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浅谈

合集下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按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核算 , 大大提高 了会计信 息质量 , 保证了会计 信 息 的 真实 性 、 整 性 、 时 性 和统 一 性 。 完 及 322 会计 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会计 败督 会计集 中核算改 变了原 .. 有 的财 政 管理 模 式 , 前 的 会 计 岗 位 主 要 设 在 单 位 内部 , 以 而且 与单 位 存 在 经 济 利 益 关 系 , 以会 计 人 员 在 履 行 审 核 、 督 职 能 时 , 很 多后 所 监 有 顾 之 忧 , 以 达 到 会计 制 度 规 定 的 目的 。 在 , 难 现 独立 的会 计 核 算 中心 人 员 由于 没 有 经 济利 益上 的牵 制 ,所 以 能 够 更 好地 按 会计 制度 的要 求 , 公正地处理问题 , 较好 地 发 挥 会 计 监 督 职 能 。 323 减少 了资金划拨的环节 , ._ 有利于提高资金 周转效率 通过 国库 集中支付改变 了以前资金层 层划拨 , 分散支付 的局 面 , 减少 了资金划 拨 的 中 间 环节 . 快 了资 金 周 转 . 大 提高 了资 金 周 转 的 效率 。 加 大 3 . 保证 了年度部 门预算 的完成 会计核算 中心接 受支付 申请 的 .4 2 依 据 是 各行 政 事业 单 位 的 预 算 指 标 , 有 预 算 指 标 或 超 预算 指标 的 支 没
【 要】 摘 本文介绍 了会计 集中核 算制度 的定义; 现行行政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存在的 问题 ; 内外部九 个方 面论述 了会计集 中核算的必 从
要性。
【 关键词 】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集 中核算制度 ; 必要性
1 会 计 集 中核 算 制度 的 定 义
目前 。 国 许 多行 政 事 业 单 位 都 实行 了会 计 集 中核 算 制 度 , 是 伴 我 它 系统 , 决各 行 政 事业 单 位 在 核 算 中所 出 现 的 问 题 : 方 面 , 以强 化 解 一 可 随 着我 国财 政 改 革 而诞 生 的一 种 新 型 的 财政 会 计 核 算 、 理 思 想 和应 对 本 区域 或 系统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的财 务 监 督 , 免单 位 保 护 主 义 下 的职 管 避 用模 式 。会 计 集 中核 算 制 度 是 对 各 级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 保 持 单 位 资 金 在 能 弱 化 ;另 一 方 面,为 全 面 提 高 本 区 域 或 系 统 会计 信 息质 量创 造 了条 使 用 权 和 财 务 自主权 不 变 的 前 提 下, 以提 高 管 理 效 益 为 目的 , 所 属 行 对 件。 政 事业 单 位财 务 实 行 “ 中管 理 、 户 核 算 ” 集 分 的形 式 , 消 单 位 银 行 账 32 从 内 部 看会 计 集 中核 算 制 度 具有 以 下 的必 要 性 : 取 . 户 , 收 付 和 结 算 以 及 日常 会 计 核 算 监 督 、 计 报 表 编 制 、 计 档 案 管 321 有 利 于规 范 会 计 核 算 工 作 , 高会 计 信 息质 量 实 行 会 计 集 中 其 会 会 .. 提 理 等 工 作。 统一 由会 计 核 算 中心 办 理 和 承 担 , 会 计 服 务 和 监 督 管 理 为 融 核 算 后 ,各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的 会计 业 务 统 一 纳 人 会 计 核 算 中心 核 算 , 中 体 的新 型 的会 计 核 算 制 度 。 , 心 调 配 业 务 素 质 较 高 的 专 职 会 计 人 员 , 运 用 会 计 电算 化 系 统 , 格 并 严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费支 出 、报 账等各 项相 关事 宜 ,需 要经 过会计 中心 的 同意 后 ,由本单 位 的报 账员 ,在单 位 的银行分 账 户上来 办理 。 第二 ,预 算报 批不变 原则 。一 年一度 的经 费预 算 ,仍 由各行政 事业 单位 自己编报 ,经过 财政 审核 、批复 后 ,交
回给各行 政事 业单 位 ,同时还 要抄 送给会 计核 算 中心 。 第 三 , 位 主体 资格不 变原则 。这 一原则 的主要 内容 单 是 ,单位 资金 的使 用权不 变 ,行政 事业单 位原 有 的资金筹 措 渠道不 变 ,单位 财务 资格保 持不 变 。由于单 位 的主体不
计 法律 责任 。
会计 集 中核算 制度 的主要 内容 是在基 层单 位 资金所 有
权 、使用权和财务 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银行账户,统 N会计 核 算 中 心 集 中办 理 资 金 结 算 、集 中 进行 会 计 核

可见 ,实行 会计 集 中核算 的三 大原则 ,只涉 及会计 工 作 的责任 发生 了相应 的转 移 ,单 位 的财务 主体 资格 和单位
潘在奎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会计集 中核算制度
会 计 实 务
浅 析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实行 的 会 计 集 中核 算 制 度
潘在奎
( 中共河北省委 办公厅 行政处 ,河北 石家庄
[ 摘
005 ) 50 2
要 ]笔 者就 目前 的行政 事业 单位 ,会计核 算 方 面存 在 的需要 予 以规 范 ,需要 加 大 财政 监督 力度 的 问题 进行 简
述 ,并提 出位 ;会 计 集 中核 算 ;问题 ;对 策
[ 中图分类号]F7 2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42 (0 1 9— 0 5 0 0 5 63 2 1 )3 07 — l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
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提 出一 些 改进 建议 。 些 单 位 收 入 项 目繁 多 ,为 了省 去 报 账 的 离 .单 位 负 责 人 与 财 务 人 员 由原 来 的 内 繁 琐 手 续 .干 脆 把 部 分 收 入 不 入 账 在 部 上 下 级 关 系 变 为 相 互 独 立 的 关 系 ,会
度 改革的重要 内容 .目前尚无成 熟的经 但对 这些票 据所反 映的经济事 项 内容 的
纭 ,缺 陷和不 足 也 显而 易 见 。本 文 中 笔 单位 不合理开 支无法 向核算 中心报账 .
验和固定模式可循 ,实践中的利弊众说纷 真 实性和客观 性却缺 少有效监 督 。有些 律 法 规 存 在 着 冲 突 会 计 集 中核 算 使 各 单 位 的 会 计账 者拟针对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就想 方设法开 具虚假发 票套取 资金 ;有 簿 、会计 凭证等会 计资料 与单位相 互分
弃 财 务 管 理 。会 计 集 中核 算 以 后 .一 方 入 票据 在国库 ,支 出等会计 档案 在会计 审计 意 见 的 实 施 和 审 计 决 定 的 执 行 .在 面 ,有 些 单 位 领 导 认 为 报 账 会 计 是 打 打 中 心 , 资 产 及 明 细 账 在 单 位 的 板 块 ” 杂 、 跑 跑 腿 的 ,有 无 资 格 证 、有 无 财 务 结 构 . 单位 会 计 资 料 的 完 整 性 被 破 坏 。 工作 能 力无 关 紧要 ,报账 会 计 随意 任 命 . 同 时 ,会 计 中 心 目前 只 具 备 核 算 功 能 , 很 大 程 度 上 需 要 会 计 核 算 中心 的 配 合 . 所 以 会 计 核 算 中 心 成 为 行 政 事 业 审 计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第 三 方 。 这 些 都 与 现 行 的 《 计 法 》及 其 实 施 条 例 不 一 致 。 审

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建议

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建议

l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 、 改变了单
位分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现状 , 实现财政性资金的统一 管理 和集 中收付 , 但是 由于我 国当前 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 政府各部
门的财政性资金收支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所以只能在有 限的
计集中核算有法可依 , 充分发挥会计 监督职能。为保障会计集中
核算制度规范运行 , 财政部门也要继续不断地完善会计集 中核算 制 度实际操作过程 中的规章 制度和运行 细则 ,健全机构内部制 度, 以充分发挥会计集 中核算 的监督与服务 职能。应明确被核算 单位是被监督的主体 , 明确具有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 的单位应该 承担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21年第9 00 基弟 5 忘第 11 ) 期( 5期
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建议
刘 彬
( 南大 学 淮 河 医 院 , 南 开 封 河 河

45 0 ) 700
要 : 计 集 中核 算 是 以 会 计核 算 中心 为 单位 集 中 办理会 计核 算 工 作和 实行 会计 监 督 的 一 项 新举 措 。 文分 析 了 当前行 政 事 业 会 本
后续教育,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 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 严格执行修
改后的新《 会计法》 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 提高财会信息质量。 3 加强会计集 中核算与 国库集 中收付的融合。 、 应实行会计集 中核算 和财政国库集 中收付制度 , 一是将所有预算单位的资金全
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 , 以及预算单位 自 立名 目 发放福利奖金 的 现象时而发生 。实行集 中核算后 , 经常会产付的矛盾 , 这也是摆在核算 中
算的理论依据 , 了创新 的财政理论 , 有 其法律地位问题也就迎刃

浅谈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浅谈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察槽豺 霈
N O N G C UN C A I W U

会计集 中 核算 是在 预算 单位 管 理
体 制 资 金 所 有 权 资 金 使 用 权 财务 自
、 、
位 在 资金 使 用 上 的 随 意 性


( 三 ) 分 账 管理 上 的 单
, “



( 四 ) 促 进 了 财 政 预算 制 度 改 革 确


会 计 集 中核 算 的 成 效

经 核 算 中 心 审 核 入 账 从而 起到 强 化 部

中心 监 督成 了 监 管 支 出不 监 管 收 入 的
。 ”

(

) 规 范 了 会 计核 算 工 作 提 高 了
门 预 算 约 束 的作 用 保 证 了 各 项 开 支 符

跛 脚 监 督 同 时 核 算 中心 目 前只 具 备
行为
( 二 ) 模 式上 的 缺 陷
集 中 收 付 制 度 打 下 了 良 好 基 础 会 计集

会计 集 中核 算 后


收付 制是 财政 部 门当 前公 共 财政 改 革 的 两 项 重 要 内 容 其 目 的 是进


调 度和 管 理 使 资金调 度 更加 灵 活

批 单 位 报 为 单位 批 中 心 报


会计 集
步提高

从 根本上 改变 目前财政 资金管理 分
中核 算 推 行 前 单 位 支 出 只 要 单 位 领 导
, ,
回 扣等 问题 加快 了 资金 周 转 既保 证
, ,
经 费使 用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实 施会 计 集 中 核 算 后 , 计 中心 往 往 采 取 大 厅 式 的 会
规 定 要 求 相 关 责 任 单 位 对 不 符 合 要 求 的 支 出与 凭 证 进 行 纠 正 或 补 办 。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随 意 使 用 国 家 资金 上 的 程 度 得 到 了一 定 的遏 制 , 为 贪 这 污 犯 罪 和 挥 霍 浪 费 的 行 为 设 置 了 必 要 的 障 碍 , 以有 效 的 降低 各 种 违 可
二 、 计 集 中核 算 的 现 存 问题 会
( ) 识 上 的 错 位 一 认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实 施 会 计 集 中 核 算 后 , 去 的 “ 位 批 单 位 报 ” 复 过 单 不 存在 , 是采取“ 位批中心报” 而 单 的方 式 。 而 , 分 单 位 领 导便 忽 视 了 故 部 会 计 工作 的 重 要 性 。 为 报 账 会 计 是辅 助 的 , 账 会 计 的 资 格 证 及 其 认 报 工 作 能 力 都 不 是 领 导 关 心 的 问 题 , 们 可 能 在 任 命 报 账 会 计 人 员 时存 他 在 随 意性 , 由此 导 致 报 账 会 计 的专 业 能 力 水 平 不 高 . 而 导 致 集 中 核 进 算 中心 的 工 作 压 力 。

( ) 票 据假 业 务 事 项 的报 假 账 现 象 三 真
实行 会 计 集 中核 算 后 , 位 不 再 负 责 做 账 , 负 责报 账 。由于 会 计 单 只 核算 中心 在 代 理 会 计 核 算 的 监 管 中 , 能 识 别 票 据 的 真 伪 , 能 识 别 只 不

算 , 少 了人 员 编 制 , 低 了运 行 成 本 。 况且 , 分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的 会 减 降 部 计 核 算 并 不 复杂 , 务 量 也 不 大 , 立 核 算 所 带 来 的 是 成 本 的 提 高 。 业 独 通 过 集 中核 算 , 能 够 减 少 财 务 人 员 , 就 降低 运 行成 本 。

浅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

浅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

条件最大程 度地 约束 了 位 的支出行为。 因此 ,在 会计核算 中心运作过程中,难 免 会 出现不协调 的地 方。笔者认为 ,当前实 行会计集 中核算主要存在 以下几 个问题 : ( )首先要改 变财务人员的人事管理权 。 1 ( )缺 乏规范 的预算管理基础 ,部 门预算 1 单 位 财 务 管 理 人 员到 核 算 中 心后 ,统 工作 尚未到位 ( )核算 工作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相分离 3 由核 算 中心 管 理 ,人 事 的 调配 、任 命 不 实行会计集 中核算 ,改变了单位分散 实 行 集 中核算 后 ,单 位 财 务 进 入 会 计
管理 财政 性 资 金 的 现状 ,实 现 财政 性 资金 的 统一 管 理 和 集 中收付 ,但 是 由于 我 国 当 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行政 事业 单 位各部 门的财政性 资金 收支没有全部纳入 预算管理 , 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化 所 _ 位 收 支管 理 ,提 高 了 财政 性 资金 的使 『单
二 .完 善会 计 集 中核 算 的策 略
当 前 ,会 计 集 中核 算 规 范 化运 作 ,为 全 面 实 施 国库 集 中 收付 ,政 府 采 购 和零 余 额账户管理奠定了基础和操作平台。这些 财政改革在充分运用会计中心提供准确信 息和数据上 ,这对于新形势下 的会计改革 提 出了挑 战。笔者认 为,尽管有制约会计 集中核算 的因素存在 ,但会计集中核算还 有必 要一 如 既 往 的 深 入 下 去 。
维普资讯
浅论行政事业单位 的 会计集 中核算
袁 青 天津海事局青 岛航标 处 山东青 岛 2 6 1 60 1
出,又将造成新 的腐败之源。我们交通 系 统 好 多 单 位 目前 也 成 立 了 类似 会 计 核算 中 心 ,负责单位 内部下属单位 的财务核算 , 从 目前 看 ,或 多或 少 的也 存 在 类 似 问题 , 部分单位领导认为财务是上级在负责,自 己只抓 业 务 ,而核 算 中心 也不 可 能 具 体到 那么细的管理 ,因而造成 内部 财务管理特 别是资产物资管理 较乱。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析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析
企业 的财务状况 , 也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四、 谨慎 地 确 认 递 延所 得 税 资 产 新准 则设定了可确认递延所得 税资产的上限。第 1 3条规定 :
种新型财政管理模式 , 它的建 立对提高财政理财能 力和会 计工作效率 , 规范会计行为, 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都有
会计集 中核 算是以核算 中心为形式 、统 一核 算为手
段、 集中资金为基础 、 加强财政 资金收 支管理 为 目标 的一
力于国有企业改造 , 企业重组 、 合并事件定会 大量发生 , 资产评估 等业务越来越多 , 必将对所得税产生重大影响 , 时间性差异概念 的 内涵和外延均 已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要 求。新准 则引入暂时性差 异概念并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采用资产 负债 表债 务法 ,不但核 算 了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的全部差异对所得税 的影 响,而且真实地 反映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本质 。 在信息的披露 上, 将所得 税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符合配比原 则 ;将递 延所得税 资产或递延 所得税负债与 当期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分开在 资产负债 表中分别 反 映为资产或负债 , 保证了会计信 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有利 于反映
可见 , 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 , 新 只有预计未 来获得足够 的应 纳税所得额 用来抵扣可 抵扣暂 时性 差异 的才确认递 延所 得税 资 产, 并且在资产负债表 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
会计人员和运 用先进会计 电算化 系统 的基础上 , 严格按照
国家统一会计 制度进行核算 , 账簿的建立 、 目的设置 、 科 平
2 06. 0
象。会计人员可以独立行使 会计核 算和会计监督职能 , 严
纳 入 核 算 中心 统 一 核 算 , 算 中 心 在 业 务 素 质较 高 的专 职 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浅谈作者:王斐斐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年第03期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作为我国财务管理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实际应用中虽然体现出了节约财政成本、加大监督力度等较为显著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利弊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主要优势1.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在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下,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通常是由单位内部的会计、出纳等岗位负责,这使得会计核算与财政审计往往不具备有效的约束力,即便在审计核算的过程中发现了财务开支存在的问题,也大多会因为推诿搪塞而无法得到真正解决。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名目、种类比较复杂,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并没有确立统一的开支标准。

而在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核算开始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进行,因而约束力大大增加,财务部门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灵活的调度,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行政成本自然也随之降低。

此外,会计核算中心的设立取代了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出纳岗位,仅在行政事业单位保留一名报账员,实现了财务队伍的精简。

2.加大了会计监督力度在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自主进行,银行账户也多为自主设置,这给了单位内部财务人员便利。

同时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由于受到工资、人事等问题的制约,其监督职能也很难发挥出来。

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一方面,账户为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财务支出、收入等财务行为能够通过账户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保证了资金来源、使用去向等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隶属于会计核算中心,因此不会再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制约,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其监督职能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都得到了保证。

3.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统一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负责,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则设置报账员岗位负责现金收支等业务,与会计核算中心密切的联系起来。

在这样的模式下,会计核算中心能够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定与先进管理理念展开核算工作,从账簿的建立、装订到会计科目的设置,这些工作都有着明确而统一的规范,对财务人员的选拔也会更加合理,这些都能够让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工作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使得会计监督工作的覆盖面更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有了充分的保障。

此外,会计核算中心在进行资金审核的同时,并未对各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做出限制,只要在财政支出与收入上未违反相关规定,单位财务开支与资金使用仍然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因此不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正常收支造成影响。

4.推动了预算管理改革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通常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财务收入以及支出的审计分配上,但对于支出预算与事前监督控制却处于忽视的状态,这不仅使得单位在资金运行信息反馈方面严重滞后,同时预算管理也失去了合理性与科学性。

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行,则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推进了当前预算管理的有效改革。

首先,会计核算中心对资金的统一管理使得预算资料的收集更为方便,大大降低了预算编制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预算编制的效率。

其次,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财务开支在经过行政事业单位审核后还需要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再次审核,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行为做出了有力的约束,从而使预算目标能够被有效落实下去。

最后,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保证了资金支付的公平性与公开性,在资金调度的效率上也大大提升,这样预算管理工作就能够更好的展开。

5.有利于会计人员的培养在财政改革的整体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必然会随之增加,对于会计人员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习惯于传统会计核算制度的会计人员迎来了全新挑战。

而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是从各单位原有会计人员中选拔而来,在能力与素质上相对更高,再加上会计核算中心内部定期的考核、培训体系,会计人员能够实现自身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并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从而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使工作进入正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1.对会计集中核算缺乏明确认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已经将会计核算中心建立起来,但却存在着很多片面认识,往往将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仅仅归纳为简单的核算、凭证审核以及信息反馈,而国家也并未将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作用、地位确立下来,这使得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中心不仅缺失上一级的垂直管理部门,会计人员也只能整日忙于核算与资金支付工作,在会计核算监督、预算执行等方面的职能都难以发挥出来。

同时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错误的认识使其对于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错误的归因于领导,而自身在工作中也只是安于现状,认为只需做好核算工作即可,这同样限制了会计核算中心其他职能的发挥。

2.核算中心人员配置不合理首先,会计核算中心集中负责各单位的核算工作,因此工作量比较大,但目前核算中心内部的工作人员却比较少。

据调查显示,地级市内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总数大多在400―600人,而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地级市会计核算中心内的会计人员却仅为40―60人,在人数上缩减至十分之一。

这使得会计人员在面对繁杂的核算工作时常常疲于应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极大地影响了财务管理与会计监督的实际效果,而单位报账人员在报账时也往往需要长时间等待,降低了工作效率。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岗位虽然已经被取代,但报账员这一岗位仍然十分重要,而会计核算中心的设立调走了单位内部大部分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从而出现了报账员综合素质不足、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其他岗位工作人员临时顶替的情况,这同样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

3.会计监督难度大大增加从会计监督的角度来看,会计核算中心的设立虽然加大了会计监督力度,但会计监督的难度也因此而大大提升。

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开展的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对于相关票据、凭证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能够很好地避免贪腐、资金随意支出等问题的出现,但在这一核算方式下核算人员并非核算单位的内部人员,对核算单位的实际情况通常都不够了解,无法确定所审核经济事项的真实性,会计监督工作的难度自然也就变得更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中心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4.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尚未得到完善,在会计集中制度下仍有一部分财务支出未能纳入预算管理的工作范围中来,而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同时,财务支出预算在编制完后,需要由强有力的预算监督机制来保证其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但事实上相关部门的预算监督职能仍未得到重视,预算监督力度比较小,这极大地影响了预算编制的执行。

5.经费开支标准难以统一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的标准不仅是单位财务支出的规范,同时也是会计核算中心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基础。

对于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标准五花八门,在进行支出审核与资金支付时十分麻烦,会计核算监督工作也很难开展下去。

同时,由于经费开支标准因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经费开支标准的制定上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经常会出现行政事业单位自立名目的情况,而当前的制度与法律法律法规中却并未对这一情况做出明确解释,这就很容易导致会计核算中心因与经费开支标准不符而拒绝支付。

6.与财务管理工作相脱离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施行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报账员以及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则很容易使各方在工作中出现偏差与漏洞。

例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方面,会计核算中心会将自主权下放给行政事业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则认为工作主要应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负责联系的报账员也会认为这项工作不在自身工作范围之内,在这样模糊的职责划分下,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严重脱离。

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不会因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行而加强,反而会在“三不管”的影响下变得更加薄弱。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策略1.提高对集中核算的重视程度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因此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时往往会采取不配合、不支持的态度,给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因此,必须通过宣传工作等多种渠道来明确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帮助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集中核算的重视程度,加强财务管理意识,为之后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基础条件。

2.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对于预算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完善,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针对当前预算管理不够全面的问题,应进一步扩大预算编制的范围,以部门为单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展开与全面的预算管理改革。

在改革中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科目体系,同时也要按照定员、定额的标准提前展开预算,为预算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预算工作的精确性与合理性。

此外,确定预算编制,要进行从下发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并配合追踪问责机制,对预算监督进行完善。

3.重视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与控制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会计核算中心会按照预算编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付申请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进行资金支付,但实际上由于财务管理部门仍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中心对于支付申请的审核一般都处于名存实亡的状况。

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会计核算中心还需要对资金支付行为进行严格把关,在支付前根据预算执行信息对支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从而实现对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有效控制。

4.强化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与业务素养作为集中核算工作的执行者,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集中核算工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对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与业务素养的强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报账人员选拔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报账人员的专业资质能够满足岗位工作需求,并通过培训活动与奖惩激励制度来不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能力。

而对于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则要在保证业务水平的同时,建立权责统一的工作制度,为核算工作建立严格的规范。

另一方面,还要让相关财务人员明确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

5.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信息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工作量比较大,所需要处理的财务信息与数据也比较复杂,单纯依靠财务人员进行人工核算不仅会使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