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案
(教案)第一单元 认识升-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升-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课程名称:认识升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1. 了解升的概念2. 学习升与倍数的关系3. 掌握升的换算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升的定义,并能正确使用升这个单位来计量物体的容积。
2. 通过实际举例子,让学生理解升和倍数的关系。
3.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换算方法,进行容积计算和问题求解。
教学重点:1. 升的概念和定义的引入。
2. 升与倍数的关系的讲解。
3. 升的换算方法的讲解。
教学难点:1. 升与四舍五入的关系不容易理解,需要通过练习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2. 学生对升的认识不深入,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感受升的概念。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记本电脑。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引入认识升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升是一个容积单位,并和其他化学实验和平时使用的量杯进行对比,逐步让学生了解升的概念。
2. 让学生通过看图和判断其升数,慢慢掌握升的概念,教师解释其大概意思。
3. 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不同物品所占的容积,从而理解升的概念。
第二课时:1. 通过声音传播、温度变化等情景示范,教师引入升与倍数的关系。
2. 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解升与倍数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给予肯定和指导并教给他们一个口诀。
3. 让学生尝试使用倍数和升进行转换和计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升与倍数的关系。
第三课时:1. 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升的换算方法。
2. 教师讲解升和四舍五入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在实际操作中,升的数量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3. 让学生通过升与倍数的互相转换,解决一些实际的容积问题,并互相讨论和检查答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授,学生们逐渐理解并掌握升的概念、升与倍数的关系以及升的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照片展示、实验、情景示范等,旨在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的理解》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的
理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3. 学会用数列和算式描述问题;
4. 训练学生观察事物,从中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2. 数列和算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数列和算式描述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课时)
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数、计算商品价格等。
2. 数字顺序和大小(3课时)
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巩固数字的读写能力。
3. 推算规律(2课时)
锻炼学生观察事物,从中总结规律的能力。
4. 数列和算式(2课时)
学生将掌握用数列和算式描述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解和研究实践为主,互动式教学为辅。
六、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
2. 测验法:根据本单元知识,进行小测验。
七、教学资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八、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案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和规律推理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数的初步1.1 数字与数词-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基本数字1-9和对应的数词,并能正确书写。
- 教学重点:数字与数词的对应关系,数字的书写。
- 教学方法:游戏形式、故事情境引入。
-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玩数字对拍游戏,锻炼数字的认知能力。
2. 给学生展示数字卡片,学生按照数字的顺序读出对应的数词。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1-9。
4. 同学间互相竞赛,看谁能最快书写出数字。
- 小结:通过游戏引导和互动竞赛,让学生快速认识基本数字1-9和数词,并提高他们的数字书写能力。
1.2 掌握数量的概念-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量的概念,通过实物计数和图形计数进行数量的比较。
- 教学重点:数量概念的理解,实物计数和图形计数的比较。
-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图形对比、举例说明。
- 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一盒饼干,让学生估算其中的数量,并与实际数量进行对比。
2. 学生观察两个图形,判断哪个图形的数量更多,并使用数词进行表达。
3.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按照数量由少到多进行排序。
4. 学生自由选择几个实物进行计数,并与同学分享结果。
- 小结: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对比,让学生掌握数量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数量的比较和排序。
第二单元:整数的认识2.1 正数和零-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零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正数和零。
- 教学重点:正数和零的区别,正数和零的读写和比较。
- 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引入、数词朗读、图形比较。
-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了解正数和零的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正数和零的数词,加深记忆。
3. 学生观察图形,判断其中是正数还是零,并进行比较。
4. 学生完成练册上的正数和零的读写和比较题目。
- 小结:通过故事情境引入和图形比较,让学生理解正数和零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
2.2 负数-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负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负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 例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 在具体情境中,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 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 重点: 教学读万级的数。
2.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 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 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1.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 考考你: 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 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 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让学生尝试读数)3.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 关于万以内的数, 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 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 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 在汇报, 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乘法运算;3.培养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小数乘法练习册、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确保学生专注听讲三、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概念小数乘法是指两个小数相乘的运算,乘法的结果仍为小数。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将小数点取消,分别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将以上所得结果相加,将小数点定位到右数第几位。
3. 小数乘法的应用小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计算商品的价格,测量长度和面积等都需要用到小数乘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回顾小学三年级时学过的乘法知识,引出小数乘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四步:总结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掌握好这一技能。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题。
六、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数乘法》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亿有多大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亿有多大教案一.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体会1亿这个大数据的大小,并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感受到1亿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1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对整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1亿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数,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
此外,学生对于大数据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让他们感受1亿的大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1亿的概念,能够熟练地数到1亿。
2.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3.让学生能够运用1亿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1亿的概念,能够数到1亿。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1亿的大小,能够运用1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1亿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1亿的大小,并能够运用1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人口普查、电商销售额等,引导学生思考1亿的大小。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1亿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呈现1亿的具体大小。
如1亿颗米粒、1亿个细胞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1亿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数数游戏、计算1亿的倍数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1亿的大小。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1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人口普查、电商销售额等。
第一单元 《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到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加减乘除、百分比、开方等。
3. 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计算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
2. 教学课件:计算工具发展历程、计算器使用方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器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从算盘到计算器,再到计算机,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工具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加减乘除、百分比、开方等。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3)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如购物找零、统计成绩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工具的使用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1. 运用计算器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实际生活,运用计算工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七、板书设计1.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应用2. 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3.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 计算工具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为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1.数的产生。
【课件演示】(图片)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4.阿拉伯数字的出现。
5.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大数的认识城南镇中心学校贾素清联系电话:5163741起止页码:19——34页教学目标:1、知道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会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4、能对照数位顺序表,读出亿以上的数。
5、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了解算盘的计数方法,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计算器的简单使用;了解计算机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6、让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基本运算。
让学生在认识计算器工具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自然数的概念。
2、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会将整亿的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材内容及编排特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亿以内的数。
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和整万、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的实际意义。
了解十进制记数法,会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计算,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材在编写上具有以下特点: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注意更多地选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具体数据,这些真实的数据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大数目能准确表达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活泼。
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充实学习内容,增强对大数的感受。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把认识整亿的数和用“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结合起来,穿插介绍十进制记数法。
认识整亿的数教材着重引导学生把已有的认数经验迁移过来,帮助学生通过推理认识亿级的记数单位,并结合记数单位学习读数和写数。
在认识整亿的数时,及时安排数位顺序表,一方面便于学生整体探索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了解十进制记数法,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系统整理整数的数级、数位名称和顺序、记数单位,建立合理的有关整数认识的认知结构。
3、掌握大数的读写法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最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实际感受和认识1亿到底有多大?课时安排:本部分内容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教学内容:P19-20数的产生教学目标:1、知道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通过学生自己完成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自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数的发展历史。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谁能把你收集到的信息说给大家听?(让学生汇报)资料:最近有报道说,一个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大约要19年,其中,幼儿园三年,花费:12324元,小学五年,花费:17868元,初中四年,花费:13146元,高中三年,花费:19872元,大学四年,花费:798024元,共花费148500元。
小小的数字提供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那么数字发展到今天到底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数走的路。
二、探究数走的路。
1、回顾数走的路那么数走过哪些路呢?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呢?课前请同学收集,整理了有关的资料,拿出你的资料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数曾经走过了怎样的路。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出示课件)(1)用实物记数(2)结绳记数(3)刻道记数2、自然数的学习不论古代记数法,各国的数字,还是现在的这些数,都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像这样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自然数。
(板书:自然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呢?请同学说说在数学上,规定0也是自然数,是最小的自然数。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十进制计数法看来,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
我国人口有:1295330000人(1)这个数在数位顺序表中应该如何表示呢?(2)我们已经学过了个级和万级以上的数位及计数单位,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把这个数填在所制的数位顺序表中,并且完成数位顺序表。
(3)填完的同学把你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填?出示数位顺序表再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还发现了什么呢?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数级,还知道了每个数级包含了四个数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你知道十进制计数法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对,是中国发明的。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课后作业:查找资料,制作一期数学小报第2课时教学内容:亿以上数的认识P21~22例1~3及相关的“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会将整亿的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会将整亿的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学生读数,我们已经认识了亿以内的数,这几数你们会读吗?2、回顾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谁来说一说,亿以内的数怎么读、写呢?二、探求新知(一)、亿以上数的读法1、创设情境2、读数: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人吗?(6100000000人)3、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做一个数位顺序表,把数字填上去。
谁来大胆的读一读4、出示10040002000和400305000000这两个数又该怎么读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相似,同学们共同总结出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真棒。
5、让学生共同来完成“做一做”。
说一说,比一比,你是用什么方法能够很快的读出来。
(二)、尝试写数1、我们已经会读亿以上的数了,那么你们会写数吗?看来同学们都很有信心,我们就来试一试,请把这三个数写出来,(出示例2)2、让小组互相讨论,让学生来说一说。
3、总结写数的方法:亿以上的写数与亿以内的写数是一样的,在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要在哪一位上写0。
4、完成“做一做”1。
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评价。
(三)、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例2)1、尝试:亿以上数的读写,你们都会了,前面我们学过把大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会把比亿大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吗?2、出示例3。
请同学们注意,这3个数,有整亿数,还有不是整亿的数,想一想,应该怎么改写,如果有困难,就和同桌商量商量。
再写。
3、学生交流写数。
4、总结:请学生来进行小结。
5、完成“做一做”2三、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亿以上的数,你都有哪些收获?第3课时教学内容:亿以上数的读法例1教学目标:1、对照数位顺序表,读出亿以上的数。
2、由学生自己探索出读数的规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照数位顺序表,读出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由学生自己探索出读数的规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亿以内数的读法。
(个级和万级)2.十进制计数法。
3.写出数位顺序表。
二、新授(例题)例1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地球说:我快背不动了。
写出数位顺序表: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6 1 0 0 0 0 0 0 0 0 0 01 0 0 4 0 0 02 0 0 04 0 0 3 05 0 0 0 0 0 0分别写出三个数的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亿以上的数该怎样读?(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读出下面各数。
9200000000508040000000267050000003002000002、一亿是()个一千万。
()个十万是一百万。
309654007中的3在()位上,9在()位上。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第4课时教学内容:亿以上数的写法和改写例2例3教学目标:例2教学写亿以上的数,例3教学将整亿的数改写为以“亿”为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写亿以上的数,将整亿的数改写为以“亿”为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将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引导学生回忆亿以上的数怎样读?读出下面各数。
920000000050804000000026705000000300200000二、新授(例题)1、例2:写出下面各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三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一九千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____________________说一说:亿以上的数又该怎样写?2、例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00000000=3亿1276270000≈__________亿20897000000≈_________亿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①二十五亿写作:______________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写作:______________②46000000000=___________亿1034500000≈___________亿705000000000=_________亿987654000≈____________亿③把405690000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值是()A. 41亿B. 40亿C. 4亿④下面最接近十亿的数是:A.九亿九千万B.九亿九千零九万C.九亿零九万四、课堂总结:说说你的收获!第5课时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P23~25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