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采食量的科学控制
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母猪在哺乳期间,要提供大量乳汁哺乳仔猪,消耗较多精力和营养。
因此,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乳窝重的重要因素。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哺乳母猪的日粮标准
可按体重的0.8%~1%给予维持日粮,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一头仔猪加0.30千克。
每千克日粮应含可消化能2 800~3 000千卡,粗蛋白质14%~16%、钙0.64%、磷0.46%。
例如母猪体重为100千克,维持饲料应给0.8千克,生有10头仔猪,每头仔猪增补0.3千克,共补加3.0千克饲料,一共给料3.8千克。
在饲料配合上,要力求全价营养,特别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保证在仔猪断乳后母猪有中上等膘情。
母猪产崽后的饲养
母猪产后的最初几天,要特别精心的喂养,防止乳房炎。
生产的当天可以停止喂料,只喂温热的饮水,或掺入少量的麸皮和食盐。
产后2—3天不能一下子喂料过多,应逐渐增加喂量。
喂给足够的清洁饮水可以促进泌乳和防止便秘。
适当增加喂料次数
生产经验表明,少量多餐能刺激猪的食欲,这一方法在许多猪场对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很有效。
下午最后一次饲喂时可多投一些料,这是
1。
快速提高猪采食量的方法

快速提高猪采食量的方法俗话说的好“吃得多,长得快”这句话在养殖业也是相当适用,尤其像养猪业来讲,这个直接关乎到猪场的效益,猪只采食量与增重挂钩,当增重较快的时候,出栏时间就能提前,出栏加快就能更快的获得收益。
而想要提高猪的采食量,第一步就是挑起猪的食欲,从饲料的适口性与气味性来改善,就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采食量。
一、饲料适口性 1、粗纤维在饲料中的含量,如果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大于百分之6,那么采食量会下降。
2、饲料的干湿问题,现在猪饲料里总共有三种,干料与湿拌料(水料比3-4:1)与稀料,在实验下同等的饲料,选择湿拌料喂法采食量很高,稀料最差。
3、饲料粉碎粒度,粉碎玉米粒度要求在0.8毫米到1.5毫米最合适,如果过粗的话,饲料的利用率会降低,过细的话可能导致消化道溃疡,不利于猪只的健康发育,直接影响猪只的采食量。
4、盐分,正常育肥猪对盐的需求量在百分之0.45之间,如果盐分从百分之0.45掉到百分之0.2时候,那么采食量就会下降百分之20,增重减少百分之38。
5、猪爱吃甜的东西,如果饲料中加入一些甜味剂,那么采食量会上升,这里要求甜味剂所用的糖精钠经疏水处理,在饲料里结块或者粒度在100目以下的时候会有苦涩味,反而直接影响饲料适口性。
所以要求糖精钠粉碎力度在160目以上,并且须通过疏水处理,使得分散均匀,不然会造成局部甜度高发苦。
6、饲料中添加酸味剂,现在都主张乳仔猪饲料用低碱贮原料,这个时候加入酸味剂可以有效提高采食量,不用石粉与磷酸氢钙,酸力控制在20到30。
二、饲料气味猪的嗅觉要超过狗的嗅觉,对气味相当敏感,所以从气味上也能影响采食。
1、香料剂的改变,如鱼香型、香甜型、鱼腥型等的相互转换,或者是在空气中时间过长,气味挥散完毕,都会直接影响猪的采食。
2、霉变饲料,如果饲料被霉菌所污染,饲料发霉变味,无论是适口性还是采食量上都是呈下降趋势。
3、酸败饲料,环境温度过高和饲料存放时间久,饲料里的硫酸铜和一些微量元素超过150PPM的时候,饲料里的粗脂肪就会被氧化,这个时候气味会呈现出哈喇味,影响采食量。
小猪采食量标准

小猪采食量标准
摘要:
1.小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2.小猪采食量的标准
3.如何控制小猪采食量
4.总结
正文:
小猪采食量标准是养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小猪采食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小猪的成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因此,合理控制小猪的采食量是每一个养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小猪采食量的标准是根据小猪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来制定的。
一般来说,小猪每天的采食量应该控制在其体重的1% 到3% 之间。
例如,一只10 公斤的小猪,每天的采食量应该控制在100 克到300 克之间。
如何控制小猪采食量呢?首先,养猪人需要根据小猪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饮食的时间、次数和量。
其次,养猪人需要观察小猪的食欲情况,如果小猪食欲不振,可以适当减少食量;如果小猪食欲旺盛,可以适当增加食量。
最后,养猪人需要定期检查小猪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小猪过胖或者过瘦,需要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总的来说,小猪采食量的控制是一个需要养猪人细心观察和精心照料的过程。
如何提高肥猪的采食量

养殖场内如何提高肥猪的采食量采食量的多少是影响肥猪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所以想要肥猪生长状况好,想要肥猪能够快速出栏,提高肥猪的采食量是关键。
牲畜就像人一样,吃的多才能长得胖,那么如何提高肥猪的饮食量呢?下面小便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大家分享几点。
一,饲料的浓度饲料的浓度直接关系到肥猪的采食量,饲料混合过程中如果浓度过低,虽然能够增加肥猪的采食量,但是其较低的营养成分也会影响肥猪的正常生长速度。
如果浓度过高,则会导致饲料混合不够均与,导致肥猪食用后很难消化,同样也会影响肥猪对饲料的营养吸收。
所以,饲料的浓度是要根据自己养殖场内的猪群以及长期喂养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决定。
二,纤维素浓度纤维素是促进肠道蠕动,促进体内废弃物排放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浓度的多少也会影响到肥猪的采食量。
过高会使得肥猪食用的饲料还未完全被消化吸收就被排除体外,造成浪费。
但是纤维素过低,会使得肥猪发生便秘,体内废弃物长时间排不出则会严重营销肥猪的采食量。
三,生物发酵饲料发酵饲料就像小孩食用的酸奶一样含有大量对身体有益的细菌。
比如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多种复合微生物。
这些细菌存在肥猪的肠道内促进营养的吸收和食物的消化,从而大大增加肥猪的采食量。
四,氨基酸含量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氨基酸是会被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营养成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赖氨酸含量有助于提高肥猪的采食量。
五,外部环境和人一样,环境的好坏,饮食的时间也会影响到肥猪的采食量。
适当的肥猪数量,良好的通风都会影响饲料的食用量。
另外,喂养时间上也要严格把握,不能在肥猪快要睡觉时喂养,也不能在肥猪刚吃饱没多久就在此喂养,这些都会影响到肥猪的采食量。
以上就是小便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大家分享的几个影响肥猪采食量的因素,只是代表小便个人的想法,具体情况还要养殖户根据自己的条件自己摸索实践。
育肥猪增大采食量的方法

育肥猪增大采食量的方法
想要让育肥猪增大采食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提供高能量饲料:给育肥猪提供高能量的饲料,例如富含淀粉和脂肪的粮食,以满足其能量需求,并促进食欲增加。
2. 分食制饲养:将饲料分为几次喂养,每次喂养量适中,避免一次性喂养过多,可以提高猪的食欲。
3. 添加诱食剂:使用一些诱食剂,如甘草粉、食盐或酵母等,可增加猪的食欲,促进采食量的增加。
4. 定期饲喂:定时定量的饲喂可以帮助育肥猪建立规律的进食习惯,并促进食欲的增加。
5. 舒适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确保猪在舒适的环境下进食,避免压力和疾病对食欲的不良影响。
6. 饮水充足:保证猪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水的供应应稳定,水的温度适宜,以满足猪的饮水需求。
7. 增加日光照射:合理增加猪舍的日光照射,可以提高猪的食欲和采食量。
8. 添加营养补充剂:根据猪的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以提高食欲和采食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高采食量的同时,也需要控制育肥猪的体重增长速度,以避免出现肥胖和健康问题。
因此,在采食量增加的过程中,需要与兽医和饲养专家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
技术控猪正常日龄体重及采食量对照表(值得收藏)

技术控猪正常日龄体重及采食量对照表(值得收藏)导读目前收集到的最全的商品猪日龄、体重、采食量参考表,区分了不同状况下(品种、饲养状况等条件)猪的日龄对应的体重和采食量,根据我对猪的了解,从15日龄到180日龄,确认其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各位可以作为自己场日龄管理的参照。
黄色标记为正常生长速度及采食量。
猪日龄、体重、采集量参考表体重体重体重体重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天数低次低较高高低次低较高高15 3.3 3.9 4.6 5.3 0.31 0.35 0.39 0.4316 3.4 4.0 4.8 5.5 0.32 0.36 0.40 0.4417 3.5 4.1 4.9 5.7 0.32 0.37 0.41 0.4618 3.5 4.3 5.1 5.9 0.33 0.37 0.42 0.4719 3.6 4.4 5.3 6.1 0.33 0.38 0.43 0.4820 3.7 4.6 5.5 6.4 0.34 0.39 0.44 0.4921 3.8 4.7 5.7 6.6 0.35 0.40 0.46 0.5122 4.0 4.9 5.9 6.9 0.35 0.41 0.47 0.5223 4.1 5.1 6.2 7.1 0.36 0.42 0.48 0.5324 4.2 5.3 6.4 7.4 0.37 0.43 0.49 0.5525 4.4 5.5 6.7 7.7 0.38 0.44 0.51 0.5626 4.6 5.7 6.9 8.0 0.39 0.46 0.52 0.5827 4.7 5.9 7.2 8.4 0.40 0.47 0.54 0.6028 4.9 6.2 7.5 8.7 0.41 0.48 0.55 0.6129 5.1 6.4 7.8 9.0 0.42 0.50 0.57 0.6330 5.3 6.7 8.1 9.4 0.43 0.51 0.58 0.6531 5.5 6.9 8.4 9.8 0.45 0.52 0.60 0.6632 5.7 7.2 8.7 10.1 0.46 0.54 0.61 0.6833 5.9 7.5 9.1 10.5 0.47 0.55 0.63 0.7034 6.2 7.8 9.4 10.9 0.48 0.57 0.65 0.7235 6.4 8.1 9.8 11.3 0.50 0.58 0.66 0.7436 6.7 8.4 10.1 11.7 0.51 0.60 0.68 0.7637 6.9 8.7 10.5 12.2 0.52 0.61 0.70 0.7739 7.5 9.4 11.3 13.1 0.55 0.65 0.73 0.8140 7.8 9.7 11.7 13.5 0.57 0.66 0.75 0.8341 8.1 10.1 12.1 14.0 0.58 0.68 0.77 0.8542 8.4 10.4 12.5 14.5 0.60 0.70 0.79 0.8743 8.7 10.8 12.9 15.0 0.61 0.71 0.81 0.8944 9.0 11.2 13.4 15.4 0.63 0.73 0.83 0.9145 9.3 11.6 13.8 16.0 0.64 0.75 0.85 0.9346 9.7 12.0 14.3 16.5 0.66 0.77 0.87 0.9647 10.0 12.4 14.8 17.0 0.68 0.78 0.89 0.9848 10.4 12.8 15.2 17.5 0.69 0.80 0.90 1.0049 10.7 13.2 15.7 18.1 0.71 0.82 0.92 1.0250 11.1 13.6 16.2 18.6 0.73 0.84 0.94 1.0451 11.5 14.1 16.7 19.2 0.74 0.86 0.96 1.0652 11.9 14.5 17.2 19.8 0.76 0.88 0.98 1.0853 12.2 15.0 17.7 20.3 0.78 0.89 1.01 1.1154 12.6 15.4 18.2 20.9 0.80 0.91 1.03 1.1355 13.0 15.9 18.8 21.5 0.81 0.93 1.05 1.15天数体重体重体重体重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低次低较高高低次低较高高56 13.5 16.4 19.3 22.1 0.83 0.95 1.07 1.1757 13.9 16.8 19.8 22.7 0.85 0.97 1.09 1.2058 14.3 17.3 20.4 23.3 0.87 0.99 1.11 1.2259 14.7 17.8 20.9 24.0 0.88 1.01 1.13 1.2460 15.2 18.3 21.5 24.6 0.90 1.03 1.15 1.2661 15.6 18.8 22.1 25.2 0.92 1.05 1.17 1.2962 16.1 19.3 22.6 25.9 0.94 1.07 1.19 1.3163 16.5 19.9 23.2 26.5 0.96 1.09 1.21 1.3364 17.0 20.4 23.8 27.2 0.98 1.11 1.24 1.3665 17.4 20.9 24.4 27.9 0.99 1.13 1.26 1.3866 17.9 21.5 25.0 28.6 1.01 1.15 1.28 1.4067 18.4 22.0 25.6 29.2 1.03 1.17 1.30 1.4368 18.9 22.6 26.2 29.9 1.05 1.19 1.32 1.4569 19.4 23.1 26.9 30.6 1.07 1.21 1.34 1.4770 19.9 23.7 27.5 31.3 1.09 1.23 1.37 1.5071 20.4 24.2 28.1 32.0 1.11 1.25 1.39 1.5272 20.9 24.8 28.8 32.8 1.13 1.27 1.41 1.5474 21.9 26.0 30.1 34.2 1.17 1.31 1.45 1.5975 22.4 26.6 30.7 34.9 1.19 1.33 1.48 1.6176 23.0 27.2 31.4 35.7 1.20 1.35 1.50 1.6477 23.5 27.8 32.1 36.4 1.22 1.37 1.52 1.6678 24.0 28.4 32.7 37.2 1.24 1.40 1.54 1.6879 24.6 29.0 33.4 37.9 1.26 1.42 1.56 1.7180 25.1 29.6 34.1 38.7 1.28 1.44 1.59 1.7381 25.7 30.2 34.8 39.5 1.30 1.46 1.61 1.7682 26.2 30.8 35.5 40.2 1.32 1.48 1.63 1.7883 26.8 31.5 36.2 41.0 1.34 1.50 1.65 1.8084 27.4 32.1 36.9 41.8 1.36 1.52 1.67 1.8385 27.9 32.7 37.6 42.6 1.38 1.54 1.70 1.8586 28.5 33.4 38.3 43.4 1.40 1.56 1.72 1.8887 29.1 34.0 39.0 44.2 1.42 1.58 1.74 1.9088 29.7 34.7 39.7 45.0 1.44 1.60 1.76 1.9289 30.3 35.3 40.4 45.8 1.46 1.63 1.79 1.9590 30.8 36.0 41.2 46.6 1.48 1.65 1.81 1.9791 31.4 36.6 41.9 47.4 1.50 1.67 1.83 2.0092 32.0 37.3 42.6 48.2 1.52 1.69 1.85 2.0293 32.6 38.0 43.4 49.1 1.54 1.71 1.87 2.0494 33.2 38.6 44.1 49.9 1.56 1.73 1.90 2.0795 33.8 39.3 44.8 50.7 1.58 1.75 1.92 2.0996 34.4 40.0 45.6 51.6 1.60 1.77 1.94 2.11天数体重体重体重体重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低次低较高高低次低较高高97 35.1 40.7 46.3 52.4 1.62 1.79 1.96 2.1498 35.7 41.4 47.1 53.2 1.64 1.81 1.99 2.1699 36.3 42.0 47.8 54.1 1.66 1.83 2.01 2.19 100 36.9 42.7 48.6 54.9 1.68 1.86 2.03 2.21 101 37.5 43.4 49.4 55.8 1.70 1.88 2.05 2.23 102 38.2 44.1 50.1 56.6 1.72 1.90 2.07 2.26 103 38.8 44.8 50.9 57.5 1.73 1.92 2.10 2.28 104 39.4 45.5 51.7 58.3 1.75 1.94 2.12 2.30 105 40.0 46.2 52.4 59.2 1.77 1.96 2.14 2.33 106 40.7 46.9 53.2 60.1 1.79 1.98 2.16 2.35 107 41.3 47.6 54.0 60.9 1.81 2.00 2.18 2.38109 42.6 49.0 55.6 62.7 1.85 2.04 2.23 2.42 110 43.2 49.7 56.3 63.5 1.87 2.06 2.25 2.45 111 43.9 50.5 57.1 64.4 1.89 2.08 2.27 2.47 112 44.5 51.2 57.9 65.3 1.91 2.10 2.29 2.49 113 45.2 51.9 58.7 66.2 1.93 2.12 2.31 2.52 114 45.8 52.6 59.5 67.0 1.95 2.14 2.34 2.54 115 46.5 53.3 60.3 67.9 1.97 2.16 2.36 2.56 116 47.1 54.0 61.1 68.8 1.99 2.19 2.38 2.59 117 47.8 54.8 61.8 69.7 2.01 2.21 2.40 2.61 118 48.4 55.5 62.6 70.6 2.02 2.23 2.42 2.63 119 49.1 56.2 63.4 71.5 2.04 2.25 2.44 2.65 120 49.7 56.9 64.2 72.4 2.06 2.27 2.46 2.68 121 50.4 57.6 65.0 73.2 2.08 2.29 2.49 2.70 122 51.0 58.4 65.8 74.1 2.10 2.31 2.51 2.72 123 51.7 59.1 66.6 75.0 2.12 2.33 2.53 2.75 124 52.3 59.8 67.4 75.9 2.14 2.35 2.55 2.77 125 53.0 60.5 68.2 76.8 2.16 2.37 2.57 2.79 126 53.7 61.3 69.0 77.7 2.17 2.38 2.59 2.81 127 54.3 62.0 69.8 78.6 2.19 2.40 2.61 2.84 128 55.0 62.7 70.6 79.5 2.21 2.42 2.63 2.86 129 55.6 63.4 71.4 80.3 2.23 2.44 2.65 2.88 130 56.3 64.2 72.2 81.2 2.25 2.46 2.67 2.90 131 56.9 64.9 73.0 82.1 2.27 2.48 2.69 2.92 132 57.6 65.6 73.8 83.0 2.28 2.50 2.71 2.95 133 58.2 66.3 74.6 83.9 2.30 2.52 2.73 2.97 134 58.9 67.1 75.4 84.8 2.32 2.54 2.75 2.99 135 59.6 67.8 76.2 85.7 2.34 2.56 2.77 3.01 136 60.2 68.5 76.9 86.6 2.36 2.58 2.79 3.03 137 60.9 69.2 77.7 87.4 2.37 2.60 2.81 3.05 138 61.5 69.9 78.5 88.3 2.39 2.61 2.83 3.08 139 62.2 70.7 79.3 89.2 2.41 2.63 2.85 3.10 天数体重体重体重体重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采食量低次低较高高低次低较高高138 61.5 69.9 78.5 88.3 2.4 2.6 2.8 3.1 139 62.2 70.7 79.3 89.2 2.4 2.6 2.9 3.1 140 62.8 71.4 80.1 90.1 2.4 2.7 2.9 3.1142 64.1 72.8 81.7 91.8 2.5 2.7 2.9 3.2 143 64.7 73.5 82.5 92.7 2.5 2.7 2.9 3.2 144 65.4 74.2 83.2 93.6 2.5 2.7 3.0 3.2 145 66.0 74.9 84.0 94.5 2.5 2.7 3.0 3.2 146 66.7 75.6 84.8 95.3 2.5 2.8 3.0 3.2 147 67.3 76.3 85.6 96.2 2.5 2.8 3.0 3.3 148 67.9 77.0 86.3 97.1 2.6 2.8 3.0 3.3 149 68.6 77.7 87.1 97.9 2.6 2.8 3.0 3.3 150 69.2 78.4 87.9 98.8 2.6 2.8 3.1 3.3 151 69.8 79.1 88.6 99.6 2.6 2.8 3.1 3.3 152 70.5 79.8 89.4 100.5 2.6 2.9 3.1 3.4 153 71.1 80.5 90.2 101.3 2.6 2.9 3.1 3.4 154 71.7 81.2 90.9 102.2 2.7 2.9 3.1 3.4 155 72.3 81.9 91.7 103.0 2.7 2.9 3.2 3.4 156 73.0 82.6 92.4 103.9 2.7 2.9 3.2 3.4 157 73.6 83.3 93.2 104.7 2.7 3.0 3.2 3.5 158 74.2 83.9 93.9 105.6 2.7 3.0 3.2 3.5 159 74.8 84.6 94.7 106.4 2.7 3.0 3.2 3.5 160 75.4 85.3 95.4 107.2 2.8 3.0 3.2 3.5 161 76.0 85.9 96.1 108.0 2.8 3.0 3.3 3.5 162 76.6 86.6 96.9 108.9 2.8 3.0 3.3 3.6 163 77.2 87.3 97.6 109.7 2.8 3.1 3.3 3.6 164 77.8 87.9 98.3 110.5 2.8 3.1 3.3 3.6 165 78.4 88.6 99.0 111.3 2.8 3.1 3.3 3.6 166 79.0 89.2 99.7 112.1 2.8 3.1 3.3 3.6 167 79.5 89.9 100.5 112.9 2.9 3.1 3.4 3.6 168 80.1 90.5 101.2 113.7 2.9 3.1 3.4 3.7 169 80.7 91.1 101.9 114.5 2.9 3.1 3.4 3.7 170 81.3 91.8 102.6 115.3 2.9 3.2 3.4 3.7 171 81.8 92.4 103.3 116.1 2.9 3.2 3.4 3.7 172 82.4 93.0 103.9 116.8 2.9 3.2 3.4 3.7 173 82.9 93.6 104.6 117.6 2.9 3.2 3.5 3.8 174 83.5 94.3 105.3 118.4 3.0 3.2 3.5 3.8 175 84.0 94.9 106.0 119.1 3.0 3.2 3.5 3.8 176 84.6 95.5 106.7 119.9 3.0 3.2 3.5 3.8 177 85.1 96.1 107.3 120.6 3.0 3.3 3.5 3.8178 85.7 96.7 108.0 121.4 3.0 3.3 3.5 3.8 179 86.2 97.3 108.6 122.1 3.0 3.3 3.6 3.9 180 86.7 97.8 109.3 122.9 3.0 3.3 3.6 3.9。
影响猪采食量的三大因素.

影响猪采食量的三大因素一、饲料的适口性1、干湿问题:现在喂猪用料共有三种,即干粉料、湿拌料 (水料1:1和稀料。
据试验,湿料喂法采食量最好,稀料最差。
2、粉碎料度:玉米粒度要求在 0.8— 1.5毫米为佳,过细的料适口性下降,从而影响采食量。
3、粗纤维的含量水平:如果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大于 6%, 猪的采食量下降。
4、盐分:正常生长育肥猪对盐的需求量在 0.45%,盐分下降到 0.2%时,猪的采食量可下降 20%,增重也减少 38%。
5、甜味剂:猪最喜食的是甜味,如饲料中含有甜味剂时,采食量上升。
二、饲料气味变化1、香味剂的变化:如乳香型、鱼腥型、鱼香型、香甜型之间的转换,或露于空气中时间过长,使气味挥发变淡,都会影响其采食。
2、饲料发霉变质:如饲料被霉菌污染,使饲料发霉产生霉变味, 无论从气味还是适口性上都将使猪的采食量下降。
3、饲料酸败:环境温度高或饲料存放时间长,饲料中的粗脂肪就会氧化酸败,出现哈喇味,使其采食量下降。
4、油脂种类的不同:如饲料中添加豆油、玉米油等,气味都不一样,如果发生变化,会影响采食量。
5、其他原料的特殊气味对饲料的影响:如鱼粉含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等。
三、饲料成分1、氨基酸方面:猪的采食量随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但到一定程度后采食量有下降的趋势。
2、矿物质方面:饲料中锌、磷的缺乏及钙、锰和铁的过量,都会造成猪的食欲不好。
3、维生素方面:vb1、 vb2、 vb12和烟酸、泛酸的缺乏都会使仔猪采食量下降。
4、抗生素方面:大量的试验证明,在猪日粮中添加少量的抗生素,可使猪的采食量提高 7%— 15%。
5、水分方面:缺水初期,猪食欲明显减退,尤其不爱吃干粉料, 随着失水的增多,猪的食欲可能完全废绝。
6、能量方面:饲料的能值含量高采食量低,反之能值低则采食量高。
另外, 一些猪病如寄生虫病、感冒、胃肠炎等, 猪舍温度的变化, 养猪过程中的转群、并圈、换料、防疫过程等都会对猪的采食量有所影响。
猪采食量的科学控制

采食量是保证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是影响肉用家畜体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随着生产性能的提高,特别是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提升,猪的主动采食量却没有增加,甚至在减少,猪的采食量一般达不到理想要求,造成所采食饲料中用于维持需要的比例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生产实践中,动物采食量的重要性与作用常被过低估计,这将不可防止地对猪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阐述了采食量的重要性、采食量的调节机制、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采食量的因子研究进展等问题.1采食量的重要性1.1繁殖长期以来,已经证实繁殖性能依赖于充足的营养,营养缺乏延缓发情,影响成年动物的繁殖性能.早期的研究工作说明,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对后续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在过去数十年的育种工作中,对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性状的选育降低了采食量,减少了初情期的体脂,延迟了体成熟,提升了泌乳力,从而使第1个泌乳期的体重损失较为严重,导致断奶至再发情间隔延长、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母猪不发情,甚至有可能缩短母猪的种用期.泌乳期是给予最正确营养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摄入能量缺乏严重影响再配效率.尽管已有的大局部研究都是讨论雌性动物的营养与繁殖作用,但是雄性动物的繁殖性能也是依赖于充足的采食量.营养不良的一个结果就是减少了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相反,猪采食量的提升与体内血中黄体生成素〔LH汾泌呈正相关联系,研究说明,泌乳期母猪的LH分泌水平如果较高,断奶后母猪可提早发情.在配种前期〔潮红期〕,提升动物采食量,并且超过维持水平时,可以提升动物的繁殖效率.1.2泌乳在泌乳期,普遍接受的治理目的是使动物获得最正确采食量.母猪产仔后,要分泌大量乳汁来喂养仔猪,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因而很大,如果采食量不足那么难以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是通过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分娩后血中催乳素下降,生长激素由于能量处于负平衡而维持较高的水平,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l冰平那么由于体内处于分解代谢状态而逐渐降低.Koketsu等报道,泌乳期采食量较低的母猪,其血清胰岛素和血浆葡萄糖含量低于采食量较高的母猪.Zak等报道,在泌乳期无论是前3周还是第4周限饲的母猪,其血浆中胰岛素和IGF-l含量均低于泌乳期28d自由采食的母猪.由于高水平的胰岛素和IGFl及低水平的生长激素可促进卵的发育,泌乳期能量的负平衡不利于胰岛素和IGF-l的水平升高,因此泌乳期采食量低下会引起繁殖障碍.在猪方面,采食量和乳产量的相关性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泌乳期时,母猪的采食量将影响产奶量、仔猪营养状况及再配性能.提升环境温度可以降低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当环境温度超过25c时,仔猪生长受到抑制.1.3生长采食量是动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家畜的新生儿时期是一个特定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效率阶段.对动物早期生长优势的重视并能维持,对后期的生长和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想获得可观的利润,就要减小应激因素,增加能量摄入,以便幼畜获得最正确采食量.母猪的产奶量常常限制仔猪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当到达断奶时,饲喂高脂替代品的仔猪明显重于母猪哺育的仔猪.人工饲喂或母猪哺育的仔猪胴体品质没有差异.1.4其他方面随着对食欲限制机制的了解,已发现通过外源刺激、自然加速动物生长及效率条件下,提升采食量的新应用领域.注射猪促生长激素〔PS国明显提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效率,但其副作用是抑制食欲.在快速生长时期,用促生长激素处理可提升采食量,那么不受抑制,这为了解生长限制因子提供了有用的参考.2采食量的调节机制猪采食量的调控主要靠短期限制,即由物理〔机械性〕限制和化学〔代谢〕限制共同完成的,感觉系统在采食量的调节中起到一定作用.2.1物理〔机械性〕调节机制猪胃肠道紧张度排空的压力变化形成的负反响调节,是决定采食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猪的空肠进行分段试验发现,空肠水压仅升高几厘米即可抑制采食行为而无不适表现,一旦除去水压即可恢复食欲.结果说明:胃肠道存在伸展受体,这些受体能将饲料刺激产生的负反响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从而限制采食量.此项试验说明:物理〔机械〕限制主要与饲料和消化道食糜的体积大小有关.2.2化学〔代谢〕调节机制刺激采食行为发生变化的主要化学调节因素是葡萄糖,其次有氨基酸、矿物质元素、渗透压和pH,还有激素类分泌物,如胰岛素、性激素和肽类等.这些物质通过消化道和其他部位的受体,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或通过改变内分泌和贮存的能量间接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摄食中枢.试验结果证实:猪采食后0.5h内血浆葡萄糖水平开始升高,食饱后不久即到达顶峰值.2.3感觉调节猪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在促进食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饲料的适口性是上述感觉系统对一定饲料的综合反响,与采食量密切相关.比方猪味觉较好,喜食甜食,故在初期引诱食料时参加糖类可促进仔猪采食.2.4采食量的因素采食量的大小是诸多因素相互问复杂作用的结果,采食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调节,例如:环境因素、健康状况、遗传因素、饲喂频率、营养浓度、饲喂方式等.采食量还受到日粮因素和治理因素的双重影响.日粮因素可以分为日粮的营养成分、日粮的配合和饲料原料的添加水平以及颗粒化饲料的颗粒质量;影响采食量的治理因素那么可分为饲料和饮水的供给量、饲养密度和疾病防制.3.1环境因素造成动物应激的环境因素均会降低动物的采食量.与应激反响有关的应激激素水平的增高,会使机体动用其养分储藏.应激反响期间养分的吸收和肠道运动都会减弱,采食量也会相应降低.外界环境因素中,温热环境对动物的采食量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而言,环境温度升高,动物采食量下降,反之那么采食量增加.猪的等热区范围为15〜21C,高于此范围采食减少,低于此范围采食增加.环境温度高于21c时,温度每上升1C采食就会减少60〜100g,而且体重越大,猪的采食量降低程度越严重:每高于此范围1C,20kg的猪会减少1%的采食量,而100kg的猪那么会减少2.5%勺采食量.猪在低温环境中采食量增加,但是饲料转化率降低,猪平均日增重减少.环境温度低于15c时,温度每下降1C,生长肥育猪采食量增加约19.5g,日增重降低10〜22g.3.2健康状况猪的健康状况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患病和处于亚健康感染的动物表现常为食欲下降,如胃肠道感染或寄生虫病以及大多数代谢疾病等都会导致采食量下降.当猪感染疾病后它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会减少5%〜24%.最新研究结果说明,免疫系统激活状况高的与免疫系统激活状况低的相比,免疫系统激活状况高的自由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更低些.3.3遗传因素各种动物的采食习性和特点各不相同,各种动物的采食量相差甚远,同种动物的不同品种、品系间的采食量也存在明显差异.C1utter等(1997)在杜洛克双普夏的杂交品系中建立快生长系和慢生长系,经过8个世代的双向选择,测定从9周龄到100kg体重期间猪的采食量,结果发现快系的平均日采食量到达2.72kg,慢系的日采食量为2.01kg,平均标准差为0.02.Whittington等〔2022〕试验结果说明,商品猪养殖场的采食量变异可达25%.以上试验说明采食量是受遗传限制的.而且杜洛克比其他品种具有更大的自由采食水平,但猪的不同品系,具采食量水平和采食模式也是不同的.3.4日粮因素3.5治理因素不同的猪群或在不同的房舍中,采食量会有很大变化,即使这些猪都采食同样的饲料并且其一般治理举措也都相同.这些差异几乎总是与治理的不同以及疾病状态的不同有关.有三大治理因素会对猪的采食量具有加性影响:1〕是否容易饮到水和吃到食;2〕有无环境应激;3〕疾病状态如何.每一个因素对采食量的相对作用都取决于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增高,那么猪对根本资源〔饲料,饮水,垫料,空气〕的需要量和消耗量就会增加.对每一种因素加以注意,是保证猪能够按其遗传潜力采食足够饲料的关键.4调控采食量的因子4.1瘦素Zhang等成功克隆了人和鼠的0b基因,鉴定了它们表达的蛋白质,并把这种蛋白质命名为Leptin,中文译名为瘦素.瘦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脂肪组织中的蛋白活性因子,由l67个氨基酸组成,由肥胖基因0b受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和能量代谢状况的反响调节而表达,研究说明,ob基因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尤以皮下脂肪组织中最为明显,其编码产物瘦素〔leptin〕对能量代谢及体重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瘦素〔leptin〕主要通过干预食物摄入、能量消耗及代谢等方面调节能量平衡以及体重是调控机体平衡状态环路的一种必需成分.它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l〕澄清了涉及从外周到大脑能量状态信号的一个主要的丧失链;2〕刺激了重新以食欲调控为中央目的的研究和操纵的兴趣.使用瘦素可抑制采食量.4.2神经肽Y神经肽Y〔NPY是1982年首次从猪脑中提取的一种含36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属胰多肽家族.NPY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NPY在下丘脑的浓度很高,主要分布于下丘脑弓状核〔ARC冲经元,少局部分布于室旁核〔PVN}背中核〔DMN〕等区域,并形成相互投射的神经环路.研究发现,下丘脑中的ARC-PVN§径可在饥饿、运动、体重降低、泌乳及患基因型肥胖和糖尿病时被激活,从而产生食欲,促进摄食,并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和机体的能量消耗.很久以来,神经肽Y被认为是一种食欲刺激因子.在脑干中神经肽Y的神经元映射到下丘脑,并且在弓状核〔ARC和DMN 发现了NPYNPY直接注射到下丘脑和脑心室中,可以增加采食量,甚至对吃饱了的动物也起作用.向小鼠第3脑室注入10wgNPY在注射20min后采食量显著增加,此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在高剂量水平可以持续2〜4h.给Wistar鼠第3脑室内注射5^g/的NPY采食量也显著增加.外源性注射NPY与多食的生理模型均证明,NPY具有促进动物摄食的作用.另外,NPY除了可作为食欲增强剂外,还可以刺激GH的分泌,减少能量消耗,从而使得体重增加.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4.3增食因子增食因子〔orexin〕是1998年Yanigasawa/J、组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调节采食量活性的神经肽.研究人员发现,Orexin不同于其他神经肽,其分布仅限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尤其是采食中枢〔LH〕.给雄性大鼠侧脑室快速注入Orexin,发现在1h内OrexinA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动物摄食,3nmol的OrexinA使摄食量增加6倍,30nmol使之增加10倍,该效应可持续4h;侧脑室注入3nmol,30nmol的OrexinB,那么大鼠的摄食量分别增加5倍和l2倍,但该效应只持续2h.其效应持续时间较短可能是由于OrexinB为一线性多肽,有一个自由的氨基端,而0rexinA蛋白经修饰形成双硫键.多项研究说明,Orexin的主要作用是调控动物的采食量和能量平衡.除上述功能外,0rexin对动物的饮水、生殖和睡眠等方面可能都有作用.Orexin确实是调控采食量的主效因子之一,而且0rexin不但能刺激消化液分泌,还可促进胃的运动.5小结中国饲料资源短缺这一现实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通过对动物采食行为的调节,将质地和营养较差、动物不喜采食的非常规物质开发成饲料资源,是目前中国最应采取的和必须采取的举措,动物采食量调控的研究有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动物采食量调控知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采食量的调控研究已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加之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出现,促进在多数实验动物方面新的与采食量有关的研究剧增.这些研究为研究采食量调控的新进展提供参考价值,这一研究领域已成为摄食机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食量是保证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是影响肉用家畜体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
随着生产性能的提高,特别是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提高,猪的主动采食量却没有增加,甚至在减少,猪的采食量一般达不到理想要求,造成所采食饲料中用于维持需要的比例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
生产实践中,动物采食量的重要性与作用常被过低估计,这将不可避免地对猪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阐述了采食量的重要性、采食量的调节机制、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采食量的因子研究进展等问题。
1采食量的重要性1.1繁殖长期以来,已经证实繁殖性能依赖于充足的营养,营养不足延缓发情,影响成年动物的繁殖性能。
早期的研究工作表明,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对后续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但是,在过去数十年的育种工作中,对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性状的选育降低了采食量,减少了初情期的体脂,延迟了体成熟,提高了泌乳力,从而使第1个泌乳期的体重损失较为严重,导致断奶至再发情间隔延长、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母猪不发情,甚至有可能缩短母猪的种用期。
泌乳期是给予最佳营养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摄入能量不足严重影响再配效率。
尽管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讨论雌性动物的营养与繁殖作用,但是雄性动物的繁殖性能也是依赖于充足的采食量。
营养不良的一个结果就是减少了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
相反,猪采食量的提高与体内血中黄体生成素(LH)分泌呈正相关联系,研究表明,泌乳期母猪的LH分泌水平如果较高,断奶后母猪可提早发情。
在配种前期(潮红期),提高动物采食量,并且超过维持水平时,可以提高动物的繁殖效率。
1.2泌乳在泌乳期,普遍接受的管理目的是使动物获得最佳采食量。
母猪产仔后,要分泌大量乳汁来喂养仔猪,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因而很大,如果采食量不足则难以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
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是通过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
分娩后血中催乳素下降,生长激素由于能量处于负平衡而维持较高的水平,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l)水平则由于体内处于分解代谢状态而逐渐降低。
Koketsu等报道,泌乳期采食量较低的母猪,其血清胰岛素和血浆葡萄糖含量低于采食量较高的母猪。
Zak等报道,在泌乳期无论是前3周还是第4周限饲的母猪,其血浆中胰岛素和IGF-l含量均低于泌乳期28d自由采食的母猪。
由于高水平的胰岛素和IGF l及低水平的生长激素可促进卵的发育,泌乳期能量的负平衡不利于胰岛素和IGF-l的水平升高,因此泌乳期采食量低下会引起繁殖障碍。
在猪方面,采食量和乳产量的相关性已经达成了共识。
在泌乳期时,母猪的采食量将影响产奶量、仔猪营养状况及再配性能。
提高环境温度可以降低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仔猪生长受到抑制。
1.3生长采食量是动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家畜的新生儿时期是一个特定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效率阶段。
对动物早期生长优势的重视并能维持,对后期的生长和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要想获得可观的利润,就要减小应激因素,增加能量摄入,以便幼畜获得最佳采食量。
母猪的产奶量常常限制仔猪的营养和生长发育。
当达到断奶时,饲喂高脂替代品的仔猪明显重于母猪哺育的仔猪。
人工饲喂或母猪哺育的仔猪胴体品质没有差别。
1.4其他方面随着对食欲控制机制的了解,已发现通过外源刺激、自然加速动物生长及效率条件下,提高采食量的新应用领域。
注射猪促生长激素(PST)可明显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效率,但其副作用是抑制食欲。
在快速生长时期,用促生长激素处理可提高采食量,则不受抑制,这为了解生长限制因子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2采食量的调节机制猪采食量的调控主要靠短期控制,即由物理(机械性)控制和化学(代谢)控制共同完成的,感觉系统在采食量的调节中起到一定作用。
2.1物理(机械性)调节机制猪胃肠道紧张度排空的压力变化形成的负反馈调节,是决定采食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猪的空肠进行分段试验发现,空肠水压仅升高几厘米即可抑制采食行为而无不适表现,一旦除去水压即可恢复食欲。
结果表明:胃肠道存在伸展受体,这些受体能将饲料刺激产生的负反馈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从而控制采食量。
此项试验说明:物理(机械)控制主要与饲料和消化道食糜的体积大小有关。
2.2化学(代谢)调节机制刺激采食行为发生变化的主要化学调节因素是葡萄糖,其次有氨基酸、矿物质元素、渗透压和pH,还有激素类分泌物,如胰岛素、性激素和肽类等。
这些物质通过消化道和其他部位的受体,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或通过改变内分泌和贮存的能量间接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摄食中枢。
试验结果证明:猪采食后0.5 h内血浆葡萄糖水平开始升高,食饱后不久即达到高峰值。
2.3感觉调节猪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在促进食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饲料的适口性是上述感觉系统对一定饲料的综合反应,与采食量密切相关。
比如猪味觉较好,喜食甜食,故在初期引诱食料时加入糖类可促进仔猪采食。
3影响采食量的因素采食量的大小是诸多因素相互问复杂作用的结果,采食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调节,例如:环境因素、健康状况、遗传因素、饲喂频率、营养浓度、饲喂方式等。
采食量还受到日粮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双重影响。
日粮因素可以分为日粮的营养成分、日粮的配合和饲料原料的添加水平以及颗粒化饲料的颗粒质量;影响采食量的管理因素则可分为饲料和饮水的供应量、饲养密度和疾病防制。
3.1环境因素造成动物应激的环境因素均会降低动物的采食量。
与应激反应有关的应激激素水平的增高,会使机体动用其养分储备。
应激反应期间养分的吸收和肠道运动都会减弱,采食量也会相应降低。
外界环境因素中,温热环境对动物的采食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一般而言,环境温度升高,动物采食量下降,反之则采食量增加。
猪的等热区范围为l5~21℃,高于此范围采食减少,低于此范围采食增加。
环境温度高于21℃时,温度每上升l℃采食就会减少60~100g,而且体重越大,猪的采食量降低程度越严重:每高于此范围1℃,20kg的猪会减少l%的采食量,而100kg的猪则会减少2.5%的采食量。
猪在低温环境中采食量增加,但是饲料转化率降低,猪平均日增重减少。
环境温度低于l5℃时,温度每下降l℃,生长肥育猪采食量增加约l9.5g,日增重降低l0~22 g。
3.2健康状况猪的健康状况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
患病和处于亚健康感染的动物表现常为食欲下降,如胃肠道感染或寄生虫病以及大多数代谢疾病等都会导致采食量下降。
当猪感染疾病后它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会减少5%~24%。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系统激活状况高的与免疫系统激活状况低的相比,免疫系统激活状况高的自由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更低些。
3.3遗传因素各种动物的采食习性和特点各不相同,各种动物的采食量相差甚远,同种动物的不同品种、品系间的采食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Clutter等(1997)在杜洛克×汉普夏的杂交品系中建立快生长系和慢生长系,经过8个世代的双向选择,测定从9周龄到100kg体重期间猪的采食量,结果发现快系的平均日采食量达到2.72kg,慢系的日采食量为2.01kg,平均标准差为0.02。
Whittington等(2007)试验结果表明,商品猪养殖场的采食量变异可达25%。
以上试验说明采食量是受遗传控制的。
而且杜洛克比其他品种具有更大的自由采食能力,但猪的不同品系,其采食量水平和采食模式也是不同的。
3.4日粮因素3.5管理因素不同的猪群或在不同的房舍中,采食量会有很大变化,即使这些猪都采食同样的饲料并且其一般管理措施也都相同。
这些差异几乎总是与管理的不同以及疾病状态的不同有关。
有三大管理因素会对猪的采食量具有加性影响:1)是否容易饮到水和吃到食;2)有无环境应激;3)疾病状态如何。
每一个因素对采食量的相对作用都取决于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增高,则猪对基本资源(饲料,饮水,垫料,空气)的需要量和消耗量就会增加。
对每一种因素加以注意,是保证猪能够按其遗传潜力采食足够饲料的关键。
4调控采食量的因子4.1瘦素Zhang等成功克隆了人和鼠的0b基因,鉴定了它们表达的蛋白质,并把这种蛋白质命名为Leptin,中文译名为瘦素。
瘦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脂肪组织中的蛋白活性因子,由l67个氨基酸组成,由肥胖基因0b受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和能量代谢状况的反馈调节而表达,研究表明,ob基因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尤以皮下脂肪组织中最为明显,其编码产物瘦素(leptin)对能量代谢及体重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瘦素(leptin)主要通过干预食物摄入、能量消耗及代谢等方面调节能量平衡以及体重是调控机体平衡状态环路的一种必需成分。
它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l)澄清了涉及从外周到大脑能量状态信号的一个主要的丢失链;2)刺激了重新以食欲调控为中心目的的研究和操纵的兴趣。
使用瘦素可抑制采食量。
4.2神经肽Y神经肽Y(NPY)是1982年首次从猪脑中提取的一种含36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属胰多肽家族。
NPY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NPY在下丘脑的浓度很高,主要分布于下丘脑弓状核(ARC)神经元,少部分分布于室旁核(PVN)、背中核(DMN)等区域,并形成相互投射的神经环路。
研究发现,下丘脑中的ARC-PVN路径可在饥饿、运动、体重降低、泌乳及患基因型肥胖和糖尿病时被激活,从而产生食欲,促进摄食,并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和机体的能量消耗。
很久以来,神经肽Y被认为是一种食欲刺激因子。
在脑干中神经肽Y的神经元映射到下丘脑,并且在弓状核(ARC)和DMN发现了NPY。
NPY直接注射到下丘脑和脑心室中,可以增加采食量,甚至对吃饱了的动物也起作用。
向小鼠第3脑室注入l0μgNPY,在注射20min后采食量显著增加,此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在高剂量水平可以持续2~4h。
给Wistar鼠第3脑室内注射5μg/μl的NPY,采食量也显著增加。
外源性注射NPY与多食的生理模型均证明,NPY具有促进动物摄食的作用。
另外,NPY除了可作为食欲增强剂外,还可以刺激GH的分泌,减少能量消耗,从而使得体重增加。
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
4.3增食因子增食因子(orexin)是1998年Yanigasawa小组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调节采食量活性的神经肽。
研究人员发现,Orexin不同于其他神经肽,其分布仅限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尤其是采食中枢(LH)。
给雄性大鼠侧脑室快速注入Orexin,发现在1 h内Orexin A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动物摄食,3nmol的Orexin A使摄食量增加6倍,30nmol使之增加10倍,该效应可持续4 h;侧脑室注入3 nmol,30 nmol的Orexin B,则大鼠的摄食量分别增加5倍和l2倍,但该效应只持续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