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解剖原子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解剖”原子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解剖”原子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2)原子核由带正电(zhèngdiàn)的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组成。
质子
中子
第十二页,共25页。
考点 物质的组成 【典例】(2012·株洲中考)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cuòwù) 的 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第二十五页,共25页。
第七页,共25页。
5.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

成的;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dài diàn)的

成的。
参考答案:电子 质子 中子
第八页,共25页。
一、分子(fēnzǐ) 原子 1.组成:分子(fēn多z(ǐy原)u是子án由z_ǐ_)___组成的。
2.种类:可分为__(_y_u_á_n_z分ǐ)子(fēnzǐ)单和原__子_____分子(fēnzǐ),且大多数 分子(fēnzǐ)是
第十五页,共25页。
【方法归纳】分子和原子 (1)分子: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而不能保 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果分子再继续分下去,能得到更小的 微粒,但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原子:原子的质量(zhìliàng)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位于原 子中心,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类似于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 运动。质子、中子的质量(zhìliàng)差不多,电子的质量(zhìliàng)很小。
第十九页,共25页。
【解析】选B。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所以 这些(zhèxiē)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夸克、质子、原子 核、原子,故选B。

(新)粤教沪科版物理八下《10.3 “解剖”原子》公开课(教案) (1)

(新)粤教沪科版物理八下《10.3 “解剖”原子》公开课(教案) (1)

“解剖〞原子说课材料我说课内容是《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中第三节“解剖原子〞教学设计理念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分为四节:认识分子、解剖原子、飞出地球、宇宙深处。

按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编排,前两节在于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本节是在第一节认识分子的根底上,进一步介绍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预示着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二、学情分析:原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接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应借助多媒体及师生双边活动,充分展示原子核式模型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在科学史实展示中渗透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而初二学生没有学过力学、电学知识,所以阴极射线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根本无法理解。

所以阴极射线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只是作为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的一局部只能是简单的介绍,不要求学生理解。

三、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局部,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

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应用猜想、实验、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坚决科学探索的信心。

本节重点:原子的核式结构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

本节难点: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的建立,都是在一些事实根底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

《10.3 “解剖”原子 》3PPT课件

《10.3 “解剖”原子 》3PPT课件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极其微小的微粒(分子)构成
分子: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微粒。要借 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直径约为百亿分之几 米、大约是0.3~0.4 纳米(nm)
物质 分子
……
把原子“切开” 阅读P111KAN看实验
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 模型
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 Nhomakorabea子核和电子组成。
例1.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 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用望远镜可以看到 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个巨大的项圈。土星 光环是伽利略首先发现的,光环由石块、冰块和 尘埃组成。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天王星 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由土 星及其光环的组成可知,宇宙天体是由 _物__质___ 组成的。
2.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 电,绕核高速运动。
卢瑟福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 中在原子核里。原子直 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5_10-14m。
问题:质子和中子还能分吗? 1964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
认为夸克是比强子更深层次的粒子。 这是一种理论上假设的构成强子的 组成粒子,盖尔曼因此获得了1969年度 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十章 10.3 “解剖”原子

第十章 10.3 “解剖”原子

1911 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α 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 α 粒子
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
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
的( C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1.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 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知识点二 原子的结构 6.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外
A.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C.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D.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
组成的
12.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
构的是( A )
A
B
C
D
13.下列粒子的尺寸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C )
A.PM2.5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B.分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C.分子 原子核 PM2.5 电子 D.分子 原子核 电子 PM2.5
15.关于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分子和电子组成的 C.原子核和电子都带负电 D.原子核外的电子都是静止的
7.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B )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教学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教学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第十五页,共31页。
原子的核式结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zhìliàng)都集中在原子 核里.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第十六页,共31页。
卢瑟福提 出(tí chū) 的原子核 式结构
原子核的核式结构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 (nèibù)是十分“空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汤姆孙
第十二页,共31页。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在汤姆孙的原子 (yuánzǐ)模型中,原子 (yuánzǐ)是一个球体;正电 核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 而电子都像枣核那样镶嵌 在原子(yuánzǐ)里面.
正电荷
电子 (diàn
zǐ)
第十三页,共31页。
这个模型不 久就被实验 (shíyàn)事实否 定了
这些400余粒离子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人 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yǒng wú zhǐ jìng),探索永不停 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揭开。
第二十六页,共31页。
1.我们周围(zhōuwéi)的空气、鲜花、树木、动物、水和石头等都 是 物质 。
2.我们(wǒ men)周围的一切物质都分是子由 的。
10.3 “解剖(jiěpōu)” 原子
第一页,共31页。
1.知道(zhī dào)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 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yuánz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hóngguān)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第二页,共31页。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wēilì)吗?还可以再分割吗?
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英国物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说课稿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说课稿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模型,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思考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计算题,以巩固对原子结构和相关概念的理解。
2.进行一次家庭实验,如制作原子模型,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写一篇小论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原子的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将包括原子的结构图、电子轨道和能级的示意图,以及相关的定义和公式。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板书的作用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使用大号字体和清晰的线条,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图示。
4.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为主。问题驱动的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探究式学习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物理现象。这些方法的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实践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教案2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教案2

10.3 “解剖”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

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应用猜想、实验、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式结构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

教学难点: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的建立,都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猜想、学法指导:观察和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应用猜想和建立模型的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

设计思路:介绍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过程中迈出飞跃性的一步的过程,即人们从开始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自从电子发现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从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子结构模型,其中包括著名的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进一步提出确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

本课总体设计思想是: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及师生双边活动,充分展示原子核式模型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在科学史实展示中渗透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阴极射线管、α粒子散射实验、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等课件。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引入提问:你知道的最小的东西是什么?请同学们比赛一下,看谁说的最小?:上一节我们学了分子,分子已经很小了,它的直径大约是10-10m,我们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能不能将这种微粒再分割呢?化学研究发现,还有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称原子。

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的物质分子,其原子构成也不同。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教案1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解剖”原子》教案1 (新版)粤教沪版

《“解剖”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

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应用猜想、实验、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

本节重点:原子的核式结构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

本节难点: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的建立,都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

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工作,让学生感受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

2、以多媒体作为平台演示微观世界学生想不到的现象,变抽象为形象。

3、教师引导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自己主动去想。

学习方法:1、通过积极思考、猜想分析,对问题有独立判断的能力。

2、通过一些奇妙有趣的生活情景以及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3、学生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程序:(一)新课导入主要的想法是让同学自己来感受一下“小的概念”。

也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为整节课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自己的设想:还是以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手段,把一些比较重要以及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实验或现象的分析、推理、进一步的猜想,让现场同学一起与科学家来探索微观世界。

原子的结构,这个知识点是重点,更是难点,所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原子核的组成, (B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D.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 D.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
夸克设想的提出: 夸克设想的提出:
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夸克轨迹图
原子及其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物质是由____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 组成, 物质是由 分子 组成,分子又是由___组成, 组成 组成 原子是由______和 核外电子 组成 组成, 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________组成,其中原 子核又是由____和 中子 组成 组成, 子核又是由 质子 和_____组成,质子和中子 都是由____组成。 都是由夸克 组成。 组成 中子 夸克 夸克
例2.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的内 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部结构。科学构模型。在二十世纪 上半叶, 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物体相似 ( D ) A.西红柿 A.西红柿 B.西瓜 B.西瓜 C.面包 C.面包 D.太阳系 D.太阳系
ct = vt
8
,
ct 3×10 m/ s ×4.3年 t = = = 4.3×105 年 v 3000m/ s
,
例7.“光年”是天文学上长度的单位,其意义 . 光年”是天文学上长度的单位, 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是3× 光年, 播速度是 ×108m/s,比邻星球距地球 光年, ,比邻星球距地球4.3光年 若航天飞机的速度可达3000m/s,从地球向比邻 若航天飞机的速度可达 , 星球发射的航天飞机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 星球发射的航天飞机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 解:
问题:质子和中子还能分吗? 问题:质子和中子还能分吗? 1964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 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 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 认为夸克是比强子更深层次的粒子。 认为夸克是比强子更深层次的粒子。 这是一种理论上假设的构成强子的 组成粒子,盖尔曼因此获得了1969 1969年度 组成粒子,盖尔曼因此获得了1969年度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动手动脑
例1.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 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 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用望远镜可以看到 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个巨大的项圈。 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个巨大的项圈。土星 光环是伽利略首先发现的,光环由石块、冰块和 光环是伽利略首先发现的,光环由石块、 尘埃组成。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 尘埃组成。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天王星 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 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由土 物质 星及其光环的组成可知, 星及其光环的组成可知,宇宙天体是由 ______ 组成的。 组成的。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极其微小的微粒(分子) 物质由极其微小的微粒(分子)构成
分子: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微粒。要借 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直径约为百亿分之几 米、大约是0.3~0.4 纳米(nm) 物质 分子 ……
把原子“切开” 阅读 阅读P111KAN看实验 看实验
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 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 模型
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原子核带正电, 2.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 原子核带正电 绕核高速运动。 电,绕核高速运动 卢瑟福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 中在原子核里。 中在原子核里。原子直 径的数量级为10 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5_10-14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