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突破GMAT考试760

合集下载

50天孤军奋战GMAT760

50天孤军奋战GMAT760

50天孤军奋战GMAT760英语背景:专四&专八;GRE 1330+6;T630+5。

GRE侧重考察词汇量和语言本身。

GMAT 对逻辑的考察特别严谨。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50天孤军奋战GMAT760,希望帮助大家顺利备考GMAT考试。

备考过程:Math:刚开始接触数学是做OG的PS和DS,觉得不难,但是DS的思路不熟悉,所以很多应该选C 的选项都会选成E。

发现这一点后,就有意识地关注2个条件是否可以联合成立,慢慢就好一些了。

也没有专门去背很多数学的专有名词,要背是背不完的,顶多把一些常用的比如平行四边行,等腰三角形这些熟悉一下,个人觉得就OK了。

但OG虽然不难,第一次做prep时,却完全傻眼了,数学竟然到时间还差3题没做!总结原因,是由于先前以为数学简单,其实在考试中还是有一些题,至少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才能读懂题的。

还有一些题很tricky,要能看出来。

另外就是由于太心急,往往忽略了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导致自己较了半天劲,根本解不出来。

实战时,觉得数学比Prep要简单,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基本没有一看就知道做不出来的题。

数学JJ也是大有帮助的,让自己沉稳冷静了不少。

曾经觉得自己在排列组合和概率方面有些欠缺,就找了教材来看,还下了费费数学。

可惜的是没能坚持做完FF,觉得自己连这点耐力都没有,太废物了……总之我数学基础只能算一般吧,从模考到实战,从来都是稳定的50分(第一次不是50,很惨,但忘了是多少),没见过51分长成啥样~RC:阅读一直不是弱项,感觉GMAT的文章都相对逻辑比较清晰,所以比较好理解。

但阅读能力也不是短时间能提高的,所以在错误率不算特别高的情况下,没有再勉强去搞题海战术。

OG整个做完一遍后,在第二遍只做错题,阅读就挑了些当时错的比较多的来重做。

记得有一篇阅读整个把作者的立场理解反了,很可怕。

不过感觉即使是第二次再做,还是会有一些题目仍然做错,所以说阅读能力这个东西要慢慢来,不能一蹴而就。

壮士断腕-GMAT一战760踏破楼兰

壮士断腕-GMAT一战760踏破楼兰

不破楼兰终不还”最喜欢这句话,在考前最困难的日子里,这句话一直给我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GMAT一战760踏破楼兰的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备考GMAT考试有所帮助。

【备考经历】虽是一战,却也颇有一些曲折。

3月-5月底在北京上GMAT平时班。

5月28日结班后准备期末考试。

六月底的时候听说ETS加了老托福,一时冲动报了名。

7、8两个月几乎是弃了GMAT准备托福。

等到8月19考完T又玩了一个多星期,9月初重新捡起GMAT 的时候,已经基本什么都不记得了。

于是用了大概3周时间复习网络课程讲过的东西。

10月7日买了白勇语法,在课间和自习的时候看,每天25题左右。

10月20日左右开始,每天仍然看白勇语法,逻辑做网络课程绿皮书的成套笔试、机考题,阅读做两篇GRE 两篇OG。

10月25日下决心考试,11月1日报了12月18日的名,同时开始做GWD。

12月18日上考场。

时间分配大概是:3-5月每周两天上GMAT班,平时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做网络课程作业;6-8月没看G;九月前2周基本每天4-6小时复习的东西,开学后每天1小时左右做题、总结,考前3周时有事停了一周G的准备。

考前10天开始全职,每天>8小时。

主要精力在Verbal,作文考前一周左右开始准备,刚看到结果,5.0,很满意了。

数学考前2周开始看jj。

【关于网络课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网络课程在入门阶段的确是比较好的,首先,它是一个GMAT 菜鸟快速入门的途径,而且老师能给你一个系统的讲解,语法、逻辑、阅读都是这样,感觉知识点是有框架串起来的,不会散。

另外,网络课程的确有非常非常好的老师,比如教我们逻辑的费费,真是逻辑方面的大师啊,我到后来逻辑坚决按照他的方法做,不论OG,绿皮书,GWD,prep,基本一个题都不会错。

还有后来在上很受推崇的阅读逻辑简图,网络课程老师基本讲解每一篇文章都是按那个逻辑简图的,非常清晰。

还有语法,网络课程大部分基于OG,虽然和GWD有很大不同,以至于做GWD多了感觉在网络课程学的东西没用。

无畏坚持-GMAT考试760

无畏坚持-GMAT考试760

无畏坚持-GMAT考试760GMAT三战结束,760(Q51/V40),复杂的感觉。

没有报任何辅导班,今年3月开始正式复习,每天三个小时,进度不快,但是充实。

在此我的GMAT考试760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各位考友一点备考启示,顺利备考GMAT考试。

5月一战,本来信心满满,觉得至少730+,结果VERBAL刚开始,可能是踢到网线了,电脑黑屏,整个心态就乱了,710收场,整个心情只有三个字:不甘心。

6月期末考试,报的7月的G,没有多复习什么,浮躁的抱着肯定能更高的心态就上场了,结果。

心态害死人。

11月,没有不甘心,没有浮躁,认真的准备了大半个月,再次上场,760,不算什么,对自己,却终于有了交代。

接下来,就把我用过的资料给大家小结一下。

关于综合资料1. OG我觉得是最好的入门资料,不知道GMAT是什么?先把OG做了吧。

2. GWDOG 做完,各种单项大概也做了一些题以后,开始练总体感觉和速度,最开始,不要怕超时,不要怕正确率不高,不要暂停,认真做。

把错题直接粘在google上一搜索,各种解释迎面而来,推荐manhattanGMAT的解释,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废话也相对少。

把错题的解释粘下来,方便以后复习的时候看。

GWD我4月做了前15套,错误从4到18个不等,10月做完剩下的,错误都是5个以下,不仅是因为有重复的题,更是因为有了分析题目的能力,具体提高步骤,请看单项总结。

3. PREP都是重题,我觉得做两套就够了,一套考前两周,一套考前两三天,不要太在意分数,记住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你熟悉考试的真实界面。

关于单项1. 数学这个,大家底子都挺好的,OG做完下载一个”数学术语PPT“背一下单词,我觉得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不嫌弃,可以看附件里我的版本。

对数学提高最大的,除了实力,当然就是寂静啦!至少两遍,否则上场记不清答案,记不清是不是变体,记不清步骤就只有怪自己了。

2. 阅读个人认为要做对题,对文章的把握应该是结构>内容,OG上的阅读如果认真看答案解释,确实经典,但是要提高能力,还要再靠其他资料。

GMAT首战760心得分享

GMAT首战760心得分享

GMAT首战760心得分享周末考的,今天刚刚拿到作文分数,好像有点悲剧。

安慰自己总比3分强,大家说4分够用吗,虽然我的作文没有考出好成绩,但是总分760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在此我的GMAT首战760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各位考友一点备考启示,顺利备考GMAT考试。

先说下背景:在美国读完master,已经工作,所以toefl应该是可以waive了。

英语一直不错,到了美国却过着中国生活,应试能力反倒变差了,可能就口语好了些,其他都直线下降。

这次作文的成绩就可以看出来,sigh,不知道committee会不会因为我在美国还考这么低的作文而更加鄙视我。

废话少说,先上备考资料,OG+gwd+prep+大全。

OG:做了一遍,看了一遍解释;其实我有点不太明白网站的大牛怎么能看OG十几遍呢??我看了一遍就不爱看了。

可能没耐心吧gwd:做了7-8套,比较难,不过从开始就错误率不是特别高,大概5-8个的样子,主要就是超时比较厉害,用gwd练习pace来着,没感觉有什么质上的提高。

语法大全:语法是弱点,本来想重点提高,断断续续做了200多道题,结果一点没提高!!!貌似错的倒更多了,觉得对我好像没用。

prep破解:强烈推荐!我就是知道的太晚了,最后一周才开始看prep,可惜只看了一百多道,不过觉得解释的很好,对我来讲比OG还管用,有点让我茅塞顿开的感觉。

prep模考:两次模考都是770,呵呵,要是最后考试也是770就完美了。

其他单科复习方法再说一下:阅读:我本身阅读应该还行,毕竟在美国也待了几年了,但是发现文章看得懂,做题还是摸不准,经常wishful thinking,用自己的思路去套。

其实阅读最重要就是要全部答案紧贴原文原文原文!就算是推理什么的,也是非常浅显的推理,比如原句求反之类的,千万别想复杂了。

后来我用小安阅读法,把OG过了一遍解释,觉得思路畅通多了。

逻辑:刚开始没什么套路,就是纯靠自己想。

后来想进一步提高点正确率,看大家推荐的lawyer 大牛的方法,也把OG的逻辑过了一遍,觉得还不错。

一战GMAT760,给G友们一些启示

一战GMAT760,给G友们一些启示

一战GMAT760,给G友们一些启示第一次考GMAT以760成功分手(Q:50 V:42 ),有各类资源的帮助,当然也有自己的努力,总结了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战GMAT760,给G友们一些启示,希望对大家的GMAT考试有帮助。

二、总体复习策略我大概从4月初开始看GMAT,之前一直在刷TOEFL,6月初考试,自学了2个月多一点吧。

刚开始不懂该怎么看,就直接做OG,结果被虐得好惨。

然后大神告诉我先不用OG,除了OG外还有好多资料,顿时大开眼界,原来G是这么玩的。

建议刚开始的童鞋们可以按这个顺序看:Manhattan Verbal+prep →OG →语法大全→GWD→机经。

因为先做的OG,做了一部分才发现应该做prep,OG对初学者难度略大,而且我当时虽然闷头做题,但并不知道verbal到底考点在哪里,然后就刷了一遍Manhattan语法的CR部分,没看完是因为我觉得时间可能不够,因为之前走了一些弯路,但是看了感觉帮助很大。

所以在练习prep时大家可以顺带着看Manhattan,帮助更好地了解考点。

刷完Manhattan就开始OG了,刷OG时推荐一个叫“千行excel ”的东西,特别好用,里面是每道SC题目的详细讲解,大家一定要好好看啊。

OG可以刷慢点,理解出题者的用意,错题有空多看看,虽然OG答案的解释很欠揍。

(比如说awkward之类的,完全一头雾水,跟没解释一样哭~~)但大家可以看看论坛上一些帖子整理的答案。

练完OG,就做语法大全啦,900多题,像我这种不爱刷很多题的人就做大概300~400道差不多了。

语法的练习大概就差不多了。

GWD用模考不错,当然也可以用来练verbal。

我自己是在一个叫”考GMAT”网站上练pace 用的,找准自己做题的节奏,这个很关键,不然到了考场上一紧张就容易慌,好多人都来不及做题。

所以最好是量化一下自己的时间分配,我自己是这样的:verbal 1-10题55-57min11-20题40min21-30题20min31-41题0min后面的时间是剩余的时间。

GMAT一战760备考故事

GMAT一战760备考故事

GMAT一战760备考故事没有机经,轻装上阵。

M51, V41, 作文6,复习45天。

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回顾一下准备以及考试的过程,经验就是:努力+正确的方法+心态。

考试的技巧和窍门有很多,但是宗旨就是这三条,缺一不可。

有意思的是,当你为了准备GMAT而养成了这些习惯之后,你会发现这在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也是通用的。

接下来小编就GMAT一战760备考故事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备考GMAT考试有所帮助。

先交代一下背景:因为毕业旅行之后到training之前正好有一个半月的空余,就决定利用这段时间考掉gmat,为两年后做准备。

想到在职准备的辛苦,决定一定要一战搞定。

而之前在不知道750有多难的情况下,夸下海口,并与人打赌,结果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

不过事实证明,有的时候人真的需要把自己逼到死角。

我到现在还是很感谢当初和我打赌的那位学长。

复习大概分成三个阶段:1). 6月份15天的时间,摸索,调整心态:由于刚刚结束旅行,为了调整心态,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裸考了一次prep,结果680。

第二件事是到网站上看了大约10篇左右的心经,发现750+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

这样的打击让我很快认清自己实力和目标的差距,以及时间不多的道理。

当然这其中也看到一些速成的案例,而我身边的朋友听说我要考G,都小嘴一瞥,说"it's not bad at all". 然而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告诫自己,三种可能:a. they got lucky b. they are those people in high school who never studied and still got 100 c. they are american. 而我发现自己在不踩狗屎运的情况下,应该属于d. none of the above. 考G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而在学习上,谦虚一点总是不会有错的。

调整完心态,我花了一些时间熟悉考试的每个部分,下载了很多资料。

少走弯路:GMAT考试760分牛人分享备考经验

少走弯路:GMAT考试760分牛人分享备考经验

前⾔篇 终于,可以和GMAT say bye-bye了。

在这⾥我想把这段难忘的经历记录下来,⼀是对过去做个总结,⼆是希望能为还在奋⽃的朋友们提供⼀些借鉴。

⾸先我想说,以下⽂字只能让你少⾛不必要的弯路,不会改变你从现在的起点到你期望达到的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但是我还想说,像我这样Below 99% Percentile的⼈都可以考到⼀个above 99% Percentile的分数,你有什么不可以呢? 分项突破篇 正如丽丽⽼师所⾔,语法部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先SC的题量16-18道,占Verbal部分的40%⾄45%的⽐重,其次Verbal部分开始的前2-4道题⼀般都是SC,这⼏题的正确率将会决定你下⾯的题型和难度的⾛势。

那怎么提⾼语法的能⼒呢?如果你和我⼀样没有什么语法基础,下⾯的⽅法你不妨⼀试。

我使⽤的语法资料如下:GMAT Prep、新东⽅辅导材料(主要是OG 10和OG 11的SC部分)和GWD模考题。

复习的前⼀阶段(见下⽂)主要是以新东⽅的辅导材料为主,结合新东⽅丽丽⽼师的上课讲义,把OG 10(共268)和OG 11的SC考题和题解,研究⾄少两遍;然后把Prep的320道题⾄少做三遍;模考的时候不放过任何⼀道含糊的GWD语法题。

在这个过程中,确定哪些知识点是你所熟悉的,哪些是你所不熟悉的,把不熟悉的题摘抄出来,写上注解,时常翻翻。

对所有的考点、语⾔现象做个详细的总结。

清楚GMAT的SC强调的是客观的陈述,主观性的⼝语化的表达是不受欢迎的;时刻牢记SC总纲:Correctness & Effectiveness,前者优先于后者。

Correctness对应的那些准则,如:平⾏结构,主谓宾不同位置的⽐较结构,主谓⼀致,句⼦时态,独⽴主格,同位语,虚拟语⽓,逻辑主语,代词指代,倒装强调等等各种语⾔现象要烂熟于胸。

如我们⼀旦见到not only … but also…就要在头脑中反应出来此结构引导的是形式对称,概念对等,功能相同的两个部分。

【GMAT备考】一战760大神经验分享

【GMAT备考】一战760大神经验分享

【GMAT备考】一战760大神经验分享武汉雷哥GMAT学员王同学,GMAT一战760【数学51分,语文40分】,并且是一战成名,武汉雷哥GMAT很荣幸请到这位大神给大家分享他的GMAT 备考之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AWA部分,主要是看的《七宗罪》,把模板记住,到时候套模板就好了。

2、IR基本没怎么复习,Quant部分,因为我本身基础还不错,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只是考前看了机经。

3、我的GMAT备考的重点全部放在了Verbal上面,所以重点跟大家讲一下这方面的复习。

语法基本上我是上了武汉雷哥GMAT的课程,老师讲解了核心考点和根据逻辑语义来做题的思维方法,然后就是看曼哈顿语法,注重语义,其实我做到最后觉得语法是最稳的,掌握了以后,高分库低分库的考点就都非常清楚了。

4、关于阅读部分,因为报了武汉雷哥GMAT的课程,所以阅读部分一直用的是Bella老师的方法,找转折词,找结构,明白各段之间是什么样的结构关系,主旨题就会一目了然,细节回文定位,正确答案基本就是同义替换,infer 题可能要稍微多花一些时间,逻辑题主要就是要明白内在逻辑,如果是三个主题答案一定是可以弥补中间的gap的,如果是两个主体的,基本就是排除他因等等,只要排除了无关选项,其实答案也就比较清晰了。

但是高分库的题确实很绕,读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所以平时的话,尽量还是要多练一些题,然后着重分析一下每道题每个选项,不仅仅是错题,做正确的题也要分析,理清内里逻辑结构,慢慢培养起来后,考试的时候会比较轻松一些。

5、最后还想说的是,前面的题一定要稳稳的做,千万不要慌,前面要保证正确率,保证进入了高分库,这样整体的成绩才会比较稳。

我在考试的时候一度掉库到崩溃。

后来调整好心态以后也上来了,所以心态什么的一定要非常好,千万不要慌张。

平常做题,最好是按着标准考试时间来,武汉雷哥GMAT网可以在线模考做题,定好时间,培养好pace。

以上就是王同学给大家分享的GMAT备考经验以及一些技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到自己的备考中去,希望大家都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早日拿到梦校off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天突破GMAT考试760
整个GMAT考试,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只要肯花时间,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分数。

整体过程就是前期找感觉,中期练突破练pace,后期保持感觉和查漏补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50天突破GMAT考试760,希望帮助大家顺利备考GMAT考试。

SC:资料:OG黄皮&紫皮/培训班总结/GWD/PrepGMAT
前期以OG为主,中期GWD,后期PrepGMAT&OG(注:很多人到了后期,只看Prep语法分析,而把OG放在一边,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虽然Prep是屠龙刀,但是OG也是倚天剑,岂有弃倚天剑而独屠龙刀之理,而应倚天剑屠龙刀合而为一才好;而且OG前期已经掌握的很好,此刻只需要稍微花点时间别忘记就行,所以后期语法一定要Prep与OG并用)
以OG(黄皮/紫皮都需要)为起点,并以OG为总纲,从一开始就要紧盯OG,可能不一定能够完全明白或者掌握,但是等看了4/5遍之后(这之间往往也伴随着做了很多其它题目,比如GWD等),就会对每一个考点彻底明白,就会看到OG中SC解释的每一句话基本都不是废话,都是有用的。

如果上了辅导班,那个语法总结,是很有用的,基本上是对SC的总提纲,而且是针对考试而备的提纲,虽然其中的有些说法有些绝对(比如。

必错),但用于GMAT解体则是一把利刃。

但这套总结也不是背了就行,而是要学会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使用才行,要用到GWD中去,用到Prep 中去,才会有明显的效果,个人的理解也才会更为深刻。

做GWD主要是两点目的:一是练习pace,二是检验效果;所以通常来讲GWD-TN22套题目,应该是边做题目边检验边提高巩固再检验,同时把pace控制好。

Prep:Prep中最重要的当然是SC部分,尤其是有了Prep语法分析之后,这份资料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料,但Prep模考一定要在考前1-2周,否则就废了模考的功效,损失大矣,可以模考结
束后,立即看Prep语法分析,有时间的话就逐个仔细看,还有时间的话就看两遍,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就只看自己做错的部分的解释
RC:资料:OG,杨朋难句,杨继阅读,小安阅读法&木木逻辑简图,JJ
关于阅读,其实到了最后,我自己总结的是:在考试(包括模考)时,阅读文章只关注如下三个部分1)文章主题和作者态度;2)强转折\强对比\强因果\矛盾取反词;3)举例\列举\比较\类比;这些是我做GWD时候慢慢的思考出来的东东,我觉得是读文章时的重中之重;因为你不可能有时间去记住所有内容,所以要记重点,而阅读时的记忆并不是让你去背,而是让你去关注,当文中出现这个东东时,要有警觉,脑子里有印象,这样这个文章的逻辑结构才会很清晰:主题是什么,作者什么态度,文章层次如何(出现转折之处即为新的层次出现之处),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对比关系进行论证,举了什么例子。

当然,以上思路实在做GWD\做OG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在看木木逻辑简图,在上培训班课程中学到的,但是只有你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思考过,通过审视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目,才会逐渐培养和掌握自己的思路,从而应用到考试中去。

至于杨朋难句,只是那些读长句有难度的兄弟才需要,如果读长句没问题,可以不去看它了。

至于JJ,RC还是要看一下JJ的,主要是熟悉一下文章主题,这样考试时就不会慌乱。

但是题目基本上是很难碰上的,所以考试时还是要认真的做的。

不可依靠JJ。

CR:资料:OG,GWD,沸沸逻辑宝典,Lawyer逻辑解题思路
CR应该是考试中最有把握的一部分,因为答案明确,只要理解了GMAT逻辑的考点,应该不会失分,但是CR往往比较花时间一点,所以提高速度很有必要,那么做LSAT就是一个提高速度的很有用的方法,沸沸逻辑宝典也是很有帮助的一个资料。

至于解题思路,我觉得Lawyer已经说得很清晰,下面重点说一下BoldFace题和填空题(主要是这两个提醒研究的
比较透彻,所以才敢妄语)。

以下是自己复习过程中对这两种题型的总结:
1。

BoldFace
对于BoldFace题,先仔细看原文,理清其结构,分析每一个BoldFace在原文中的作用:是主结论(作者赞同的结论)、分结论(作者反对的,或者作者赞同的),还是支持主结论的前提,还是支持分结论的前提。

2。

填空题
填空题只是一种形式,其题目本身可以划分到标准题型中去(且不限于下面列出的几种)。

但是有些是可以在看原文之前就可以判断的题型(如果题干直接描述了问题类型(flaw,assumption,since,strength)),有些则不能清晰的直接判定,这取决于出题者对于题目的描述。

所以,看到是填空题,首先看空格是不是单独的一段,如果是单独一段,则看这句话确定题目类型,然后根据题目类型看原文做题;如果不是单独一段,则看空格前几个单词(如果前几个单词有since/because/explanation,则为原因解释型;如果有example/illustrate,则为原理应用型;如果有if,unless则表示为条件推理型;如果有more clearly drawn/strength,则为加强型);如果前几个单词没有以上标志词,则看完最后一句话(如果不长),如果最后一句话很长,则不要看了,直接看原文)。

1。

如果有since/because/explanation,则为原因解释型;
2。

如果有flaw,则为推理缺陷型;
3。

如果有develops the argument by/respond by,则为推理方法型;
4。

如果有assumption,presupposition,则为假定型;
5。

如果有example/illustrate,则为原理应用型;
6。

如果有if,unless则表示为条件推理型;
7。

如果有more clearly drawn/strength,则为加强型
AWA:OG(题目),北美范文精选
与大家一样,我也不想在AWA花太多时间,我是从考前一个礼拜开始准备AWA,每天晚上准备两个小时。

我觉得已经足够了大致过程如下:1)因为时间紧,直接进入AA模版准备阶段,先看七重罪(这个必看),了解大致逻辑错误;2)然后看其它人写的模版,看了3-5个后,总结自己的第一个模版,然后就在第一次Prep模考时用了一下,发现还可以;3)但是后来发现别人提到用别人的模版可能会背判作弊,于是有看了一些北美范文精选,准备完全自己的一个模版,然后在第二次Prep 模考时使用,发现可以用;4)然后开始准备AI,因为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又有担心模版太一样会判作弊,所以不敢在模版上写太多东西,只拟了AI框架,参考了论坛整理的issue提纲,有了AI的大致写作思路。

5)考前一天把所有AWA题目用非常快的速度浏览一遍(主要目的是找有没有自己不认识的生词,以免考场上出现不认识题目的荒唐局面),然后把AA模版和AI大纲敲了一遍。

总共加起来应该有12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

但是AWA成绩尚未出来(我3月20日刚考的),不知结果如何。

等成绩出来,如果还可以,我就把我的模版分享给大家。

(如果AWA成绩很差,也没有必要分享给大家了。

关于JJ:大家都说JJ中的数学最重要,我觉得数学JJ也很好,整理的很好,是所有JJ中最有可能出现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数学本来就不赖,那么数学JJ的意义就不那么大了,毕竟错3-4个题目与一个不错的得分都是51,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在verbal上;RC的JJ主要是帮助熟悉考试主题,从而能够做到考场上不慌乱,不至于理解不了大意。

以上就是关于50天突破GMAT考试760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总之,准备GMAT的路可能很长可能很短,但别忘了要稳住自己的脚步,永不气馁。

多多了解备考信息,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更多关于GMAT备考经验的介绍小编会不断介绍,祝愿大家都能早日梦圆名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