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冷热源素材(1)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建筑冷热源 -回复

建筑冷热源 -回复

建筑冷热源是指供应建筑物制冷和供热的系统和设备。

这些系统可以利用不同的能源和技术来提供冷热能,以满足建筑物的舒适和能源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冷热源的类型:
1. 锅炉系统:锅炉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供热设备,使用燃气、燃油或其他可燃燃料来产生热能。

它们通过燃烧燃料将水加热为热水或蒸汽,然后将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系统分配到建筑物的供热设备中。

2.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用于提供建筑物的制冷需求。

常见的空调系统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和分体式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使用冷水循环或蒸发冷却来提供冷气,而分体式空调系统将冷却剂通过管道分配到各个室内机组。

3.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提供供热和制冷。

它们通过地下的地热能源来加热或冷却冷媒,然后将其分发到建筑物的供热或制冷设备中。

4. 太阳能系统:太阳能系统利用太阳能来提供供热和制冷。

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太阳能热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水。

太阳能空调系统使用太阳能集热器或光伏板来提供制冷或供电。

5. 废热回收系统:废热回收系统利用建筑物内部的废热来供热或制冷。

这种系统可以通过废气回收、余热回收或热泵技术将废热转化为有用的能源。

(完整word版)建筑冷热源素材(1)

(完整word版)建筑冷热源素材(1)

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或用于其他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建筑冷热源素材电子版1前言建筑冷热源素材电子版(以下简称电子版)摘录了教材《建筑冷热源》(以下简称教材)中主要内容的梗概,以方便教师在制作讲课的课件时摘取教材中的素材。

电子版涵盖了教材第1章~第13章的主要内容,不包括第14章内容。

第14章供学生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时参考,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时可结合设计题择要讲授。

为便于查找内容,电子版保留了教材的章、节名称,但取消了节下小节编排。

电子版每节的内容均分若干段,在每段的标题前用“·”标志,标题名称及分段的方法并不完全与教材的小节一致,但每节内容的次序仍保持与教材一致。

电子版中的公式、插图、表均无编号。

教材制作课件时,可根据所选内容及增补内容,重新编章、节、小节的序号和公式、插图、表的序号。

为便于识别图中各组成部件,电子版中插图原标注的1、2、3……均用文字取代,但图中的英文标注仍保留。

图中的英文字母均为该部件英文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

例如图2-1中C为Condenser的第一个字母;CO为Compressor的前两个字母。

教师在讲课时解释一个即可,学过英语的学生很易记住。

因此,电子版中未给予注释。

限于作者的水平,电子版可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

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或用于其他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陆亚俊23第1章 绪 论1.1 建筑与冷热源●保持建筑室内一定温、湿度的方法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维持室内热量、湿量平衡,即可维持室内一定温度和湿度。

当室内有多余热量和湿量时,需把它移到室外;当室内有热量损失时,需补充热量。

建筑物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物夏季与冬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有多余的热量和湿量,如何移到室外呢?利用低温介质通过换热器对空气冷却和去湿,从而通过低温介质将热量湿量移到室外。

低温介质—⎡⎢⎣地下水 天然冰 天然冷源人工制取低温介质 人工冷源建筑物夏季与冬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有热量损失,如何向建筑补充热量呢?—— —— 、利用温度较高的介质通过换热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

建筑冷热源素材(1)

建筑冷热源素材(1)

.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不得或用于其他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建筑冷热源素材电子版.专业WORD.前言建筑冷热源素材电子版(以下简称电子版)摘录了教材《建筑冷热源》(以下简称教材)中主要容的梗概,以方便教师在制作讲课的课件时摘取教材中的素材。

电子版涵盖了教材第1章~第13章的主要容,不包括第14章容。

第14章供学生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时参考,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时可结合设计题择要讲授。

为便于查找容,电子版保留了教材的章、节名称,但取消了节下小节编排。

电子版每节的容均分若干段,在每段的标题前用“·”标志,标题名称及分段的方法并不完全与教材的小节一致,但每节容的次序仍保持与教材一致。

电子版中的公式、插图、表均无编号。

教材制作课件时,可根据所选容及增补容,重新编章、节、小节的序号和公式、插图、表的序号。

为便于识别图中各组成部件,电子版中插图原标注的1、2、3……均用文字取代,但图中的英文标注仍保留。

图中的英文字母均为该部件英文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

例如图2-1中C为Condenser的第一个字母;CO为Compressor的前两个字母。

教师在讲课时解释一个即可,学过英语的学生很易记住。

因此,电子版中未给予注释。

限于作者的水平,电子版可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

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不得或用于其他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陆亚俊..专业WORD.第1章 绪 论1.1 建筑与冷热源● 保持建筑室一定温、湿度的方法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维持室热量、湿量平衡,即可维持室一定温度和湿度。

当室有多余热量和湿量时,需把它移到室外;当室有热量损失时,需补充热量。

建筑物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物夏季与冬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有多余的热量和湿量,如何移到室外呢?利用低温介质通过换热器对空气冷却和去湿,从而通过低温介质将热量湿量移到室外。

低温介质—⎡⎢⎣地下水 天然冰 天然冷源人工制取低温介质 人工冷源建筑物夏季与冬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有热量损失,如何向建筑补充热量呢?—— —— 、利用温度较高的介质通过换热器对室空气进行加热。

1.冷热源工程概述讲解

1.冷热源工程概述讲解
二、锅炉房辅助设备 1.运煤、除灰系统 2.送引风系统 3.水、汽系统(包括排污系统) 4.仪表控制系统
锅炉给水处理
一、水中的杂质及其危害性
1.水中的杂质
杂质按其颗粒大小的不同可分成三类:颗粒最大 的称为悬浮物,其次是胶体,最小是离子和分子, 即溶解物质。
2.水中杂质的危害性 天然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是在水厂里通过 混凝和过滤处理后大部分被清除。水中的一部分 溶解盐类(主要是钙、镁盐类) 会析出或浓缩沉淀 出来。
工 作 过 程:
液体蒸发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是:
①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吸热,成为 低压低温蒸汽(蒸发器)
②将该低压低温蒸气提高压力、温度成为高压高 温蒸汽(压缩机)
③将高压高温蒸汽冷凝,使之成为高压常温液体 (冷凝器)
④高压常温液体降低压力、温度重新变为低压低 温液体,返回到蒸发器从而完成循环。(节流阀)
• ②炉子——锅炉本体中的燃烧设备,燃烧时将燃 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③安全附件——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等。 • 2.锅炉金属钢架及平台楼梯 • 二、锅炉的工作过程 • 1. 燃料的燃烧过程
• 定义:燃料在炉内(燃烧室内)燃烧生成高温烟 气,并排出灰渣的过程

高温烟气


给煤斗
• 燃料(煤)
2.氟里昂
含义:主要指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即甲烷、 乙烷中的H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素(F、CL、Br) 取代后的产物。
化合物名称 一氟三氯甲烷 二氟二氯甲烷 二氟一氯甲烷 三氟二氯乙烷 四氟乙烷
分子式
CFCl3 CF2Cl2 CHF2Cl C2HF3Cl2
C2H2F4
符号 R11 R12 R22 R123 R134a

建筑冷热源

建筑冷热源
等。 2、钠离子交换软化法 2.1 软化反应 ① 经钠离子交换后,水中的钙、镁盐类转化为钠盐,除
去水中硬度; ② 原水中的中碳酸盐碱度均转变为钠盐碱度(NaHCO3),
因此,其只能软化水,但不能除碱,即水中碱度不变;
锅炉给水处理
③ 由于Na+的当量值比Ca+、Mg+的当 量值大,水中含盐量有所增加。
3.锅炉的运行
4.锅炉的总体布置:1.总平面图上的
布置2.区域布置3.工艺布置4.设计对 土建专业的技术要求
锅炉的工作过程
1. 燃料的燃烧过程 定义:燃料在炉内(燃烧室内)燃烧生成高温烟气,并排出灰
渣的过程 高温烟气
给煤斗
燃料(煤)
炉排面(燃烧室)
除渣板(入灰渣斗)
空气 在一定的燃烧设备内,正常燃烧应具备的条件:
锅炉的分类
1.按锅筒放置方式:立式锅炉、卧式锅炉
2.按用途分:生活锅炉、工业锅炉、卧式锅炉
3.按介质分: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4.热燃料分: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余热锅炉、电加热锅炉、
生物质锅炉
5.按水循环分:自然循环、强制循环、混合循环
6.按燃烧在锅炉内部或外部分:内燃式锅炉、外燃式锅炉。
对受热面的腐蚀 2)水处理方式
锅外水处理——给水经预先处理后进入锅炉, 大部分供热锅炉; 锅内水处理——水处理在锅内部进行,对一 些小容量的供热锅炉
锅炉给水处理
二、锅炉水处理方法:
1、阳离子交换法—用阳离子交换剂(由阳离子和复合阴 离子组成)
常用的离子交换剂:磺化煤和合成树脂 常用的阳离子交换水处理有:钠离子、氢离子、氨离子
(1).电动冷水机组供冷、锅炉供热 (2).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锅炉加热 (3).电动冷水机组供冷、热电厂供热 (4).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热电厂供热 (5).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6).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中央空调冷热源 (7)天然冷热源

建筑节能与建筑冷热源

建筑节能与建筑冷热源

主动式的 一般是从用电量源头着手,减少 设备消耗。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通过节能保温材料和施 工手段达到节能目的。
被动节能
• • • • •
建筑维护结构 建筑布局 建筑间距 建筑体型 建筑朝向
建筑冷热源节能
• 建筑冷热源主要指供暖、空调和生活热水 用冷源和热源。空调一直是建筑能耗中的 大户,约占建筑能耗的50%-60%,约占总 能耗的15%-25%。空调能耗中冷热源设备 能耗约占空调能耗的50%-60%。可见,空 调冷、热源的能源形式、利用方式和冷、 热源设பைடு நூலகம்的运行调节对建筑能耗有着举足 轻重的影响。
建筑节能与建筑冷热源
朱静静 吴婉露 朱风年 杨超
建筑节能的涵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 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有效 地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 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以 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省能源的目标。
建筑节能从性能上可以分为两种:主动节 能和被动节能。
④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热网蒸汽供热,供应能
源为热网蒸汽、少量的电; ⑤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供应能源为轻油或
燃气、少量的电;
⑥水环热泵系统供冷供热,辅助热源为燃油、燃气锅炉等,供应 能源为电、轻油或燃气。
冷热源系统的选择需遵循能源终端用户利益与社会和国家 利益之间的协调统一,体现节能与环保的原则,以及技术经济可
冷、热源系统选择的原则 ①建筑冷、热源系统的选择需遵循能源的终端用户利益与社会和 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统一;
②能源形式的选择和能源利用方式(即设备类型)的选择要遵循
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原则、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原则和技术经济合 理可行的原则。 冷、热源选择中必须综合考虑和运用诸多方面的技术知识 国家的能源资源状况,国家的能源政策、法规和能源建设方针; 相关设计标准、规范;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的技术措施; 各种冷、热源形式,各种能源转换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性

冷热源工程知识点总结

冷热源工程知识点总结

冷热源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冷热源工程是指利用自然界的低温能源来进行制冷、供暖、热水供应等工程,是目前节能环保的热工程技术之一。

冷热源工程主要依靠地热、空气、水体等自然资源进行热能交换,通过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将低温热能转换成适用于建筑空间的舒适环境。

二、热源工程基础知识1. 热泵原理热泵原理是冷热源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

热泵是利用流体的循环流动,通过显热和潜热的变化,完成热能的转化。

根据热泵原理,热泵利用低温热源进行工作,通过压缩和膨胀循环,使低温能源转化为高温能源,提供制冷、供暖和热水等功能。

2. 热泵的组成热泵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

蒸发器用于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压缩机用于压缩流体,冷凝器用于释放热量,膨胀阀用于控制流体的压力和流量。

3. 热泵的工作循环热泵系统的工作循环一般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在蒸发过程中,低温流体从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

随后,压缩机对蒸发后的流体进行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然后,流体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使其冷凝成液体。

最后,流体通过膨胀阀减压,回到蒸发器重新循环。

4. 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热泵系统工作原理是利用热力循环的原理,通过不同工质的相变过程(蒸发和冷凝)实现热量的转移。

热泵系统利用低温热源,通过不同压力和温度的相变过程,实现热能的提升,从而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功能。

三、冷热源系统的分类1.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热能源进行热能交换的热泵系统。

通过埋设地下换热器(地埋管、井型换热器等),利用地下土壤温度较为恒定的特点,实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和热水供应。

2. 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大气空气中的热能进行热能交换的热泵系统。

通过空气中低温热能的吸收和转换,实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和热水供应。

3. 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水体中的低温能源进行热能交换的热泵系统。

通过水体的循环利用,实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和热水供应。

建筑冷热源复习课概要

建筑冷热源复习课概要

2018/11/10
22
压缩机理论耗功率:
W M r (h2 h1 ) 0.0186 (16281466 .4) 3.00kw
理论制冷系数:
h1 h4 1466 .4 390.64 COPth 6.66 h2 h1 1628 1466 .4
制冷效率:
COP t k t0 th R 6.66 0.864 COP'c t0 273.15
430 433 437
243.1 249.7 249.7
6.60 5.64 4.59
19
例2.2、 某空气调节系统需制冷量20kW,采用氨压 缩式制冷,蒸发温度te=4º C,冷凝温度tc=40º C,无 再冷,并且压缩机入口为饱和蒸气,试进行理论循 环的的热力计算。
解: (1) 绘出理论循环的压焓图; (2) 根据氨的热力性质表查处 于饱和线上的有关参数值; (3) 计算状态点4的参数值; (4) 根据压焓图确定状态点4的 参数值; (5) 进行热力计算。
Tc′
Te

3′ we 4′ q0 b a wc
2′
Tc′ 冷凝器 膨 胀 机
we 被冷却介质 q0 Te′ 蒸发器
wc
1′
压 缩 机
S
2018/11/10
2
4、评价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
' qe Te' ' (1)制冷性能系数:COP c wc Tc Te'
(2)热力完善度η:

主要内容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从温度较低的物体 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 生低于环境温度并保持这个温度的过程。
2018/11/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冷热源素材(1)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或用于其他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建筑冷热源素材电子版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前言建筑冷热源素材电子版(以下简称电子版)摘录了教材《建筑冷热源》(以下简称教材)中主要内容的梗概,以方便教师在制作讲课的课件时摘取教材中的素材。

电子版涵盖了教材第1章~第13章的主要内容,不包括第14章内容。

第14章供学生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时参考,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时可结合设计题择要讲授。

为便于查找内容,电子版保留了教材的章、节名称,但取消了节下小节编排。

电子版每节的内容均分若干段,在每段的标题前用“·”标志,标题名称及分段的方法并不完全与教材的小节一致,但每节内容的次序仍保持与教材一致。

电子版中的公式、插图、表均无编号。

教材制作课件时,可根据所选内容及增补内容,重新编章、节、小节的序号和公式、插图、表的序号。

为便于识别图中各组成部件,电子版中插图原标注的1、2、3……均用文字取代,但图中的英文标注仍保留。

图中的英文字母均为该部件英文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

例如图2-1中C为Condenser的第一个字母;CO为Compressor的前两个字母。

教师在讲课时解释一个即可,学过英语的学生很易记住。

因此,电子版中未给予注释。

限于作者的水平,电子版可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或用于其他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陆亚俊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1章绪论1.1 建筑与冷热源●保持建筑室内一定温、湿度的方法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维持室内热量、湿量平衡,即可维持室内一定温度和湿度。

当室内有多余热量和湿量时,需把它移到室外;当室内有热量损失时,需补充热量。

建筑物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物夏季与冬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有多余的热量和湿量,如何移到室外呢?利用低温介质通过换热器对空气冷却和去湿,从而通过低温介质将热量湿量移到室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低温介质—⎡⎢⎣地下水 天然冰 天然冷源人工制取低温介质 人工冷源建筑物夏季与冬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建筑有热量损失,如何向建筑补充热量呢?利用温度较高的介质通过换热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

高温介质—⎡⎢⎢⎢⎣地热水 天然热源人工制取高温介质 人工热源工厂余热(废热) ● 制冷量、冷量、供热量、制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是有温差的两个物体间传递的能量。

工程中根据能量传递的方向不同分别用不同的名称。

● 制冷装置(制冷机)热泵一套由各种设备组成的,消耗一定量的高位能量将热量由低位热源传递到高位热源的装置称为制冷装置或制冷机;若它的目标为供热用,则称为热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制冷的物理方法—⎡⎢⎢⎢⎣液体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温差电制冷 ● 建筑热源在建筑中的其他用途热水供应;工艺过程用热;其他用热,如游泳池池水加热、洗衣房用热。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人工冷源种类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消耗机械功的冷源)—⎡⎢⎣由电动机提供机械功由发动机提供机械功吸收式制冷机(消耗热能的冷源)—⎡⎢-⎢⎢-⎢⎢⎣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建筑热源种类消耗燃料的热源—⎡⎢⎢⎢⎡⎢-⎢-⎢⎣⎢⎡⎢⎢⎢--⎢⎢⎢⎢⎣⎢⎡⎢⎢⎢⎢⎢-⎢⎢⎢⎢⎢⎢⎣⎣燃煤锅炉燃煤型热源燃煤热风炉生产工艺用热 燃油锅炉燃油型热源燃油暖风机 燃油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燃气锅炉-燃气暖风机燃气型热源-燃气热水器 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太阳能热源——利用太阳能生产热能的热源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热泵—⎡⎢⎣电动热泵燃气热泵和柴油机热泵电能直接转换为热能的热源—⎡⎢⎢⎢⎣电热水(蒸汽)锅炉-电热水器电热风器,电暖气 余热——烟气、热废气或排气、废热水、废蒸汽、热的固体或液体等。

● 冷热源按集中程度分类集中式冷源、热源——集中制备冷量或热量,利用冷媒或热媒提供给用户应用。

分散式冷源、热源——设备制取的冷量或热量直接提供给房间应用1.3 建筑冷热源系统基本组成建筑冷热源系统由制冷机、锅炉等冷热源设备与相配套的各子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

● 冷源系统电动制冷机冷源系统典型制冷机组成的冷源系统蒸汽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源系统典型制冷机组成的冷源系统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冷热源系统典型制冷机组成的冷源系统●热源系统燃煤锅炉热源系统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典型热源组成的热源系统电动热泵热源系统典型热源组成的热源系统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2章蒸气压缩式制冷与热泵的热力学原理2.1 蒸气压缩式制冷与热泵的工作原理●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原理图制冷机中充注易挥发的工质,例如四氟乙烷(CH2FCF3,代号R134a)。

制冷机中的工质称制冷剂。

工质在制冷机中4个状态变化过程:(1)工质在蒸发器中的等压汽化过程(蒸发过程)汽化吸热,产生制冷效应。

汽化时的压力称蒸发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称蒸发温度。

(2)工质在压缩机中的压缩过程压缩过程消耗机械功。

压缩后工质压力升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工质在冷凝器中等压冷却和凝结过程(冷凝过程)冷凝过程放出热量,产生制热效应。

冷凝过程中的压力称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称冷凝温度。

(4)工质经节流阀节流节流后工质压力降低。

工质经历了蒸发—压缩—冷凝—节流4个状态循环变化过程,实现了热量从低温到高温的转移。

其代价是消耗了功。

当制冷机用于供热(利用转移到高温处的热量)时,称为热泵。

●制冷量和制热量制冷量——单位时间内蒸发器从被冷却介质中提取的热量。

用Q&表示(e—e蒸发器evaporator的第一个字母)。

制热量——单位时间内热泵的冷凝器供出的热量,在制冷机中称为冷凝热量,用Q&表示(c—冷凝器condenser的第一个字母)。

c制冷量、制热量法定单位:W,kW。

工程制单位:千卡/小时(kcal/h),英热单位/小时(Btu/h)。

换算关系:1W=0.86kcal/h 1kW=860kcal/h1kcal/h=1.163W 1W=3.412Btu/h制冷量另一单位——冷吨(TR-Ton of Refrigeration)。

1RT是指1吨0℃的水24h凝固成0℃冰所需提出的热量。

英、美国家1吨=2000磅,因此有1USRT=3517W=3024kcal/h=12000Btu/h●压缩机消耗的功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制冷机或热泵中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功称为压缩机消耗的功率,用W&表示,单位为W,kW 。

● 制冷机或热泵的性能系数制冷机e Q COP W=&&热 泵c h Q COP W=&&注意:W&可以指压缩机理论消耗功率、轴功率、电机输入功率或制冷机(热泵)的总输入功率(含风机、泵的电机功率)。

2.2 制冷剂及其热力性质图表● 卤代烃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C m H 2m+2)的氟、氯、溴的衍生物,是建筑中应用的制冷机(热泵)中常用的一类制冷剂。

卤代烃化学通式 C m H n Cl p F q Br r 卤代烃的编号 RabcBd 其中a =m -1,当a =0时,编号中省略b =n +1c =qd =r ,当r =0时,编号中B d 均省略编号中氯原子数不表示,可按下式推算:n +p +q +r =2m +2例:R22——CHClF 2(二氯一氟甲烷) CCl 2F 2——R12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乙烷(C 2H 6)衍生物有同分异构体2223CHF CHF R134CH FCF R134a -⎧⎫⎬⎨-⎭⎩碳原子团对称分子量相同碳原子团不对称 卤代烃有以下几类:氟烃(FC ),如CF 4(R14),或写成FC14 氯氟烃(CFC ),如CCl 2F 2(R12),或写成CFC12氢氯氟烃(HCFC ),如CHClF 2(R22),或写成HCFC22 氢氟烃(HFC ),如CH 2FCF 3(R134a ),或写成HFC134a 氢氯烃(HCC ),如CH 3Cl (R40),或写成HCC40 全氯代烃,如CCl 4符号中第一个C 代表氯,第二个C 代表碳。

● 饱和碳氢化合物甲烷(CH 4)—R50,乙烷(C 2H 6)—R170丁烷及以后的烷类按序号600依次编号● 环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呈环状的有机化合物,如C 4F 8,编号为RC318。

● 共沸混合制冷剂由两种或多种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平衡的液相和气相的组分相同,且保持恒定的沸点,这样的混合物称为共沸混合制冷剂。

例如R125/134a(50/50),编号为R507A编号法则:已商品化的共沸混合制冷剂给予编号,序号从500开始。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由两种或多种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平衡的液相和气相组分不同(低沸点的组分在气相中的成分高于液相中的成分),且沸点并不恒定。

例如R32/125/134a(23/25/52),编号R407C编号法则:已商品化的非共沸制冷剂给予编号,序号从400号开始。

●无机化合物编号法则:700加分子量氨(NH3)R717二氧化碳(CO2)R744水(H2O)R718●制冷剂热力参数表制冷剂饱和状态下热力性质表R134a饱和状态下热力性质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制冷剂过热蒸气热力性质表R134a过热蒸气热力性质表温度t (℃)比容υ(m3/kg)比焓h(kJ/kg)比熵s(kJ/(kg·K))温度t(℃)比容υ(m3/kg)比焓h(kJ/kg)比熵s(kJ/(kg·K))p=292.82kPa p=1016.4kPa0 0.068891 397.216 1.72200 40 0.019857 418.226 1.707135 0.070716 401.803 1.73865 45 0.020583 424.077 1.7256710 0.072500 406.391 1.75499 50 0.021272 429.812 1.7435515 0.074250 410.983 1.77107 55 0.021931 435.458 1.7608920 0.075969 415.586 1.78691 60 0.022565 441.036 1.77776●制冷剂的lg p-h图和T-s图lg p-h图R134a的lg p-h图(简图)T-s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T -s 示意图2.3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理想循环和饱和循环● 理想循环(逆卡诺循环)逆卡诺循环在T -s 图上的表示1-2——等熵压缩过程 2-3——等温压缩过程 3-4——等熵膨胀过程 4-1——等温膨胀过程设M (kg )工质在系统内循环一周,则 从低温热源处吸取热量Q 2=T 2(s b -s a )M向高温热源排出热量W=Q2-Q1=(T2-T1)(s b-s a)M 循环消耗的净功11c21Q TCOPW T T==-制冷性能系数22h,c21Q TCOPW T T==-制热性能系数e r14()Q M h h=-&&●在湿蒸气区中的逆卡诺循环在湿蒸气区中的逆卡诺循环在T-s图上的表示实际上这个循环无法实现,其原因是:(1)无温差传热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