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机械图
天津大学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主编张策 第十一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ppt课件

若忽略 Med 随等效构件角速度的变化,则
MedMer11TMer2 2
若Je、Me均为等效构件角位移的周期性函数,则在其变 化的公共周期内,Med与Mer作功相等,机械的动能增量 为零。
a a [M e( d) M e(r)d ] 1 2 J a a 2 1 2 J aa 2 0
经过Je与Me变化的一个公共周期,等效构件的角速度将 恢复到原来的数值。因此,在稳定运转阶段,等效构件
b)找到 Emax、Emin 及其所在位置后,即可求得 W n 。
Wn 的求解
飞轮设计
能量指示图
任取一点为起点,按一定的比例用矢量依次表示相应位置
处 Med 与 Mer 之间所包含的各块面积。盈功为正,箭头向上; 亏功为负,箭头向下。一个周期始末位置的动能相等,能量
指示图的首尾应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系统在 b 点动能最 小,而在 c 点动能最大;图中折线最高、最低点的距离 Amax 所代表的盈亏功即为 Wn 。
等效构件的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所具有的动能,应等 于机械系统的总动能;等效构件上的等效力(等效力矩)所 产生的功率,应等于机械系统的所有外力与外力矩所产生 的总功率。
等效力矩
等效转 动惯量
等效力
单自由度机械系 统的动力学分析
等效质量
定轴转动构件
直线移动构件
求出位移 S 或角位移 的变化规律,即可获得系统
外力与运动参数(位移、速度等)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一、拉格朗日方程
动能
势能
自由度
ddtqE i qEi U qi Fei (i 1 ,2 , ,N )
广义力
广义速度
广义坐标
多自由度机械系 统的动力学分析
ddtqE i qEi U qi Fei (i 1 ,2 , ,N )
机械原理11-本科)-轮系

ω
H 3
ω1 i1H = = 1 + 1.875= + 2.875 ωH
ω
H 1
例 2:
在图示的周转轮系中, 在图示的周转轮系中,设已知 z1=100, z2=101, z2’=100, z3 = 99. 试求传动比 iH1。
2 2′
解: 为固定轮(即 轮3为固定轮 即n3=0) 为固定轮
n1 − nH n1 − nH i = = n3 − nH 0− nH
齿轮4对传动比没有影响, 齿轮4对传动比没有影响,但能改变从动 轮的转向,称为过轮或中介轮。 轮的转向,称为过轮或中介轮。
§11—3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周转轮系的分类 按周转轮系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的不同分类: 按周转轮系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的不同分类: 1) 行星轮系
F = 3× 3 − 2 × 3 − 2 = 1
i AB
从 A → B 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 从 A → B 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二、首、末轮转向的确定 1、用“+” “-”表示
ω1 ω1 1 ω2
1
2
ω2
p
vp
转向相反
2
转向相同
i 12
ω1 = = ω2
z2 − z1 z2 + z1
外啮合 内啮合
对于平面定轴轮系, 对于平面定轴轮系,设轮系中有 m对外啮合齿轮,则末轮转向为(-1) 对外啮合齿轮,则末轮转向为 对外啮合齿轮
关键是先要把其中的周转轮系部分划分出来 。 周转轮系的找法: 周转轮系的找法: 先找出行星轮,然后找出系杆, 先找出行星轮,然后找出系杆,以及与 行星轮相啮合的所有中心轮。 行星轮相啮合的所有中心轮。 每一系杆, 每一系杆,连同系杆上的行星轮和与行星 轮相啮合的中心轮就组成一个周转轮系 在将周转轮系一一找出之后, 在将周转轮系一一找出之后,剩下的便是 定轴轮系部分。 定轴轮系部分。
第二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第十一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

➢α=90°,纯剪切
➢ 弹簧变形(biàn x当ínαg=)6量0°,大弹,簧但的弹橡性胶(tánxìng)变形和承载能力都比较大,弹簧的压缩变形
能和剪切变形能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因此这时弹簧吸收的能量最大。
抗剪能力差,因此
吸收能量的能力较
第十页,共35页。
三 弹性 (tánxìng)悬架
机体重量完全经弹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悬架的减振、缓和路面 冲击能力强。能够(nénggòu)缓和机器高速行驶而带来的各种冲击 。
第十六页,共35页。
整体式履带(lǚdài) 履带(lǚdài)板 履带(lǚdài)销
第十七页,共35页。
组合式履带 (lǚdài)
履带(lǚdài) 板
链轨节
履带(lǚdài) 销
第十八页,共35页。
标准型(一般土质(tǔ zhì)地面)矮履齿型(松散(sōngsǎn)岩
石地面)
双履齿型(矿山
第四页,共35页。
第二节 履带式机械(jīxiè)的悬架
一、刚性(ɡānɡ x➢ìn机ɡ体)悬重量架完全经刚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无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不能缓和冲击和振动
,但具有较好的作业稳定性。 ➢ 一般用于运动速度较低但要求(yāoqiú)稳定性良好的机械上。
第五页,共35页。
WY60型挖掘机 (无台车架设计)
六、台车架(chē jià)
功 用:传递作用力,保证车辆在转向时以及在横向坡道 上工作时,行走装置不发生横向偏歪。
设计要求(yāoqiú):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类 型:一般分为斜撑臂式和非斜撑臂式两种。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第五节 行走装置(zhuāngzhì)的液压驱动方式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物体的三视图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第二节物体的三视图国家标准规定,机械图样应采用________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
A.正B.中心C.斜D.平行国家标准规定,机械图样应采用________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________画法。
A.正/第三角B.平行/第三角C.正/第一角D.平行/第一角国家标准规定,________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
A.工程图样B.主视图C.机械图样D.俯视图国家标准规定,________应采用________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
A.工程图样/正B.机械图样/正C.工程图样/斜D.机械图样/斜所谓的“三视图”,通常是指________视图、________视图和________视图。
A.仰/左/右B.后/主/俯C.主/俯/左D.主/俯/右在三视图中,主视图的下方是________,主视图的右边是________。
A.左视图/俯视图B.俯视图/左视图C.仰视图/侧视图D.左视图/侧视图主视图左面的视图是________视图。
A.左B.右C.俯D.仰向正立投影面(V)上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________。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侧视图向水平投影面(H)上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________。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侧视图向侧立投影面(W)上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________。
A.主视图B.左视图C.俯视图D.仰视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面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投影面。
A.正立/水平/侧立B.正平/水平/侧平C.正垂/水平/侧垂D.正平/铅垂/侧平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正立投影面简称为________面或________面。
A.正/HB.正/VC.正平/VD.正平/H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侧立投影面简称为________面或________面。
A.侧/HB.侧/WC.侧平/VD.侧平/W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水平投影面简称为________面或________面。
机械制图第11章 零件图 - 新国标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
主视图的选择——
(1)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形体特征原则
(2)零件的安放位置——工作位置、加工位置、习惯位置等 其它视图的选择——在完整、清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和便 于读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各视图表达的重点要明确, 简明易懂。
一、轴套类零件
(三)技术要求
1、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无配合 要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大。 2、有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高、公差较小。无配 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低,或不需标注。 3、有配合要求的轮颈和重要的端面应有形位公差的要求。
二、盘盖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可包括端盖、手轮、胶带轮、盘座等。 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盘主要起支承、轴向定位以及 密封等作用。
3.掌握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的代号及标注;
4.了解几何公差的代号及标注;
5.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清晰、符合国家标准。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根据零件在机 器或部件上的作用,一般可将零件分为三种类型:
1. 标准件:紧固件(螺栓、螺母、垫圈、螺钉……)、滚动轴 承、油杯等。
图
例
(一)表达方案 (二)尺寸标注 (三)技术要求
主视图投射方向
(一)表达方案
1、轮盘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状特征和 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轴线横放;对有些不以车床加工为主的零 件可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 2、盘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主要视图。 3、轮盘类零件的其它结构形状,如轮辐可用移出断面或放 大断面表示。 4、根据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空心的),各个视图具有 对称平面时,可作半剖视;无对称平面时,可作全剖视。
机械制图(工程图学)第十一章 零件图

南京师范大学xws
17
D
C-C
F
G
F
E
E
F
F
G
D C D-D
C
C
C E-E F-F
图11-11 底座的表达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xws
18
4)叉架类零件的表达分析
图11-12 托架的结构图
南京师范大学xws
19
A
6.3 3.2 3 3.2
6
18 9 3
16 +0.027 0
26
3.2
0.8
M10-6H
图11-9 箱盖的表达方案
A-A A
A
南京师范大学xws
13
3)箱体类零件的表达分析 箱体类零件一般都是部件的主体零件,用来支承和 包容其他零件,因此结构比较复杂,一般是铸件。这类 零件的特点是: (1)根据其支承和包容其他零件的作用,主体结构大多 是中空的壳体,箱壁上一般有轴承孔、凸台和肋等结构。 (2)为了安装其他零件,常有螺孔、销孔等结构。为将 箱体再安装在机座上,常有安装底板、安装孔等结构。 (3)为了防尘,通常要使箱体密封,因此要加箱盖和轴 承盖。在与箱盖接触的部分常有均布的螺孔,为不增加 壁厚,常在螺孔处向内设计成凸缘。轴承孔靠箱壁外侧 常设计有安装轴承盖的法兰凸台。此外为了使箱体内的 运动零件得到润滑,箱体内应存有一定量的润滑油,为 显示油面的高低,箱壁上还有放置油标、油塞等零件的 孔、螺孔、凸台、凹坑等结构。
南京师范大学xws 22
设计基准:根据设计要求直接标注出的尺寸称为设 计尺寸,标注设计尺寸的起点称为设计基准。设计 基准一般选择底板的安装面、重要的支承面、端面、 装配结合面、零件的对称面、回转面的轴线等。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测量时使用的基准称为工 艺基准。工艺基准往往是一些端面,轴线等。 一般应使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否则应在 保证设计要求前提下尽量满足工艺要求。 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各有一个主要 尺寸基准。但根据设计、加工、测量的要求,一般 在同一方向还要附加一些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辅 助基准之间应有尺寸联系。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面与线的投影

第十一章机械制图基础第三节面与线的投影投影面的平行面是________于一个投影面,且________于另外两个投影面。
A.垂直/平行B.平行/垂直C.垂直/倾斜D.平行/倾斜投影面的平行面中,不包括________。
A.水平面B.侧平面C.正平面D.正垂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正平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
A.平行/平行/垂直B.平行/垂直/垂直C.倾斜/平行/垂直D.垂直/平行/平行V面投影反映实形,H面投影积聚成横线,W面投影积聚成竖线的平面为________。
A.铅垂面B.侧垂面C.正平面D.侧平面一空间平面的V面投影反映实形,则H面投影成________。
A.竖线B.横线C.斜线D.类似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水平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
A.平行/平行/垂直B.垂直/平行/平行C.倾斜/垂直/倾斜D.垂直/垂直/平行一平面图形的H面投影反映实形,则V面投影为________,W面投影为________,称为________面。
A.横线/横线/水平B.斜线/横线/水平C.横线/竖线/水平D.棱线/横线/正平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侧平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
A.平行/垂直/垂直B.垂直/平行/平行C.倾斜/平行/垂直D.平行/垂直/平行投影面的垂直面是________于一个投影面,且________于另外两个投影面。
A.垂直/平行B.平行/垂直C.垂直/倾斜D.平行/倾斜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正垂面________于正立投影面、________于水平投影面、________于侧立投影面。
A.平行/垂直/垂直B.垂直/倾斜/倾斜C.倾斜/垂直/垂直D.垂直/倾斜/垂直一平面的V面投影成斜线,另两投影为类似形,则该平面为________面。
机械制图第十一章立体的表面展开图 ppt课件

可展曲面的展开图
1.柱面的展开图
1.棱柱法
棱柱法就是将圆柱面近似看作是一个棱柱面,然后按棱柱 面的展开方法作近似展开。如图所示为斜口圆柱管的展开,其作 图步骤如下:
① 在俯视图上将底圆分成n等份(如12等份)。 ② 根据“长对正”在主视图上求出各等分点对应的素线高。 ③ 在主视图右侧作一条水平线,然后在该水平线上从A点 开始,依次量取各线段等于一个等分的弦长(用弦长代替弧长)。 ④ 根据投影关系,依次过A,B,C等各点作垂线,然后从 主视图上量取对应素线的实长,最后将得到的这些交点用光滑曲 线连接,即可得斜口圆柱管的展开图。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5
1
概述
将制件各理论表面按实际形状和大小展开,并画在同一平面上的图形 称为立体的表面展开图。
画立体表面展开图的过程一般是先按适当的比例画出制件的平面图, 然后根据平面图画出其表面展开图。画展开图的实质就是求制件各表面的 实形,求各表面实形的关键是求制件表面各条棱边的实长。
图上截取四棱台形管的展开图。
四棱锥前后两侧面和左右两侧面分别为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四 棱锥的底面棱边是水平线,水平投影反映实长。四条侧棱是一般位置直
(a)
四棱台形管的展开图
(c)
线,且长度相等,可利用直角三角形法或旋转法求出其实长,然后根据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的实长,依次画出四棱锥的4个侧面(即4个等腰
1
机械制图
第十一章 立体的表面 展开图
2
第十一章 立体的表面展开图
1
概述
2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图
3
可展曲面的展开图
4
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