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合集下载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注中的含义JZL(3B)400*700Y1500*500*300是基础主梁,Y后边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的底)Φ8@200(4)是A8钢筋的箍筋,间距200,4肢箍B2Φ25+3Φ22;T2Φ16+2Φ14基础梁的下部通长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长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的YΦ16@200;Φ8@300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的间距200,分布筋是8mm的间距300G2Φ16;LΦ8@500是侧面构造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间距500JCL-4(2B)600*800Φ10@100(4)B6Φ25;T6Φ20N2Φ14 4号基础梁2跨两端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箍筋为10个的4肢箍间距100梁上部筋6根25的下部筋6根20的梁两侧共配置2根14的抗扭钢筋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的个数的一个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里面箍筋的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端或者中间的支撑,起支撑梁的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梁的支座:与梁接触,承受梁传来荷载并承受的构件。

如:主次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梁与承重墙的节点等,总之就是能支撑梁的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当于柱子上的“牛腿”。

目的是增加梁的承载能力,或者为了加强梁的抗震性能。

一个柱子两边的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注,右端没有,那右端的纵筋分布是按左端的来布置,还是按集中标注来布置的?是这样,这个4根25的是代表这个支座顶的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很少的梁,有2面标注的,出现的情况就3种,1是不同轴,1是标高不同,1是断面不同。

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 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拉筋在梁与柱、梁与墙、墙与墙等构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钢筋。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注中的含义JZL(3B)400*700 Y 1500*500*300是基础主梁,Y后边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的底)Φ8@200(4)是A8钢筋的箍筋,间距200,4肢箍B2Φ25+3Φ22; T2Φ16+2Φ14基础梁的下部通长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长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的Y Φ16@200; Φ8@300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的间距200,分布筋是8mm的间距300G2Φ16;L Φ8@500是侧面构造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间距500 JCL-4(2B)600*800 Φ10@100(4) B6Φ25;T6Φ20 N2Φ14 4号基础梁 2跨两端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 箍筋为10个的4肢箍间距100 梁上部筋6根25的下部筋6根20的梁两侧共配置2根14的抗扭钢筋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的个数的一个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里面箍筋的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端或者中间的支撑,起支撑梁的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梁的支座:与梁接触,承受梁传来荷载并承受的构件。

如:主次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梁与承重墙的节点等,总之就是能支撑梁的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当于柱子上的“牛腿”。

目的是增加梁的承载能力,或者为了加强梁的抗震性能。

一个柱子两边的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注,右端没有,那右端的纵筋分布是按左端的来布置,还是按集中标注来布置的?是这样,这个4根25的是代表这个支座顶的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很少的梁,有2面标注的,出现的情况就3种,1是不同轴,1是标高不同,1是断面不同。

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拉筋在梁与柱、梁与墙、墙与墙等构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钢筋。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明中的含义JZL(3B)400*700 Y 1500*500*300是基础主梁,Y后边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的底)Φ8@200(4)是A8钢筋的箍筋,间距200,4肢箍B2Φ25+3Φ22; T2Φ16+2Φ14基础梁的下部通长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长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的Y Φ16@200; Φ8@300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的间距200,散布筋是8mm的间距300G2Φ16;L Φ8@500是侧面结构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间距500 JCL-4(2B)600*800 Φ10@100(4) B6Φ25;T6Φ20 N2Φ144号基础梁 2跨两头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 箍筋为10个的4肢箍间距100 梁上部筋6根25的下部筋6根20的梁双侧共配置2根14的抗扭钢筋肢箍是反应梁里箍筋的个数的一个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里面箍筋的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头或许中间的支撑,起支撑梁的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梁的支座:与梁接触,蒙受梁传来荷载并蒙受的构件。

如:主次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梁与承重墙的节点等,总之就是能支撑梁的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当于柱子上的“牛腿”。

目的是增添梁的承载能力,或许为了增强梁的抗震性能。

一个柱子两边的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明,右端没有,那右端的纵筋散布是按左端的来部署,仍是按集中标明来部署的?是这样,这个4根25的是代表这个支座顶的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极少的梁,有2面标明的,出现的状况就3种,1是不一样轴,1是标高不一样,1是断面不一样。

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订交,呈井字型。

这类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许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许常见,梁间距3m左右.由同一平面内互相正交或斜交的梁所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错梁或格形梁。

拉筋在梁与柱、梁与墙、墙与墙等构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钢筋。

柱钢筋平法标注的意思

柱钢筋平法标注的意思

柱钢筋平法标注的意思1. 柱钢筋平法标注到底啥意思呀?就好比给柱子的钢筋来了个详细的“身份证”登记!比如说,在图纸上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那就是在告诉你这根柱子里的钢筋是怎么布置的呀!2. 哎呀,柱钢筋平法标注不就是让你清楚柱子里的钢筋情况嘛!就像你清楚自己最喜欢的零食是什么口味一样清楚!比如看到某个标注,你就知道这里要用多粗的钢筋啦。

3. 柱钢筋平法标注,这可重要啦!这不就是给施工人员的一个明确指示嘛!就好像导航告诉你往哪走一样。

比如标注了箍筋的间距,施工人员就知道该怎么摆放啦!4. 柱钢筋平法标注,你们真的懂吗?这可是关系到柱子质量的关键呀!好比一个精密仪器的说明书。

就像看到标注说要加几根主筋,那就得严格照做呀!5. 柱钢筋平法标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柱子的钢筋“秘密”呀!比如根据标注能知道钢筋的锚固长度,这多重要呀!6. 柱钢筋平法标注,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不就是那回事嘛!就跟你熟悉自己的手机功能一样。

像看到标注说要采用某种连接方式,不就清楚该怎么做了嘛!7. 柱钢筋平法标注,这可是建筑里很关键的一部分呀!就好像是一场比赛的规则一样。

比如标注要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那可不能乱来呀!8. 柱钢筋平法标注,有没有很神奇?这就是在给柱子的钢筋做标记呀!好比给每根钢筋贴上标签。

像看到某个标注说要几级钢筋,一下子就清楚啦!9. 柱钢筋平法标注,到底有多重要,你们知道吗?这就像是做菜的菜谱一样不可或缺!比如根据标注来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可不能马虎呀!10. 柱钢筋平法标注呀,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柱子里钢筋的详细信息呀!就像给你介绍一个人的特点一样清楚。

比如看到标注的钢筋直径,不就心里有数了嘛!我的观点结论:柱钢筋平法标注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它让我们能准确了解柱子里钢筋的各种信息,对于建筑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认真对待和理解呀!。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注中的含义JZL(3B)400*700Y1500*500*300是基础主梁,Y后边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的底)Φ8@200(4)是A8钢筋的箍筋,间距200,4肢箍B2Φ25+3Φ22;T2Φ16+2Φ14基础梁的下部通长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长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的YΦ16@200;Φ8@300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的间距200,分布筋是8mm的间距300G2Φ16;LΦ8@500是侧面构造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间距500JCL-4(2B)600*800Φ10@100(4)B6Φ25;T6Φ20N2Φ144号基础梁2跨两端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箍筋为10个的4肢箍间距100梁上部筋6根25的下部筋6根20的梁两侧共配置2根14的抗扭钢筋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的个数的一个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里面箍筋的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端或者中间的支撑,起支撑梁的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梁的支座:与梁接触,承受梁传来荷载并承受的构件。

如:主次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梁与承重墙的节点等,总之就是能支撑梁的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当于柱子上的“牛腿”。

目的是增加梁的承载能力,或者为了加强梁的抗震性能。

一个柱子两边的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注,右端没有,那右端的纵筋分布是按左端的来布置,还是按集中标注来布置的是这样,这个4根25的是代表这个支座顶的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很少的梁,有2面标注的,出现的情况就3种,1是不同轴,1是标高不同,1是断面不同。

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 左右.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拉筋在梁与柱、梁与墙、墙与墙等构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钢筋。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平法标注说明

钢筋平法标注说明

钢筋平法标注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注中的含义JZL(3B)400*700 Y 1500*500*300是基础主梁,Y后边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的底)Φ8@200(4)是A8钢筋的箍筋,间距200,4肢箍B2Φ25+3Φ22; T2Φ16+2Φ14基础梁的下部通长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长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的Y Φ16@200; Φ8@300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的间距200,分布筋是8mm的间距300G2Φ16;L Φ8@500是侧面构造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间距500 JCL-4(2B)600*800 Φ10@100(4) B6Φ25;T6Φ20 N2Φ14 4号基础梁 2跨两端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 箍筋为10个的4肢箍间距100 梁上部筋6根25的下部筋6根20的梁两侧共配置2根14的抗扭钢筋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的个数的一个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里面箍筋的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端或者中间的支撑,起支撑梁的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梁的支座:与梁接触,承受梁传来荷载并承受的构件。

如:主次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梁与承重墙的节点等,总之就是能支撑梁的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当于柱子上的“牛腿”。

目的是增加梁的承载能力,或者为了加强梁的抗震性能。

一个柱子两边的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注,右端没有,那右端的纵筋分布是按左端的来布置,还是按集中标注来布置的?是这样,这个4根25的是代表这个支座顶的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很少的梁,有2面标注的,出现的情况就3种,1是不同轴,1是标高不同,1是断面不同。

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拉筋在梁与柱、梁与墙、墙与墙等构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钢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平法标注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6Φ25 4/26Φ254/2 6Φ25 4/24Φ25 □——————————□———————□———————————□4Φ25 2Φ25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的锚固长度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

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直角钩。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保护层问题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均有具体规定。

通常,钢筋工在绑扎大梁时,在梁下部纵筋之下,必须要垫好保护层,合理的保护层材料是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用大块石子垫也是常有的事,上级允许时,可用25mm的钢筋头垂直垫在主筋下,最好用16或18mm的钢筋头斜着垫在大梁的箍筋下面。

圈梁的保护层,一般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因为木工在支模时在圈梁钢筋上行走,事先垫了保护层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板的保护层是最不容易保证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规程,钢筋工应当事先把板的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垫好,但是,各个工地不一定都是规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个工种的人员都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上踩踏,这时,钢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给垫保护层,因为保护层垫起之后,更容易使绑扎好的钢筋网被踩得乱七八糟,不好修正,这时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才对。

架立筋以前的架立筋与现在的架立筋,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纵筋,现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间连接负弯矩筋的连接筋,在复合箍筋的内上角处,其非抗震搭接长度为150mm。

主筋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纵筋,板的下部纵筋,柱的立筋,楼梯板的下部纵筋,主筋的名称已经过时,内容已经变得含糊不清,今已减少了这样的称呼。

弯起筋自从推广《平法》以来,弯起筋已经很少采用,但在个别的设计中依然可见,其要点是弯起角度,斜长的计算和减延伸率。

腰筋腰筋包括两种,构造腰筋和抗扭腰筋,不同点是作用不一样,构造腰筋用G 打头,抗扭腰筋用N打头,构造腰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抗扭腰筋的锚固长度与下部纵筋相同。

腰筋位置的计算,是以该梁所含板的下皮到梁的下部第一排纵筋之间均分间距,而不是按梁的上下纵筋之间来分或按梁高来分。

负弯矩筋一般框架梁端部负弯矩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直角钩。

负弯矩筋位于第一排的取1/3净跨度ln,位于第二排的取1/4净跨度ln,但是其值要取左右两个跨度值之大的应用,这是理解负弯矩筋的关键点。

梁下部纵筋框架梁下部纵筋,即以前所指的主筋,是钢筋作用的重点,其锚固长度是0.4laE 加15d直角钩,非框架梁的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是12d,满足12d可不做弯钩。

箍筋箍筋计算应以内皮尺寸为准,这样不易出错。

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弯钩长度分抗震与非抗震,框架与非框架。

非抗震又非框架的梁柱箍筋,可以执行以前的现定,钩长按直径6;8;10分别取50mm;60mm;70mm,可不做135度角,即可以做成90度弯钩。

这一说法有待探讨。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必须执行《平法》,必须做成135度的弯钩。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其钩长为10d与75mm中之大值。

即如箍筋直径为6mm,钩长为75mm,直径为8mm钩长为80mm,直径为10mm,钩长为100mm,依此类推。

箍筋按内皮尺寸下料时应加延伸率,加3d较准。

复合箍筋复合箍筋分重叠复合与大小复合,现在要求大箍套小箍,不提倡重叠复合,但是,重叠复合也有其应用的场合与好处。

按内皮尺寸,首先减去下角主筋的两个半径,再除以主筋之间的空数之后再乘以所要箍住主筋的空数,最后再加上主筋的两个半径。

注意空数的空是多音字,在此所用的是4声是空格的空,不是1声空间的空,是段的意思。

箍筋加密在框架及有抗震要求的梁柱中,凡在受拉纵筋绑扎搭接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

在框架柱中,在底层的基础顶面及嵌固部位之上的柱净高度的下1/3内须加密,在除底层下部外,底层上部和以上各层的柱净高度的1/6内及不小于500mm的范围内的箍筋要加密。

框架柱箍筋在穿越各梁板中均要加密。

在梁中,箍筋加密区位于受剪力最大处,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处起往梁中间方向算。

在框架梁中,分抗震强度等级一级和二至四级来决定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分2倍梁高和1.5倍梁高两个数值,最小不得小于500mm。

在主次梁交叉处的主梁上,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单侧加密区的计算从距次梁边的50mm处算起,一个次梁宽度加上一个主次梁底皮的高差。

其加密值为箍筋直径的8d,且不大于100mm。

吊筋吊筋的全高度应设置到主梁的最下层纵筋处或者二排纵筋处。

吊筋的上平直部分的长度为其直径的20d。

吊筋的下平直部分的长度为次梁宽加两个50mm。

吊筋的斜长按梁高,当梁高小于800时为45度角,当梁高等于或大于800时为60度角。

45度角时,用其直角边乘以根号2,即乘以1.414系数,当为60度角时,用其直角长边乘以1.155系数。

吊筋下料时需减延伸率。

筋又叫小拉钩,其钩长与弯钩角度同箍筋的弯钩。

拉筋必须钩住箍筋并紧靠梁或柱的纵筋。

柱内复合箍筋可全部采用拉筋。

梁中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一般为400mm。

梁中拉筋多于两排时,其位置应上下相互错开。

拉筋的计算不同于箍筋,应按内皮尺寸计算,按箍筋内皮尺寸再加上两个箍筋直径才对。

板主筋板主筋的锚固长度为直径的5d,且不小于板厚。

板主筋的第一根起算位置是,距梁边上下纵筋连线1/2板主筋间距。

板主筋间距过密时,可以跳绑,即绑扎梅花扣。

但板边的两排必须绑扎全扣。

板扣筋板扣筋的直角钩只减上边保护层,通常减20mm,下边可直接立在模板上。

板扣筋在重叠时,有一个绑扎次序问题是必须注意的,同绑扎梁钢筋一样,先绑扎主梁方向的后绑扎次梁方向的,这样才不至于使扣筋加高一层,造成上边的保护层减小或者没有了。

搭接位置主要是指绑扎搭接,关于搭接位置,各种构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

有些重要构件,当受力纵筋直径超过规定值,16或22或25或28时,就不允许绑扎搭接而只许机械连接,甚至不允许出现连接点。

钢筋在各构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实是受拉的一种变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钢筋的接头,是这根钢筋的薄弱点,往坏处想,便是危险点或者是事故点,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这个不良点放在不吃劲的地方。

钢筋的接点,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处,二不能放在受剪处,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处。

正弯矩梁的净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净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区段内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净跨度下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近支座这两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这里被确定为连接区,跨中上部受拉力最小,也被确定为连接区。

负弯矩梁即反梁的受力道理与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过来思索,在脑子里过电影,便一目了然,如101-3《筏型基础》里面的基础梁则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