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2网络传输介质

合集下载

网络互连设备之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互连设备之网络传输介质

2 微波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 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 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 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 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Home
3 激光
激光通信,是激光在大气空间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激光大气通信的发送设备 主要由激光器(光源)、光调制器、光学发射天线(透镜)等组成;接收设备 主要由光学接收天线、光检测器等组成。 信息发送时,先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光调制器将其调制在激光器产生的激 光束上,经光学天线发射出去。信息接收时,光学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 聚焦后,送至光检测器恢复成电信号,在还原为信息。
Home
3
光纤
光纤又称为光缆或光导纤维,由光导纤维纤芯、玻璃网层和能吸收光线的外壳组 成。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应用光 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 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 理。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 度快、传输距离大。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 具有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无限制的带宽等特点,可以实现每秒几十兆位的数 据传送,尺寸小、重量轻,数据可传送几百千米,但价格昂贵。
Home
1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 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 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 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 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 目的。

网络传输介质与硬件设备介绍

网络传输介质与硬件设备介绍

存储设备
硬盘驱动器(HDD)
USB闪存驱动器
固态驱动器(SSD) 网络存储设备(如NAS)
备份设备
定义:备份设备是 指用于备份数据的 硬件设备
分类:备份设备可 以分为冷备和热备 两种
冷备设备:冷备设 备是指在数据未被 传输或处理时,预 先将其保存到备份 介质中
热备设备:热备设 备是指当数据正在 被传输或处理时, 将其保存到备份介 质中
传输介质的特点
传输速率:传 输介质支持的 数据传输速率 通常以比特率 (bps)表示, 即每秒传输的 比特数。
误码率:误码 率是指数据传 输过程中出现 错误的概率, 是评估传输介 质性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
距离限制:不 同的传输介质 具有不同的传 输距离限制, 例如光纤可以 支持长距离传 输,而双绞线 则适用于短距 离传输。
注意事项:避免 随意拆卸硬件设 备,先进行软件 方面的排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 及时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 定期清理灰尘和散热器 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万一
05
硬件设备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硬件设备的应用领域
通信领域: 用于数据 传输、语 音通话等 通信功能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网络传输介质与硬件设备
介绍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添加目录项标题 网络传输介质 硬件设备介绍
硬件设备的连接与配置 硬件设备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网络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的分类
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 传输介质的特性: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 传输介质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双机互连)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双机互连)

台计算机,那么应使用交叉线,即双绞线的一端做成 568A 标准,另一端
做成 568B 标准。
实验现象 1.直通线两端接 568A 标准接好水晶头,用测线器测试,测试
器上指示灯完全没有闪动。
2.交叉线的两头已按要求连接完毕(失败的直通线接口已被
剪除并更换),测线路上两排指示灯分别按 12345678 与
照相同次序闪动,则表明所做双绞线正确无误。如果有一个指示灯不亮,
则表明存在断开的问题,一般多为对应双绞线与水晶头接触不良。如果指
示灯闪动次序不一致,则表明线序错误。后两种情况需要重新制作。
2. 交叉线联通性测试
使用测线器测试交叉线的联通性。将制作好的交叉线两端分别接到
测线器对应接口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如果测线器上左右两排指示灯分
两端线序按 568A 标准与 568B 标准各一边,568B 标准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从左到 右)。
(2)实验任务 2
实验时间
实验内容
实验地点 实验人
双绞线
连通性测试
实验步骤
1. 直通线联通性测试 使用测线器测试直通线的连通性。将制作好的直通线两端分别接到测
线器对应接口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如果测线器上的两排指示灯全部按
别按照 12345678 和 36145278 的次序闪灯,则表明所做的交叉线正确无误。
如果有任何一个指示灯不亮,说明存在连接断开的问题。如果指示灯闪动
次序与所述不一致,则说明制作的交叉线线序错误。
**双绞线和网络设备的连接
如果双绞线一端连接计算机,另一端连接交换机,则应使用直通线,
即双绞线两端都做成 568B 标准或 568A 标准。如果双绞线两端分别连接两

网络传输介质与连接器

网络传输介质与连接器
共享和高效办公。
校园网络
通过以太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 或光纤连接教学楼、宿舍楼、图 书馆等场所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构建高速、稳定的校园局域网。
家庭网络
利用无线路由器和网线,将家庭 内的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连 接起来,实现家庭娱乐、智能家
居等功能的局域网应用。
广域网应用场景
互联网接入
通过光纤、DSL、电缆等传输介质,将用户计算机连接到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网络中,实现用户上网浏览、 下载、上传数据等功能。
定义
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实现电路或系统之 间电气连接的元器件,广泛应用于电 子设备、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领 域。
分类
根据连接方式和应用领域不同,连接 器可分为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板式连 接器、卡口式连接器等。
连接器作用
实现电气连接
通过连接器的插接,可以方便地 将两个或多个电路或系统连接起
来,实现电气信号的传输。
机械性能
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包括插拔力、耐磨损性、抗震性等,需要根据实际 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环境适应性
连接器需要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盐雾等,因此需要 选择具有相应环境适应性的连接器。
互换性和通用性
在选择连接器时需要考虑其互换性和通用性,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 级。
04
网络传输介质与连接器关系
无线化
智能化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输 介质将在网络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实现更便捷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未来网络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网络传 输介质将具备自适应、自组织等智能化特 性,提高网络性能和效率。
02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
双绞线
定义
双绞线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 组成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按一定密度互 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CH02网络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CH02网络传输介质
(2) 交叉线接法——用于连接网络中相同类型的设备
在双绞线电缆的两端分别使用T568A标准和 T568B标准打线。
未标识 接线的 第4、5、 7和8脚, 分别一 一对应 相连。
图2-19 交叉线接法
29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3. RJ-45水晶头的选购 水晶头质量的好坏却关系到整个网络的性
传输介质的特性对网络数据通信质量有很大的影 响:
–物理特性,指对传输介质的特性、物理结构的描 述。
–传输特性,包括是用模拟信号发送还是用数字信 号发送,调制技术,传输容量及传输的频率范围 等内容。
–连通性,指点到点或者多点连接。 –最大距离,即网上各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抗干扰性,即防止噪音对传输数据影响的能力。
按T568B标准打线。
地面型
31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2.3 光纤
2.3.1 概述
1. 光纤的结构
(1) 纤芯
图2-22 光纤结构示意图
非常纯净的细玻璃丝,是光纤传输光信号的主要部分。 直径一般为8微米~50微米。
32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2) 敷层(包层 ) 是一层折射率比纤芯低的玻璃封套,其主要
② 100M接法:两端均按表2-3所示的T568A或 T568B标准线序与水晶头相接。
双绞线两端的水晶头的每一接脚上所接线的颜色 是固定的。
能满足100Mbps 和1000Mbps带宽的 传输速率。
通常情况下,工程 中采用T568B标准打 线。
图2-18 T568B标准线序示意图
28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功能是防止光信号的泄露。 敷层的直径约为125微米。 能够保证将光波封闭在光纤中沿纤芯传播。

chp02-网络通信-v1.0(20P)

chp02-网络通信-v1.0(20P)

供传输数据的途径。这三种介质是: 无线传输 铜缆:电缆内部的金属电线 光纤:玻璃或塑料纤维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计算机网络协议
负责在网络上建立通信通道和控制通过通道
的信息流的规则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组成 语义 语法 定时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网页浏览
(HTTP, SSL) 文件传输 (FTP,TFTP, NFS) E-Mail (SMTP,POP3) 远程登录 (Telnet,Rlogin) 域名服务 (DNS) 网络管理 (SNMP)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TCP/IP协议是针对Internet开发的一种体系结
构和协议标准,其目的在于解决异种计算机 网络的通信问题。使得网络在互联时能为用 户提供一种通用、一致的通信服务。是国际 互联网Internet采用的协议标准。 TCP/IP是一组通信协议的代名词,是由一系 列协议组成的协议簇。它本身指两个协议集: 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网络协 议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通信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采用层次
化结构的方法来描述它,可以将复杂的网络 问题分解为许多比较小的、界线比较清晰简 单的部分来处理。其分层的原则是将一组相 近的功能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结构层 次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案例教程
网络体系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
:全称是Serial Line IP。它是一种在串 行线路上对IP数据报进行封装的简单形式 PPP:点对点协议修改了SLIP协议中的所有 缺陷。与SLIP类似,PPP经常用于低速的串 行链路

网络传输介质及网络通信设备(0)概要课件

网络传输介质及网络通信设备(0)概要课件
网络传输介质及网络通信设备概 要课件
• 网络传输介质 • 网络通信设备 • 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与比较 • 网络通信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01
网络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但传输距离较短,传输速率较慢。
通常用于电话线、低速网络和家庭网络。
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传输速率较高,传输距离较远,但安装复杂,成本较高。
02
通过调制解调器,用户可以将计算机连接到电话线或DSL线路,以实 现上网或拨打电话。
03
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传输速率、调制方式和接口类型等。
04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调制解调器已经逐渐被更高速的ADSL和光 纤等宽带接入方式所取代。
03
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与比较
有线传输介质的选择与比较
双绞线
在选择路由器时,需要考虑路由器的 性能、功能、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以满足网络的需求。
交换机选择与配置
交换机概述
交换机是一种网络通信设备,用 于连接计算机、服务器等终端设
备,实现数据的交换和传输。
交换机选择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考虑交换机 的端口数量、传输速率、协议支持 等因素,以满足网络的需求。
03
WiFi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通常用于互联网接入, 如家庭和公共场所。
04
网络通信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路由器选择与配置
路由器概述
路由器是网络通信设备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数 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路由器选择
路由器配置
路由器的配置包括IP地址设置、网络 接口配置、路由协议配置等,需要根 据网络拓扑结构和需求进行相应的配 置。
移动通信网络

网络传输介质与硬件设备介绍

网络传输介质与硬件设备介绍

网络传输介质与硬件设备介绍网络传输介质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媒介,而硬件设备则是用于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物理设备。

网络传输介质和硬件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高效交换。

网络传输介质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形式。

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光纤是一种以光信号作为传输介质的高速传输介质,具有高速传输、大容量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双绞线则是一种采用双股绝缘导线以减小电磁干扰的传输介质,适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的建设。

而同轴电缆则是另一种常见的传输介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系统和长距离通信。

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有无线局域网、蓝牙、红外线等。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通过无线信号来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适用于移动设备和需要灵活部署的场合。

蓝牙则是一种用于短距离数据传输的传输介质,适用于智能手机、耳机等设备的无线连接。

红外线传输介质则主要用于遥控器、红外通信设备等场合。

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集线器等。

路由器是用于将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设备,主要负责网络间的通信连接和数据包的转发。

交换机则是用于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的设备,主要负责实现局域网内设备的快速通信。

网卡是计算机内安装的用于接入网络的硬件设备,主要负责实现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连接。

集线器则是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局域网的设备,主要负责数据的转发和传输。

总之,网络传输介质和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网络传输介质和硬件设备会不断完善和进步,成为推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关键力量。

网络传输介质和硬件设备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网络传输效率和数据安全,也为各种信息通信提供了基础设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介质和硬件设备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需求和技术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带同轴电缆的带宽取决于电缆长度。
粗同轴电缆
基带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1) 粗缆(10Base-5)
直径为0.4英寸。通常使用一种黄色的塑料保护管。 以粗缆作为传输介质组建的以太网称为10Base-5以太网, 也常被称为粗缆以太网。
图2-2 粗缆以太网结构示意图
每个结点需要安装一块具有AUI接口的以 太网网卡。
(1) BNC系列连接器
BNC电缆连接器
BNC T型接头
BNC桶型接头
50欧姆的BNC终端匹配器
(2) 网线制作工具 剥线钳 网线钳
(3) 细缆网线的制作步骤 (自学)
2.2 双绞线
2.2.1 概述
双绞线(TP)由两根相互绝 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即密 度)以螺旋形式相互缠绕在一起 而成,每根线的绝缘层使用不同 的颜色。 导线的直径通常为0.4mm~ 1.4mm之间。 为什么要“相互缠绕”?
超5类双绞线支持1000Base-T千兆以太网 及622Mbps ATM应用,是目前主流的线缆。 2.2.4 双绞线的选购
应选购4对8芯超5类双绞线,至少要选择5类。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和标识; 著名品牌:安普(AMP)、西蒙(Siemon)、朗讯 (Lucent)、丽特(NORDX/CDT)、亚美亚(AVAYA) 等。
(3) 保护层 塑料保护层,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 和可弯曲性,保护光纤的内部避免损坏。 加上保护层后的光纤外径一般约1.5 厘米。
没有外部保护层和内部敷层的光纤称为裸光纤。在计算机 网络中不使用裸光纤。
2.光纤的特点
(1)优点: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长。 抗干扰能力强,抗化学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适应能力强。 电磁隔离,不会向外辐射,因而保密性能好。 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施工和维护。 原材料资源丰富。 (2)缺点: 质地脆,机械强度低;连接技术较复杂,分路、耦 合比较麻烦;成本高。
光纤的规格通常用纤芯的直径与覆层的直径比 值来表示,纤芯的尺寸大小决定光的传输质量。
表2-4 常见的光纤规格
光纤规格 玻璃芯(微米) 覆层(微米) 62.5/125 50/125 100/140 62.5 50.0 100.0 125 125 140


工程中常用
表2-1 非屏蔽双绞线常见类型表
类 型 Category 1 Category 2 Category 3 Category 4 Category 5
应 用 只能用于声音,不能用于数据传输 (低于20kbps) 用于0.1Mbps~2Mbps的声音和小 于4Mbps的数据传送 用于10Mbps,10Base-T局域网的 声音或数据传送 用于20Mbps、10Base-T和16Mbps 的令牌环网 用于100Mbps、100Base-T和 155Mbps ATM高速局域网
图2-14
双绞线电缆
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并排放在一个绝缘保护套中 便成了双绞线电缆。
单段双绞线网线最大长度为100米。 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可安装中继器: (1) 在10Base-T以太网中,两段双绞线电缆间可安 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使网络的最大 范围达到500米。 (2) 在100Base-T网络中,分两种情况: ①当所连接的设备是100Mbps的集线器时,最多 可同时连接两个集线器,而且集线器之间的最长 距离只有5米,这样网络的最大连接距离为205米; ②第二种是情况是当连接的设备是100Mps的交 换机时,连接情况与10Base-T网络相同,即最大 连接距离为500米。
结构: 塑料管:用于保护电缆免遭 破坏。由柔软性好的防火塑 料制品制成。——保护层 屏蔽导体:①可防止信号 的衰减,②可防止外界磁 场干扰中心铜线上的信 号。——金属网状屏蔽层
铜芯 屏蔽导体 绝缘材料 塑料管
图2-1 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绝缘材料:用于将铜芯线和金属网 状屏蔽层隔开。——绝缘层
铜芯(硬铜线):用于传 输电磁信号。——导体 层
(1) 连接器
图2-5 连接器结构示意
(2) 收发器 收发器是粗缆与工作站之间的连接器。
连接器
三个接头:
两个为粗缆进/出 接头,通过连接器 连接到网络骨干电 缆上;
AUI接头
图2-6 外部收发器示意图
第三个为带有AUI 接口的接头,用于 连接收发器电缆。
(3) 收发器电缆(AUI电缆 )
2. 细缆网线的接法——T型头接法
优点:粗缆的标准传输 距离长,可靠性高,由于安 装时不需要切断电缆,因此 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站点 的入网位置。 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局部网络。 缺点:粗缆网络必须安装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安装难 度大,单价也较细缆贵许多,所以总体造价高。
图2-3 AUI接口
(2) 细缆(10Base-2)
直径为0.18英寸。一般用于小型局域网中。 IEEE 802.3的10Base-2中定义的传输介质就 是细缆。以细缆连接起来的以太网称为细缆以太网。
② 100M接法:两端均按表2-3所示的T568A或T568B标 准线序与水晶头相接。 双绞线两端的水晶头的每一接脚上所接线的颜色 是固定的。 能满足100Mbps和 1000Mbps带宽的传输 速率。
通常情况下,工 程中采用T568B标准打 线。
图2-18 T568B标准线序示意图
(2) 交叉线接法——用于连接网络中相同类型的设备 在双绞线电缆的两端分别使用T568A标准和 T568B标准打线。 未标识 接线的 第4、5、 7和8脚, 分别一 一对应 相连。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允许一束光传播。
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传播距离在2公里以上,适合于长距离的MMF)
多模光纤——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下,可以同时传输多 个模式的光的光纤。 纤芯直径为50μm~100μm。它采用发光二极 管作为光源。光束可以不同的角度进入芯线中,因此, 光束以多种模式在芯线内不断反射而向前传播。
2.1.2 同轴电缆的分类
同轴电缆 宽带同轴电缆
基带同轴电缆
1. 宽带同轴电缆
• 阻抗为75欧姆,直径为 0.25英寸。用于传输模拟 信号。 • 传输距离可达到近100公里。
• 信号传输过程中,宽带同轴 电缆可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2. 基带同轴电缆
阻抗为50欧姆的电缆,主要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信号传输过程中,基带同轴电缆上的传输信号将 会占用整个频道。
图2-14 双绞线电缆
2. 屏蔽双绞线 铝箔屏蔽层可以提高抗干扰 能力,减小辐射,但并不能完全消 除辐射。
图2-15 线
屏蔽双绞
2.2.3 非屏蔽双绞线的规格 非屏蔽双绞线按其电气特性即传输速率 和信噪比又可分为不同的规格。 EIA-568标准即商业大楼的通信布线标 准,将非屏蔽双绞线分为5类。
类——指某一类布线产品所能支持的布线等级
2. 双绞线网线的接线标准
双绞线电缆必须按国际接线标准压在RJ-45水 晶头内。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 在通常情况下,工程中均采用T568B标准。
表2-3 T568A和T568B标准
线序
T568B T568A
1
2
3
4
5
6
7
8
白橙
白绿

绿
白绿
白橙


白蓝
白蓝
绿

白棕
白棕


依据双绞线两端所需连接的网络设备的不同,双 绞线打线时须分别采用直通线接法或交叉线接法。
第3章 网络传输介质
3.1 3.2 3.3 3.4 3.5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光纤 无线传输介质 操作实验:双绞线制作与测试
第2章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传输介质是信息传 送的载体。
同轴电缆 有线 双绞线 光纤 网络传 输介质 微波 无线 卫星 红外线和激光
传输介质的特性对网络数据通信质量有很大的影
主要优点是:成本低;直径小、密度高,因此 节省空间;具有阻燃性;重量轻、易弯曲,因此安 装容易。 主要缺点:对电磁干扰比较敏感,其抗干扰 性一般;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 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2.2.2 双绞线电缆的分类
非屏蔽双绞线(UTP) 双绞线电缆 屏蔽双绞线(STP)
1.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由多对双绞 线和一个塑料外皮构成。 主要缺点是,在信号传输过程 中,会向四周产生辐射,信息很容 易被窃听,因此不具有保密性。
功 能 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接收数据+ 接收/发送数据+ 接收/发送数据接收数据接收/发送数据+ 接收/发送数据-
缩写名 TX_D1+ TX_D1RX_D2+ BI_D3+ BI_D3RX_D2BI_D4+ BI_D4-
说 明
10BASE-T标准中未用 10BASE-T标准中未用
10BASE-T标准中未用 10BASE-T标准中未用
图2-19 交叉线接法
3. RJ-45水晶头的选购 水晶头质量的好坏却关系到整个网络的性 能与稳定。 注意事项: (1) 标识 (2) 透明度 (3) 可塑性 (4) 卡拴弹性
4. 信息模块的接线标准(信息模块的跳线规则 ) 网线模块: 用于连接双绞线 信息模块 信息插座:起美观和紧固网线模块的 作用
响: 物理特性:指对传输介质的特性、物理结构的描述。
传输特性:包括是用模拟信号发送还是用数字信号发
送,调制技术,传输容量及传输的频率范 围等内容。
连通性:指点到点或者多点连接。 最大距离:即网上各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抗干扰性:即防止噪音对传输数据影响的能力。
2.1 同轴电缆
2.1.1 概述
(1FT=0.3048M)
2. 包装好 4. 韧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