情况。
(2)抗电磁干扰较差,易与其他电磁设备发生干扰。
51单片机学习板使用说明

51单片机学习板使用说明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单片机芯片,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
为了方便初学者学习和了解51单片机的使用,制作了一个51单片机学习板。
本文将介绍该学习板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51单片机。
一、学习板的主要功能1.供电模块:学习板通过USB口供电,可直接使用电脑USB口或者外接电源。
供电模块还带有电源指示灯。
2.51单片机芯片:学习板上配备了一颗51单片机芯片,可以进行各种实验和开发。
3.标准接口:学习板上的标准接口可以连接各种传感器、显示器和执行器等外设,方便进行实验和开发。
4.LED指示灯:学习板上有多个LED指示灯,可以用于显示运行状态或者输出信号。
5.按钮开关:学习板上配备了多个按钮开关,用于输入信号或者控制操作。
6.显示屏:学习板上有一块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各种信息。
二、学习板的使用方法1.连接供电:将学习板通过USB线连接到电脑的USB口上,或者使用外接电源连接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供电指示灯亮起表示供电正常。
2. 配置开发环境:使用相关软件(如Keil C51)配置开发环境,选择相应的单片机型号和端口。
4.运行程序:按下学习板上的复位按钮,即可使芯片复位,程序开始运行。
程序的运行结果可以通过LED指示灯和液晶显示屏来观察。
5.进行实验和开发: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外设,进行实验和开发。
通过按钮开关和LED指示灯的输入和输出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3.LED指示灯不亮或显示错误:检查程序是否正确编写,或者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修改程序或者重新连接线路。
四、注意事项1.学习板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静电干扰,不要将学习板触摸或放置在静电环境下。
2.不要把学习板暴露在潮湿、强磁场或者高温环境中,以免损坏学习板或者降低性能。
3.学习板使用结束后及时断开电源,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延长学习板的使用寿命。
4.在进行实验和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循电路原理和操作规范,以免造成意外。
自动焊接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自动焊接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自动焊接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自动焊接系统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焊接质量等。
本文旨在探讨自动焊接系统的设计,并提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现代制造业对于高效、精确、可靠的焊接需求。
二、背景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焊接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自动焊接系统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缺,但目前市场上的自动焊接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复杂、焊接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自动焊接系统的设计研究,以提升其性能和可靠性。
三、目标本次设计的自动焊接系统旨在解决传统自动焊接系统存在的问题,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焊接效率:通过优化焊接参数和改进焊接工艺,实现高效的焊接过程。
2. 提升焊接质量:通过精确控制焊接参数和引入先进的焊接技术,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简化操作流程: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智能控制系统,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系统的易用性。
四、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1. 焊接参数优化: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的焊接参数组合,以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
2. 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焊接过程进行建模和预测,实现自动调节焊接参数,提高焊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界面设计与智能控制:设计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简化操作流程。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设计,我们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成果:1. 提高焊接效率:通过优化焊接参数和引入机器学习技术,预计可以将焊接效率提升至少20%。
2. 提升焊接质量:通过精确控制焊接参数和改进焊接工艺,预计可以将焊接质量的合格率提高至少10%。
3. 简化操作流程:通过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智能控制系统,预计可以将操作流程的复杂度降低至少30%。
六、可行性分析本次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可行性:焊接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案例可供参考。
s51课程设计

s 51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X、XX,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如XX原理、XX法则,并能够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提高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课程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学科要求,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围绕以下几部分展开:1. 知识点讲解:- XX概念及其应用- XX原理与XX法则- XX知识体系的构建2. 实践操作与实验:- XX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 XX实际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完成XX项目3. 教学活动设计:- XX知识竞赛- XX主题讨论- XX实践活动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与知识点讲解- 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XX概念及其应用- 介绍XX原理与XX法则第二课时:实践操作与实验- XX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 学生分组进行XX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第三课时:教学活动与总结- XX知识竞赛- XX主题讨论- 总结课程要点,布置课后作业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编排,涵盖课程核心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软件开题报告

教学软件开题报告教学软件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迎来了一场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因此,开发一款高效、互动性强的教学软件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报告旨在提出一种创新的教学软件设计方案,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背景分析1. 教学软件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教学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学软件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们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有着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开发一款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教学软件变得尤为重要。
三、目标与方法1.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款高效、互动性强的教学软件,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该软件应具备以下特点:易于操作、内容丰富、个性化教学、互动性强。
2. 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 调研:通过调研学生对教学软件的需求和期望,了解市场上已有的教学软件,为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 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一套合理的软件架构和界面,确保软件的易用性和美观性。
- 开发: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软件的开发和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功能完善性。
- 试用:将开发完成的教学软件投入实际教学中进行试用,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预期成果1. 教学软件的功能本项目预期开发的教学软件将具备以下功能:-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习题、实验等。
- 支持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智能化的推荐和辅导。
- 提供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包括在线讨论、实时答疑等功能。
- 支持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反馈。
2. 预期效果本项目预期实现以下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毕业设计基于51单片机实验板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51单片子
指导教师
XXX
1.选题目的和意义: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应用面广等优点,目前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取代着传统电子线路构成的经典系统,蚕食着传统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固有的领地。同时,一个学习与应用单片机的新高潮正在大规模地兴起。
2单片机驱动LED灯
3单片机驱动数码管,采用共阴连接,驱动加上小数点的八段数码管。
4单片机驱动蜂鸣器,单片机机I/O口连接三极管驱动蜂鸣器。
5单片机中断
6串口接口的max232芯片与单片机的连接用于串口通信
3.完成设计(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一实验设计
(1)初步确定课题。(2)利用互联网查阅单片机相关知识。(3)图书馆节约相关书本。
(4)与指导教师及同学共同探讨。(5)利用电脑Protel软件、设计电路图,参考相关芯片资料及电路图实现单片机各模块整合,制作出简单实验板。
二调研计划
2010年11月1日——12月1日收集资料,方案设计。
2010年12月2日——2011年1月1日方案整理,设计电路图,成品制作。
4.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
年月日
注:此表前三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为适合广大的单片机学习者和爱好者。实验板集下载实验于一体,不用专门的下载器,编程器,简单易学,省钱省力。通过对各种实验的操作了解单片机的功能及结构,从而更好的开发新产品,做项目。
2.主要研究内容:
本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中心控制系统,主要由51最小系统、复位电路、晶振电路、
串口通信MAX232电路,电源电路,发光二极管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蜂鸣器模块,独立按键模块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AT89S51单片机学习板设计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80403班
姓名薛原
学号080403116
导师王青岳
2012 年3 月2 日
拟
参考文献:
[1] 颜永军等.Protel99电路设计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 王幸之.89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04.
[3] 杨武刚.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5] 梅丽凤,王艳秋,张军.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2
[6] 康光华.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杜刚.电路设计与制作板—Protel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 徐惠民,安德宁.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 北京:北京邮电
大学出版社,2000.
[9]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社,1999.
[10] 蒋力培.单片机微机系统实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1] 唐德礼,王襄.单片机学习机及编程器的设计与制作.现代电子技
术.2005
[12] 孙逸结,巩恩福,万琰.单片机实验练习箱的设计.漯河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7
[13] ST.LlashFlex5MCU PDESST Components Industries.2008
[14] Analog Devices Lnc AD590.Analog Devices.1997
[15] Richard Carley,James A,Bain Gray K,Fedder.Single-chip computer-s with
microclectromechanical system-based magnetic memory.Physic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