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行的故事作文素材.doc
有序品格小故事

有序品格小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的品格一直备受大家的称赞。
小明从
小就懂得尊重长辈,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这些优秀的品格使得小明备受人们喜爱,也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有一次,小明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猫。
他没有犹豫,立刻把小猫
抱回家,给它清洗伤口,喂它吃东西。
小猫很快就康复了,成为了小明的好朋友。
小明的邻居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赞叹小明的善良和爱心。
另外一次,小明在学校里发现了一个同学被别人欺负。
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帮助那个同学挡住了欺负他的人。
小明的正义感和勇气也让他的同学们对他更加尊敬和喜爱。
小明的品格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他乐于助人,在学校里总是主动帮助老师和同学,他尊重长辈,从不说粗话,从不做违法的事情。
这些小故事让小明成为了镇上的楷模,也让他的父母为他感到骄傲。
小明的品格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格决定了他的人生,善良、正义、勇敢、宽容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格。
只有拥有良好的品格,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顺利。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小明一样,用自己的善良和正义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修养作文素材

修养作文素材修养作文素材【篇一:作文写作素材之道德与修养】道德与修养1晏殊的诚实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七岁时就获神童之名。
后破格与1000多名进士一道参加殿试,由当时的真宗皇上直接主考。
题目出来后,晏殊一看后就报告说:“这道题我十天前作过,请另拟!”后来,朝中需一名东宫官员,真宗想用晏殊,吏部认为他资历浅。
真宗说:“听说馆搁臣僚游山玩水,吃喝饮宴,唯晏殊等闭门读经,处事谨慎,不是很适合教育太子吗?”晏殊知道后,便如实回答:“不是我不想干那些事,是没有钱,有了钱也会的。
”真宗更加赏识他的诚实。
2曾子为儿杀猪古时候有位曾子,为人很诚实。
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孩子闹着要与母亲同去。
曾妻哄孩子说:“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上街后回家,见曾子准备杀猪,急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
”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说着便把猪杀掉了。
3“你用自己的行为一千倍的偿还了我”4诚实的门德尔松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有一次访问英国,受到维多利亚女皇的热诚欢迎,在白金汉宫为他举行了大的招待会。
女皇非常欣赏他的《伊塔尔兹》,当场称赞门德尔松说,凭这一支曲子,就可以证明他是天才。
然而门德尔松听到的表扬,反而面红耳赤,局促不安起来。
那是因为着首歌曲其实是他妹妹芬妮写的,只因为门德尔松别的兄弟不赞成以女人的名字发表作品,所以还是写了门德尔松的名字,别人不知道这事。
过了一会,门德尔松认真地说:“不,那是我妹妹芬妮的作品。
”接着他又向女皇解释了刚才自己感到羞愧的原因。
虽然那首歌曲是署他的名字,但他并不想掠人之美。
5曹操夜见许攸曹操和袁绍交兵,一天夜里,曹操正解衣歇息,听说许攸到来,大喜,鞋都来不及穿,赤着脚出去迎接许攸,就拍着巴掌大笑,扶着许攸走进营房,倒头便拜。
曹操的礼贤下士,使许攸毫无保留地将袁绍的弱点及击败袁绍的方法一一告诉了曹操。
6孙中山倡导文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文明礼貌的楷模,他认为随地吐痰,留长指甲,不刷牙等陋习,都是违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极不相称的。
作文素材善良

作文素材善良作文素材善良(优秀8篇)作文素材善良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作文素材善良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作文素材善良篇1一个小镇上所有人都出来看火车进镇。
这时一个满嘴酒气的家伙扰乱了大家的秩序。
村里的治安官想让他安静下来,但是那个醉鬼拿出枪向治安官开枪,而治安官没有用自己的武器,经过番搏斗把这个家伙的手反绑到了身后,缴了他的枪,把他送了回家。
一个旁观者问这位治安官为什么不用武器,这位治安人员回答说:“我不想伤害他,因为他的孩子还在门口等他,他的妻子还在为他着急,我不能用枪打他,我要给他和他的家人留机会。
那个治安官是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但他却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他宁可赌自己的命,也不愿给别人带来麻烦,让他人伤心。
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善良,是一个人的名片。
它常常以最简单、朴实、自然的方式,进入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领域。
假若善良与善良相遇,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波动彼此的心跳。
善良的人,采摘鲜花的机会很少,碰到荆棘的机会却很多,但他们大多淡泊地生活,而且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在任何一页都可以查到同情、关心、慈祥、热爱之类的词,但绝对不会查到一个词,那就是丑恶。
善良,是骨中的钙,血中的盐,是伸向弱者的一双手,是递给盲人的一根手杖,是给迷路孩子打张回家的车票,是给雨中的行人送去的一把伞,也是给犯错的人一次机会……善良,有时易被人看成无能或软弱,这可真是偏见。
善良,也有个尺度的问题。
别人可能为了自己私欲的满足而利用了你的善良。
但他只能利用一时,绝不能利用一世。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句话其实有着很大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不管怎么说,善良不是一件坏事,他在事态面前是一面镜子一样,能照出你真实的心底。
有时候,你可以你可以否定一个人善良的举动,但你却无法否定一个人善良的天性。
作文素材善良篇2赏得一树初发的新芽,淡淡体会;嗅得一季繁华的芬芳,慢慢回味;摘得一山丰收的鲜果,细细品尝;感得一枝寒梅的傲骨,静静收藏。
品行高尚少年的事迹精选6篇

品行高尚少年的事迹精选6篇一、事迹概述本文档精选了6篇关于品行高尚少年的事迹,这些少年以身作则,展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分别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同龄人树立了榜样。
二、事迹篇目1. 张三: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张三,一名普通的初中生,却怀揣着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热心。
每逢周末,他都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
他的善举感动了身边的人,也影响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
2. 李四:勤奋好学,助人为乐李四,高中一年级学生,成绩优异。
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他的乐于助人精神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楷模。
3. 王五: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王五,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少年。
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他的行动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激发了对国学的兴趣。
4. 赵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赵六,初中生,担任班级干部。
他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等。
他的进取精神感染着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推动了班级的团结与发展。
5. 孙七:环保小卫士,倡导绿色生活孙七,一名关心环境、热爱自然的少年。
他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活,向身边的人传播环保理念。
他的行动唤起了更多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6. 周八:尊老爱幼,传承家庭美德周八,一名懂得感恩、尊老爱幼的少年。
他关心家人,照顾长辈,积极参与家庭事务。
他的家庭美德得到了邻里的一致称赞,为同龄人树立了榜样。
三、总结这6篇关于品行高尚少年的事迹,展现了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
他们以身作则,传递着正能量,为我们的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我们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品德美好的事迹材料

品德美好的事迹材料
《捡到的钱包》
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
当我打开钱包,发现里面有一大堆现金和一些信用卡。
我很快地找到了里面的一个身份证,上面写着失主的名字和地址。
我决定立刻把钱包送回失主的家里。
当我敲开失主的家门时,一个年轻的女士出现在门口,她脸上带着惊讶和喜悦的表情。
我把钱包交给了她,告诉她我是在路上捡到的,并没有动用里面的任何一分钱。
失主非常感激我的行为,她甚至要求请我进屋喝杯茶。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因为我知道我做了一件好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常常忽略了品德美好的重要性。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保持着良好的品德,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捡到那个钱包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它却带给我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快乐。
从那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做一个善良和正直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去带来真正的美好。
德不孤必有邻作文10篇

德不孤必有邻作文10篇德不孤必有邻作文(一):“德不孤必有邻”,这句经典出自于《论语》,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须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的确生活中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必须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拥护。
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人。
他五十多岁,硬朗的身体,幽默的语言,在刚搬来这儿时,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居住方式就像是北京的四合院一般,显得井井有条,但有时也会出现小麻烦。
每当这类事情发生时,他总是“闯”在最前面。
记得有一次,那时是冬天,天气过于寒冷而把水管冻上了,从而导致无法供水,而他家的屋里因靠总伐近,所以并没有被冻住。
妈妈和隔壁的阿姨一齐商量去他家打水,还没等她们开口,他便开了口:“快,快进来坐,有什么事吗?”妈妈和阿姨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听了这句话,他二话没说,把他家的水龙头拧开,让我们俩家的桶灌得满满的,并且还要帮我们修水龙头。
妈妈听了这句话赶忙推辞,可他却说:“邻里之间的,客气什么啊,以后有的是互相帮忙的机会,还说不定就让你帮了我们呢!”说道左手拎起暖壶,右手拿起工具,三步并两步来到了我家的水槽边。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他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水又开始了“工作”。
事后,妈妈买了些水果去答谢,他却推辞道:“你这就见外了,我不早就说了吗,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应当的!”虽然他这样说,可我们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为了帮忙,他把热水都贡献给了我们,那是他早上早起到一公里外打的,从此我们俩家成了好友。
院子外面有一个公共厕所,是为了大家在楼下使用的,而这个厕所,当初就是他亲手垒起来的。
虽然我们也想去帮忙,可他就是不愿意,自我一块块砖的砌,足足弄了一个月,可他无怨无悔。
每当我们要打电话叫来抽厕所的时,可谁知每次都比他慢半拍,让他“捷足先登”。
每次我们都笑着“责备”他不让我们做好人时,他总是开玩笑似地对我们说:“有我在,你们就别想打这个歪主意了!”还有一次,院前的下水道堵塞了,囤积了许多脏东西,他又闲不住了。
关于品行的故事作文素材

关于品行的故事作文素材一个人的品行非常重要,那么在古时候有哪些品行的故事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则品行故事。
关于品行的故事1、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3、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4、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关于人品行好的作文素材

关于人品行好的作文素材
嘿呀!说到人品行好,那可真是有好多好多值得说道的呢!
首先,咱们来说说雷锋叔叔哇!哎呀呀,他那乐于助人的精神,简直太让人佩服啦!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里,他总是全心全意地帮助别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像是在下雨天,他会主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在部队里,他会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寄给有困难的战友家属。
这难道不是人品行好的绝佳体现吗?
再来讲讲“最美妈妈”吴菊萍呀!哇哦,当看到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时,她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去接住。
哎呀呀,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爱心呀!她这种不顾自身安危、一心只想保护他人的行为,不正是人品行好的有力证明吗?
还有那些在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呢!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日夜不停地工作。
嘿,为了救治患者,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累得不行了也咬牙坚持。
这难道不是人品行好的表现吗?
再比如说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呀!在社区里为大家服务,帮忙买菜、送药、照顾老人。
哎呀,他们的付出虽然看似平凡,却充满了温暖和善良,这也是人品行好的一种呀!
还有那些拾金不昧的人呢!捡到贵重物品,不据为己有,而是想方设法归还失主。
哇,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行,多值得我们学习呀!
所以说呀,人品行好的例子在生活中真是随处可见!咱们可得向这些品行好的人学习,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充满爱和善良的人,你说对不对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品行的故事作文素材
关于品行的故事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3、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4、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
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5、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6、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7、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8、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
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教养决定品行
1、教养不好,品行也不会好
教养是品行的前提,大部分时候,教养不好的人品行也不好。
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你的名片,细节最见一个人的教养。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品行,看他是否值得交往,通常也是通过一些细节,无意的一件小事,最见人品。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缺乏教养,在有力的资源优势也会成为你的劣势。
没有教养的人的心灵就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与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的。
《红楼梦》中贾环由赵姨娘带大,赵姨娘本就没有德行又不不好好教育贾环,使得贾环自小缺乏教养,教养不好的贾环,品行自然也有问题,王熙凤说他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
2、以好教养,养好品行
如果一个人智慧不够,叫做次品;身体不够好,叫做废品;那品行不够好,就是危险品。
要有好的品行,先要有好的教养。
教养是品行的基础。
中国人讲究教养,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时,也总是以有没有家教作为标准。
教养好,品行才会好。
教养更像是一种深入骨血的品行,一个有教养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有温度的。
一个有教养的人言谈不会咄咄逼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举止不会高高在上,一个有教养的懂得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难处。
我们常说教养,常谈细节,常论品行,不论交往还是品行
都是由细节而来,又体现在细节之中。
细节就好比砖瓦,教养是墙,品行是屋,三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出发,愿好教养、好品行与您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