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1框 财产属于谁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属于谁)word教案(一)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属于谁)word教案(一)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使学生具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能指出具体事例中的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

学生能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具体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能够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财产的分类和个人合法财产的内容
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情境教学法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学生零用钱使用管理情况调查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财产属于谁一、合法财产
1.合法财产的范围
2.财产的归属
3.财产所有权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1框财产留给谁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1框财产留给谁教案新人教版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依法维护继承权。

痛苦的是什么?——(点击鼠标,出现黑框)人死了,钱没花了。

这不,王老汉不
,还得从头说起。

张)王老汉与李老太结婚
张)王老汉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已是肺癌晚期,且病情迅速恶化,
幻灯片文字:半年后,王老汉突然过世。

作为遗产必
张幻灯片。

:不公平,因为王老汉的母亲和李老太岁数大了,开销小了,而王大和王二
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继承方式。

(幻灯片第
月,
12
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设计利用生活实际提供的案例巧妙设疑、层层深入,充分发挥了典型案例的作用,使学生弄清了问题,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多种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利发动学生积极参与。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七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教案(6)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七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教案(6)

《财产属于谁》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本课所依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二、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三、素质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结合个人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经历,初步培养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经济生活中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能力。

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意义方式。

四、教法学法以联想式教学法为主,穿插使用目标教学和有效课堂教学。

目标教学在于引,有效课堂教学在于练,而联想式教学在于学有所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原则:1.重情境:以情境贯穿教学2.重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3.重交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教学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八、解决办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流程:导入:以我来黑河捡到一万元人民币,想捐给希望工程。

请学生分析对不对。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新课目标展示:(目标教学)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快速的阅读教材。

财产的概念分析。

学生通过对多媒体的知识进行分析,联系生活明确财产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知点进行点评,并顺势引出知识点二。

财产的分类:此知识点由于学生的见解程度,不可能真正完全掌握,教师以恰当的引导,准确的概括归纳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个人合法财产:学生根据教材和练习题进行归纳举例。

重在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见知面。

财产所有权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师提供相应的视频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春节压岁钱对本知识点巩固。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1框 财产属于谁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1框 财产属于谁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学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确合法财产及财产所有权的内涵,培养学生鉴别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的能力。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意义、方式。

3、结合具体的侵权案例,帮助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财产所有权,提升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重点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的维权方式难点学会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课型综合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复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并说出身边的财产,对这些财产的归属进行划分,感悟社会财产的丰富性,初步了解社会财产的归属,导入新课。

预习一、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二、财产所有权1、含义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3、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初识法律我来辨】请你判断下列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并说出判断的法律依据。

温馨提示:可结合教材P69。

【走近法律我明晰】请根据“老师电脑的小小经历”,完成下列任务。

1、我买了一台电脑。

2、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3、我把电脑租给某复印社4、我把电脑卖给别人1、老师对电脑都享有哪些具体权利呢?并作简单解释。

2、如果老师的电脑丢了,会对老师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3、国家制定了哪些法律保护我们的此项权利?(温馨提示:可结合教材P70—72)。

1、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取得方式合法的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采用抢劫、盗窃、贪污、洗钱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

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区分财产所有权的四项内容。

3、引导学生思考及讨论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重要性。

4、对学生比较生疏的法律适当予以介绍。

1、结合生活实际,区分什么是合法财产,什么是非法财产。

2、小组合作借助P70相关链接,联系自身实际,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涵。

3、想象电脑丢失对生活的影响,感受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

4、认识国家制定、运用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品第七课第一框 财产属于谁教案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品第七课第一框 财产属于谁教案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品第七课第—框财产属于谁教案和教学反思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框财产属于谁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全部权;当财产全部权受到侵害时;分析:1、地位:主要援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全部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全部权的相关知识,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全部权的“利剑〞。

2、作用:援助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财产全部权观念,学会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全部权。

学情分析学生对财产全部权问题比较感兴趣。

现实生活中有局部学生会有意或无意地侵害他人的合法财产全部权。

也有局部学生的合法财产全部权受到侵害不知如何保护。

教学目标1、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特长同X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2、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

3、知识目标:公民合法财产和财产全部权的涵义;公民保护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的意义、方法;财产全部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全部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全部权;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5分钟〕〔1〕多媒体展示案例:“李某借车〞〔2〕提出问题:轿车是谁的?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生活中的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呢?〔设计意图:案例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新课当中。

〕板书课题:财产属于谁2、师生互动过程〔20分钟〕〔活动一〕认识财产全部权展示材料:1、农民刘力买了一台拖拉机。

2、农忙时,刘力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

3、农闲时,他把拖拉机租给别人。

4、两年后,他将拖拉机卖点。

提出问题:刘力把拖拉机买回家来,拖拉机应该属于谁?他对拖拉机行使了哪些权利?他后来把拖拉机卖点了,行使了什么权利?〔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很简单激发学生探究的思路,使学生畅所欲言。

〕〔活动二〕合法财产全部权展示归纳:我国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财产全部权是指全部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海南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一节财产属于谁教案 新人教版

海南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一节财产属于谁教案 新人教版
教师:你如何看待中学生张明的卖出行为?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根据这些规定,一般情况下,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上述材料看,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能进行简单的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出卖家里的高档照相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14岁的孩子的行为能力。因此,其与买方之间的买卖行为应是无效的。
教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我们看看这张图片。
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我们在生活中决不能做案例中张明所做的事,虽然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但是由于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目前对家里的财产只有使用权,只有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才可以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
教师: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
(学生回答)
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教师:你会把这1000元放在哪里?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七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教案(7)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七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教案(7)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属于谁》一、学习目标:1、知道社会财产的归属划分,了解公民的合法财产范围。

2、掌握财产所有权的涵义。

3、能够鉴别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及其界定。

难点:财产所有的涵义。

三、授课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四、授课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AA制生活》里讲到的“AA制”同学们都很熟悉吧!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各人平均分担所需费用,通常用于饮食聚会及旅游等场合。

(教师总结)(二)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社会财产的归属划分,了解公民的合法财产范围。

2、掌握财产所有权的涵义。

3、能够鉴别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

引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财产是物资及可换取物资的钱财。

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出示关于各类财产的图片,并说出导语:面对丰富的财产,我们该如何为其分类?怎样判断它的归属呢?(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68-70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3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1、社会上的财产按归属可分为哪几类?2、在我国,判定财产归个人所有必须满足什么条件?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4、对自己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具体怎样区分?(四)自学检测与知识梳理1、财产归属的提问与知识总结2、面对丰富的财产,我们该如何为其分类?怎样判断它的归属呢?3、财产归属连连看明白了财产归属,进行财产归属的检测,出示连线题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检测。

(详见课件)4、明了了财产的归属,以案例形成呈现个人财产,让学生去辨析什么按归属划分个人所有 集体所有 国家所有是个人财产,什么不是个人财产?生得出结论: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5、梳理知识⑴、合法财产的含义: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

只有公民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财产的所有权才受国家保护。

八年级政治下册 7.1《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7.1《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下7.1《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2、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已的财产,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做斗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2、教学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教学课时:1课时导入新课“拾金不昧”。

教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为什么不能据为己有呢?(学生回答):因为捡到的东西不属于自己。

教师:那究竟属于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财产属于谁。

板书:财产属于谁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展示身边的财产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例举我们身边的财产还有那些呢?(学生举例)教师:我们如何来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板书:财产的归属教师:请判断下列财产属于谁?(出示例子)教师:哪些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呢?请看大屏幕(出示68—69的图片)教师: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具体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所谓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

板书: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教师:我们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哪些权利呢?出示70页图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板书:财产所有权过渡: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过渡:请同学们看家庭盗窃现场的图片)教师:如果你放学回家,看到了图片中的情形,你的反映是什么?(家中被盗了)教师:看到如此情景,你接下来会做什么?(打电话告诉家长,或直接打110报警)教师:由同学们对刚才情景所作出的反映,我感到大家还是很有法律意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的个人财产范围;理解财产的所有权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了解公民合法财产的两种保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所学知识懂得并掌握保护合法财产的重要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财产的所有权的内涵。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懂得并掌握保护合法财产的重要方式。

【授课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教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
学生: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

教师:看来大家是很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的。

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

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映?由此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
(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活动一:结合教材P68——70页来学习
(1)财产的含义(归属):属于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权的物质财富。

公民的财产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

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准物权、债权及知识产权等。

(2)公民的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当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

教育学生能辨别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

(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教材P70
分别解释: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二)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活动二:我们看教材第68~69页出示的五种财产占有情况,判断一下哪些应该属于个人,哪些不属于个人?为什么?
(学生判断,教师总结)
所谓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

因此,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

(1)为什么要保护?P71
(2)怎样保护?
①宪法保护
②民法保护
③刑法保护
(三)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活动三: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74页案例,组织学生分两组讨论,鼓励学生依据所学新知,解决问题。

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1)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2)及时寻求财产属于谁
三、知识小结
1.财产的分类
2.什么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什么财产属于个人所有?
3、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哪些财产?
4、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5、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
6、国家在规定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同时,还规定了公民可以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

四、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
1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称为()
A财产占有权 B物权 C财产使用权 D财产所有权
2中学生小旺把自己积攒的200元人民币捐给了玉树灾区的孩子。

小旺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
3实施法律规定的各种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方式的前提是()
A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B确认公民本人的身份
C确认个人收入状况D确认收入来源
4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锐利武器是()
A宪法 B民事法律 C刑事法律 D治安管理处罚法
5某县一蔬菜种植大户李某拉一货车菠菜去邻县卖,本县工商局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扣留李某货车二日,二日后开回货车的李某发现蔬菜已经霉烂了。

李某把本县工商局告上法庭。

你认为这是什么违法现象?()
A民生违法 B行政违法 C刑事违法 D犯罪现象
6社会上的财产按照归属划分为()
①个人所有②集体所有③国家所有④企业所有⑤事业所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
7下列公民财产不受法律保护的是()
①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他人而获取租金二千元②李某出售偷窃来的木材获利一万元③王丽在打车时拾到的手机一部④李爷爷家藏的古书⑤建筑工人黄某在工地施工中挖出的一坛子古币
A①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8材料分析:一日,周某与别人合谋哄抢了王大爷的古玩市场出售的六件自家祖传文物。

事后,王大爷一纸诉状把周某告上法庭。

结合案例分析:
(1)材料中王大爷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法律保护公民这一权利的意义是什么?
(2)王大爷的这一诉讼属于什么诉讼?该案审理主要依据什么法律?
(3)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如果你的此项权利受到侵害时,你会怎么办?
9老赵是村里的养猪大户。

一次猪瘟疫流行。

为了不传染其他猪,老赵把猪栏里两头病猪感到了离家较远的山沟里。

两头猪被家住在北村的农民老王赶回家,经过老王夫妇的精心照料,两头猪逐渐康复。

这时,老赵听说此信,来到老王家要把猪赶回去。

请你判断老赵是否能要回这两头猪?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C、 3A、 4C、 5B、 6C、 7C
(二)非选择题。

8(1)财产所有权。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族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物质权利的基础;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2)民事诉讼。

依据民事法律
(3)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不能。

因为当初老赵已经放弃了这两头猪的财产所有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