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2-4铝的重要化合物 习题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4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44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2、掌握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3、在氧化铝的基础上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它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了解明矾及其净水原理5、总结、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2、用类比氧化铝两性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3、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通过对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其两性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分组实验探究四、教学用品试剂:Al2(SO4)3溶液、氨水、NaOH溶液、盐酸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五、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引用新闻《广西力保旱区学校饮水安全,免费发放明矾净水》,同时展示教师本人所做的明矾净水效果图,激发学生兴趣,思考明矾净水原理,从而引入氢氧化铝[Al(OH)3],探究其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氢氧化铝[Al(OH)3]1、实验室制备[设疑]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备Al(OH)3?[引导]可以从Al(OH)3的化学式分析。

它是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得到。

[设疑]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应选用哪些试剂提供?[学生回答]铝离子可由铝盐提供,如硫酸铝、氯化铝等。

而氢氧根离子可由氢氧化钠(强碱)或氨水(弱碱)提供。

[设疑]应选用强碱还是弱碱?提供的药品: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应选用哪种试剂?序号实验操作(保留溶液!) 现象结论Ⅰ取1滴管硫酸铝溶液于试管中,边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边振荡,观察现象先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沉淀不溶解氢氧化铝不与弱碱反应Ⅱ取1滴管硫酸铝溶液于试管中,边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边振荡,观察现象先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沉淀消失氢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实验小结]实验室一般用硫酸铝和氨水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铝。

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

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已初步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

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4铝的重要化合物习题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2121114.doc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4铝的重要化合物习题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2121114.doc

铝的重要化合物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人教版必修1)1

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人教版必修1)1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2)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氢氧化铝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完善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示法和讨论法【课前准备】1.实验药品:Al2O3粉末、Al2(SO4)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氨水。

2.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课堂教学过程】●活动1:以生活作背景设置问题,并由学生讨论后归纳出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导入]从炸油条,蓝宝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引出本节课。

[设问]通过学案上三个问题的实践、讨论,请同学们归纳出氧化铝有哪些物理性质?[回答]氧化铝难溶于水、熔点很高,也很坚固,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能有效地保护内层的金属。

[追问]那氧化铝可以有哪些用途呢?[回答]氧化铝可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实验仪器等等。

●活动2:以铝片与酸和强碱溶液的反应的现象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得出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让学生动手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铝片与酸和强碱溶液的反应,你能描述其现象吗?[回答]先没有气泡,慢慢地又出现了气泡。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由此证明氧化铝有哪些化学性质?[回答]氧化铝能溶于酸和强碱溶液中。

[板书]分别写出Al2O3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把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归纳]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docx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docx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呼兰区第三中学一、设计思路:在前面,我们己经学习了物质的归类,结合初中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学生对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碱的性质的理解更完整。

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交流与类推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一方面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丿力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A1G、Al (0H)3的主要物理性质;(2)理解A1(OH)3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3)认识A12O.$> Al (OH)3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2)通il Al (OH)3的制备探究其两性,根据A1(OH)3与AI2O3的关系类推至AI2O3 的两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Aid、Al (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2)通过对AI2O3、Al(0II)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Al203. Al (Oil)3的两性四、教学难点:AI(OH)3的制备及两性探究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引导,讲述法,讨论法六、教具准备:试剂:AM 粉末0.5 mol/L A1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盐酸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t]展示一些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图片,提问是否知道其组成【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 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而月.铝及其化合物在牛产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二、教学内容1.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等。

2.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3.实验操作: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讲解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陶瓷、耐火材料、磨料等领域的应用。

(2)氢氧化铝:讲解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3)硫酸铝:讲解硫酸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水处理、造纸、皮革等领域的应用。

(4)氯化铝:讲解氯化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3.实验操作(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分别展示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的制备过程,让学生了解制备原理及操作步骤。

(2)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展示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的性质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性质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1)熟记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完成课后实验:制备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并观察性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课堂容量较大,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消化,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今后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在讲解氧化铝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氧化铝的熔点有多高吗?生:不知道。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教案)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考核其他化学内容的载体,如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等均是以元素化合物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庞杂、琐碎、条理性较差,逻辑联系也不够强。

因此,教学过程中一要注意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速度、平衡移动理论等)来指导;二要理清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尽可能使知识变得有序化、条理化、网络化、规律化;三要抓重点、抓特点、强化记忆、强化练习。

对于重点元素(非金属如Cl、S、N,金属如Na、Al、Fe)及其化合物要重点研究,熟练掌握。

《铝的化合物》是高二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学习Al2O3、 Al(OH)3和 KAl(SO4)2的性质。

学习Al2O3、Al(OH)3的性质时,主要突出他们的两性。

学生对Al2O3、Al(OH)3的性质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而且学习过了元素周期律,因此,本节课比较适合采用理论推测、实验探究、验证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理解Al2O3、Al(OH)3的性质,掌握Al2O3、Al(OH)3与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了解明矾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Al2O3、Al(OH)3的两性[教学难点]Al2O3、Al(OH)3与碱的反应。

由于在元素周期律中已经学习过了Al2O3,通常情况下,不少同学会把Al(OH)3看成是一种碱,而碱与碱是不会发生反应的——这在学生中可能形成一种定势思维。

但是,Al(OH)3具有特殊性,它既可以与酸反应,又能够与碱反应,因而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中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的实际情况,把教学重点确定为Al(OH)3的两性,教学难点确定为Al(OH)3与碱的反应。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拟采用理论推测、实验探究、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等方法进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我认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推测物质的性质,然后通过实验给以验证,再进行归纳、总结,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也能比较快捷地突破Al2O3、Al(OH)3与碱反应这一教学难点。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化学一教案:3-2-4铝的重要化合物习题课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化学一教案:3-2-4铝的重要化合物习题课
2、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3、质疑、解答。
1、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2、解决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
10分钟
3。


讲 评
教辅上基础题
P97(1—8)
1突出性质准确性
2突出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1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出准确的评价,总结。
学习
目标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目标
1记住AI2O3AI(OH)3KAI(SO4)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记住AI(OH)3的制法
二、能力目标
综合应用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理由:
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巡视答题情况
1学生先完成教材P97(1-8),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2派代表说答案。
3其他组评价
(找错、纠错)
1在具体问题中探究性质的使用。
2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10
4.


提 升
二总结提升
形成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网络关系
(铝三角)
(教材P69)
教师针对
1学生提的问题
2本节重点难点3易错点
拓展讲解、
知识整合
1提出疑问
反 思
2评价小考结果
3板书本节重点
1答题
2课代表公布答案
3互批、订正答案
4错的同学积累
1。重点知识记忆
2积累易错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慎思1-5 B层(要求有痕迹)。
2、熟记主要反应方程式(组长检查)。
让学生明确下节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自主学习。
7.


一、知识点回顾
1分析AI(OH)3両式电离
2制取AI(OH)3的方法
3明矾净水原理
4AI3+Mg2+的鉴别
二、总结提升
1形成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网络关系
2有关图像问题
8.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住AI2O3AI(OH)3KAI(SO4)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记住AI(OH)3的制法
二、能力目标
综合应用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理由:
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巡视答题情况
1学生先完成教材P97(1-8),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2派代表说答案。
3其他组评价
(找错、纠错)
1在具体问题中探究性质的使用。
2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10
4.


提 升
二总结提升
形成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网络关系
(铝三角)
(教材P69)
教师针对
1学生提的问题
2本节重点难点3易错点
拓展讲解、
知识整合
1提出疑问
2、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3、质疑、解答。
1、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2、解决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
10分钟
3.


讲 评
教辅上基础题
P97(1-8)
1突出性质准确性
2突出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1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出准确的评价,总结。
—第一学期
渤海高中高二……课名称教案
使用人:高一化学备课组时间:11月15日
课题
铝的重要化合物
课时
1
课型
习题课
教学
重点
1会写常见反应方程式
2综合应用铝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依据:考纲
掌握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
难点
单质及其化合物见得相互转化
依据:‘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是历年会考、高考的必考内容
反 思
2评价小考结果
3板书本节重点
1答题
2课代表公布答案
3互批、订正答案
4错的同学积累
1。重点知识记忆
2积累易错知பைடு நூலகம்。
3分钟
2.承 接
结 果
一、知识点回顾
1分析AI(OH)3両式电离
2制取AI(OH)3方法
3明矾净水原理
4AI3+Mg2+的鉴别
就板书的本节内容灵活提问
1、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展示预习内容完成情况。
2讨论思考
3总结并记录
训练学生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的思想
10
5.
目 标
检 测
教辅P97(9-13)
1、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2、公布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小考卷上作答。
2、同桌互批。
3、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阅读教材59-62页,
2、完成 教辅P44笃学一、二、三AB层(同桌检查并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