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维 与 作 文 应 试 的 关 系 、 自主 作 文 与 独 立 人 格 发 教 学 中 如 何 塑 造 学 生 健 全 人 格
◎ 陶 新 玉
《 同制 义务 教 育语文 课 程 标 准 ( 验 稿 ) 》 中突 出 了 个 实 语 文 学 科 的人 文 性 , 强调 指 出在语 文 教 学 中 “ 重 视提 高 学 应 羽I 全 的人 } 健 各,促 进德 、智 、体 、荚 的 和 潴 发展 ”。这 就 要

展 现 教 师魅 力 ,树 立高 尚人 格感 染 学 生
“ 高 为 师 , 身正 为 范 ”,教 师 是 文 明的 使 者 ,是 人 类 学
灵 魂 的 T 程师 ,作 为 “ 业 解 惑 ”之 人 ,更 应 为人 师 表 , 以 授 l己的 高 尚 人格 、模 范 行为 来 感 染 、影 响 并 规 范学 生 。语 文 = = J 教师 如果 具 有 顽强 的意 志 、开 拓 进取 的创 新 能 力 、乐 观 自信
以潜 移 默 化 的影 响 。教 师 只 有 完 善 自身 素 质 ,才 能 、学生 从 止 高 尚的 人 格魅 力 r汲 取 有 益 的营 养 。 _ r l 二 、充 分 挖掘 教材 ,塑 造 学 生 完美 的 人 格
教 材 是 学 生形 成 人 格 、 学 习知 识和 技 能 的 依据 和 来 源 之 作 品 ,学 生 通 过 阅读 ,能 间接 洞 察 社会 历 史 ,领悟 做 人 的道
( )创 设 民主 、平 等 、充 满活 力 的课 堂 。利 用课 前两 三 1
求 我 们 存语 文 教 学 巾 视 语 文 的熏 陶 感 染 作用 ,在 语 文教 学 分钟的讲话,让每个学生说 伺 白己喜爱的名言警句 ,给学 叶适 时 地 开展 情 感 教 育 。 F面 笔 者就 语 文 教 学 巾 的一 点体 会 生 ‘ l 次 “自我表 现 ” 的机会 。既 能 培养 智 能 ,又 能对 学 生 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 1年 第2 期( 第 1 1 ) 02 3 总 9期
一 … ~ … _ ● … … … ●
浅 谈在 语 文 教学 中对 学 生 健 康人 格 的塑 造
周 建 中
阜 宁县 大刘初 级 中学 ,江 苏 盐城
在新世 纪来临之际, 健康人格的培养 已成为当今世界 教育 的主题之一 。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采用什么方 法去培养 ?在诸多学科中, 是否只有思想 品德课才有助于 健康人格的培养 ?答案 是否定的。实际上, 各科教学在学 生人格形成过程 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比如语文教学, 对
趣。
创造机会, 就应当对学生成功和努力表示赏识, 使学生获得 愉快的体验, 时刻感觉到 自己的努力与成功, 强化这种愉快
感。 有时学生对某个 问题提 出质 疑, 甚至质疑课本, 质疑权 威, 质疑老师对某个数学 问题的理解 ,自己提 出了不完美
的 、 新 立 异 的想 法 , 师 不 应 立 即就 下论 断 , 是 让 学 生 标 老 而
生: 定位 。 生 : 组 实 数 确定 点 的位 置 。 两
而中国的生都是我如何听大人的话, 长大后成为某某某; 结 果长大后, 美国人在各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思想人才 , 而我们 的中国人 的思想却紧 困在 山寨 、 模仿 , 这就是教育的区别 , 美国人强调赞美、 欣赏 , 中国人强调服从 、 守, 遵 所以在数学 课上学生回答的问题非常 出色 , 作业卷面整洁、 准确 , 考试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 情感性、 生动性 在潜移默化 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 爱国主义、 集体 N 特点 ,
殊的重要地位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 中渗透健康人格教
育呢 ?

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于一体,对学生人格塑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语文课堂健康人格实践言传身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育人尤为重要,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更应重视。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具体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健全人格。

”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于一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径。

一、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是民族语言的承载者,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

丰富的人格教育内容潜隐在语文教材中,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好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实施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我们语文老师在完成字、词、句、篇章结构基本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的特点,唤醒学生心中刚刚萌芽,尚需扶持的真、善、美的种子,去挖掘每篇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都德《最后一课》,在感受了文章中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爱自己祖国的语言后。

可以联系我们国家的历史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母语之情。

因而我们语文教师只需要有一双慧眼睛,一颗乐于育人的心,一种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愿望,就可以很容易地发掘出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开展活动,在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活是语文素养的源泉,生活处处皆语文。

自然的草长鹰飞,四季的更替,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无不体现在语文学习中。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二是抓住作业;三是注重课外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塑造健康人格“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早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好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作为国学的语文博大精深,囊括古今中外,述名人,谈人生,讲科学,摆真理,说故事,抒真情,可谓内容广、立意深。

因此,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二载,深知这四个字的分量。

做到授业解惑并不难,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人格,是我长期以来思索和探寻的一个问题。

在此,我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我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习文都是编者们精心筛选的美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挖掘性。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在国土沦陷、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诗人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学习此文可让学生回首祖国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感知眼前生活的幸福美好,让他们通过对比学会珍惜,并发奋图强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处的人。

又如,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是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淡而有味、平中见奇。

读这篇文章如同品一杯清茶,入口可能非常的朴素平实,可是回味起来就会发现它是那样的香甜可口、沁人心脾。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通读全文一幅天然纯真、自然和谐、宁静中带有一点忙碌和喧闹的风俗画面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感受到传统风俗带来的悠然趣味,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风俗的点缀和充实,我们的日子才有滋有味,人生才丰富多彩。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 利 益在 国家 利益 、 民族 利 益 和集 体 利益 面 前是 微 不 足道 的。 我
们要 注 重 人 文精 神 的 培养 。中华 文 化 源远 流 长 . 大精 深 。我们 博
不但 要 继 承 , 还要 发 扬 光 大 。通 过 语 文教 学 这一 载 体 , 学 生 的 让 心灵 超 越 时 空 。 受 其 精 神 和道 德 力量 。 内心 深处 得 到 震撼 和 感 从
在 教学 过程 中 , 们 要充 分 调 动学 生 的 积极 性 , 发 学 生 的 我 激
形 象 思 维 , 过 作 品 的感 染 性 和 相 通 性 , 通 引导 学 生 进 入 美 境 , 体 会 文 章所 表 达 的深 刻 而 丰 富 的情 感 。例 如 , 在 上《 影 》 课 我 背 一 时 慢 地 融 人 到情 境
戈粥 希
V 1 Nl . o. 0 7 L1 BEI L ART  ̄ S FANS
J l 2 0 uy 0 9
在语文教学 中培养 学生 的健康人格
刘寿 宽
(1l  ̄ J 市文 斗 民 族初 级 中学 ]I 湖北 利川 4 50 ) 4 4 6
【 要 】 文教 学在 塑造 学生 高 尚人格 方 面有 着得 天 独 厚 的优 势 。 能 融知 识教 育 、 摘 语 它 品德 培 养 、 冶情 操 、 际 交往 于一体 , 学 生在 陶 人 使
浓郁 的情感 氛 围 中 , 到渠 成 讲授 新 课 。 在 讲 授此 文 时是 怀 着 水 我 对父 亲 的深 刻 体 验去 讲 的 , 生 的心 灵 受 到 了撞击 。不 用说 教 , 学
孝 亲 敬 长 的观 念早 已深 刻在 每 位 同学 的心 中 。
的形 成有 着 极 其重 要 的 影 响 。 《 根火 柴 》 在 七 中学 生 能感 悟 到 : 个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许多教师都喜欢谈论“人格魅力”的话题, 许多教师都乐于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这当然不错,这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因为“人格魅力”正在泛化。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所折服的“人格魅力”,该是多好的一种局面啊!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担负着培养祖国民族后代重大责任的教师,把培养塑造学生良好人格,为他们都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尽自己的力量,则是更有意义的事。

而作为语文教师,由于学科教学的特点,更应该充分认识和积极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这实在是语文教学所应该充分挖掘的金库。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呢?一、教学过程中语音、语调、语气、语速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默化潜移的作用。

语音的扬抑,语调的轻重,语气的强弱,语速的快慢,如果掌握好了,或如小溪水潺潺流淌,或如百灵鸟的翅膀划过春天,或如野外狂风四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涧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如果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来描绘图画,构筑意境,设置情景,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清除学生心理疲倦,久而久之,势必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和审美情趣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十分关键,“语文教师的言语讲授,能将书本上的语言转变成激动思想感情的活的语言,让语言变成声音、色彩、画面、形象以及激情,让一篇篇课文变成一幕幕生机灵动的话剧”,而无味的语言则味同嚼蜡。

美好的语言或如诗人浅吟低唱,或如大江豪放东流,一泻千里。

有的或愁肠百结,或柔情万端,或“秋水伊人在水一方”或“相见时难别亦难”。

教师讲解时如果能将自己的感情化为淙淙甘露,浸润学生的心田,就能将学生带入那些美好的情景:愁,一寸还成千万缕;柔,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爱,醉里吴音相媚好;乐,溪头卧剥莲蓬……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

“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妇,轻依窗前,用楚楚动人的眸子盼望丈夫归来。

室外已是重阳菊花开遍,望着菊花将罗袖轻抛,丈夫啊,那一缕缕的清香你可曾醉到?可日子已过去了很久,夜晚已经来到。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 济 粮” 救 的坚 贞 民族 气节和 炽 烈 的爱 国之情 。 榜 样 的力 量是 无 穷 的, 不少 作 家 的 良好 性格 和伟 大 的 人 格渗 透 到 学生 的潜 意识 中 , 为他 们 自觉 不 自觉仿 效的 成
楷模。
实践锻 炼 等 多种 方法 , 学 生 既获 得 了知 识 、 使 培养 了能 力 , 又受 到情 与理 的潜 移默 化 , 而 陶冶 情操 、 化感 情 , 从 净 塑造
性 , 潜 移默 化 中对学 生进行 共 产 主义 、 国主义 、 在 爱 集体 主
义教 育 , 到 提高 学生人 格 思想 素质 的 目的。守卫 本土 是 达
动物 的本 能 , 成 了有 思 想 的人 类 爱 国 主义 、 这 民族 主义 的
欣 赏 能力 , 以饱 含 情 感 的 “ 可讲 因 素” 诱发 学 生 感应 的心 灵 ,使 之在 美感 共 鸣 中得到 净 化 ,达 到人 格 塑造 的 目的 。
浅谈如 何在 语文教学 中塑造健康 人格
盖 会 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连家庄中学 河北 石家庄市 000 560
摘 要 : 分 发 挥语 文教 学 的思 想教 育 功 能 、 美教 育 充 审 功能 , 生活 实践 中塑造 学生健康 的人格 。 在 关键 词 : 健康 人 格 思想教 育 审美 教育 生 活实 践 语 文 教 学在 人 格 塑造 方 面 有着 无 以伦 比的 得 天独 厚 的优 势。 它能 够 融知识教 育 、 能力 训 练 、 德培 养 、 道 情操 陶 冶于 一体 , 采取理 论 灌输 、 心疏 导 、 耐 情感感 染 、 榜样 示 范 、
括 情 感 、 志和 个 性 心理 特 征 , 意 即我们 常 说 的非 智 力心 理

浅谈语文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浅谈语文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乱” ; 有 的答 “ 丝” , 如“ 春蚕 到死丝方尽 ” …… 教 师 再 提 示

用 爱 国主 义 、 集 体 主 义 激 发 学 生 在 完 善 自我 中
塑 造 健 康 人 格
语文教材 中有 相 当一部 分课 文本 身就 具有 强烈 的 思想性、 政治性和教育性 。教师 可充分利 用语文 教学特
四、 走 出课堂 , 在生活实践 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思想教育 和审美 陶冶 中汲 取完 善 自我人 格 的情
感力量 , 只 有 通 过 生 活 实 践 才 能 内化 为 具 体 的 信 念 和 行
为方式 , 进而形 成稳 定 的性格 特征 。因此 , 教师要 恰 如 其分地 组织课 外活动 , 为学生提供 一个个 实践机会 。课 外 活动要寓教 于乐 , 让学生学得轻 松 、 有趣 味 , 发展其 生 动活泼 的性格 。它可 以和课 堂教学 适 当配合 , 但不必 处 处配合 。我每个学期都带学 生去游 玩一两次 , 师生从 中 饱览 祖 国大好河 山的秀美 景色 , 陶冶情操 ; 锻炼 观察 思 维能力 , 激发学生对大 自然 、 对生活 的热爱 , 培 养积极进 取 的人生态度 。值得强调 的是 , 语文教 学 中重视 健康人 格 的塑造 , 绝不是说可 以忽视 常规训练 和学 习习惯培养
《 生命 的意义 》 则 更激 发青 少年 学生 确定 正确 的政 治方
向, 把握青春 , 去探求生命的永恒意义 。 二、 在析词品句 中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 在教学 中, 教师 抓住课 文 中关 键 的词 语 、 句 子 或段 落, 即文眼 , 有层 次地 剖析 、 点拨, 是 帮助 学 生掌 握课 文 的一种方法 , 也是对 学生进行德 育教育 的有效途 径 。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河南省太康县实验中学河南 461400)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更应该利用其学科优势,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人格,推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健康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46-02
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
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生素质发展完善的过程,也就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格塑造方面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探究当代语文教学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关系,并确立与之相应的教育思想,对于推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格塑造
“人格”是由多层次、多侧面构成的,大体上说,“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思维品质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个人的性格、能力、气质、品德修养、思维方式等。

人格塑造是在引导学生追求人的完美性过程中对其性格、气质、品格、情操等方面施以积极的影响,以帮助形成健康、完满的人格。

为什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格塑造呢?
1.1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说数理化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学生的人文素养则主要由语文教学来完成。

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而语言不仅是工具,语言也是人性的体现,是生命的解码。

由语言组合而成的课文,更是作者灵与肉、气与血和客观事物化合而成的产物。

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触,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悟语言妙处,学会运用语言。

1.2 人格塑造是素质教育的内核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其本质是个性发展教育。

而人格塑造就是着眼于人的自主精神和独特个性的培养,使之具有健康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从而形成独立完
美的人格。

基础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重任。

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学习知识,又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做人。

然而近年来,初中生道德素养严重滑坡。

有的学生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有的纪律散漫,得过且过;有的意志薄弱,学无所成;有的自私狭隘,不讲奉献。

凡此种种,都显示出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人格缺陷,也表明了实施人格教育的艰巨性。

1.3人格塑造符合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在重视智能开发的同时,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及人格完善。

这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也是世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的那样,人类在21世纪面临许多挑战与考验,但第一位的却是对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

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人格的健全,将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

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历来的“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

2 语文如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实际,要结合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格培养。

2.1 挖掘人文精神树立人格理想
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
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进入“角色”,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如珠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示,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2.2 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生要义
“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

通过分析,让学生从或善或恶,或忠或奸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喜或悲,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

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从反面角色中认识生活的假、丑、恶;从有人格缺损的人物形象中反省自身;从对比性形象中获得教益。

2.3 品味语言技巧进行情感渗透
“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奥秘的钥匙”。

于是之在《幼学纪事》中回忆:从老师的讲解里,领略出秦少游、辛弃疾词作的艺术奥秘:“他们能在婉约近人的文字中抒发出忧国、爱国的深情以至豪情来。

多么美呀,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只要调度得当,它就能把你心里最细微的情绪表达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这一中心,揣摩品味语言的情感、韵味,将学生引入语言情境,受到情感熏陶。

2.4 创设审美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以展示形象,进入意境为手段,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进而形成美育的感情基础和外部环境。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材,因文而异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美的濡染,培养审美人格。

3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与健康人格塑造的关系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应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教学既不是单纯的语文技能训练,也不是架空的人格品德教育,而是体现着知识、能力、智力、思想各种教育因素统一存在、综合发展、共同发挥的整体功能。

学生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不断增强,知识视野不断开阔,思维方法不断优化,这些都是提高语言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语文教学与培养健康人格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因此,学校教育不仅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为重要内容,特别是语文教学更应该利用其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健康人格,使其能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作用于环境并改变环境,使自己与所处的环境之间形成一种更和谐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