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3-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3-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古诗阅读江苏省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④,种药与锄云。
[解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
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
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
④ (jué):一种农具。
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iàn",小通同学读作“xià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
(2分)8.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4分)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一)(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清]龚自珍不是逢人苦誉[注]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注】苦誉:极力赞美。
8. 依据一、二两句,用自己的话说说龚自珍的这位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9. 结合“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说说你在交友方面得到启示。
江苏省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与赵菖①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流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解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
②羽客:道士。
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7.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3分)8.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3分)古诗阅读江苏省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④,种药与锄云。
[解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
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总分值: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2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
〔14 分〕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īrù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ìlì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的姿势yōng bào将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积淀人生……通过心怀敬畏,使才智的品质得以提升。
心怀敬畏,不能只是 A 〔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 处横线上。
〔1 分〕A 处的短语是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分〕4.文华中学九〔1〕班开展“阅读者•走进《水浒传》”专题学习活动。
〔8 分〕活动一:合作沟通〔3 分〕小文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故事情节时说:当宋江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时,林冲忍无可忍,奋起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
你在倾听后,委婉指出小文同学的错误:活动二:组内辩论〔3 分〕针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正方观点:林冲是《水浒传》中抵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反方观点:林冲不是抵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你赞同哪方观点?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理由。
活动三:成果呈现〔2 分〕编辑一份“水浒人物谈”专题手抄报,请分别用四字短语写出两个栏目名称。
5.用课文原句填空。
〔9 分〕〔1〕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2〕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惊奇祝福。
二〔62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6-7 题。
〔6 分〕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题预览: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喜欢书吧,她是zhì huì的锦囊,力掌的yuán quán,肉体的家园!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一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①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③心甘情愿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冤家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⑥上海世博会以广博的胸怀喜迎八方宾客,正所谓〝,?〞(«(论语)八那么»)3.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 A.如今的滨江新城,交通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
B.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索,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重生活。
C.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D.南通拥有红木雕琢、板鹞风筝等一大批令人蔚为大观的传统工艺品。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以下效果。
(4分)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②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笼统的言语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详细地描画出来。
(2分)答:5.某班级兴办了一个〝文学泡泡〞网站,其中〝泡泡拍〞和〝泡泡问〞两个栏目的点击率很高。
假设你是版主,请你做以下两件事。
(8分)①〝泡泡拍〞将拍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三样物件,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一段广告词。
人教版江苏南通中考专题语文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江苏南通中考专题语文中考真卷1.综合读写第1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亲情没有珑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空气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形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zhōng。
亲情是饭桌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反侧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言的感慨。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逶迤()琐碎()无动于zhōng()(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习以为常的习意思应为()A: 学习;复习;练习B: 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C: 习惯(4)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yí', 'suǒ', '衷(2)珑重', '隆重'B'(4)比喻', '排比'【解答】(1)逶迤读作wēi yí;琐碎读作suǒ suì;无动于zhōng写作无动于衷。
(2)珑重应写作隆重。
(3)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其中习的意思是: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
故选B。
(4)选文中如空气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将亲情比喻成空气,无处不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亲情是……,是……;是……,是……;是……,是……一句将亲情在生活中的细节一一展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第2题.近年来,我区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渐渐融入校园文化中,很多学生还爱上用为你读诗AAP 软件来朗读并分享,董卿的《朗读者》节目更是受到爱好朗读的学生追捧。
第一中学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诗歌诵读活动,邀请你做一位朗读者来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涓涓细流汇大海,丝丝希冀凝宏愿。轻嗅经典fēn fānɡ,濡养精神力量;静听诗人轻吟,领悟交友之道。赞医者仁心,道德信义A(潜滋暗长/络绎不绝);观板鹞曼舞,文化自信油然而生B参草木萌芽,生命意识悄然觉醒……激起一股劲儿,汇聚成ánɡ yánɡ奋进的洪流,向上向善,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示例二:选乙,《走向复兴》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和心愿,给人以勇往直前的力量,表达了我们把祖国变得更加富强的决心和信心。符合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整本书阅读。(7分)
5.《艾青诗选》中有“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的诗句。请从《西游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来验证这句话。
(3)示例1:选甲,理由:这段歌词表现了作为一名青少年乐于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一切的精神。并且,这是歌唱中国共青团的,与“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活动主题更接近。
示例2:选乙,这段歌词唱出了作为中华儿女谱写新时代篇章的豪迈,符合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____。
3.请在B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
【答案】1.芬芳 昂扬
2.潜滋暗长3.分号(或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读作fēn fānɡ;
(2)围绕主题给演讲稿写开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
(3)为调动现场氛围,你准备在演讲时带领大家唱一首歌。下列两首歌曲你会选择哪一首?请说明理由。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页,溺廊0分, 考试闻恥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您题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彳题卡指定的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聚碍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4.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效(2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成1—4题。
(15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总会在我们心中播下深深的常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荣辱成败,或给我们深深的上______ (启蒙/启迪),或给我们重重的mb li a n…… 直面内心, 我们的目光^ninrui ;畅诉心曲,我们的心更扯M nj i ng。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橫上。
(1分)3. 画线句子有语病, 请写出修憩见(2分)4. 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 请你翩(9分)A处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o(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2分)示例:聆听名人故事(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
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4分)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喲(3分)《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抬》,请任选一:篇,结合文屮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的生活5 •用课文捺句填空7(1)兼葭苍苍,。
(《诗经》)(2)------------- 天狼。
(苏轼《江城密州出猎》)(3) ----------------------------- ,各领风骚数篇(赵翼《论诗》)(5)杜甫《望岳》中“”两句诗, 不役(4) --------- o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夫的右胸醜(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变应周颐在《爱莲说》中所说:二(62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决定每天多花一些时间来复习。
答案:C2.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好像在讨论什么。
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他的心情如同这天气一样,阴晴不定。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C.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兢兢业业。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令人敬佩。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比赛。
B. 他虽然生病了,但还是坚持参加了比赛。
C. 他生病了,但并没有影响他参加比赛。
D. 他生病了,因此没能参加比赛。
答案:D5.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C. 她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美丽。
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答案:A二、填空题(共2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7.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
“海纳百川,__________。
”答案:有容乃大。
8. 请填写下列名言的出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
9.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少的词语。
“他__________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答案:毅然决然。
10.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少的成语。
“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仍然__________,继续努力。
”答案:锲而不舍。
(完整版)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

江苏省南通市 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滋屹立抱【解析】解答,要据段境来写。
“滋”意浸、使湿,所以两个字均“氵”旁;“屹立”意高挺立,不要写成“毅力” ;“ 抱”意抱,和手的作有关,所以两个字均“扌”旁。
【考点】正确写字2.【答案】高【解析】漫无地大(多含)。
笑生:形容得高而有趣。
合 A “心敬畏,不能只是⋯⋯”的境,里填写“高”。
【考点】(包括成)的辨析与运用3.【答案】去“通” ,或者去“使” ,或同去“通”“使”。
【解析】可以去“通”或者“使”,或者二者均去。
【考点】辨析、修改常病句4.【答案】活一:示例:小文同学你好,你介得很精彩,但是林冲是在晁盖等人上山遭王拒才起火并王,扶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
活二:示例一:我同正方点。
在宋江等人准接受招安,林冲揭露朝廷本,决反。
示例二:我成反方点。
林冲的性格当中,有明的容忍、退、妥的一面。
如他的妻子被高衙内,他想息事宁人,不愿得罪上司。
活三:示例:英雄奇号解(意思即可)【解析】活一,首先要清楚《水》中遭王拒,且最后坐第一把交椅的是晁盖;另外,在指正,注意言要委婉得体,有礼貌;活二,本考分析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此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焦点是“林冲是不是反抗精神最底的人”。
回答,首先明确自己的点,然后以充分的理由加以述。
人物的性格是丰富、多方面的,若持正方点,可体林冲“反抗精神”的事例行明;若持反方点,可抓住体林冲前期慎而弱的事件行;活三,解答此需要明确主,即“水人物” 。
目名称要四字短,所目要合主、新独特,能吸引者。
【考点】古典名著的故事情和言表达明、、得体;分析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文学常的运用1 / 65.【答案】( 1)地利不如人和(2)志在千里(3)悠然见南山(4)小桥流水人家(5)红军不怕远征难(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二、6.【答案】端午节【解析】由标题“竞渡”以及词中“红旗”“鼓击”“锦标”等内容可以判断,这首词主要描绘了划船健儿竞渡夺标的场面,即赛龙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南通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顽强的yìlì可以zhēngfú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①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②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⑤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⑥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 ”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今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迎来一次日全食。
②本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左右。
③日全食这一天文奇观,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④为此,江苏正在系列开展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
第▲ 句,修改意见:▲第▲ 句,修改意见:▲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分)竹石郑燮①▲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①郑燮:号板桥。
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
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①请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
应填▲ 。
(1分)②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
诗人在赞美竹的▲ 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分)5.某中学举行“走进文学百花园”语文实践活动。
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凭借自身的语文素养,打开“三重门”,进入“百花园”。
(8分)①第一重门:请你从下面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体会汉字的魅力。
(不超过15个字)(2分)明采旦示例:休——人靠在树上,美美地休息。
②第二重门:请你仿照“文学是风,吹开心的花朵”,以“文学”为话题写一句话。
(2分)③第三重门:请你对以下名著中任意一部的作者说几句话,谈谈作品某一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心灵成长所起的作用。
(要求:有作者称谓,语言得体,不超过60个字)(4分)《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6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8题。
(12分)城市空中森林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
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
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
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
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
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
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
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
④这种建筑由于只承载树木和土壤,而且采用了板式构造,因此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不需要完整的底座,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
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⑤这种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坚固。
底部的一根短支柱是实心的,其他两根长支柱是空心的。
长支柱内部设置电梯,管理人员从这里进出大楼。
大楼的两侧有两块醒目的翼板。
这种翼板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一种空气吸收装置,以便为大楼内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气。
⑥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6.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4分)7.第④段中,“这种建筑……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的“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8.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
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1题。
(14分)精神栖身于茅屋周国平①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
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
要论家境,他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
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
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
②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③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
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
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
富了还想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
这样,赚钱便成了你人生的惟一目的。
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④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
”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9.根据全文内容,标题中“茅屋”一词的含义是▲ 。
(4分)10.文章①②两段列举凡·高和斯宾诺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11.阅读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
(6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精神栖身于茅屋》一文的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富有。
(50字左右)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题。
(16分)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李雪峰①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
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
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②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
③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村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
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
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
我没理睬它,心想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
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不由大吃一惊,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
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它却醒着。
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
④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
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
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嫌它碍事,就把它锯了,生怕它会长出树芽来,又挖地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根,这样才觉得踏实。
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
在那座老屋里,在那张床底下,我曾一次又一次扳倒过许多冒出的苍白树芽,直到几年后,当我扳得有些心烦意乱时,它才终于不再冒出新的树芽来。
我想它还是终于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着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
⑤前年老家的那座土屋坍塌了,家里人也没理睬它,想不到我以前放床的地方竟长出一棵树苗来,一个春天竟然长出了丈余高。
我大吃一惊,本以为已经十多年了,它已经睡熟再不会醒来了,但它依旧醒着,几滴残雨几缕风又让它长成一棵树了。
⑥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⑦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
⑧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选》)12.阅读全文回答:文章开头从村庄的沉睡写起,有什么好处?(4分)13.文章第⑤段中的“大吃一惊”,除了具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外,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14.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4分)原句: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赏析:▲ ▲ ▲15.文章最后说:“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时刻“醒着”的“一些东西”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
(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