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试题“古诗词诵读”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御(yù)柳五侯(hóu) 机杼(zhù) 浥(yì)轻尘B.燕(yàn)山脉(mò)脉札(zhá)札千锤万凿(záo)C.渭(wèi)城霏(fēi)霏皇都(dōu) 万马齐喑(yīn)D.蕲(qí)水雨(yú)雪柴扉(fēi)载(zài)渴载饥2.下列诗句中,对加粗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昔(从前,指出征时)我往矣,杨柳依依。

B.晓看红湿处,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

C.天街小雨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草色遥看近却无。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用木头、树枝编织的窗)久不开。

3.下列哪首古诗的作者是杜甫?( )A.《春夜喜雨》B.《山行》C.《泊船瓜洲》D.《游园不值》4.下列诗词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达“挽留”“思乡”的意思,下列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或“思乡“的意思的一项是(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下面描写的是寒食节习俗的诗句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下列情景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一项是( )。

A.晓华总觉得自己还小,孝敬父母是长大了之后的事情B.莉莉爱玩手机,写作业经常偷工减料C.宋明做事因困难、挫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D.张军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却失约8.“对于分隔两地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更胜于‘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呢?”下列诗词句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精选测试卷(六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精选测试卷(六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一)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 丁香初绽悠悠云6.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柳。

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按要求完成诗词句填空。

(16分) ①行道迟迟,O ②晓看红湿处,。

Λ.雨雪霏霏(yu ) B.鲂鱼(lu ) C.浣溪沙(win )D.泊船(bo )渭城(wei ) 柴扉(fei ) 清平乐de )崭水(qi ) 泡轻尘(yi ) 斯水(jι) 百唯(zhuαn )润如酥(yun ) 一水间(jian ) 屐齿(jι) 卜算子(bu )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A.当春乃发生(产生) B.渭城朝雨泡轻尘(沾湿) C.游园不值(值得)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 昔我往矣(从前) 才始送春归(方才)因风飞过蔷薇(因为)③君看一叶舟,o④,千万和春住。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O⑥百噤无人能解,O(1)第①句节选自《》,它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古诗诵读试题及答案初中

古诗诵读试题及答案初中

古诗诵读试题及答案初中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描述月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 杜甫的《春望》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以“______”为结尾,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二、选择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王维《鸟鸣涧》B.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C. 孟浩然《春晓》D. 杜甫《春望》答案:C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勃B. 李白C. 张九龄D. 王之涣答案:C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杜甫《望岳》B. 王维《终南别业》C. 李白《将进酒》D. 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A三、判断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答案:×(正确答案是李白的《静夜思》)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

()答案:×(正确答案是陆游的《游山西村》)四、简答题1. 简述《悯农》一诗中所表达的农民的艰辛。

答案:《悯农》一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农民在艰苦的劳动条件下仍然坚持耕作的艰辛,以及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

2. 分析《江雪》一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描绘的意境。

答案:《江雪》一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一幅寂静、空旷的冬日江景,通过“鸟飞绝”和“人踪灭”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孤独、清冷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五、默写题1. 默写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答案: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 默写杜牧的《秋夕》。

答案: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专项综合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专项综合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文]

古诗词诵读达标测试卷班级姓名座号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8分)1.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屐齿(jí jī)()柴扉(fēi fěi)()浣溪沙(huàn wǎn)()一水间(jiàn jiān)()鲈鱼(lǔ lú)()蕲水(qí jí) ()野径(jìng jìn)()随风潜入夜(qián qiǎn) ()2.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4分)A.《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B.《采薇》C.《送元二使安西》D.《泊船瓜洲》(1)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

( )(2)通过劝酒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

( )(3)选自《诗经·小雅》。

( )(4)“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作品。

( )二、选择(12分)1.下列加粗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但爱鲈鱼美辽阔的原野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B.应怜屐齿印苍苔我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只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C.游园不值这次采访一点儿收获都没有,付出的努力真不值D.当春乃发生教室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2.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3分)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3.关于《采薇》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表现出戍卒对家乡的眷恋之情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肘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C.“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思念”的意思D.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戍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4.对《送元二使安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古诗诵读试题及答案

古诗诵读试题及答案

古诗诵读试题及答案1. 请背诵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并解释诗中“床前明月光”的含义。

答案:《静夜思》全文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月光洒在床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默写杜甫的《春望》,并简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春望》全文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在战乱时期对国家沦陷、亲人离散的深切哀伤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3. 请列举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并解释这句诗的含义。

答案:下一句是“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面对明月,举杯问天,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对宇宙奥秘的感慨。

4. 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分析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登鹳雀楼》全文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这句诗寓意着只有不断努力攀登,才能拓宽视野,达到更高的境界。

5. 默写王昌龄的《出塞》,解释诗中的“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出塞》全文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希望边疆将士能够保卫国家,不让敌人侵犯。

6. 请背诵孟浩然的《春晓》,解释诗中“处处闻啼鸟”所描绘的景象。

答案:《春晓》全文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早晨,鸟儿在四处鸣叫的生动景象,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7. 默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说明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所体现的友情。

答案:《送元二使安西》全文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体现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深情厚谊,劝其在离别之际再饮一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

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野径.(jìn jìng)湿润.(rùn yùn)雨雪霏霏..(fēi lín)客舍.(shě shè)浣.纱(huàn wán)眉眼盈盈..(yín yíng)二、选择题。

(24分)1.《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和“()”三大类。

A.赋B.比C.颂D.兴2.杜甫与()并称为“李杜”。

A.李绅B.李白C.李商隐D.李清照3.与韩愈、柳宗元、苏家父子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是()A.王安石杨万里欧阳修B.曾巩杨万里欧阳修C.王安石曾巩欧阳修D.曾巩王安石杨万里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春乃发生..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产生) 绝胜B.渭城朝雨浥.轻尘(沾湿) 昔.我往矣(从前)C.游园不值.(值得) 才始..送春归(方才)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 因.风飞过蔷薇(因为)5.下列诗题、朝代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唐—杜甫B.《游园不值》—宋—叶绍翁C.《江上渔者》—宋—苏轼D.《泊船瓜洲》—宋—王安石6.下面诗词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7.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8.下列对《春夜喜雨》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诗句中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读音选择题正确答案:A改写:请选出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

A.御柳五侯机杼浥轻尘B.燕山脉脉札札千锤万凿C.渭城霏霏皇都万马齐喑D.蕲水雨雪柴扉载渴载饥2.解释选择题错误选项:B改写:请选出下列诗句中,对加粗字词的解释错误的选项。

A.昔我往矣,XXX。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作者选择题正确答案:C改写:请选出下列古诗中作者是XXX的选项。

A.《春夜喜雨》B.《山行》C.《泊船瓜洲》D.《游园不值》4.修辞手法选择题不同选项:C改写:请选出下列诗词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选项。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大漠XXX,XXX似钩。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柳”字意义选择题没有“挽留”或“思乡”意思的选项:D改写:请选出下列古诗中的“柳”没有“挽留”或“思乡”意思的选项。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昔我往矣,XXX。

D.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6.寒食节俗选择题正确答案:B改写:请选出下列诗句中描写寒食节俗的选项。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XXX。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劝诫选择题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选项:C改写:请选出下列情景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选项。

A.XXX总觉得自己还小,孝敬父母是长大了之后的事情。

B.XXX爱玩手机,写作业经常偷工减料。

C.XXX做事因困难、挫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D.XXX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却失约。

8.诗词填空题最恰当的选项:A改写:“对于分隔两地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更胜于‘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呢?”请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达标测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6分)一、请默写《采薇(节选)》,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4 分)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 分)学完了这些古诗词,我收获颇多我知道了好雨当春乃(nǎinái)发生”,领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sūshū)"的清爽,感受到了“客舍(shèshe)青青柳色新”的明丽,明白了江上渔者“出没(méimò)风波里”的辛苦,了解到了“钟山只隔数重(zhòng chóng)山”的遥远,体会到了诗人“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 huán)”的思乡之情。

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8分)1.下列诗词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应怜屐齿印苍苔(可惜)B.但爱鲈鱼美(可是)C.因风飞过蔷薇(因为)D. 渭城朝雨浥轻尘(湿润,沾湿)2.下列诗词句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景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

B.小/扣柴扉/久不开。

C.谁道/人生/无再少?D.若/有人/知春/去处。

5.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6. 下列古诗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马诗》--李贺B.《泊船瓜洲》--范仲淹C.《春夜喜雨》--杜甫D.《游园不值》--叶绍翁7.下列不适合用来表达《送元二使安西》的主题的是()A.设宴饯别B.把酒话别C.殷殷相送D.对酒当歌8.者王维认为的境界可以分为“造境”和“写境”,“造境”即虚拟之境,“写境”即写实之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期,希望中学八(1)班准备开展以“诗词之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为了烘托气氛,同学们觉得需要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则标语。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句,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语。

(2分)
传承培养诗文诵读美德经典展示华夏
(2)下面是班级同学对全校开展的“我爱诗词”的问卷调查。

请写出两条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4分)
探究发现:


(3)为了倡导大家将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班委会发出了倡议。

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6分)
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A]不仅压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

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人的胸襟。

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B]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

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

[C]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

①[A]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一词改为“”。

②[B]句中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改为:
③[C]句中有语序不当的毛病,应改为:
(1)(2分)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美德
(2)(4分)①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女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②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女生所占比例距离在拉大。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3)(6分)①压缩浓缩②我们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

(其它正确改动也可)③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共
6分。

每小题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