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性学女硕士出家 导师哽咽表示支持
2023年广东一模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广东一模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千里迢迢,远涉重洋来到这北美胜地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给我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我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欣慰和感激。
我师事马林诺斯基教授为时不久,只有两年。
我就教于他的门下实有内在的原因,首要的原因是我学习社会人类学的动机。
我在《乡土中国》导言中有过一段自白。
当时作为一个30年代的中国青年,处于民族和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很容易意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密切关系,而觉悟到不解决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就谈不到个人的出路,当时像我一样的青年人,开始认识到必须对中国社会有清楚的理解,因而要求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
我早年所追求的就是用社会科学知识来改造人类社会,就是跑出书斋,甚至抛开书本,走入农村、城镇等社区,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来了解中国社会。
但是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得到的许多资料怎样去整理、分析、解释以达到认识中国社会的目的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找到了马林诺斯基教授的门上。
在他的指导下,我把去英国前在家乡一个农村里所记下的调查资料,整理和编写成《中国农民生活》这本书。
人民中国建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怎样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
我于是投身到民族的研究工作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放后,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民族平等。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要有各民族的代表,民族聚居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可以使用各自的语言文字,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也受到合理的尊重……要落实这些措施,许多具体的情况必须要搞清楚。
比如,中国究竟有哪些民族?各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地方?另外,我所参与的研究工作是跟人民的要求和政府工作的开展相适应的。
各民族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和文化,要求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而这些改革必须从他们当时的发展阶段出发,由他们本民族人民自愿进行。
2017年新作文--90后女孩传承传统文化坚持“出家做道士”范文5篇

20XX年3月石家庄质检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90后女孩钟嗣源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她发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很少,愿意传承的人更少,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她立志要做一个传承者,毕业后她决定到玉皇观做一名道士,全身心投入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当中去。
她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广泛争议。
对此,你如何看待?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丁珏临提纲中心论点:赞扬钟嗣源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有你,这盏灯,不会灭》1.感动于她对传统文化“一往而深”的热爱——梁思成、林徽因2.感动于她对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的传承——道禾书院3.感动于她对传统文化“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付出——舌尖上的中国剧组丁珏临例文《有你,这盏灯,不会灭》——致钟嗣源的一封信石家庄新东方丁珏临嗣源:展信如晤。
长夜寂寂,松风肃肃,寒院深深,青灯幽幽——听说过你的事之后,眼前总会浮现出这幅画面。
而就在你于如豆的灯光下凝神整理古卷、为守护我国传统文化尽心尽力之时,却有争议之声在窗外响起。
对此,我想说,不必理会外界声音,请坚守住你热爱的传统文化,你的行为,自会感动懂你的人。
懂你的人,会感动于你对传统文化“一往而深”的热爱。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不知道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在哪一瞬间从心底种下的,但我能深深明白你对那传统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热爱早已深入灵魂。
这让我想到了那对同样深爱传统文化的民国伉俪——丈夫梁思成穷三十年之功苦研宋代建筑书籍《营造法式》,妻子林徽因在重病缠身之时仍为保护景泰蓝制作工艺而殚精竭虑卧床绘图。
嗣源,你们都一样,用自己身上共同的热爱,让传统文化之灯,无惧长夜。
懂你的人,会感动于你对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的传承。
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华科研究生跳楼身亡,留《狗血的研究生生涯》控诉导师,该校曾99天3起跳楼死亡事件

华科研究生跳楼身亡,留《狗血的研究生生涯》控诉导师,该校曾9天3起跳楼死亡事件!9月,是一个新生开学的月份,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带着懵懂而又纯洁的青春进入了大学,新生接待场所人声鼎沸、一片热闹,到处充满了昂然向上的生命气息。
但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2016级研究生陈泽民,却在这个时候,选择跳楼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网传此前这名研究生陈泽民撰写下了一篇长篇文章,题目是《狗血的研究生生涯》,叙述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也表明他跳楼的原因和导师有关系。
因为这位徐姓导师要他平时去某公司上班,从而耽误了他的学习;在企业到校招聘的时候又开始要求他写论文,导致他几个方面都没做好;平时导师态度也很不好,各种威胁;以及他已经延期毕业一年,同时身边的同学都已经陆陆续续的找到了工作,使得他的内心很焦灼。
在上述多重压力之下,他最终受不了,选择了自杀。
陈泽民在生前曾写下《狗血的研究生生涯》,具体如下:事情发生后,舆论自然对导师提出了质疑,但是作为一个事件来看,不能仅仅凭借学生的一封信,就断定导师必然有很大问题。
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如果有限,想要毕业时是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导师的严格要求有时会被看成压榨,抗压能力不好或者没有排解的渠道,就容易发生这类事故。
不过,早在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就曾发生过9天时间内,3起跳楼事件,导致3人死亡。
2011年10月23日,该校一名机械学博士生彭凯峰和一名校外人员在本部与同济医学院相继“跳楼身亡”。
7天后,一名22岁的建筑系大四学生“跳楼自杀”。
华中科大不止一位博士生透露,彭凯峰所在专业的博士论文“最近提高了等级,原来只要发几篇D级的论文,现在却需要发B级论文,压力肯定很大”。
当时,采访的记者也了解到,在以“治学严谨”而著称的华中科大,因博士论文不过关而延迟毕业、甚至不能毕业的学生并不罕见。
不能毕业时,应该如何调节,学校、导师、老师该如何进行关怀,很关键,否则,很容易发生惨剧。
高材生寺庙“上大学”

高材生寺庙“上大学”作者:李贤卿\邢莉等来源:《畅谈》2011年第16期看惯了庙中香火鼎盛,善男信女膜拜,从未见和尚开博客,八种语言织“围脖”;昕惯了佛经唱颂,阿弥陀佛,从未闻佛堂学四书,禅房品诗词,庙里上大学。
寺聚高僧并非怪事,怪的是尘世浮华惹人倦,功名利禄皆可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大学教授云集龙泉,人送绰号“北大清华分校”。
世人眼中的高人在京郊这个山脚下,念佛祖的经,学圣人的书,喝山间的泉,吃自种的菜,做普惠众生的事,龙泉寺的声名不胫而走,这座曾经寂寞数十年的古刹很快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一月前,大学教授德国人李博瀚感受法音,决心剃度。
一年前,北大学子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学院的邀请决然入寺,发愿出家。
三年前,中国十大教育策划专家董春喜过尽千帆,顿悟上山。
四年前,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贤威抛却准科学家的光环,于此落发。
在龙泉寺,他们不再是头项各种光环的芸芸众生相,他们被称为准净人、净人、居士和比丘。
居士学堂“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柳智宇是2007年来龙泉寺当义工的,他的另一位北大校友在龙泉寺剃度之前也当了三年义工,据说他在北大禅学社、耕读社的同学们也常于周末入寺当义工。
每周末入寺当义工的人平均一百人,多时达六百人,上到60岁老人,下到3岁儿童,每一次新鲜血液流动占到5096左右。
除却这大量周末义工,龙泉寺还有近二百常驻义工。
他们大都是居士,最早的,是从2005年寺院恢复为正式宗教场所时就上山皈依。
对于常驻居士董春喜来说,这像在寺庙“上研究生”。
进寺之前,董春喜一直做着和文化有关的工作。
从散文、戏曲、影视、文学,几乎所有的题材的形式都涉猎过。
不惑之年,董春喜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离婚,孩子判给了前妻。
2004年董春喜进京,开始将“佛”当成传统文化“佛道儒”的一种学问去研究。
后来,董春喜筹备一个“走遍中国寺庙”项目,上龙泉寺拜访时任中佛协副会长的学诚法师,没想到学诚法师的开示让他改变了所有计划,“我发现师父的发言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分钟,但和我研究传统文化这么多年,搞了一些人生的探索最后是一样的。
书生本色,宁静致远——记导师王铁仙先生

访忆44书生本色,宁静致远——记导师王铁仙先生■钱 虹2021年2月21日,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王铁仙先生80岁寿辰。
这天,他指导的部分在沪的硕士博士们,手捧鲜花前来给恩师祝寿,因疫情关系无法到场的外地一众“王门”弟子,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导师的思念与贺寿之意。
想起钱谷融先生仙逝时,曾有媒体第一时间转发我发表于《上海采风》2016年第12期的《钱谷融:一生最大的兴趣是读“人学”》,特别注明我是钱谷融先生的 “钱门”弟子。
这话虽不假,但只说对了一半,我其实也是“王门”弟子,并且我还是“王门”弟子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
年轻讲师, 有真才实学我跟王铁仙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之前,早就认识他。
掐指算来,已有40余年。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王铁仙先生是我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后作为1977级学生最早认识的中文系老师之一。
我们都叫他王老师。
中文系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像施蛰存、许杰、徐中玉、钱谷融等老一辈教授都称“先生”,如施先生、许先生、徐先生、钱先生,而晚一辈的则一律称“老师”。
所以,即使他后来当了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如今已80高龄,我们仍然叫他王老师。
他是195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的,1964年毕业留校,当时是现代文学教研室最年轻的讲师之一,还不到四十岁。
我大一下学期时,他给我们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
那时上的大都是大课,文史楼315大教室是我们的专用教室,1977级4个班150多位学生济济一堂。
他和大一上学期给我们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冉忆桥老师不同,冉老师曾演过话剧,普通话字正腔圆,悦耳动听;而王老师虽比冉老师年轻,却讲一口带有绍兴口音的普通话,乍一听有些不习惯,他讲课时几乎目不斜视,视线穿过人群直望向教室最后面的窗外,沉浸在一门心思讲课的思绪里,不过我们很快就被他讲的课程内容吸引住了。
我大学毕业后选择师从钱谷融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正是大一开始就受了王老师讲现代文学的影响。
那时高考刚刚恢复,拨乱反正,我们上课还没有正式的教科书,但王老师讲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柔石、殷夫等中国现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都并非简单地介绍其生平和创作特点,而是把自己对其人其作的研究心得和独到见解娓娓道来。
毕业生出家

毕业生出家毕业生出家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就是职业选择。
当一个毕业生面对职业选择时,往往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
毕业生出家作为一种非传统的选择,可能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毕业生出家也可以成为一个积极、有意义的选择。
首先,毕业生出家可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压力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和苦恼。
出家可以让毕业生远离这些纷扰,尽情享受生命的宁静和平和。
生活在寺庙里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冥想和修行来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找到真正的自我。
其次,毕业生出家也可以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寺庙和僧侣一直以来都承担着教育、慈善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责。
毕业生可以加入这些组织,通过教育年轻人、帮助弱势群体和传播正能量等方式来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毕业生出家可以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帮助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此外,毕业生出家也可以追求精神成长和人生意义的觉醒。
许多人在社会的繁忙和物质的追求中迷失了自己,缺乏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关注。
出家可以让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索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并为自己和他人的人生带来更多的美好。
当然,毕业生出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出家要求个人要有承受孤独和寂寞的能力,要有对苦行和修行的坚持和毅力。
此外,社会对毕业生出家可能会有一定的偏见和不理解。
然而,只要毕业生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意义,那么他们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毕业生出家是一种非常特殊和非传统的职业选择。
通过追求宁静和平和、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追求精神成长和人生意义的觉醒,毕业生出家可以成为一个积极、有意义的选择。
当然,出家并不适合所有毕业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意义。
美女大学生出家前后

美女大学生出家前后
宋涛;冯成驹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如果不是出家,毕业于青岛大学的26岁姑娘才真旺姆(法号)还在济南一家广告企业做着小白领,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近年来,年轻人出家修行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落发、剃度、出家,这既是个人宗教信仰上的一次选择,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抉择。
在寻找个人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年轻人做出这样的选择?而出家人的生活是否真的就是世外桃源?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宋涛;冯成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中美女大学生创业政策对比研究 [J], 邓飞;黄艳
2.大学生“啃老”7年被赶出家门 [J],
3.成都美女大学生靠机器人致富 [J], 李亦花
4.大学生出家难掩宗教学的冷清——人大宗教学教授魏德东解析大学为何设立宗教学专业 [J], 聂俊
5.英美女性文学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J], 孙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硕士研究生跳楼身亡这是否就是对压榨式师生关系的一种声讨

青锋
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由于不堪“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于2018年12月13日跳楼身亡”的消息一经披露,即刻把有关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等问题再次推到大家面前,尽管网络上有关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跳楼身亡经过的报道还没有得到同济大学官
方的证实,但从有关披露的情况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导师将学生看作自己的门徒,把其
作为自己的依附,导致该研究生不堪压力,在读博无望的情况下选择走了极端。
从陆经纬父母对媒体发布的有关材料看,陆经纬跳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导师的
延误,导致陆经纬不能在2019年4月考博,因而,陆经纬对导师表明自己放弃读博,希望硕
士能在2019年能顺利毕业。
据称,陆经纬当初是被导师以硕博连读的方式招来的。
而不能读博,是否是陆经纬最终失去希望的重要原因?目前不得而知。
有关人员以及陆经纬父母对媒体发布的有关材料称,陆经纬读研究生四年,几乎每年365天,没有节假日,无休无止、无偿地为导师工作,其中绝大部分工作与陆经纬所学专业无关。
其跳
楼之前提出所要放弃的两篇论文,同样与陆经纬硕士毕业没有关系,且难度极高。
由此联想到
之前西安某大学研究生溺水身亡,是否可以断定,当下某些大学老师,都将自己所带的学生当
作了自己的门徒?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成了“压榨式”关系?
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跳楼身亡,是否也和西安以及南京这两个研究生一样,与导
师有较大关系?目前同济大学还没有公开发声,期待有关部门能通过同济大学研究生跳楼,以
及之前的几起研究生自杀身亡的事件中找出问题的症结,采取措施,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性学女硕士出家导师哽咽表示支持
19日下午1点30分,在四川甘孜某佛学院,华中师范大学2011届性学女硕士彭露露剃度出家。
昨天,她曾经的导师、在合肥出差的该校性学教授彭晓辉哽咽地告诉记者,对她的决定表示理解与支持,并为其写了一封长达3000多字的信。
2011年3月,本报对华中师大“性学女硕士求职碰壁”进行了连续报道,作为新闻人物,彭露露成为当年知名度最高的毕业生之一。
最后,彭露露成功地应聘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圆了她的教师梦。
然而,正在准备攻读澳门大学心理学博士的彭露露,在看似已经实现了当年的性学教育梦想的时候,却突然放弃一切,遁入空门。
19日凌晨,当彭露露将她出家的决定告诉彭晓辉时,彭晓辉一时有些错愕。
但很快表示支持,学生有她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她说
她在追求学问,真理,终极真理。
”不过,在谈起“学术女儿”的选择时,57岁的彭晓辉还是哽咽失声,“她说哲学是各个学科的统领,而佛学是哲学中的哲学。
”
19日下午1点29分,在彭露露剃度仪式开始的时候,心绪未平的彭晓辉在他的微博上发了一条长微博《一封永远不要发出尘世间的去信:致我的学术女儿彭露露》,为曾经的得意门生送行。
虽然师生认知已各自不同,但彭晓辉支持弟子的决定,望其在修炼后与自己友好辩论,“真正架起佛法和性学的对话通道。
”
彭晓辉回忆,彭露露本科时就喜欢思考宇宙起源、人类真相等哲学问题,不甘于学习“现成”的科学,因此,原本攻读生物专业的她,并没有考研的打算,“整天摇那个瓶瓶罐罐,试管,她说没出息,后来发现性学也是真理的一部分,才决心要考我的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