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中2020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1)

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D选项排除;
故选C。
6.
【答案】
D
【考点】
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解答】
“民主共和制”“单一的中央集权制”“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表明辛亥革命后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故D正确;
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联邦制、中央拥有绝对权力材料未体现,故ABC错误。
故选C。
2.
【答案】
C
【考点】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需要掌握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以后儒家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分析材料即可。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挑战,因此《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宋元时期理学兴起,成为官方哲学,因此《三国演义》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由此可知,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故C项正确。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削弱了旧政治体制而备受推崇
C.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经验
D.昭示了近代革新历程的一脉相承
5. 19世纪中后期,本应学外文及西学的广州同文馆学生,却因学中学而导致西学荒疏;受过西学专门训练的严复、马建忠等,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这反映了()
A.危机加深激起国人抵制西学
B.传统观念与西学传播的冲突
B.肯定了雅典政制对近代民主制的影响
C.揭示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是人文精神
D.指出了雅典政制并非现代意义的民主
12.托马斯・莫尔(1478﹣1535)作的《乌托邦》,描写的是一个理想之所,那里的人们很有教养,那里的社会没有等级观念,可他就是没提及教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据此可知,这一作品()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 Word版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模拟卷)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3.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试题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可知此时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选D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孟子“养浩然正气”强调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排除B项;西周时期的礼为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与材料所述时间“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
【答案】D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考点】“重农抑商”政策——西汉政府的抑商政策【解析】根据材料“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西汉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政策,由官府直接组织食盐生产、运输和经营,打击了山东东部地区渔业盐业等工商业的优势,故选B项;西汉政府“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无关,排除A项;西汉政府“开通了丝路贸易”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并非“山东东部地区开始步入商业低谷”的原因,排除C项;儒家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涉及主体为义利关系,影响整个宏观的汉代经济,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不符,排除D项。
【答案】B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对“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作出合理解释。(14 分) 18.(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2
图3
图4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 (9 分)
120 种,其中 80%归国人所有。这一时期报刊创办热潮的出现反映出
A.报刊成为新的大众媒介
B.国人救亡意识的高涨
C.民众参与政治的环境改善
D.西方观念对中国的影响减弱
历史试题(Ⅱ) 第 2页(共 6 页)
8.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 年 3 月 27 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
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 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1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愿在平等、互利
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与国民党集团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
通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向各国留在北京的领事馆发送了包括上
述内容的毛泽东的声明和他本人的信函,请他们转交各自政府。
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
剧演出于世也。”材料反映出当时
A.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2020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卷06(参考答案)

2020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卷06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
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
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
2.【答案】D【解析】孝文帝的“班禄制”是学习汉族政权的措施,有利于拓跋政权的封建化,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班禄制”,而不是税收,排除A项;“班禄制”的推行主要是针对官员,并不会影响社会稳定,排除B项;材料与隋唐盛世无关,排除C项。
3.【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欧洲的订购使得中国的瓷器更加多样化,所以是欧洲市场需求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说欧洲改进了中国的制瓷技术,故B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是不投放市场的,与欧洲市场出现中国瓷器的说法冲突,故C错误;中国被完全卷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D错误。
4.【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的餐饮业非常注重宣传,故A 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故B错误;材料主旨是餐饮业通过宣传吸引食客,因此丰富市民生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突破时空限制,故D错误。
5.【答案】B【解析】材料是雍正为了论证清朝统治的正统性,提出了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宣称清朝政权是上天赋予的,不应该以“华夷之辨”来否定,反映出清初依然存在民族文化冲突,B正确;满洲文明源自东北,A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反映了雍正时期存在“华夷之辨”,故D错误。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历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如表所示为关于商代的资料,据此可以得出商代()A. 具有明显的宗族社会特征B. 政治分裂异常严重C. 开始重视血缘亲情的作用D. 缺乏思想文化统一2.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大城市所收商税约占全国商税总额的20%,其余约80%来自遍布全国的各县、镇场务。
若再加上坊场钱,大城市所占的比例就更低了。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 大城市商业受严格限制C. 中小市场得到良好发展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3.据统计,元代共举行乡试17次,会试、殿试各16次,共取状元32人,进士1139人。
会试、殿试中,最多的一次录取了100人,最少的一次只录取了35人。
这一状况()A. 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C. 说明知识分子相对匮乏D. 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多样性4.明朝灭亡、清代继立之后,一些学者对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恶劣学风深恶痛绝,并认真思考“社稷沦亡、天下陆沉”的原因。
这体现出()A. 统治者重视吸取明亡教训B. 社会风气的日益恶化C. 学者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 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5.总理衙门内设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同文馆、总税务司以及上海、天津的南北洋大臣,是古所未有的机构,且承担着古所未有的业务。
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A. 清廷外交已向近代化转变B. 清政府的决策权发生了转移C. 清廷被迫选择了资本主义D. 清政府的统治思想完全改变6.近代中国,洋货充斥市场的现象最初主要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
至19世纪末,这种现象已扩展到广大中小城镇,甚至乡村。
这一变化()A. 说明政府主动对外开放B. 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 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D. 受到甲午战争的推动7.《新青年》曾载文:“各家之学,亦无须定尊于一人。
孔子之学只能谓为儒家一家之学,必不可称以中国一国之学。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颁布诏令: “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 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 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 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 推广儒家礼仪B. 实现儒学生活化C. 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 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 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 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 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 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 表1 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山东省2020年(5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
它反映出当时表1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墓道长(米)面积(口)(平方米)附属设施金村V号墓周天子176.2148.6车马坑2固围村M1魏王2125756?胡庄韩王陵韩王2?95424座陪葬坑邯郸二号陵赵王270*1600陪葬坑陪葬墓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 .墓葬规制严整B .等级制度消亡C .贵族阶层没落D .社会变动剧烈2.汉武帝时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情形。
这主要是由于A .经济控制加强增加了政府收入B .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贸易发展C .王国问题解决稳定了经济秩序D .疆域开拓扩大了税收来源3.《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
”《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
”这些记述体现出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4.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
这一举措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5.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
……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
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
”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B.国富寓于民富C.保护小农经济D.减免民众赋税6.整个19世纪下半期,在华各类外商企业中,华商附股现象极其普遍。
如1862年创办的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其100万两开业资本中有六七十万两是华人投资。
附股现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缺乏商办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B.政府禁止私人投资兴办企业C.外商企业资金匮乏D.洋务企业不注重吸收民间资本7.1895年之前,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多数由教会或传教士发行,主要服务于商业机构或宗教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