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2.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理解变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对秦国的影响。
2.教学难点: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变法过程中的曲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秦国在战国时期逐渐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那么,秦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呢?(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得出秦国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商鞅变法。
2.讲解商鞅变法的背景(1)介绍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分析各国之间的竞争和改革需求。
(2)讲解秦孝公即位后,秦国国内外的困境,以及他寻求改革的决心。
3.讲解商鞅变法的过程(1)介绍商鞅的生平和改革主张。
(2)讲解商鞅变法的主要过程,包括法律、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4.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1)法律方面:废除井田制,实行阡陌制;统一度量衡;严格法治,奖励告发。
(2)政治方面:设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选拔贤能,实行军功爵制。
(3)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实行兵役制度;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发。
(4)经济方面: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鼓励工商业,繁荣经济。
5.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1)政治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统治效率。
(2)经济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3)军事方面:增强了军队实力,为秦国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6.讲解商鞅变法的曲折过程(1)介绍商鞅变法过程中的阻力和反对声音。
(2)讲解商鞅如何克服困难,坚定地推进改革。
(1)引导学生回顾商鞅变法的过程和影响。
(2)强调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课后作业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3.结合商鞅变法,谈谈你对历史改革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内容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改革的重要历史事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商鞅变法》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改革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教学重点:1.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
2.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已学知识,提问:请大家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2.学生回答:封建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1.商鞅变法的背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b.秦国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经济衰败。
c.秦孝公即位,决心改革,选拔商鞅为相。
2.商鞅变法的内容a.改革土地制度: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加强中央集权。
c.改革军事制度: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位制。
d.改革法律制度:制定严刑峻法,整顿社会秩序。
e.改革经济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战。
3.商鞅变法的影响a.提高了秦国的政治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国家收入。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有哪些?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1.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使秦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2.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变法展示了改革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六、课后作业2.思考: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商鞅变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商鞅变法的影响分析不够全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2021年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1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活动过程一、我来说背景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二、我是商鞅学生介绍商鞅三、商鞅变法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1、分组讨论(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
(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五、我来评商鞅课件出示司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商鞅变法教案初中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商鞅变法教案初中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国吗?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回答: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国力较弱,但在战国时期逐渐崛起,成为七雄之一。
2.讲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介绍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的形势,强调秦国改革的需要。
(2)讲述秦孝公即位后,决心改革,求贤若渴,最终重用商鞅的故事。
3.讲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介绍商鞅变法的四个方面: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实行连坐法;统一度量衡。
(2)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4.讲解商鞅变法的影响(1)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分析商鞅变法对后世的影响: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变法的重要尝试,对后世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5.课堂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引导学生回答: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措施得力,秦孝公的支持等。
6.小结课堂(1)回顾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强调商鞅变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讲述、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在课堂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讲解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疏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讲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教师:同学们,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国力较弱呢?学生: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且周边民族关系复杂。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2. 掌握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和影响;3. 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2. 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2. 能够深刻理解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 相关的图表、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2. 通过提问,复习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讲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20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向学生详细讲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组织、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2. 通过图表和图片资料,直观地展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实施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讨论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2. 每组学生派代表发言,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全班讨论,逐步总结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四、展示商鞅变法的实际效果(20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向学生展示商鞅变法实施后的实际效果;2. 通过分析资料,让学生深入思考商鞅变法是否成功,并对成败原因进行一定的探讨。
五、小结与反思(10分钟)1. 整理学生总结的商鞅变法的影响和效果,复习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的意义,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个人进行评价;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反思学习过程。
讲解提醒: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使用图表、图片等展示实际效果。
2.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根据已学知识追根溯源,进一步拓展对商鞅变法的理解。
评价方法:1. 课堂讨论和发言的质量;2. 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时,能否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论据。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秦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2.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3.了解商鞅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秦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3.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4.商鞅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视频资料观看:通过观看历史资料视频,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秦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2.PPT讲解:区别于视频,使用PPT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详细讲解,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3.分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商鞅变法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加深对于历史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第一节课1. 整体介绍从中国历史进程的角度出发,介绍秦国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2.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历史视频,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和秦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3. PPT讲解使用PPT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详细讲解,例如:士农工商、重农抑商等,加深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战国时期的秦国政治经济状况和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二节课1. PPT讲解使用PPT讲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2. 问题探讨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例如:商鞅变法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商鞅变法与秦制的关系等。
3. 小组展示让各组代表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展示后全班进行点评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分(10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课堂笔记等。
2. PPT展示评分(10分)学生在课堂上使用PPT展示的毕业论文:包括PPT内容的清晰度、可视性、逻辑性等。
3. 问题解答评分(10分)学生对于商鞅变法相关问题的解答:包括问题回答的准确度和深度、举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
七年级《商鞅变法》课堂教案

本文是针对七年级《商鞅变法》课堂教案的一篇文章。
本文的主旨是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教学商鞅变法这个历史知识。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古代的影响,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性。
2. 演示法:通过一些实物、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来让学生感受到商鞅变法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3. 分组辩论法: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来为商鞅变法的正反两方作出争论,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发生在秦国。
秦国在那个时期处于分裂状态,国内十分疲惫。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它主要是为了消除矛盾,维护秦国的稳定。
2.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贯彻了“以法治国”的政策,实行的是严厉的法律制裁,使得人们对于违法的行为感到惧怕,从而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2)改革了土地制度。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了公田制,这使得土地等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增加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3)创立了统一的文字和货币制度,这在那个时候对于秦国的发展大有裨益。
3. 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古代来说意义非常深远。
他的变法使得政治稳定了下来,这也是秦国能够成为当时中国的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统一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此走上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
商鞅变法也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新时期,让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伟大,也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1. 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3. 理解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我重新认识到了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商鞅变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商鞅变法的时间、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商鞅变法对秦国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影响。
(3)认识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2)学会运用历史资料,提炼有用信息,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商鞅的尊重和敬意。
(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教学重点:1. 商鞅变法的时间、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商鞅变法对秦国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2. 商鞅变法背后的历史思考和改革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秦国的发展状况。
(2)提问:同学们知道商鞅吗?他有什么贡献?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时间、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背景。
(2)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如农业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国家富强等。
(3)阐述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1)选取商鞅变法时期的历史事件,如“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等,进行分析。
(2)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商鞅变法的作用和意义。
6. 课后作业:(1)复习商鞅变法的时间、背景和主要内容。
(2)思考商鞅变法对秦国发展的影响,以及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商鞅变法及相关知识。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所学,探讨商鞅变法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如改革创新、法治建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
活动过程
一、我来说背景
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
二、我是商鞅
学生介绍商鞅
三、商鞅变法
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
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
1、分组讨论
(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
(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
(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
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
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
(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五、我来评商鞅
课件出示
司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苏轼说,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灭亡。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小组讨论交流)
六、以史为鉴
1、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统治者的支持;
符合人民的"意愿;
改革者的创新进取精神
2、你能说说秦国由弱到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吗我们应怎么做
(勇于改革,善于用人)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教育。
)
七、课外探究
战国时期各国都纷纷变法,请你查一查其他国家的改革情况及其对各国产生的影响。
(提示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等)
七年级历史商鞅变法教案2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秦国七雄的地理方位。
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特点,了解秦孝公的继位和商鞅到秦国,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