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改写二战历史的施陶芬伯格
六下语文二单元作文写二战战史

六下语文二单元作文写二战战史The Second World War is a significant event in human history. It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and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
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From a political perspective, the war was triggered by the expansionist policies of fascist regimes in Germany, Italy, and Japan. The aggressive actions of these countries led to a series of events that ultimately resulted in a global conflict.从政治角度来看,战争是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扩张政策引发的。
这些国家的侵略行为导致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冲突。
From a military perspective, the war saw the use of new and devastating weapons, such as the atomic bomb. The scale and intensity of the fighting were unprecedented, leading to widespread destruction and loss of life.从军事角度来看,战争见证了新型和毁灭性武器的使用,如原子弹。
战斗的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导致了广泛的破坏和生命的损失。
From a societal perspective, the war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oles of women and minorities. Many women joined the workforce in the absence of men, and minority group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war effort.从社会角度来看,战争带来了妇女和少数群体角色的显著变化。
历史三单练习

历史三单练习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知识,并通过三个单选题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每个单选题后面都附有答案和解析。
问题一题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哪一年开始的?A. 1940年B. 1939年C. 1941年D. 1945年答案: B. 1939年 B. 1939年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当时德国入侵了波兰,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当时德国入侵了波兰,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行动。
问题二题目:以下哪位人物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也是《1984》和《动物庄园》的作者?以下哪位人物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也是《1984》和《动物庄园》的作者?A. 威廉·莎士比亚B. 乔治·奥威尔C. 爱默生D. 弗朗茨·卡夫卡答案: B. 乔治·奥威尔 B. 乔治·奥威尔解析:乔治·奥威尔是一位英国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以其作品《1984》和《动物庄园》而闻名于世。
乔治·奥威尔是一位英国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以其作品《1984》和《动物庄园》而闻名于世。
问题三题目:印度领袖甘地是哪个运动的倡导者?印度领袖甘地是哪个运动的倡导者?A. 印度独立运动B. 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C. 美国D. 英国普选运动答案: B. 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 B. 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解析:莫罗迪纳特·甘地是印度的领袖,他在南非开展了反种族隔离的运动,这为他后来在印度的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莫罗迪纳特·甘地是印度的领袖,他在南非开展了反种族隔离的运动,这为他后来在印度的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历史三单练习的内容和解析,请学生参考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咨询。
施陶芬贝格为什么要刺杀希特勒 施陶芬贝格为什么对自己的元首的感冒

施陶芬贝格为什么要刺杀希特勒施陶芬贝格为什么对自己的元首的感冒本文导读:施陶芬贝格颜值还是挺高的汤姆克鲁斯饰演的施陶芬贝格施陶芬贝格出身于德国贵族家庭,身上具有高雅的贵族气质,他才华横溢,在一战时七岁的他,就能咏诗赞美德国的胜利。
一战后,由于德国的战败,他目睹了德国的悲惨境地,像所有德国人一样,他开始担忧祖国的未来,立志要重振德国。
成年后,他入伍参军并进入军校深造,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常被作为模范生对待,学霸一枚。
左一施陶芬贝格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扩军备战的背景下,像施陶芬贝格这样的年轻军官来说无疑是个机会,军队给予了他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假如没有希特勒,施陶芬贝格虽然也能有所建树,但晋升速度肯定没有这么快,1939年他被调往总参谋部工作,进入德军核心部门。
混混指挥的战争施陶芬贝格压根对自己的元首就不感冒,他认为希特勒虽然让德国强大,那只是表象的强大。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让这位军官开始怀疑希特勒的能力,他认为一个维也纳街头的混混非常蹩脚的在指挥战斗,他根本就没有军事指挥能力,德国还没有准备好和世界一战。
不过话说回来,实事证明希特勒的某些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像施陶芬贝格这样层级的军官在当时是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阶级出身不同。
随着德国陆续征服了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西欧国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和德国军队已经闻到了胜利的味道了,于是率先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在英国没有被征服的情况下,又和苏联开战,德国再一次走了上了两线作战的老路。
这让施陶芬贝格从内心深处更加证实了他对希特勒的看法。
他曾说过,一定要铲除国内的这些垃圾。
1943年在北非,施陶芬贝格不幸遭到美军飞机的袭击,身负重伤,导致失去左眼和右手,双腿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
随后他被送往慕尼黑接受治疗,在这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学会用三个手指写信,不吃任何镇痛药,战争的伤痛坚定了他的决心,他意识到,只有干掉希特勒才能挽救德国。
1944德国“狼穴”,一场失败的刺杀

1944德国“狼穴”,一场失败的刺杀作者:佚名来源:《蓝盾》2016年第03期1944年6月7日,作为对施陶芬贝格伯爵工作的赞赏,希特勒在自己的山庄里接见了他。
一个月后,施陶芬贝格以汇报工作为由,晋见希特勒,他的公文包中就藏着一枚英国制造的定时炸弹,炸弹威力之强,足以将希特勒炸死,但由于戈林和希姆莱都没有在场——这两人也是施陶芬贝格刺杀的目标——计划只好作罢。
尽管第一次行刺失败了,却给了施陶芬贝格信心,至少他知道带着一枚炸弹接近元首并非是不可能的事,纳粹党在防范自己人上有不少疏漏。
施陶芬贝格开始计划第二次暗杀,令他欣慰的是,在纳粹中希望希特勒死的不只自己——他很快就和陆军司令瓦格纳、通讯处的费尔吉贝尔将军、参谋总部的林德曼将军、陆军总司令部处长史迪夫少将,结成了刺杀希特勒的同盟。
1944年7月15日,希特勒回到德国的大本营“狼穴”,并在那里接见了一批军官,其中就包括施陶芬贝格。
施陶芬贝格利用这次机会,仔细观察了“狼穴”的设施和周边情况,由于有多位军官在场,施陶芬贝格始终没有机会把装满炸药的公文包引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希特勒和希姆莱等人,好端端地站在那里讲话。
不过,施陶芬贝格身上却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他在7月20日还有一次和希特勒见面的机会。
经过了前两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施陶芬贝格这次更加谨慎了。
7月17日,施陶芬贝格突然得知了一个坏消息,参与刺杀希特勒行动并知晓施陶芬贝格行动的格德勒已经上了盖世太保的黑名单。
一旦格德勒被盖世太保逮捕,很可能架不住严刑拷打,将施德芬贝格等人的计划和盘托出。
到时,决意刺杀希特勒的军官会大祸临头。
想到这里,施陶芬贝格无论如何要在7月份将希特勒杀死,尽管仓促地行动有很大的风险。
7月19日晚,施陶芬贝格和参与刺杀行动的军官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向大家坦陈了自己的行动计划,施陶芬贝格将装有5磅炸弹的公文包拿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施陶芬贝格就在朗斯多夫机场和史迪夫将军、黑夫滕中尉会合,他们乘10点50分的飞机,飞往拉斯滕堡机场,飞机是瓦格纳将军的专机。
《高堡奇人》历史与假设学习心得

《高堡奇人》历史与假设学习心得最近接触了《高堡奇人》这部作品,这一番学习下来,真是让我感触良多。
在《高堡奇人》构建的那个奇异世界里,历史的走向被彻底改写。
想象一下,德国和日本赢得了二战,世界被这两个轴心国瓜分统治,这可真是个让人脊背发凉的假设。
我还记得刚开始了解这个设定时,那种强烈的冲击感。
就好像原本熟悉的世界突然来了个大反转,一切都变得陌生又可怕。
原本在我们的认知中,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可在这个假设里,邪恶竟然占据了上风。
书中描绘的那些场景,细致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说,在被德国统治的区域,人们的生活处处受到严格的监控和管制。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纳粹的标志和趾高气昂的德国士兵。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傲慢和冷漠,对普通人的生命毫不在意。
老百姓们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犯了那些严苛的法律。
而在日本统治的区域呢,则是另一种压抑的氛围。
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武士道精神被强行灌输,人们被迫接受着与自己原本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东西。
商店里卖的东西,也大多是日本风格的,从服饰到食品,无一不让人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我曾经仔细地想象过,如果自己身处这样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可能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期待新的一天会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发生,而是担心会不会因为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件小事就惹上大麻烦。
出门的时候,看着街上那些充满压迫感的景象,心里沉甸甸的,连呼吸都觉得不顺畅。
在这个假设的世界里,反抗的力量也在暗中涌动。
那些勇敢的人们,他们不甘心生活在这样的黑暗中,试图寻找着一丝希望的曙光。
他们的每一次秘密集会,每一次小心翼翼的谋划,都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对自由的渴望和不屈的精神。
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主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一本来自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书,书中描绘的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盟军取得了胜利,世界恢复了和平与自由。
那一刻,主角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讶、欣喜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紧紧地把书抱在怀里,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刺杀希特勒》观后感最近看了这部片,作为一部二战片儿,它和《拯救大兵》,或者和《兵临城下》很不一样,它没有多少战争片的味道,战争在这部电影里面只是一个推远的背景。
所以会让期待想听点响的人失望。
他也没有进行《锅盖头》那样顾影自怜的精神表达。
影片的调子显得有点沉闷。
导演朴实的推进单一的线索,所以我们还是多多先学究一下这段历史,然后再对电影本身进行考量。
影片的主角施陶芬贝格出身在德国贵族家庭,民粹出身的国社党和希特勒让他一直有所忧虑。
他一直用职业的眼光审视希特勒的狂热和战争决策。
43年他奔赴北非,在沙漠之狐隆美尔手下指挥一个装甲师,失去两个手指一个眼睛,后抽调回国负责国土卫戍。
在某种程度上,隆美尔的职业军人观念也影响了施陶芬贝格。
这一点也导致了隆美尔最后被卷入暗杀事件中被希特勒毒杀(这一点后文再表)。
但他们都认为希特勒在滥用高度职业化的日耳曼军队,同时对屠杀犹太人的行为感到反感。
回国以后施陶芬贝格开始积极和希特勒的反对势力接洽,准备在肉体上消灭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他从柏林飞赴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德军东线指挥部狼穴,将两枚炸弹带入会议室。
在厕所中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手指残疾,高温和紧张,他只组装了一枚12分钟的炸弹,换下被汗湿透的衬衣,然后把炸弹放在距离希特勒两步远的地方。
在陆军副总长豪辛格将军开始汇报东线战况的时候,一位军官伸腿碰到了放在希特勒脚下的公文包,出于礼貌,他随手把它挪到桌子腿的另一边。
施陶芬贝格离开会议室以后,他立刻通知柏林启动女武神计划。
准备调动戍卫把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核心一网打尽。
狼穴爆炸过后,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爆炸的一刹,希特勒正趴在桌面上看地图,厚重的橡木桌子挡住了弹片,让希特勒躲过这一劫。
当晚,希特勒发表讲话,宣布重新控制局面,叛乱被迅速镇压,施陶芬贝格等人被逮捕后就地枪决。
而这个事件牵涉到了当时的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这人进去以后胡乱咬人说隆美尔是幕后老大,而作为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戎马一生的隆美尔也确实得罪了不少人,连正直如古德里安同学都要踩上一脚。
七月密谋的历史事件介绍

七月密谋的历史事件介绍七月密谋案是一次企图刺杀阿道夫;希特勒而发动政变的行动,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七月密谋的历史事件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七月密谋又被称为“7;20密谋”,是一场爆发在纳粹德国内部的政变,矛头指向当时德国最高领导人希特勒。
现在我们来通过对七月密谋简介,来了解一下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事件。
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由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元帅等德国高层领导人。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并最终决定在希特勒的大本营狼穴内进行。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穴内举行一次军事会议,施陶芬贝格上校也是与会人员之一。
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手臂和一只眼睛,他以此为理由,挨着希特勒坐在一起。
其实,在他的公文包内,藏着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
当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施陶芬贝格在藏着炸弹的公文包放在桌子的一侧,悄无声息地中途离开了会场。
当时希特勒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从前线发来的战争报告,并无多疑。
这原本是一场精细的谋杀计划,但不凑巧的是,施陶芬贝格放在桌子一侧的公文包,被一位上校碰到了一边,因此炸弹爆炸时,厚实的橡木替希特勒挡住了部分冲击力,因此在爆炸中,希特勒仅受了轻伤。
施陶芬贝格以为希特勒必死,因此迅速离开了狼穴,坐上飞机逃跑。
希特勒马上下令追击施陶芬贝格乘坐的战机,但未能成功。
直到施陶芬贝格返回部队,企图策动部队叛变的时候,才被德国的党卫军逮捕,行动因此宣告失败。
七月密谋的主要人物七月密谋主要人物是纳粹德国的军官克劳斯;菲利普;玛丽亚;查士丁尼;申克;冯;施陶芬柏格,刺杀行动时任陆军上校。
施陶芬柏格出生于1907年11月15日,早年加入德国军队,在第十七骑士团,德累斯顿步兵学院等服役。
1943年4月,施陶芬柏格在北非的一场战役中受到了重伤,其中一条手臂和一只眼睛彻底报废。
因为其无法在野战部队中继续服役,因此被调回了国内。
但是也正好在这个时候,施陶芬柏格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意识到纳粹的残酷和野蛮行径,因此企图通过政变,来改变德国的命运。
刺杀希特勒事件

刺杀希特勒事件简介此次计划称为“女武神计划”“瓦尔基里计划”(Valkyrie),来源于北欧神话中奥丁神的婢女瓦尔基里的名字。
施陶芬贝格使用的是腐蚀性爆炸现场定时引信,使用时,击碎一个盛有强酸的玻璃瓶,酸液流出后开始腐蚀一段金属导线,导线腐蚀断,则引爆炸弹。
事件描述1944年7月20日,德国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德军大本营(狼穴),希特勒同凯特尔、约德尔等军事首脑正在举行重要会议。
上午10时,陆军上校施陶芬贝格(Colonel Claus von Stauffenberg)抵达拉斯腾堡。
一向作为大本营会议室的地下室,因动工改建不能使用,会议改在一座木质房里举行。
因天气炎热,所有的窗户都开着。
会议在中午12时30分开始,首先由陆军总司令部作战部长豪森格尔(Heusinger)将军汇报苏德战场的战况。
会议开始5分钟后,施陶芬贝格才步入会场。
这位新来的与会者踏进会议室时,希特勒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并回答了他的问候。
施陶芬贝格走到希特勒的右边,把皮包放在与希特勒相隔3个人的橡木桌下的地板上,距希特勒只有两米远的位置。
施道芬贝格慌称接个电话,并没有招到怀疑,施道芬贝格以为计划成功了,就前往柏林。
此时是12点37分,再有5分钟,皮包里的炸弹就要爆炸了。
当他走到离会议室数十米远的时候,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会议室已被尘烟吞没,碎片横飞。
炸弹爆炸后,凯特尔第一个冲出会议室,大声惊叫:“有人行刺!”约德尔被气浪从窗口弹到室外。
但他们两人均没受重伤。
希特勒很幸运,只受了轻伤。
在场的有4人死亡,其中有1名记录员。
7月20日当天黄昏,柏林警卫营营长雷麦尔少校率领士兵冲入国内驻防军总司令部,反叛者束手待擒。
国内驻防军总司令弗洛姆恢复自由后,急于刷洗自己,立刻逮捕了施陶芬贝格、奥尔布里希特、哈斯和贝克等人。
弗洛姆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审讯”,便下令将施陶芬贝格、奥尔布里希特及其两名下级同党,在楼下的院里枪毙了(今天的德国联邦政府国防部大楼外的院子,2005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在此举行仪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指挥部组 装炸药 ,而且他 是位 有4 人当场死亡 , 水泥屋顶坍塌 了 士兵死于他乡 ,而希特勒却更 加
众人 皆知的人物 。14 9 3年他在突
一
半, 地板上炸 出一个大坑 , 但希
一
意孤行 。从这时 起施 陶芬伯格
尼斯 的一 次战斗 中严重受伤 ,炮 特 勒只是受 了轻 伤。 由于施 陶芬 经常说 ,我必须采取 行动拯救我 弹炸 断了他的右手 ,左 手只 剩下 伯格只使用 了一 枚炸弹 ,而不是 们的 国家 , 只有一个 办法 , 就是 除
14 9 4年 7月 1日,施陶芬伯
人生并不一 定非要走到最高点
放弃 的快 乐
● 雪小禅
格被任命为国 内驻 防军总司令部 最高长官 ,从而有 了接触 希特勒
的机会 , 月初起 , 从7 施陶芬伯格 就一直把炸药放 在公文包 中,准 备见机行事炸 死希特勒 。 7 中 在 月 旬 他 曾三 次与 希特 勒直 接接触 ,
但 由于希特勒 的左膀右臂戈林 和 希姆莱不在场 , 而未下决心动手 ,
那 天 ,一家人在一起看 王小 很少有人放弃 ,那是在全国 电视 丫 持的 ( 主 《 开心辞典) ) ,发现越来 观众面前 ,失败或成功都可 以理 游戏 。 王小 丫继续 问他 :“ 真的放弃 他连犹豫都没有 , 然后 点头,
一
官们纷 纷坐在一起 吃
着 丰盛 的早餐 。会议 预 计在 下午 1 3点开
身 戎 装 ,他 时候 都 是 军 人 , 婚礼 也不 例 外 。 在度婚假时他选 择去罗马参加墨 索 里 尼执 政 10
说 ,军人在任何
始 ,施 陶芬伯格必 须
在 开会前启动定 时炸
弹的点火装置 ,这 样
刺 杀希 特勒
14 7 2 9 4年 月 0日8 ,施陶 点
芬伯格只 装配了一枚炸弹就赶往
会议室 。
施 陶芬伯格 10 年 出生在德 97 国一个贵族 家庭 ,他父亲是 德国
施陶芬伯格本 来开 会就经常 皇 家军 队的将军 ,他从小生 活环
芬伯格从柏林登上军 用飞机前往 迟 到 ,这 次晚来也没有 引起 别人 境优越 ,中小学上的是贵族学校。 地名为 “ 狼窝” 的一个位于波兰偏 的注 意。他主动上前与 正在 讲话 1 岁那年他就 曾在一篇作文 中写 5
他要为德意志人 民去战斗。 希 僻树林里 的纳粹指挥 部 ,这里 四 的希 特勒握 了一 下手 ,并把装有 到, 周布满 了地 雷 ,时刻有警卫和 狼 炸弹的公文包放在希特 勒旁边的 特勒上 台前他毕业于德 国军事学
不久 就 加 入 了 国 防 军 。 期 的 早 狗在监视 。 O O , 1 点3 分 飞机在 “ 狼 桌子腿前 ,两 分钟后他借 口打个 院 , 施陶芬伯格是一 窝” 军用机场 降落 , 施
陶芬伯格手提公 文包 经 过 三 道 岗 哨 进,他 十分赞赏 希特勒 关于纯净
德 意 志 民族 的说
个公文包 中藏有两颗 重 15 9 0克的炸 弹。
参加希特勒 亲 自 主持 的军事会议的军
法,以能为希特 勒 作战为荣 。甚 至在结婚 时他也
炸 弹将在 l 分钟后起 5
爆 。然而希特勒 1 点 2 半钟来到会议 室并决 定立 即召开会议 ,因 为他会后还要 会见意
周年 纪念 仪式。
施陶芬伯格 学历高 ,聪明能
干 , 组 织 能 力
强 ,很 快 就 被 提
大利首相墨索里尼。
希特勒提 前开会
拔 为 高 级 军官 。
维普资讯
掉希特勒 。通过朋友 的介绍施陶 芬 伯格结识 了军队中的反纳粹小 组成员 ,他们是一批对 纳粹深恶 痛绝的德 国军 人 ,正在密谋策划 暗杀希特勒 的行 动。从此施 陶芬 伯格积极 参与了策划暗杀希特勒 的准备活动。 他们 的打算是 , 除掉 希特勒 , 接管政府 , 组成 以贝克将 军为首的临时机构并与反法 西斯 盟 国进行谈判 ,签订和 约。
些反 战 的 德 国 军 思想 、 很理智的指挥官。 因此 没有 爆炸 时希特 勒正趴在 桌子的军用 官 发动 了刺 杀希 人 会怀 疑 施 陶芬 伯格 在 做 什 么 地 图上 看着 什么 ,这 使他躲过一
特勒 的行动 , 但不 “ 事” 坏 。对施 陶芬伯格这样一个 劫 。
幸失败。 事后 , 涉案的德 国军官几 残疾人来说 ,要在 几分钟 内组装 从 希特 勒 的拥 护者 到行 刺 人 好炸弹有 多么 困难 。匆忙 中施 陶 乎全被党卫军残酷处死 。
维普资讯
14 年7 O 三个指头 , 94 月2 右眼完全失明。 由于他 原计划 中的两枚 ,炸 弹缺乏足够 日, 德国陆军上校 指挥 正确 、作战英勇很受希特 勒 的威力 ,特 别是厚重 的橡 木桌面 施 陶 芬 伯 格 与一 赏识 。希特勒曾表扬他 是一 个有 成 了希特勒 的保 护屏 障 ,在炸弹
的决定把施 陶芬 伯格搞 得措手不 电话 离开了会议室 。几分钟后轰 但他慢慢地 开始对纳粹党 徒们的
及 ,他 急 忙 躲 到一 处 着 手 组 装 炸 隆一 声 巨响 ,会议 室笼罩在烟尘 横行 霸道 ,尤其对希特 勒在军 事
弹 。有几位 军官甚至从他附近走 中 , 片横飞 , 碎 喊声顿起 , 数名 军 上 的丧 心病 狂深 为不 满和 厌恶 。 93 过, 看见他在包什 么东西 , 但谁能 官 被炸得血 肉模糊 ,一个军官被 14 年底 ,德军在各个战场上 已 想到 ,施 陶芬 伯格竟敢在希特勒 汽浪弹出了窗外 。参会的 2 4人中 开始节节败退 ,成千上万的德 国
因为反纳粹 小组坚持把希特勒 及 越喜欢这个节 目,因为它 充满了 解 ,本来就是一 场智力加机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