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

合集下载

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

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

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绪论1.1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用户。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免费-电极片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设计.

免费-电极片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设计.

电极片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设计1工件结构形状分析图1.1 零件图由零件图2.1可知,工件为落料、弯曲。

产品形状比较简单、无狭槽、尖角,外形尺寸较小[5]。

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宜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以免产生裂纹。

但也不宜过大,因为过大时,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角度与圆角半径的精度都不易保证。

弯曲件的弯边长度不宜过小,其值应为h>R+2t。

当h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得到形状准确的零件。

弯曲线不应位于零件宽度突变处,以避免撕裂。

2工件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1)尺寸精度。

要求普通冲裁尺寸精度低于IT13级,现在产品的设计精度低于IT13级,所以尺寸精度满足要求(2)冲裁件断面质量分析因为一般用普通冲裁方式冲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Ra可达12.5~3.2 ,毛刺允许高度为0.01~0.05mm;本产品在断面粗糙度和毛刺高度上没有太严格的要求,所以只要模具精度达到一定要求,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可以保证。

(3)产品材料分析对于冲压件材料一般要求得力学性能是强度低,塑性高,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符合国家标准。

本设计的工件材料是10钢,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力学性能是强度、硬度和塑性指标适中,经退火后,用冲裁的加工方法是完全可以成形的。

另外产品对于厚度和表面质量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尽量采用国家标准的板材,其冲裁出的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就可以保证[6]。

经上述分析,产品的材料性能符合冷冲压加工要求。

3 插片冲模结构的确定级进模的排样是指制件(一个或多个)在条料上分几个工位冲刺的布置方法。

3.1排样论证的基本思路排样论证的目的是为了画出正确的模具排样图。

一个较佳的排样方案必须兼顾冲压件的公差等级、冲压件的生产批量、模具结构和材料利用率等方面的因素。

(1)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图2.1所示冲压件,材料为10钢板,料厚0.381mm,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3,属一般冲裁模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不需采用精冲或整修等特殊冲裁方式。

毕业设计(论文)-冲孔折弯件级进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冲孔折弯件级进模设计

摘要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弯曲是将板料、棒料、管材和型材弯曲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冲压成形工序。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利用钢制零件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级进模排样设计模型,引如冲压排样设计原则;进一步将钢制零件的形状特征应用于模具结构设计中,建立模具模型,进行模具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从而确定总体的模具形式;模具投入制造后,可能在制造和生产调试过程中表现出设计的不足和错误,通过总结概括这些问题,可以进行修正工艺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或增加新的工艺规则,为以后的模具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

基于以上的研究工作,可以建立一套可行的、适合于小型钢制零件的冲压级进模的设计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钢制零件; 级进模;排样设计Steel part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AbstractStamping is installed in the use of stamping equipment (mainly press) on the mold to exert pressure on the materials to produce plastic deformation or separation,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components of a pressure processing methods. Sheet metal bending is, bar, pipe-bending and profiles some perspective and shape of the stamping process.This paper studies:The use of steel parts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gressive Die layout design models, such as punching with layout design principles; further steel components used in the shape of die structure design, create a model die, die design and technology Structural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form of the mold; Die in manufacturing, may be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debugging demonstrated the inadequacies and errors in design, through the speech summed up these problems, that can process design and die structure design, new or increased Technology rules, the die design for the future provide a valuable experience.Based on the above stud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iable, suitable for small steel parts stamping progressive di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Key Words:Steel Parts;Progressive Die;Layout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冲压特点 (1)1.2 冲压加工的作用和地位 (2)1.3 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2.1工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4)2.2 H62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5)第三章方案的确定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6)3.1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6)3.2排样方案 (6)第四章模具设计 (8)4.1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用 (8)4.2主要工艺计算 (8)4.2.1. 冲裁力 (8)4.2.2 弯曲力 (9)4.2.3 推件力与卸料力 (9)4.3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0)4.3.1 基本结构形式 (10)4.3.2 基本尺寸 (10)4.3.3 模架 (10)4.3.4 压力机的选择 (10)4.3.5 模柄 (10)4.4结构设计 (11) (11) (11) (11) (11) (11)安全装置 (11) (11) (11)凸、凹模设计的原则 (11)凸、凹模结构设计 (12)冲裁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2)弯曲凸、凹模结构设计 (13)凸、凹模设计 (13)侧刃尺寸计算 (14)孔边距,孔间距确定 (14).6凹模的结构设计 (15)卸料板的结构设计 (15)4.5.4 导料系统的设计 (15)导正定位装置的设计 (16)辅助装置的设计 (16)第五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绪论模具工业的发展标志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

盖板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

盖板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模具在现代工业中应用情况以及它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本设计以给定的零件来选择合理的模具,通过几种不同的模具比较最终定位采用复合模,工艺过程分为落料、冲孔、弯曲成形,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了排样图,从而设计了凸凹模,确定各种力,确定模架查找标准件。

最后一生产厂家和用户的角度对产品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落料;冲孔;弯曲成形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ould in modern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design with a given part to choose reasonable mold, through several different mould compared with composite modulus, ultimately positioning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blanking, punching, flang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determined to design the strip layout diagram module, and determine the concavo-convex forces, sure formwork search standard parts. Finally a manufacturer and user's perspective on product technical economy analysis.Keywords: blanking; Punching; Flanging forming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 绪论 (3)1.1 课题的提出 (3)1.2 我国模具发展现状及前景 (3)1.2.1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 (3)1.2.2 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前景 (4)2 总体方案设计 (10)2.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10)2.2 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10)2.3 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4)2.4 模具主要零件及结构设计 (15)2.5 模具的动作过程 (17)3 冲压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 (19)3.1 工作零件 (19)3.2 定位零件 (19)3.3 导向及支撑固定零件 (21)3.4 模柄 (22)3.5 模具的闭合高度 (23)4 成本经济分析 (24)4.1 成本核算 (24)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doc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doc

模具设计作业题: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零件简图:如图1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A ;零件厚度: 3 mm。

图1 零件简图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以及方案的确定通过对冲压件图样的分析得出对于这类工件,一般采用先落料、冲孔,再弯曲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

如果把三道工序放到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个模具的开发成本,能够减轻工作量,节约能源,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时不需再将手伸入模具空间, 保护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将三道工序复合在一起,可以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和弯曲在同一工步;方案二、冲孔为同一工步首先完成,然后再进行弯曲。

采用第一种方案加工工件,不易保证长度尺寸的精度,而且容易磨损内孔冲头,降低模具寿命。

经分析、比较最后确认方案二。

对弯曲的回弹,可以用减小间隙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小回弹。

该冲压件的形状较为简单对称,由《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中的表4-9和表4-11查的,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3,弯曲部分用r=2.5mm 的圆角进行过渡。

除孔0.021018+Φmm 有精度要求外, 其余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

Q235- A 钢冲压性能较好, 孔与外缘的壁厚较大, 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壁厚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

因此, 该工件采用落料、冲孔及弯曲复合模加工较合理。

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2.1 毛坯尺寸的计算在计算毛坯尺寸前,需要先确定弯曲前的形状和尺寸,又有弯曲半径 r=2.5mm > 0.5t=0.5x3=1.5mm,故这类弯曲件变薄不严重,横断面畸变较小,可以按应变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毛坯长度的原则计算毛坯尺寸,即: 12++()180ar kt L l l π+=式中的L ——毛坯的展开长度,k ——与变形程度有关的系数,r K t==2.53 =0.83查书本中表4-5利用插值法算得 k=0.4064,带入数据L=9.5+80.5+3.1490(2.50.40643)180⨯+⨯=95.84 mm2.2 排样的设计与计算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导向板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模具设计摘要

导向板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模具设计摘要

导向板冲裁件模设具计摘要设计题目为导向板冲裁模,体现了典型冲裁模的设计要求、内容及方向,有一定的设计意义。

通过对该模具的设计,加强了设计者对冲裁模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设计更复杂的冲裁模具做好了铺垫。

本设计运用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首先分析了板材的性能要求,为选取模具的类型做好了准备;然后计算了冲裁件的冲裁力,便于选取压力机吨位及确定压力机型号;最后分析了冲裁件的特征,便于确定模具的设计参数、设计要点及卸件装置。

关键词冲孔—落料复合模弯曲级进模冲孔凸模落料凹模凸凹模Guidance board blanking mold designAbstractThe topic for the design is Steering board die design,It has manifested the typical blanking die's design request, the content and the direction, has certain design significance.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component mold, strengthens the designer’s understand and utilize to the blanking die design basical knowledge,has prepareed for designing more complex blanking die.The design has utilize blanking craft and the basical knowledge of the mold design, has first analyzed the property requirement of the plate , has prepared for selecting the mold type;then has calculated the blanking strength,has advantaged to select the press tonnage and determine press model; Finally h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ducts, has advantaged to finite the mold design variable,the design main point and shedder.Key word Piercing and blanking Compound Die , Drawing Progressive Die,Piercing Punch ,blanking die,Punch and die。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弯板支架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设计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弯板支架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设计

弯板支架冲孔弯曲模设计摘要本文介绍的是弯板支架冲孔弯曲级进模,该模具实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

首先根据工件图算工件的展开尺寸,再根据展开尺寸算该零件的压力中心,材料利用率,画排样图;其次依据凸、凹模不同的制造方法和冲裁工艺方案计算出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冲压力,选择冲压设备;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要求和尺寸的分析,进行凸、凹模结构设计,最后总体设计。

当所有的参数计算完后,对模具的装配方案,对主要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要求技术要求都进行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设计说明书外,还包括模具的装配图,非标准零件的零件图。

关键词:弯曲;级进模;冲压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is the angle iron support punch holes bending concatenation-mould membrane. This mold exampl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easy to operate is reliable. First launches the size according to the work piece graphic calculation work piece. Again acts according to launches the size to calculate this components the center of pressure. Material use factor, flowered row of specimen map; Next basis convex-concave mold different manufacture method and the blanking craft plan calculates the convex-concave cutting edge size,computation ramming strength,choice ramming equipment. According to components geometry shape request and size analysis, carries on the convex-concave mold structural design; finally system design. After all parameters calculate, to mold assembly plan, carry on the analysis to the major parts design and the matching requirement. In design process besides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 also includes the mold the assembly drawing,non-standard letter detail drawing.Keywords: bending, concatenation-mould, pressing目录前言 (1)第一章冲裁弯曲件的工艺设计 (3)第二章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结构形式 (4)第三章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5)第四章模具设计工艺计算 (6)4.1 计算毛坯尺寸 (6)4.2 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距的确定 (8)4.2.1 排样 (8)4.2.2搭边值的确定 (8)4.2.3 条料宽度的确定 (9)4.2.3 送料步距的确定 (10)4.2.5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1)第五章冲裁力的计算 (12)5.1 计算冲裁力的公式 (12)5.2总的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弯曲力和总的冲压力 (12)5.2.1 总的冲裁力 (13)5.2.2卸料力FQ的计算 (13)5.2.3推料力FQ1的计算 (14)5.2.4顶件力FQ2的计算 (14)5.2.5弯曲力F C的计算 (14)5.2.6 总冲压力的计算......................................................................... ..16 第六章模具压力中心与计算. (17)第七章冲裁间隙的确定 (18)第八章刃口尺寸的计算 (20)8.1 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20)8.2 刃口尺寸的计算 (21)8.3 计算凸、凹模刃口的尺寸 (21)8.4冲裁刃口高度 (23)8.5弯曲部分刃口尺寸的计算 (23)8.5.1最小弯曲半径 (23)8.5.2弯曲部分工作尺寸的计算 (24)第九章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28)9.1工作零件的设计 (28)9.1.1凹模的设计 (28)9.1.2冲孔凸模的设计 (30)9.1.3弯曲凸模的设计………...………………………………………… ..319.1.4凸凹模的设计…………...………………………………………… ..319.2模架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33)9.2.1 上下模座 (33)9.2.2 模柄 (33)9.2.3 模具的闭合高度 (34)第十章模具总装图 (35)第十一章压力机的选择 (37)总结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附录 (41)外文翻译 (42)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的方式。

冲孔落料弯曲模

冲孔落料弯曲模

1 绪论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过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等变化特点,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来许多模具企业因此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1.1国内冲压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冲压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冲压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虽然中国冲压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

由于在冲压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中国冲压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

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绪论1.1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 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 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用户。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

1.2 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

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1)全面推广CAD/CAM/CAE 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

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 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

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

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

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信在“十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电火花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

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

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80%左右。

(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

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

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真空热处理。

模具表面处理除完善应发展工艺先进的气相沉积(TiN、TiC 等)、等离子喷涂等技术。

(7)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重要的发展趋势。

(8)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

对于现在装配过程中(1)配合的约束关系自动生成和识别装配模型中的配合约束关系从总体上体现了产品的功能,虽然通过三维几何建模可以直接地、方便地在图形上生成组装体,但是其零件间并未建立配合的约束关系,因而不能支持设计后的约束驱动修改。

如采用人机交线来一一对应地建立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以供计算机算出转移矩阵,则又极为费事。

因此如何能根据约束特征来自动生成配合的约束关系是发展虚拟装配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配合如存在多种约束形式或过定价时更为关键,需发展一些适用的软件。

(2)发展适用的人机型装配规划技术构建装配规划过程的可视化和人的智能融入化,例如应用基于进程面向对象的Petrl网方法,实现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装配规划的生成。

(3)装配干涉检查和配合力分析的智能化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干涉部位变色、闪烁、声响,示出干涉区范围和干涉量。

对配合时受力状态和配合公差的分析结果提供可视化的直观形象,以利于优化装配工艺。

(4)装配拟实技术与产品数据库PDM 结合当对机器进行故障诊断或修理更换某一零件时,利用PDM中数据在虚拟环境中形象地示出它的相关特征和配合情况,有利于提供更准确的维护信息。

对于现在装配过程中(1)配合的约束关系自动生成和识别装配模型中的配合约束关系从总体上体现了产品的功能,虽然通过三维几何建模可以直接地、方便地在图形上生成组装体,但是其零件间并未建立配合的约束关系,因而不能支持设计后的约束驱动修改。

如采用人机交线来一一对应地建立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以供计算机算出转移矩阵,则又极为费事。

因此如何能根据约束特征来自动生成配合的约束关系是发展虚拟装配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配合如存在多种约束形式或过定价时更为关键,需发展一些适用的软件。

(2)发展适用的人机型装配规划技术构建装配规划过程的可视化和人的智能融入化,例如应用基于进程面向对象的Petrl网方法,实现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装配规划的生成。

(3)装配干涉检查和配合力分析的智能化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干涉部位变色、闪烁、声响,示出干涉区范围和干涉量。

对配合时受力状态和配合公差的分析结果提供可视化的直观形象,以利于优化装配工艺。

(4)装配拟实技术与产品数据库PDM 结合当对机器进行故障诊断或修理更换某一零件时,利用PDM中数据在虚拟环境中形象地示出它的相关特征和配合情况,有利于提供更准确的维护信息。

1 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工件名称:石英表垫片1生产批量:大批量材厚料:H62软黄铜度:0.5mm工件简图:石英表垫片1软黄铜图1制件图示零件材料为 0.5mm厚 H62 软黄铜板,能够进行一般的冲压加工,市场上也容易得到这种材料,价格适中。

外形落料的工艺性:石英表垫片属于小尺寸零件,料厚0.5mm,外形复杂程度一般,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因此可采用落料工艺获得。

弯曲的工艺性:U弯曲R1.4 mm,高度4 mm,要求一般可以用弯曲工艺来获得冲孔的工艺性:φ2.6mm的孔,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可采用冲孔。

此工件只有外形落料、弯曲和冲孔三个工序。

图示零件尺寸除φ2.6mm 的孔均为未注公差的一般尺寸,按惯例取 IT14 级,符合一般级进冲压的经济精度要求,模具精度取IT9级即可。

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零件具有比较好的冲压弯曲工艺性,适合冲压弯曲生产。

2 工艺方案的确定及工艺计算2.1 工艺方案的确定石英表垫片零件所需的基本冲压工序为弯曲、落料和冲孔,可拟订出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用简单模分三次加工,即落料——冲孔——弯曲。

方案二: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

方案三: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

方案一,生产率低,工件的累计误差大,占用三套模具生产设备成本比较高,操作不方便,由于该工件为大批量生产,相比较方案二和方案三更具有优越性。

方案二:冲孔落料、和弯曲三个工序都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生产率较方案一和方案三都高,生产出的制品的精度也较高,占用设备数量少,但是其模具比较复杂,生产强度较高时模具损耗较大,模具寿命较低,制造成本较方案一和方案二都高。

方案三:冲孔个工序为一个工位,落料和弯曲在一个工位。

其生产效率较方案一高较方案二低,其模具制造难度较方案二小,成本也低:模具寿命较方案二高,石英表垫片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且其冲f2.6 的孔有公差要求其余落料和弯曲的精度要求不太高,且为大批量生产,使用方案三角方案一和方案二更适合零件的生产要求。

故选方案三,即采用冲孔、落料和弯曲级进模。

2.2 排样设计2.2.1 毛坯的尺寸计算该制件弯曲端展开后的长度L和宽度 B计算: 6 . 5 =13.25mm 2[3] U形件的计算毛坯展开长度的公式查表5—12 得:L= l1 + l r + x ´ t ) 2 + p ([3] 查表5—8 中性层位移系数 x=0.52L=(4-1.165)+(4-1.165)+3.14×(1..6-0.5+0.5×0.53)=9.6mm该毛坯的攻坚展开图如图 2 所示:图2毛坯的攻坚展开图2 一个工件平展后的面积:S»76.32mm2.2.2 确定零件的排样方案设计模具时,条料的排样很重要。

石英表垫片零件具有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有两种排列方案;对排调头冲和单向排列。

方案一:对排调头冲的送料方式,即隔位冲,条料完成一个方向的冲压后,0 将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 ,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图3排样图方案二:采用单向排列的送料方式,如图4所示:图4排样图2、方案比较:条料宽度、导尺间宽度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1] 查表2.5.2 取得工件间和侧面的搭边值为1.8mm和 2.0mm。

方案一:步距B=4.8+4.8+5.9=15.5mm方案二:步距B=4.8+1.8+4.8=11.4mm条料宽度的计算:拟采用无侧压装置的送料方式,由b­Δ=〔D+2a+c1〕- ΔD—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a—侧搭边值[1] c1—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最小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